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三月二十七日, 龍南雲餘兩地降水達552mm,此次降雨預計持續到三十一日夜間……”
……
在接下來的兩天裏, 龍夏雲餘兩地徹底成了洪水災區。
“太恐怖了……”
就在全國各地關注災情的同時,京河新新家園一棟居民樓裏,宋小新緊張的看着雲餘新聞。
宋小新今年二十七,廣告公司職員,大學在雲省讀的本科。她這兩天一直看雲省新聞,總感覺自己心被揪着。她剛才搜索關鍵詞,現在學校被淹,學生們都集中在三四層的教學樓裏,學校斷水斷電,在校師生都靠一些餅幹和冷水泡面熬日子。
宋小新刷了一遍又一遍, 接着打開昆山3023群。
“王露潔, 司曉曼, 劉晨……還有沒有漏報的?”
“趙小剛。@班長。”
“記下了。”
……
群裏都在認認真真的報數, 宋小新看了一會問:“???”
班長十分熟練的回:“征集龍南災情志願者,有想去的登記下。”
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公益組織, 在雲餘特大降雨時,龍夏志願發布了征集令, 打算提前準備接下來的赈災工作。3023成員都是昆山大學畢業,大家雖然畢業五年, 但都第一時間挂念着母校。
宋小新看完後問:“志願幾天?”
“三天到半個月, 咱們是社會性質的,具體分配到哪, 要看志願協會安排。”
Advertisement
……
現在群裏有二十多人報名, 宋小新想了想, 跟着報名。
“還有沒有?”班長繼續在群裏問。
“我一個。”
“什麽時候截止?我跟單位請假。”
“我能去!”
有不少同學響應報名。
……
“媽媽, 我想回家……”
大雨傾盆,三月三十,回龍鎮玉河子村,一個小女孩瑟瑟發抖道。
一個中年女子将其攬在懷裏:“再堅持兩天,咱們後天就能回了。”
今天是龍南降雨的第五天,自三月二十七號起,村民就被集中在了村大隊。村大隊有三層高,現在一層積水漫過腳脖子,村支書正帶着大家堵門擋水。一千多人被集中在二樓三樓,現在人擠人,大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絕望。
“媽媽,我手癢癢。”女孩撓了撓手背道。
“等出去了,塗點碘伏就沒事。”中年女子十分心疼。
現在外面狂風暴雨,不知什麽時候起,女孩後背起了零零散散的小紅點。她上午問村醫,這是接觸到酸雨,皮膚感染的。
現在村大隊一千餘人,已經有七八個出現紅點。酸雨不會傳染,但恐怖的氣氛不斷蔓延。
小女孩不停地啜泣,趙鳳霞見狀,遞上一個橘子:“給孩子墊點東西。”
“謝謝。”
村大隊物資充足,但都是米面之類的基本物資。現在下了五天酸雨,糧食沒缺,但飲用水有些不夠喝了……
趙鳳霞跟女子聊了一會,拿出手機。
手機有三個未接視頻,她回撥。
“媽,你那怎麽樣了?”視頻剛一接通,裏面劉曉原的大臉。
“有吃有喝,就是上廁所麻煩點。”
“我看看我奶奶。”
趙鳳霞把手機移到一邊。
老人正在靠牆休息,看到劉曉原後擺手:“丫呀,我沒事……”
劉曉原徹底放心。
兩人聊了一會,劉曉原挂斷電話。
財經大學宿舍樓,大家見劉曉原挂斷電話,連忙關心問:“你們那沒事吧?”
“沒事。”劉曉原搖了搖頭。
她雖說着沒事,但想起剛才屋子:屋子裏面人擠車,連翻身地方都沒有。
聽媽媽說,村裏房子已經被淹了一半,他們家位置高,就算沒全淹,一些地板家具也保不住了。
“唉,人沒事就好。”宿舍同學嘆息。
她們之前還吐槽國家過于緊張,沒想到酸雨說下就下,還是災難級別的……
衆人閑聊了一會,一個舍友突然道:“快看熱搜!”
衆人打開熱搜。
熱搜标題:【無人機拍攝:酸雨下的大山村。】
大山村位于雲省安南市南部,有兩萬畝蔬菜大棚,三萬畝露天蔬菜基地。
此時的大山村:三萬畝蔬菜基地已經被渾濁的洪水吞沒,村子變成了一片大海,有零星幾個蔬菜大棚裸在外面,洪水中飄着各種塑料綠植,在四周環境的襯托下,仿佛是一場末日大片。
視頻最後,一頭毛驢在水裏努力掙紮,毛驢試圖卡住旁邊的大樹,只是洪水湍急,它還沒有動作,就直接順勢飄走了。
又一場暴雨降下,無人被打落在水裏,最後畫面一片渾濁。
“心髒受不了了,毛驢沒事吧?”
“這麽大的雨,怎麽可能沒事。”
“剛才搜了下大山村以前照片,那麽好看的基地就沒了……”
……
視頻下面一陣祈福。
只是祈福到最後,有網友沉默問:“咱們這兒應該沒事吧?”
咱們這裏應該沒事?
要是一個月前,大家肯定會興致勃勃的相信沒事。但哈爾瑪連最高的阿拉山脈都越過來了……他們不相信自己平安。
“靠!明天去超市囤米。”
“我家住三十二樓,應該淹不着。”
“你不擔心工程質量不過關,把你吹沒了啊?”
……
有網友陷入恐慌。
三月三十一日,全國各地開始了新一波的囤糧活動。因前往超市的居民太多,不到下午,有七成超市出現大米面粉斷貨,泡面火腿更是搶購一空。
三月三十一日下午,龍夏農業部發布新聞:【龍夏物資儲備充足,居民無需過度恐慌,酸雨日前需做好酸雨防護……】
這則新聞先是肯定龍夏物資儲備,接着從酸雨防護,酸雨衛生等方面提醒居民注意事項。最後嚴厲指出:因酸雨趁亂違反,将受兩倍違法處理。
在龍夏強力執行下,全國居民雖然擔憂,但整個社會依舊穩定。
……
“雨停了。”
“好像停了……”
……
就在全民關注的同時,三月三十一日晚,龍南雨勢減少,等到一日清晨,雨徹底停了。
回龍鎮玉河子村,趙鳳霞穿着靴子,這是她這五天第一次走出玉河子大隊。
玉河子大隊建在南區的山坡上,此時站在坡頂望去,整個玉河子村被淹沒了一半。大樹倒的橫七豎八,他們就像汪洋中的孤島。
“老天爺啊。”同屋的大嬸出來,直接哭的倒在地上。
她之前一直惦記鍋裏的大米粥,後來雨越來越大,她不惦記大米粥,而是一直想着院子的電動車……
現在,她朝自家房子望去。現在看不見屋頂,別說電動車,連房子也沒了!
“遭罪啊。”
“我存折放爐子裏了,也不知道還在不在……”
……
這時越來越多的村民出來。大家五天沒有洗臉刷牙,衆人充滿了疲态。
就在這沉默的氣氛中,村支書從大隊出來:“大家登記下,看看各家各戶有沒有丢人少人,一定要确保全部安全。”
村民們挨個統計。
經過最終統計,村民一個都沒有少。
“趙家灣全部成員都在。”
“白家莊全部成員都在。”
“戶莊全部成員都在……”
……
與此同時,其他村子也都在一一報數。
四月一號晚七點,經過逐一上報,最終數據:雲餘兩省共有五千二百個鄉鎮,實際居民一億三千二百人,報道居民一億三千一百九十七人。
少的三人是在逃難過程中意外去世,官網對這次結果十分痛心。
當晚八點,《龍夏新聞》報道了此次災情傷亡。鄉鎮居民有三人去世,因城市流動人口較大,具體傷亡要晚上兩日報道。
“一億三千人,只有三個人?”
“會不會有漏報?”
“感覺雨挺大的,不像三個啊……”
“這次是龍夏監管,要是有任何瞞漏,是直接撤職的。”
“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
在《龍夏新聞》公布這一結果後,微聞,樹貓,短視頻……全網讨論徹底爆了。
龍夏在一個月前就為這次災情做準備,但抗洪救災,特別是酸雨災情并不是動動手指這麽簡單。三月三十日晚,龍南降雨量已經達到了612mm,是全國近十年最大的洪災。大家已經做好傷亡慘重的準備,而現在……這是一個奇跡。
……
就在國內震驚的同時,龍夏災情結果也傳到了國外——
“屬于龍夏的奇跡。”
“龍夏一億三千人僅三人傷亡,強力有效的預防行動。”
…………
現在除了馬裏,全球臨水藍道地區也發生了規模不等降雨。
這次降雨大多集中在二十五日-三十一日,雖有龍夏預警,但各地還是出現了大規模傷亡。大家已經做好人員傷亡準備,龍夏數據令他們十分震驚。
“龍夏傷亡的真與假。”
“哈爾瑪風暴:一個拙劣的謊言。”
…………
随着報道越來越多,國際上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這是一場提前準備的奇跡,一場大力動員的奇跡。他們……不信!
就在全球議論紛紛的同時,龍夏并沒有理會,他們現在要做重要一步:赈災。
這場災難不僅是酸雨,還是酸雨過境的洪水。
現在龍南有不少莊稼受災,居民飲水困難,車輛建築腐蝕……
這都是一步步要解決的。
龍夏要做的不是有三人傷亡,而是要在接下來,必須保證,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