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章節
皮衣,高個子的年輕人彎腰在火爐上煎湯熬藥,矮個子的年輕人在桌邊倒了一碗熱水,端到床邊,小聲說:“娘,先喝點水吧。”
老太婆吃力地睜開雙跟,仔細端詳了一下兒子的面孔,嘴唇翕動着顫抖說:“你嘴角怎麽……有血?”“買賣砸鍋了,被……”“我早就說過你們,咱家再窮也不能幹這種泯滅良心的事,咱們要人窮志不窮……你們就是不聽……”老太婆話來說完,就劇烈地幹咳起來。矮個子的人忙放下水碗,過去輕輕捶着她的後背。高個子的人捧着一碗湯藥忙過來,雙手恭恭敬敬遞到她的面前,說:“娘,吃下這碗湯藥病就會好了。”
“我不吃……你們不聽媽的話,我寧可死了也不吃!”老太婆扭過臉,大喘着氣說:“都是那個叫毛八的強盜頭子慫恿你們幹的壞事……他不是個好東西……你倆快和他絕交……”
兄弟倆撲通一聲跪在榻前,羞愧地說:“娘,這回一定聽您的話,決定洗手不幹了!快吃藥吧,我們一定聽娘的話……”
突然,後窗一陣哈哈狂笑,聲音象貓頭鷹夜嗚那樣凄慘、恐怖。笑停,後窗啪的一聲被推開,跳進一個人來。只見此人手握一。把兩寸半寬的雪亮鬼頭刀,五短身材,短胳膊短腿,粗脖子肥腦袋,象一個胖胖的大冬瓜。一臉棕黃色絡腮胡須,下颏也長滿了蜷曲的虬須。兩只滴溜溜滾圓的小眼睛挂滿血絲,不停地閃動一兩道污濁的光,嘴中鑲着五六顆金牙,活象一頭森林裏的野猩猩。
哥倆一見大驚失色,異口同聲:“大哥!您怎麽來了?”
“不來怎麽會知道你們兩個小免崽子要變心?”胖胖的大冬瓜用嘶啞的嗓子怒喝着,口吐白沫,黃白相映。他一扭頭嘿嘿兩聲奸笑;“你這個老不死的家夥,敢背後罵我,挑撥離問,攬我的買賣,簡直是狗膽包天!”“大哥,您別生氣了……”“大哥,您……”“少他媽的大哥二哥的!想洗手不于?想洗心革面?沒那麽簡單,上了我這條賊船就孬想下去。是龍你給我藏着,是虎你給我卧着。你們膽敢違背我的意志,我就掏出你們的心肝下酒喝!”
大冬瓜啪啪拍着桌子,暴跳如雷地咆哮起來,震得房子嗡嗡山響,梁上的灰塵紛紛揚下。他狂吼着端起鬼頭刀,滿臉殺氣:“今天我先送你這個老東西上西天,然後再和你倆算帳!”“大哥!”“大哥!”哥倆撲通。聲雙雙跪在地下,抱住大冬瓜的腿,發出撕裂肝膽的哀求聲:“看在我們和大哥同夥一回的面子上,饒我母親一命吧,”
大冬瓜一擡腳,把兩兄弟踢翻在地。老婦人怒睜雙目罵道:“你……你這個強盜!做惡多端,就知道殺人……”
大冬瓜仰着一陣刺耳狂笑:“老東西,你說對了!我要保住大師兄的位置,就得多殺人,才能活得安穩、快活,今天先要你這老東西的命!”說罷,刀一舉向下砍去。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從窗外飛來一道寒光,當的一聲脆響:一只斤镖打在鬼頭刀上,火星四飛。大冬瓜啊的一聲驚叫,聲音未盡,又一道寒光向他頭部飛來,他剛偏頭閃過,第三道寒光向咽喉飛來。但見大冬瓜側身伸二指一合,一下就死死叼住了斤镖。
他立刻縱出窗外,落在窗前,擡頭一看,見一個青衣人站在院中。火季瓜一揚手,手中的斤镖直奔青衣人的面部。
青衣人正是馮三寶。三寶為救老妪,見自己後兩镖,一個閃過,一個叼住,不覺吃驚。兇為,技藝低劣者是萬難躲過自己百發百中的暗器的。
此刻,三寶見镖到眼前,張口迎上,但聽咯登一聲,镖尖銜在口中。大冬瓜一見驚得目瞪口呆,頭發一豎。感到來者技藝不善,不敢輕待,也不問話,就一揮鬼頭刀,斜肩帶背向三寶剁去。
三寶用個半倒玉柱式躲過,大冬瓜一招落空,一翻腕又向三寶腰部削去,其速迅快。三寶心中暗忖:此此人武功不低,人卻窮兇惡極,非同一般,如不剪除,勢必留禍人間,為害他人。
于是,三寶使出了峨眉功力拳:一招美女窺鏡,二招漁郎問津,三招青龍獻爪,四招白猿洗臉……真是吞如靈貓捕鼠,吐似猛虎出林,沉如老翁拄杖,浮似金鷹撲雀。
Advertisement
一個刀刀生風,形體賽花豹縱山,一個拳拳似錘,身軀如游龍翻雲。雙方精力正盛方旺,越戰越勇,愈鬥愈兇。三寶不誤戰機,懸身跳起,用個九轉連環鴛鴦腳的四鳥争窩式,在半空中斜刺地向大冬瓜踢去。前三腳對方閃轉躲過,可是,第四腳來勢更加神速,已閃躲不及。但聽嘭的一聲悶響,正中心窩。大冬瓜仰面栽倒于地,鬼頭刀甩在一旁。三寶上前,毫不遲疑地抽出龍泉劍,噗的一聲刺進他的咽喉,登時鮮血橫飛。
哥倆這時走了過來。雙膝跪下連連叩頭,連聲喊道:“感謝好漢爺,感謝大恩人!感謝好漢爺,感謝大恩人……”
“決起來,照顧一下你們母親去吧:”三寶用手相攙,倆人遵聲起來,忙回到屋中去了。
三寶彎腰從死屍身上搜出一個小檩木方盒來,長寬一寸餘。打開看去,裏面黃綢包裹一物,翻開一看,原來是一顆熠熠閃光的珠子,約龍眼大小。三寶不知是什麽珍珠,正在仔細端祥,哥倆從屋中出來,走到身邊。“這是顆什麽珠子?”三寶擡頭問。
“喲!這就是他向我們展示過的一顆寶珠。”高個子用手一指死屍,介紹說:“他說這顆寶珠,所以稱之為寶,是因為它具有解除劇毒之妙用。如果人身中毒,只要把它放在口中或創處,輕者數日即愈,重者可拖延毒性發作,維持生命月餘……他還說這是他幾年前在海上搶劫中殺死一個商賈後,從懷中搜來的……”
三寶聽完大喜,謹慎地把珠子包好揣進懷中。然後,正顏親切地告誡說:“你們二人實乃孝子,但願你們今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切記,今後不可為一己之私利而肆意妄為啊!要好好供養母親才是。”二人頻頻稱是。三寶囑咐:“趁天亮前趕快把這具死屍埋掉,以免再生是非!”
說罷,三寶一縱身躍上牆頭,倆兄弟追問一句:“大恩人請留下尊名。”三寶回頭一笑:“馮三寶是也!”然後,飄身下牆循原路奔回店房。
當三寶換完服裝洗漱完畢後,已金雞蘭唱,天光大亮了。三寶來到六菊屋中,六菊關切地問起昨夜之事,三寶從頭到尾回述一遍。六菊秀眸含情,慢踱着來到桌前給他斟了一杯茶,語意含蓄地說:“古語雲,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衆必非之。壯士行俠仗義,除惡留名,不懼怕積怨累仇于惡人妄徒嗎?”
三寶哈哈一笑,端起茶杯呷了一日。正顏道:“夫人,我不是粗野村夫,持技逞強之葷,也想處處息事寧人,時時化幹戈為玉帛;但是,邪惡遍地,虎狼叢生,我武林人士一經身遇,豈能袖手旁觀?三寶既以身許國,就應以拯民救衆為己任,焉能複計個人安危呢?”六菊聽畢,臉上現出欽佩的神情。
二人吃完午飯後,付完店錢便雙雙備馬、放鞍,乘上坐騎離開客店,繼續向北方揚鞭緩緩而去。
第5回
時過中秋,三寶和六菊來到順天縣外。
金風送爽,雲淡風清。時值中午,三寶和六菊進得城來,但見市面上大街小巷,縱橫交錯,樓閣亭臺,栉次鱗比;壯男淑女,文人墨客,摩肩接踵,熙來攘往,絡繹不絕。沿途兩側,魚鱗瓦片覆頂骘民宅緊挨,低檐曲巷的鋪戶相連。
走進鬧市中心,街道兩旁,除有挑擔子賣着熱氣灼人的馄饨外,還有不少的攤子。有賣蔥油芝麻餅的,賣漿水大油條的,賣牛羊餡餅的,賣豆腐丸子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人聲嘈雜,呈現出一片熱鬧景象。
三寶腹中已咕咕作響,展目一望,見不遠道邊右側有一酒樓,門前高挑兩個紅幌,名叫醉仙樓,倆人牽馬來到門前,把缰繩系在拴馬樁上。店家出來把二人迎到樓上,坐在一個臨窗旁的桌子邊。樓上有七八張桌,食客稀疏,室內倒也清靜、幽雅。飯菜擺上後,六菊低頭吃飯,三寶端盞獨飲自酌。一陣登登登樓梯響,上來四個人。為首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人,穿一件嶄新的靛青邊藍緞長袍,光着頭,辮子後垂,嘴尖腮凹,臉土臘黃,眼皮肥厚,兩撇黑白夾雜的短須,眼眶裏包着的兩個鼓溜溜的眼珠上翻,倒背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