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咱是從政府手裏包的地, 一年二百,國家補貼50%……”
第二天一早,王學才帶着王夢瑩來到承包田。
長龍縣位于蘇省東南部, 經長龍政府和各鄉政府配合,已經完成十萬畝的土地流轉。
一個月前, 王學才去長龍農業局, 他本想詢問一些惠民補貼, 在聽到長龍土地流轉流程後,心思開始活絡。長龍土地流轉流程:政府從農戶手中承包土地——将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無人種植的土地由政府種植。
現在政府鼓勵農戶和種植大戶承包為主,政府種植為輔。
王學才研究龍夏政策, 最終拍板:承包山地種植。
現萍水鎮承包價格200元/畝, 國家補貼50%。
他和政府簽好合同,就開始風風火火的平整土地。這些土地位于萍水鎮南側,這段時間投資了七萬,預計年投資十五萬。
“能回本?”王夢瑩問。
小麥平均畝産五百到八百斤, 要是趕上糧價下跌和天氣災害,都不一定有十五萬。
“應該虧不了太多。”王學才思索道。
蘇省月初下發通知,要求全縣使用龍風001種子。
小麥種子關乎小麥産量。國家規定,選購龍風001 可享特殊補貼, 要是因遇到壞苗壞田等種子問題,各地政府也會給出相應賠償。有龍夏政府協助,這也是他決定承包的原因之一。
就在這閑聊中, 王學才電話響起。
王學才接起, 接着激動的看向王夢瑩:“種子到了!”
在接下來的半小時,王學才去隔壁借了輛拖拉機, 接着帶着侄子和王夢瑩, 三人吭哧吭哧的前往縣農業局。
Advertisement
……
“個人去一三桌子領種子, 百畝以上的去七八桌子。”
三人剛到農業局門口,只見門口支了不少桌子,各大村代表都拿着單子購買種植。
王夢瑩轉了一圈,來到七號桌子排隊。
“王鎮長來了?”
“別寒碜了。”
“這是您孫子孫女?”
“這是侄子,這是孫女……”
王學才跟周圍熟人寒暄,王夢瑩好奇的打量四周。她在萍水鎮長大,但初中就寄宿讀書,還是以第一次見這種排隊領種子的場面。
下午兩點,王學才三人排到前排。
“王大爺,您過來了?”
劉玉明正負責七號領取登記,看到王學才後連忙招呼。
“來買種子的。”王學才掏出政府合同。
龍風001五塊一斤,政府補貼後兩塊五,按照政府規定,每畝限種15斤種子。
王學才用計算器算了下,王學才家五百畝地,共需七千五百斤種子。
“能不能多買點?”王學才刷完卡道。
一般一畝種15-20斤種子,萍水鎮以山地為主,農村人都喜歡往地裏多撒兩把種子,他總感覺15斤不夠用。
“咱們是定額定量,每家每戶都有購買記錄。”
“要是不夠了怎麽辦?”
“這是根據地形安排的,要是種子撒多了,肯定影響小麥肥力……”劉玉明輕車熟路的解釋,這一早上,他已經遇到太多的限購問題。
王學才見是政府硬性規定,也不再多問。
半分鐘後,劉玉明開好票問:“你們是自己回去還是派人送回去?”
“管送?”
“一千斤以上都管用送。”
萍水鎮距長龍縣三十公裏,王學才很果斷的留下地址。
“你們有需要了,可以去農技部那裏租設備。”劉玉明繼續道。
“還能租設備?”王學才一愣。
“山地種植麻煩,咱們國家給配了打藥機,灌溉機,山地播種機……免費用的,通過審核後,要在限期內歸還。損壞嚴重需要賠償……”劉玉明說着使用流程。
一小時後,王學才三人離開農業局。
王夢瑩和王學才坐在拖拉機後鬥,此時除了兩人,拖拉機上還有一些農業機械。根據機械上的鋼印,應該是近兩月采購的。
“咱們國家政策這麽好?”王夢瑩看着滿車的設備道。
她已經做好撸起袖子單幹的準備,只是現在承包土地有補貼,買種子有補貼,就連以後壞産也有補貼……創業困難程度跟想象的完全不同。
“咱們一直重視農業發展,我記得九五年那會兒……”王學才給王夢瑩講起萍水鎮的農業變化史。
第二天一早,七千斤種子運到農業基地。
王夢瑩穿着一陣運動來到山下。
“這是老王家那孫女?”
“長的挺俏。”
“聽說是重點大學……”
……
此時山下等了不少村民,大家看到王夢瑩就是一陣猛誇。
現在種地需求增大,人工需求也上來了。現在農村幫種一天七十到一百元,錢不多,但大家對種地流程熟悉,對于很多無職業者來說,這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運種子有手推車,播種有小型播種機,施肥有施肥機……在接下裏的三小時裏,播種效率十分迅速。
就在這忙忙碌碌的播種中,一個大姐看向拖拉機角落:“這是發電機?”
這是一個50X50的電機設備,設備配置有折疊雨傘布,折疊淋頭,十寸平板。雨傘布和淋頭普通,但平板看着十分高科技。
“我看看……”
衆人上前翻了一圈,在電機底部發現鋼印:龍風小型灌溉機。
村民平均年齡四十五,大家弄不明白這些新鮮設備,只能喊王夢瑩操作。
王夢瑩研究了半小時,最後将灌溉機設備組裝,接着啓動。
‘雨傘布’并不是普通的雨傘布,其外表像婚慶拱門,中間夾層有密密麻麻的電線,每隔十米有一個彎折的連接接口。
王夢瑩按照操作,講電機放進水車裏,接着啓動。
電機轟轟作響,接着婚慶拱門上升,從頂部噴出大面積灌溉水。
“媽呀。”
……
村民吓了一跳。
王夢瑩設置拱門長度和傾斜度,緊接着,拱門水直沖最近的田地。按照操作說明,拱門端口還可以連接普通的标準水管,這樣能更方便灌溉作業。
“太專業了……”有村民恍惚。
萍水鎮以山地種植為主,灌溉問題一直是一大痛點。要是大型土地聚集地,鄉政府可以給山上安裝灌溉水管,但要是一兩畝的山頭,再安灌溉機就不得當,這也是村民越來越少種地的原因之一。
面前設備雖不如專業化的灌溉系統,但要是遇到一個旱季,完全可以接水應急。
“挺好。”村民們十分羨慕。
有小型灌溉機加入,農業基地效更快,兩天後,五百畝土地播種完成。
基地村民離開,王夢瑩看着成片山田,感到濃濃的成就感。
王夢瑩拍了張山地照,接着配上自拍,發表朋友圈:兩天的勞動成果。【酷】【酷】
“空氣太好了!”
“響應國家號召。”
……
王夢瑩前幾天曾發過一個文字心情,有不少同學都知道王夢瑩回家經營農業基地。
王夢瑩看一圈,發現最新回複——
趙勝博:黑了,女生還是漂漂亮亮的好看……
王夢瑩看着自己的田間作業服,直接回:傻X。
她這段時間光忙着種地,忘了拉黑趙勝博。
就這樣,王夢瑩删除拉黑一條龍。
現在五百畝小麥種完,就等着七月份收割了。
……
“二月十九日,馬裏瑞威,烏拉等地迎來超強降雨,暴雨含有較強酸性物質。”
“馬裏哈爾瑪正在形成第二波冷氣團,預計二十二日迎來第二波超強降雨。”
……
就在長龍縣響應國家種植的同時,和馬裏有關的新聞霸上熱搜。
二月九日,馬裏南部出現小規模降雨。
二月十五,哈爾瑪冷氣團登陸馬裏,冷氣團攜大量化工海水。
二月十七,冷氣團席卷整個那馬裏南部,最高降水量達572mm,馬裏已有二十多萬土地受災。
……
今天二月十九,是馬裏暴雨出現的第五天。
馬裏和龍夏隔着兩千多公裏,中間又有各大山川阻攔,在馬裏降雨出現初始,根本沒有居民在意。
可《龍夏聯播》,各省電視臺,微聞熱搜……
在這五天裏,各大媒體都在關注馬裏強降雨。龍夏電視臺已經做了五天實地專訪。更有不少專業學者分析龍夏強酸雨的可能性,龍夏媒體氣氛一度緊張。
……
“老趙找你去下面領舞,怎麽不去?”
二月十九傍晚,王明軍一邊煮面,一邊對着客廳方向問。
宋淑芬正在沙發上織毛衣,想也不想道:“不去,跳着沒意思。”
“你也不能天天在家織毛衣,現在開春,孩子們也不待穿……”
“他們不待穿我待穿,我還不能織毛衣了。”
王明軍和宋淑芬都是雲市一中退休老師,像這樣的雞毛蒜皮也是老兩口日常。
“你別煮了,我來。”
宋淑芬被王明軍說的煩了,直接來到廚房。
王明軍只能去客廳坐着。
不一會,宋淑芬端出兩碗面條,接着放醬,開電視。
“據龍夏新龍社報,馬裏瑞威十五點三十又迎來新一波的強降雨,根據檢測,降雨對地表有強烈的腐蝕性……”
現在播的《龍夏聯播》,龍夏臺記者正在馬裏采訪降雨。新聞畫面顯示,馬裏地區大雨瓢潑,身後攝影多次險些摔倒。
“這群孩子太危險了。”王明軍有些心疼,他今年六十九,看新聞臺記者就跟看晚輩一樣。
宋淑芬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看了一會問:“最近馬裏新聞是不是多了?”
“是多了。”
現在馬裏降雨讨論度最高的就是降雨中攜帶化工污染,更有不少媒體分析此次污染的擴散性。
“我記得前幾年一開窗,窗戶上都是鐵粉,孩子放學回來,頭上一摸一層鋼……”
王明軍說起化工影響。雲市是一個重工業城市,以前環境污染嚴重,也有過降雨降鐵粉的現象。但那都是老黃歷,現在國內重視環保,而且哈爾瑪是重污染排放區,下雨帶點化工污染也是正常現象。
“我記得前段時間國際新聞,咱們國家還擔心馬裏污染飄到世界……這麽多大山大川流攔着,根本不可能!”王明軍繼續說着觀點。
“那有什麽不可能?從地理學角度……”宋淑芬是地理老師,跟他分析馬裏酸雨擴散的可能性。她本是随便分析,但随着深入分析,可能性越來越大。
“不可能吧?”
“應該不可能……”
……
王明軍和宋淑芬都意識到這場酸雨擴散的嚴肅性。雖然概率性極低,但要是酸雨大面積擴散,這将是一場災難。
“就那麽點酸雨,還沒飄過來就稀釋了,”王明軍尴尬的說着。
宋淑芬沒有反駁。
就在這閑聊中,《龍夏聯播》切換畫面——
【3028年2月19日晚上6點,龍夏氣象部發表災害預警。按照氣象軌跡,馬裏酸雨若無法控制,預計三月月底到達龍夏南部地區……】
王明軍,宋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