第60章 買了半個莊子
韓丹鳳找爹娘要錢,韓十三一問,才知道丹鳳買了半個莊子,名字還是寫的二寶的。
韓十三輕嘆,“丹鳳,你這……你也得多替自己想想,給自己多攢點錢。這樣吧,欠杜公子的五十兩就由我們來還,你就不用管了。”
丹鳳笑出酒窩,直擺手,“那可不行,怎麽也得讓二寶出出血。”
丹鳳也是怕大寶心裏不平,畢竟他的鋪子才用了一百兩,得來的租金也花在給二寶買的地上面了,而二寶的地卻要三百五十兩。
韓十三顯然也想到此節,“行,這五十兩就讓他自己賺去。你的錢,爹娘會給你補上的。”
“爹,不用啦,我的錢也是大家一起賺的。”丹鳳也不是自私的人,家裏人幫着她收雞蛋、買豬,她才能存下錢。
韓十三和喻氏不同意,在他們看來,閨女是要嫁出去的,要留也留不了幾年了,到時去了夫家,沒錢伴身容易吃虧。喻氏當初被公婆嫌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沒嫁妝。
韓丹鳳也沒跟他們争,她有自己的安排,下一步還想給父母買個田或地,就當他們的“養老金”了。
這樣,就算是哪天劉老頭讓她離開,她也能放心了。
喻東時和雷先生先後開始養棉花,卻養出了兩個樣。
喻東時的又矮又壯,像極了白疊子的樣子。雷先生的晚了幾天,棉花苗卻比喻東時的高,瘦長瘦長的,
“雷先生你這棉花苗長得真着急。”喻東時取笑雷先生。
起初,喻東時見到雷先生,還熱情洋溢。得知他是當今皇上的老師,就敬而遠之了。在普通人眼中,那是多大的官呀。後來慢慢熟了,了解了雷先生的為人,才敢跟雷先生說話,現在連玩笑也敢開了。
雷先生也沒明白,同樣的種子,同樣的方法,怎麽自己的棉花苗長這麽高,“沒事,沒事,長高了還能多結幾果棉花呢。”
他不缺錢,并不執着于要把棉花培養成白疊子。
雷先生不執着,李家村卻有好幾家執着的。他們寧願只要一兩棉子,就是想着早點弄出白疊子,好拿去換錢。
Advertisement
他們買不起花盆,韓家的前車之鑒,讓他們不敢把棉籽種地裏,于是種棉花的容器五花八門起來。
有用桶子種的,有用鍋種的,有用水缸種的,還有用磚壘了個容器種的。
他們精心養護,恨不得每天看八遍,結果他們的棉花樹比雷先生的還要高。
眼看是長不成白疊子了,他們把棉花苗移到地裏,期待能開出棉花來。空出來的容器又開始了種下一批棉籽。
杜子銘的院子蓋完了。其中最不舍的,當屬王三虎,想起以後吃不到韓家的吃食,王三虎簡直食不下咽。臨時時還買了些吃食,又買了一箱方便面,喻氏給他打了個折。
一個月過去,韓家的棉花地裏開花了,繼而花謝了,結出一個個綠色的棉桃。
韓家院子裏的桂花樹開花了,花香傳出院子,遠遠就能聞到。杜子銘院子裏的桂花樹可能水土不服,雖然樹冠比韓家的要大,卻只少少的開了幾朵花。
韓丹鳳帶着兩個弟弟摘桂花,雷先生就在樹下嘆氣,“你們這是暴殄天物。好好的一樹花,被你們弄殘了。”
“先生,我爹都沒說了,您就消消氣吧。”丹鳳怕氣壞了雷先生,于是安慰道。
雷先生更生氣了,氣呼呼回了書房。
摘下來的桂花,陰幹後分成了兩半,大寶要了一半,他要做桂花糕。另一半丹鳳拿着,她想試試泡桂花酒。
泡桂花酒的時候,雷先生來了,還拿了紙筆,說是要幫丹鳳記下來。三羊鎮沒買到冰糖,做桂花酒的冰糖還是廖叔從江州幫忙帶回來的。
桂花、冰糖,白酒,韓丹鳳也沒用其它材料。
“我有預感,這是一壇好酒。”雷先生發表感概,那金黃的色澤,立即把他征服了。
韓丹鳳很是自豪,“那當然,桂花酒不僅好看,口感也很好,關鍵對身體也好。雷先生不嫌棄我們暴殄天物了?”
雷先生摸着胡子,“不,這不是暴殄天物,這是物盡其用,等明年桂花開了,我們幫忙摘。”
雷先生就是這麽有個性。
“哈哈哈。”韓丹鳳忍俊不禁。
大寶顯然對做糕點頗有心得,做出的桂花糕很是松軟香甜。
雷先生對桂花糕贊不絕口,福寶寶也是吃了又吃。吃完了,雷先生叫上福寶寶,“走,杜子銘那院子還有桂花,我們去摘了它!”
福寶寶還有什麽不敢的,颠颠地跟上。
桂花的數量少,并沒有放吃食店,留着自己吃了。
半個月後,值夜的林大壯發現了第一朵開出來的棉花。
第二天一大早,韓家的棉花地再次圍滿了人,都圍着看那朵棉花。
“你們看那是什麽?”
“那是棉花吧!”
“那邊那個白色的好像也是!”
一時間,村裏人就像尋寶一樣,找尋起棉花來。
這下韓家連棉花也不用自己摘了,日夜守着的人沒事做,看到一朵就摘一朵。等棉花全部收完,一上秤,四百二十斤棉花,得棉籽二百五十二斤。
按照事先約定,韓家給村裏每家都送一斤,除了四戶沒在家的,每家都送了。
這消息也傳到了秀才村,這将從葛氏沒出面,來的是韓長庚。韓十三作主,稱了三斤棉籽給他,又給秀才材每家送去半斤。
孫林、王二姑娘,還有黎揚等人,也各分到了一斤。韓十三又留下三十斤,六斤是給幾位大舅哥的,還有二十四斤是給他捐了錢的同事的。
等分完這些,還剩下一百二十二斤了,把零頭二十二斤送了給杜子銘,剩上的一百斤,直接留着新買的莊子用。
韓家收了不少棉花,同時也收了不少棉花樹。棉花樹韓家是準備用來燒的,結果村裏人紛紛說燒了可惜。
“一捆柴換一棵棉花樹。不,兩捆柴換一棵!”黃老漢說。
他家的棉花樹又失敗了,移到地裏的棉花樹開了花,也不知道能不能結棉花。
“兩捆柴就不用了,願意換的就半捆柴一棵吧。”韓十三如是說。
畢竟他拿了這些棉花樹也沒有其它用,能換半捆柴他就很高興了。
結果村裏人一聽信,都挑着柴來換,一時間,韓家的院子裏堆滿了柴禾,連走路都不方便了。
韓十三看着滿院子的柴也愁,“我明天去問問福掌櫃還收不收吧。”
自從家裏忙,他已經停了給福掌櫃送柴。結果去找福掌櫃一問,還真要,正好店裏後院也可以放,福掌櫃跟他說,“韓兄弟,你就先送一百捆過來,後面的柴禾也不用你特意送,進城的時候能帶幾捆就帶幾捆。”
一百捆柴就是兩百文。那些棉花樹換來的柴禾能換到三兩多銀子。
韓十三很是樂呵,趕着馬車回去,到了城門口看到有個人背影很熟,近了一看,是韓老四。
看到韓十三,韓老四有些慌張。
韓十三有些疑惑,也沒往心裏去,讓韓老四上車,捎他一段。韓十三要送他回來,韓老四不讓。到了韓十三家,韓老四下車的時候,從兜裏掉出一塊碎銀,很快又被他撿回去了。
有了福掌櫃收柴禾,韓十三于是放心的用棉花樹換柴禾。好在搬走一百捆之後,院子裏不至于走路都走不了了。
村東頭的黃老漢一口氣換了十棵棉花樹。他把棉花樹下面那一截砍掉,只留下個尖子,插到花盆裏面固定好。除了上面沒有棉花,還挺像白疊子。
這樣的“白疊子”,他拉到鎮上去賣,五十5文一盆,別人搶着要。賣到剩下最後一盆的時候,他喊價100文,被人搶着要了。
黃老漢顧不得回家,直接去了韓家,要出銅板買,願意出兩文錢一棵的棉花樹。
韓十三有些苦惱,衷心建議他拿柴禾來換。一捆柴送到福掌櫃那裏是兩文錢,平時只要一文。他只要求半捆柴就能換一顆棉花樹,黃老漢偏偏要出兩文錢。
黃老漢也有自己的打算,雖然用柴禾來放比較省錢,可是他現在哪有時間去砍柴。兩文錢雖然不少,相比賣五十文一盆,甚至是一百文一盆,就顯得很少了。
韓十三沒辦法,只好答應他。
黃老漢拿出一百文,換了五十棵棉花樹。韓十三想幫他把棉花樹捆起來,黃老漢拒絕了。他怕弄傷了棉花樹,小心翼翼分了幾趟運回去。
沒兩天,黃老漢在街上賣棉花樹的時候被村裏人看到。
一棵棉花樹可以賣到一百文,村裏人炸鍋了,都來韓家換或買棉花樹。一下午就把韓家的棉花樹買關了光了。
等到黃老漢把棉花樹賣光回來,直接去了韓家,傻眼了,韓家的棉花樹一個不剩。
黃老漢一屁.股坐地上,嚎啕大哭,“我的錢呀!”
弄得好像他家騙了他的錢一樣,韓丹鳳不由覺得好笑,“黃大伯,您可以去其他家問問,有好幾家買了上百棵的,應該可以勻出一些給您。”
黃老漢頓時不哭了,急匆匆跑了。
韓丹鳳後來聽畢嬸子說,李二兄弟倆主動找了黃老漢,把用柴禾換來的棉花樹全部賣給了他,是四文一顆賣的,賣了兩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