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章節
圓寶蓋等穿制起來;呈葫蘆形,托襯在青磚磨制成的四層蓮花瓣上,別有情致。
環繞的青翠松林,更是別開生面。仔細看去,塔前一棵白皮松,茁壯的枝幹如十條白龍懸空飛舞,張牙舞爪,令人心寒。塔右一棵老态龍鐘的松樹,鱗片斑駁,枝幹虬曲,俯身向下,淩空橫卧;恰似一條躍躍欲竄的大蟒。塔左一棵油杉,枝條纏連,上下左右交錯,松冠散開,其形似傘,大有牽一枝而動全身之感。
三寶轉過馬頭,忽見六菊臉色青白,額角汗水涔涔,驚訝地問:“你怎麽了?”六菊皺着屑尖潞:“頭暈心慌,渾身無力。”原來,經過雨淋與路上的奔波,身子虛弱,瘸情發作,有些支撐不住了。
三寶看了一眼附近廟宇,忙說:“既然如此,先到廟裏歇息治病,不要急于趕路了。”六菊點點頭。二人驅馬出了松林,來到廟前。下馬登上石階,廟檐下橫懸一匾,三個鬥大金字——三清觀。
一個年輕道土從廟裏走出來,略微彎腰,胸前單掌打個稽首:“南無阿彌陀佛!二位施主可想到敝廟參拜嗎?”
三寶回施一禮,說:“路經此地,有個病人請到貴剎歇息醫治,不知可否?”
道士擡頭一看二人,微顯吃驚神色;瞬息恢複,陪笑說:“請施主稍候,待小道向觀主通禀一聲。”約一杯茶時刻,小道士才出來:“觀主請二位到裏邊敘話。”
二人進來,馬匹由其它小道士牽了過去。三寶心中納悶:“小道士神情反常,難道認識我嗎?”
這時,二人被領着走過天井;進了一座大殿。雕龍畫棟,飛檐淩霄。正面雕塑三尊高大得驚人的金身,需仰視可見全貌。正中是元始天尊,端坐在綠葉襯托的蓮花臺上;右邊是老子騎在青牛背上;左邊是普賢真人,坐在大象身上。一個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威嚴畏人。象前各擺着紫檀木方桌,上放銅鼎香爐、銀制燭臺、銅磬等諸般祭器。
小道士領着二人從左邊便門出去,這是一個遍種各式鮮花的第二層大殿。西配房檐下一匾;字日:鶴軒。走進裏面,屋正中的蒲團上,一位五十七八歲的道長正閉目打坐。左邊一個茶幾,上放茶盤,中間有四個白瓷茶碗和茶壺;左右各有一把紫色藤椅。牆壁上挂着幾張繪有江南風光的水墨丹青畫,貼壁有兩個比肩挨放的黃色藤椅和方桌,室內擺設樸實、素雅。
道長黑白參半的發髻盤結頭上,中插一根小巧玲珑的鑲金白玉簪。身穿青占道袍,腰系黃色紮帶,腳穿白底青色僧鞋。黑黝黝大臉如盤,兩道寬寬濃眉如帚,兩撇黃須疏疏散散。
這時,見他睜開雙目,眼珠發灰,目光混濁。他對二人揮手示坐,命小道士上茶,問“不知女施主患有何疾?”待三寶介紹了病情後,道長手捋黃須,說:“我三清道人,一生以普救百姓為本,濟世助民為根,使芸芸衆生,超脫苦海,今日亦然。我送你一劑草藥,服下去定會藥到病除。”
三寶欠身表示謝意。三清道長命小道士去煎湯熬藥和安排住處,随後又問起三寶二人的來歷;三寶為人老誠篤實,便坦誠地把如何營救周六菊之事,大概講了一番。
三清道長聽完,肅然起敬,站起身來稽掌胸前誇贊說:“南無阿彌陀佛!貧道平生最尊敬濟困扶危的英雄,仰慕懲。治兇頑的豪傑,今見馮壯士儀表非凡,內靈外秀,乃曠世奇才,武林傑出人物也!”
三寶起身:“道長太過獎了,我不過是一名有點良知的平庸之輩罷了,何淡奇才?做了一些有益于百姓之事,也是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的。”
道長叫聲:“松月,你過來。”一側垂手站立的松月走近道長身旁:“師傅,有何吩咐?”
Advertisement
道長說,“到後面把我的寶刀拿來。”松月答應一聲去了,頃刻便見他雙手捧着一柄帶鞘的刀進來,遞給道長。
三清道長雙目瞟着三寶說:“此刀名日‘湖中鯉’,是貧道五代家傳之寶啊!”三寶舉目看去;這柄刀是一把很不惹人注目的紅術鞘,鞘上既沒有金玉鑲嵌,也沒有銅活兒裝飾,更沒有錾文鑿字。不是鯊魚皮鞘,也不是象牙刀把。
三清道長一按崩簧,刷地一聲把刀抽了出來,只見紅光閃閃,如陽光直射。道長用嘴輕輕一呼,立即刃上生暈,如罩薄霧;緩綏一吸,則霧消散,刀如新磨。真是泾渭清濁沉眼底,優劣高下自分明。
三寶連聲稱奇:“好刀!好刀!可謂飛瀑之下,必有深潭。可想而知,道長定是身懷絕技的世外高人!”
道長嘴角微含笑意,輕嘆一聲:“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啊!貧道乃出家之人,修禪正果,恪守道規,終日厮守的是黃卷青燈。可以說掃地不傷蝼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向來反對一切殺生之舉。此刀,幾十年來我摩娑再三,愛不釋手,寝将同床,行則一身。爾今我年近花甲,早已避開人間的是非争鬥,因而留之無用了。馮壯士如此愛惜寶刀,且壯士又是一位武林中之佼佼者,我欲饋贈于你。壯士!此刀削鐵如泥,迎風克草,殺人不見血,鋒利無比!我想,馮壯士有了這柄寶刀,一定能南山搏猛虎,北海驅蛟龍;會更好地舒才展志,為民除害。我多年來夢寐以求能将此刀送給我所器重的豪俠之手,今日你我偶然相逢,終于達到了我的目的,請馮壯士收下吧!”說完,就将刀入鞘,起身捧送過來。
三寶慌忙起來,角雙手推了回去:“道長,不能這樣做。古語說,駿馬擇木而栖,良駒選主而事。我馮某有何德能奪人之愛?道,長的好意我領受了,請趕快收起!”
三清道長又再三相讓,三寶正顏說:“無功受祿,寝食不安,請道長另選賢良吧!”
三清道長無奈,收起刀贊佩地說:“真是人分三六九等”’木分桦梨紫檀。馮壯士為人清廉無私,不貪外物;品格如此高雅,更令貧道欽佩萬分!我這裏沒有玉液瓊漿、甘露仙酒,請二位吃點素飯素菜吧。”
然後,命小道士松月、塔月二人,把早已備好的飯菜擺了上來。
飯畢,撇下。三清道人脥了一眼六菊,問:“周夫人,身患小疾,貴體欠安,待貧道為你占蔔一卦,’看看吉兇禍福如何?”
六菊低頭,雙手腹側一禮,說:“多謝道長。”
三清道長命松月取來一個圓形高筒卦盒和三枚銅錢,放在桌上:松月又把文房四寶——筆墨紙硯,送到桌上。道長把卦盒蓋打開,把銅錢放在盒內,說:“請周夫人連續搖六次,先後倒在盤中,我要從你搖出的‘單’、‘字’、‘慢’、‘則’中的卦,來進行蔔算,此即六爻也。”
六菊心中感到自己人貴命苦,身富運厄,便虔誠地雙手捧起卦盒,一次一次搖動起來,再把銅錢倒出。
道長揮毫在紙上劃出一行符號,并微閉雙目,口中念念有詞:“一搖天地動,二搖鬼神驚,三搖知禍福,四搖定吉兇;五搖為體,六搖為安。達天地,理人和,包羅萬象知靈敏,哪有不靈之理也!心減則靈,對天易蔔,感恩神明;一搖不枉成,二搖神亂發……”
六菊搖畢,道長一撩眼皮,睜開雙眼,慈祥地問:“周夫人,想問什麽?”六菊沉吟一下,說:“問一下今後一路上是否平安?”道長一邊用筆在紙上搖出的表示“單”“字”、“慢”,“則”符號旁拆寫着,一邊口若懸河地推算,念到:“團龍得水喜蘑逢,縱有災福不成兇。你這是青龍當令,原神上卦。是青龍見青龍,喜事好幾層,大喜進人口,小喜進財興。”
念罷,啪地一聲把筆扔置在桌上,神采奕奕地說:“六爻共六十四卦,外附三百零四卦。你這是否極泰來,為乾天的卦。好卦,上好的卦!”說着用手一撚嘴邊黃髭,笑盈盈地說:“周夫人,從卦中看,以後你一定會一帆風順,一路平安啊!”
六菊喜形于色,起身道個萬福:“多謝道長給我解除了後顧之憂。”道長雙掌合十,打個稽首:“蒙夫人擡愛,此是命中注定啊!”
這時,小道士進來禀報:“師父,藥已經熬好了。”三清道人派松月送二人回去安歇,三寶再三表示謝意後,便随提着燈籠的小道士走了出來。
夜幕垂挂,明月初升,樹影依稀。剛走到月亮門旁,三寶在朦胧夜色中,見一個人影一閃,便躲到林蔭濃密的樹後去了。他們被領到第三層大殿中,六菊被安置在左配房,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