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54章
十六歲平定岚召鎮守漠北,十九歲名震天下統率五軍,二十一歲加爵封王權傾朝野,直到現在,五方邊關戰将說起當朝攝政王牧傾,想起的總是他那一身染血的緋袍,和腰間一雙刷滿鮮紅的雪刀。
牧家自建朝以來一直風光無限,正一品朝廷命官總是能看到牧家人的名字,甚至還出過一位皇後,這樣大權在握的一脈旁系其實是很危險的,任何皇帝都不會放任不管,所以牧家一脈向來獨苗單傳。
明成皇帝在位時,他是蒼生之福,萬民敬仰的好皇帝,甚至解了牧家九代單傳的禁令。這才有了牧傾降生的餘地,但是牧容得了第二子,卻沒将他養在身邊,而是自幼将他丢在前線戰場,夫人也因此郁郁寡歡了此一生。
牧傾十二歲那年以智謀打了一場以少勝多的奇跡之戰,生擒敵方數名武将,明成皇帝論功行賞封牧傾左将軍之職,賜封號“容”,前朝嘩然。這樣次三品的官職對于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來說本就難以服衆,更何況皇帝竟然賜予他與其父相同的封號,簡直是祖上墳頭冒青煙也難求的榮耀。
打這之後,牧傾回前線不足一年,再次立下一等戰功,卻未有任何封賞或褒獎,因為明成皇帝駕崩,新皇登基,便是赤玟的父皇昭懷皇帝。
他與明成皇帝的大仁大孝不同,登基翌日便嚴懲了數位朝臣立足下馬威懾。在他還是太子的時候,牧容侍奉在側幾年,深知他的脾性,便硬逼着牧傾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面前辭去左将軍一職。
他太過顯眼,而且又是容王次子,這個歷朝以來禁忌的存在。
昭懷皇帝自然是允了,牧傾盡管憤憤不平卻又無能為力,卸去一身官職,甚至被褫奪了封號,一道诏書下來便将他送去了漠北邊關,身無一官半職,所有人都只能小王爺小王爺地叫他。
那之後牧傾被暗地裏警告過無召不得回京,每年只有一次回京述職的機會,就算再怎麽戰功赫赫,也永遠傳不到皇帝的耳朵裏。
直到牧容死在戰場,牧傾命安插在宮內的探子劫來皇帝事先立下的遺诏,皇帝想将牧家連根拔起的意圖昭然若揭時,牧傾終于被勾起了在心裏積攢多年的烈烈仇恨。
六年後牧傾屠戮了皇宮。
他挑斷了皇帝的手腳筋,花了數個時辰折磨他,将他削骨剃肉,裝在籮筐裏讓人端出去喂了野狗。殺盡皇子,血洗不臣,扶持當時年紀最小的皇子赤玟登上太子之位,一方染血的玉玺被他把玩在掌心震得粉碎。
直至九年後的現在,他一步踏錯,讓自己的親哥哥笑吟吟地騙去了餘下幾十年的壽命。
終究是落了個不得好死的下場。
牧傾回想自己的過去,想起的不是平原上的戰火燎天便是星空下的漫漫長夜,全是血腥而漆黑的畫面,當時覺得,漠北的寒風好像永遠吹不完。
Advertisement
三更半夜,牧傾一身冷汗的驚醒,呼吸明顯有些不穩當。
外頭傳來若有似無的蟲鳴聲,他撐起身體,看着眼前的一片漆黑發呆。
“王爺,您又夢魇了?”麒麟聽到聲響推門進來,掌上燈,果然看到牧傾正搖着扇子給自己扇風,額上一片冷汗。
麒麟去端了一直溫着的安神茶奉給牧傾,接過他的青玉折扇給他扇着涼。
“不是告訴過你不必守夜。”牧傾睡了一覺卻顯得更加疲憊,一口幹了湯藥,懶怠地半躺着。
麒麟放下折扇,給他揉着太陽、乘風兩穴幫助他更好的睡眠,輕聲道:“如今時期,屬下還是自己守着放心些。”
“若真有本王都擋不住的高手來刺殺,你在這兒又有何用。”牧傾閉目假寐,支着額道。
“王爺,您身中符岩,若再催動內力只會雪上加霜。”麒麟說。
牧傾哼笑道:“左不過都是個死,要整治想整治的人,也要不了十年之久。”
“那王爺您也該為屬下等想一下啊。”麒麟叫屈道:“您一死,咱東廠錦衣衛都得自戕陪葬,屬下一還未娶媳婦的健康好少年還不想死那麽早吶。”
“你有空跟本王在這撒嬌,不如去剝了這身飛魚服。”牧傾不動聲色,麒麟能做到副指揮的位子上,自然得牧傾青睐,平時也敢和牧傾說些不着調的話。
麒麟聞言一笑,一把子聲音清淩淩道:“錦衣衛只為王爺存在,王爺下陰曹地府去了,屬下等自然也跟着去。”
“嗯,去陰曹地府娶媳婦吧。”牧傾微微擡手,麒麟停下手退到一邊,“下去休息吧,本王就算被廢了功夫,也不會有人膽子大到跑容王府來行刺。”
麒麟欲言又止,最終應了一聲下去了。輕輕關好門,站在外面仰頭道:“下來吧,王爺不讓守夜。”
千鶴抱着刀蹲在屋頂朝下看:“半夜有人行刺咋辦?”
“行你媽個頭。”麒麟道:“趕緊下來,王府的侍衛又不是養着玩的,王爺心情不好,別再惱他了。”
千鶴唔了一聲,輕功一展落了下來。
牧傾從皇宮回來後一切如常,不上朝不見客,朝臣都稱容王病了,牧傾也确實是病了,眼裏的相思一天比一天重,精神不佳,食不下咽,茶飯不思。
幾日後嘯烨不眠不休從北平趕了回來,向牧傾報備過後回宮雷厲風行地整頓宮內情況,總指揮使大人離開那七個蠢貨整個人都容光煥發了。
在得知樓瀾生活安逸,午夜夢回時偶爾會喊上一句牧傾的名字後,牧傾的精神氣頓時也好了不少。
“主子,他本來就喜歡您,何苦這麽自欺欺人。”千鶴頭上蹲着只小鴨子,站在千鯉池邊往裏撒着魚食。
邊上涼亭裏牧傾斜依靠在一旁,望着波瀾四起的水面道:“那是一碼事,他不想看到我,又是另一碼事。”
死傲嬌的毛病又犯了,千鶴在心裏深深嘆了口氣。牧傾今日難得上了次早朝,心道原來樓瀾還有這種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