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十六章
外頭窸窸窣窣的動靜越來越大,然後就是重物落地的聲音,也是怕打草驚蛇,元繡趕緊熄了油燈,四下瞬間漆黑一片。
也不知道現下是什麽時辰。
應該是到了深夜裏,四處都沒什麽聲響,估摸着家裏人都睡着了,元繡随手拿了把剪刀,輕手輕腳走到房門處,外頭動靜大了些,似乎覺得無人發現,外面人愈發肆無忌憚起來。
爹娘住正屋,離她這兒且有幾步路,她心裏也怕極,手裏剪刀握的愈發緊了。
外頭人也不知做了什麽,元繡鼻腔裏突然聞到一股酒味兒,隔着窗戶上的油紙,忽然就見外頭突然撲騰起來的火光。
自家房子都叫人點着了,還顧忌個姥姥,元繡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抄起洗臉的銅盆,哐當哐當敲得震天響。
“走水了!走水了!!”
火光裏隐隐約約只見一道人影迅速跑了,元繡怕這放火之人惱羞成怒,一時半會兒也不敢出去,只狠狠敲盆。
李氏跟趙大勝二人早早便睡了,趙大勝睡得正深,聽見元繡的聲音,披了件衣裳就匆匆出來了。
一出來也注意到倉房火光,忙進屋喊了李氏。
小孩覺深,趙大勝端着臉盆撲火的時候,兩個孩子還睡得香甜,元繡當下也顧不上別的,跟李氏去屋裏将兩個孩子都抱了出來,也拎着桶去打水救火。
這邊元繡敲敲打打動靜大,就是村頭都能聽的見,更別說這左右四鄰,大家也都見着火光,家家戶戶都開始敲起了銅盆,一時間整個雙井村都亂哄哄的。
拎着桶的,端着盆的,一個接一個趕過來救火。
這時候走水不是鬧着玩的,若是再有一陣風,前後左後住的人家都得遭殃,前年松陽府一戶人家半夜走水,半條街都燒沒了,死傷數百。
萬幸趙家是才起的青磚大瓦屋,連倉房用的都是青磚,再加上這火起的不久就被發現了,因此除了糧食被燒了不少,再那一片青磚大瓦被燒的烏漆麻黑,再無別的了。
到底是身外之外,也幸好元繡還沒睡着,一家人這回勉強算是躲過一劫。唯一可惜的是糧食,李氏心疼的直捂着心口。
家中臘肉、糧食,還有來年打算做糧種的麥子,都是放在倉房裏的。對此元繡只能啞着聲音勸慰:“能撿回一條命已屬不易,那些東西沒了再買就是。”
也只能這樣勸慰自己了,她方才吸了不少煙,叫煙灰嗆了嗓子。
在屋裏聽見的聲音不假,勢必是有人進了院子縱火,只不過現在夜深了,不好驚動鄰裏。元繡跟衆人道過謝,又叫好心過來救火的人先散了,得空她們家擺宴招待村裏人。
今天夜裏要不是村裏人,再晚些所有屋子都得遭殃,得虧大家都來幫忙,她爹腿腳也不好,她娘還得看顧着兩個孩子,單看她一個人肯定滅不了那麽大的火。
經此一晚,也知道村裏人心裏純善,愈發打定了主意要叫村中人都過上好日子。
等人都散了,元繡又叫兩個迷迷瞪瞪的孩子回去睡覺。趙大勝跟李蘭花二人着急上火的這一小會兒功夫,嘴邊都起了不少燎泡。元繡知道二人晚上估計都睡不着,幹脆帶二人四處尋尋,若是發現什麽端倪,明兒一早還得去報過官府。
一家子老弱婦孺,若真遇到事确實麻煩,雖說她個性要強,也自認有幾分本事,但若真遇着有人存心不幹好事,她也是防不住的。
就譬如今晚這事兒,幸好那縱火之人膽小,只是跑了,若有那等亡命之徒,看被發現了,直接拎刀進來,只怕一家子今兒夜裏都做枉死鬼去了。
元繡面上不顯,心裏免不了一陣後怕。
這會兒村裏人都走了,方才那番動靜一歇,院裏更安靜了,元繡拎着油燈四處查看,不看到還好,看了更是心驚。
不光倉房,竈屋裏,還有爹娘屋後窗戶上,都不知被澆了什麽東西,聞着有濃烈的酒氣,又不全是酒味兒,好似還摻了別的東西。
她鼻子靈,肯定不會聞錯。
元繡用帕子沾了一點,又用火折子試探着點了一下,還沒碰着呢,就見撲騰而起的火光,她唬了一跳,趕緊甩了手裏的帕子,又退後幾步,踩滅了地上的火。
饒是如此,還是被燎了幾撮頭發。這不光是酒,還摻了火油!
元繡一時不知這縱火之人是有本事還是笨的慌,撚了撚滴到地上的火油,自顧自道:“這火油官家明令禁止民間私售,若是被逮到了,是牽扯很深的罪名。”
記下這幾處被火油潑過的地方,三人又點着燭火沿着牆根看有沒有生人腳印,家中牆砌的高,還用竹刺粘了頂,天才黑院門就落了鎖,一般人進不來,除非從這粘滿竹刺的牆上翻下來。
果不其然從倉房繞到竈屋後面的牆根,發現地上有不少雜亂無章的腳印。冬日裏要燒炕,之前怕夜裏睡深了出事,倉房若連着竈屋,是極危險的,天一幹,火星子竄出來燒着了火是常有的事兒,因此竈屋跟倉房還隔了不少距離。
竈屋外頭也澆了火油,顯然是想叫人家以為這火情是竈屋裏餘火引起的,不過還沒來得及點竈屋裏的火,就被元繡敲銅盆的聲音吓到了。
今兒一看就是遭人存心害了一把,沒見地上那幾個腳印子,大的跟熊掌似的。
無論是進來還是出去,都要翻院牆,竈屋跟倉房那幾處腳印都是進來以後留下的,元繡想知道這個縱火之人是從哪出去的。
繞着牆根看了一圈,還是趙大勝先看見靠茅房牆上的腳印,估摸着人就是從這兒跑了,趙大勝抗了梯子出來,果不其然,這處兒院牆頂上的竹刺都染了血,是紮着人的。
想找的東西都找到了,元繡也不慌了,打了個呵切準備進屋再眯一會兒。
“趕緊去歇着吧,明兒一早去報官,興許有人眼紅咱們家這才放了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