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江老太醫常日裏用過飯後都得歇一會兒, 今兒元繡來了,就聊的有些久,這會兒實在有些撐不住, 便告罪去屋裏歇息。
江晏叫江靈去倒兩杯茶來, 江明則是将上午被雨淋濕的藥材又搬出來曬。
方才江老太醫在, 她怕觸到痛處, 便沒仔細問,這會兒就江晏在,再加上二人年紀相仿, 想來即便有些失禮,也不會怪罪她,于是便問出口:“您二位是有本事的人,因何……因何離了太醫院?”
“這幾年祖父祖母相繼病逝,我跟我爹便暫時停職, 在家中守孝, 孝期滿後才重新回了太醫院,不成想才回去沒過多久,我娘又染了疾, 前年秋天病逝。”
說這話的時候, 江晏眸色沉沉, 聲音顫抖,似乎想起了親人, 待看見元繡帶着暖意的關切神色, 才重新說道,
“本過了孝期我跟我爹還得繼續回太醫院當值, 不知道從哪裏傳出來的, 說我父子二人乃煞星命, 流言四起,人雲亦雲,饒是沒有的事情也成真了,再加上宮中貴人多疑慮,我爹怕再不離開便要招惹禍事上身,于是就辭了右院判一職,橫豎江家京中也無甚故舊,加之多年周旋與達官顯貴之間,心力不勝從前,索性萬事一抛,回鄉來了。”
元繡聽到後來,才有了笑模樣:“如此甚好,那吃人不吐骨的地方雖說萬人羨慕,但咱們既從那兒出來,根本沒幾個想回去的,再說……我看丹桂縣才是真正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是這個理,丹桂縣雖處北地,但有山有水,歷朝歷代,人才輩出,确實是個好地方。”江晏極為贊同地點頭,“還有,今兒多謝姑娘這一餐飯了,既已離開,朝中之事與咱們就無甚幹系,往後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好。”
元繡也點點頭:“天不早了,今兒就先走了,未盡之言,來日方長。”
江晏笑聲爽朗,也連着應了幾聲來日方長:“姑娘說我們父子心裏通透,殊不知你才是真正通透之人。”
元繡不說話,算是應了他這聲誇贊。
江晏将她送出門,雖上午那場雨過後天就晴了,但還是從屋裏拿了把油紙傘遞給她,又叮囑:“別忘了二十七過來……”
元繡自然不敢忘,畢竟這可是關乎自個兒親爹的事。
沿着鄉道,一路上都是帶着竹笠在田間地頭忙活的農人,元繡心裏難得清淨。
楊老財一垮臺,家家戶戶過的更有盼頭了,臨近雙井村地界兒,有田裏幹活的人擡頭看見元繡趕着驢車回頭,便熱絡的打招呼。
上回在縣裏幫過的王善保,賠的錢跟田地也悉數拿到了,因此他最為感激,招呼一家人擡頭給元繡問好,元繡也笑着跟他們問好。
這些人以後會不會有別的想法,元繡是不知道的,不過她既然有心想帶大家一起把日子過好,現在當然是不會考慮更多。
沿着田埂,見李氏在地裏打菜秧,荷香挎着籃子再田埂下頭鏟婆婆丁,說來這婆婆丁也是一味藥,清熱解毒,不過味道微苦,元繡喜歡這味道,涼拌過後她一個人能吃上一盤子。
一下午功夫,荷香一人竟也挖了一籃子婆婆丁。
家裏菜蔬不愁,莊子上也單留了地種菜,家裏雞鴨盡有,那雞蛋下的趕不上一家人吃,許是天熱了,這段時間下的更勤。
趁着天仍有微光,元繡将她們都喊回去,省的天黑了路不好走。
晚上吃的簡單,李蘭花熬了包谷糊糊,一人自然照例分到一個雞蛋,桌上還擺了一碟辣白菜。
元繡還沒跟她娘說連捕頭的事兒,上回她冷過一回臉,娘倆心裏存了疙瘩,真說起來元繡不大放在心上,但李蘭花心裏還是有想法的。
也是為了斷了她娘心裏的那點小九九,一家人邊吃着飯,元繡也邊将她跟知縣夫人說的話,又給家裏人說了一遍。
趙大勝沒聽出什麽意思,照舊捧着包谷糊糊禿嚕的噴香,李蘭花從碗裏擡起臉,略有些心虛的回了一句:“往後你的事兒你自個兒做主……”
一家人哪有什麽隔夜仇,元繡也不是真的怪她娘,因此這事兒就算揭過。
此後幾天,元繡一直在田間地頭忙活。畢竟想過閑雲野鶴的日子,也并非那麽輕松,現在天漸漸熱起來了,早上天不亮就得起床去田裏拔草,一場雨過後,種下去的花生包谷瘋長,雜草也瘋長。
風一吹過,成片成片的麥苗起起伏伏,這些麥子,明年再種的話,種夠自家吃的即可,倒沒必要再種這麽多了。
明兒才是二十七,帶他爹去回春堂治腿的日子。趙大勝想到要刮骨,總就有些心神不寧,上回江晏給他紮過針,看得出來那小大夫是極有本事的,再有本事耐不住他自個兒心裏怕得很。
活了這麽大歲數,什麽苦都吃過,到老閨女回來了,他也過上了好日子,不成想又得受一番罪。
趙大勝心裏怎麽嘀咕害怕,元繡自然不知道,她昨兒跟荷香又一道挖了兩籃婆婆丁,自己留了一籃,另外一籃子明兒正好給江太醫帶過去,天熱,拌個涼菜正好下火。
臨近中午,家家戶戶煙囪都冒着煙,元繡坐在院裏擇菜,依稀聽見村裏鬧哄哄的,荷香好奇,早就坐不住板凳了,元繡也沒攔着,主要是她也想知道外頭在鬧騰啥。
小姑娘得了元繡默許,哧溜鑽到外面打探情況去了。
過了好久,荷香才心有餘悸地回來:“善保叔家的,還有德先叔家的幾個小子被野蜂蟄了!連帶着村裏幾條狗也都被蟄了,這會子他們幾個臉腫的跟發面饅頭似的,眼就剩條縫兒了,嘴也是腫的,一直流哈喇子呢。”
元繡皺眉:“怎麽回事?他們去招蜂了?”
鄉下地界兒的孩子,上山下河是常事,有時自做大将軍,打死幾條小蛇耀武揚威也是有的,不過這蜂倒是沒人敢惹,這玩意兒一出動都是一群,追的人跑都沒地兒跑。
“不能呢吧,善報叔家的那小子說,他們幾個是在山腳下看麥子逮鳥雀,不知道哪來的蜂,起碼百十來只,追着他們幾個蟄,後來跳到河裏憋了半天氣才敢上來。”
荷香最是伶俐,聲音也脆生生的,一番話說的活靈活現,仿佛真叫元繡看見當時情景似的。
“那幾個孩子估計也被吓得夠嗆。”元繡聽着都疼。
荷香點頭:“可不是,說是以後都不敢去那邊了,不過也萬幸,他們臉雖腫了,但看着都不像是被毒蜂蜇的。”
“你去跟那幾家說說,要不還是得去醫館瞧瞧。我下午帶你爺去醫館,你就問問有沒有一道去的,好歹抓點藥,叫孩子少吃些痛。”
作者有話說: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