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環球周刊:龍夏十二月至一月進口糧達30260.5萬噸, 同比增長230%,位于全球進口國之首。”
“全球時報:自3027年下半年起,全球糧價上漲23%, 龍夏成最大買單國。”
“全球糧報:龍夏糧食進口的背後。”
……
在龍夏有條不紊運轉的同時, 國際糧食市場風起雲湧。
根據國際新聞報道, 自3027年12月起,龍夏在國際市場大肆囤糧。至于原因……
龍夏出示了三個月前的環境倡議書。
現在環境污染嚴重, 龍夏在做囤糧準備。
“糟糕的政策……”
二月十五晚八點,納塔爾一座高檔辦公樓裏, 加西亞郁悶的看着糧食報道。
加西亞是一名貿易商人, 去年六月,他囤積了三十萬噸大豆。原計劃在大豆最高點出售。可準備出售時,龍夏開始大規模囤糧。因供求量過大, 國際大豆從3500元/噸上漲至4200元。
加西亞準備觀望半月。
這一觀望, 大豆上漲至4500元,同時還有納塔爾最新政策:《納塔爾糧食出口限制條例》。
納塔爾限制出口的原因很簡單:龍夏在三個月內囤積了三億噸糧食,因行為太過反常,納塔爾高度重視。
納塔爾限制條例頒布後, 又有不少國家跟風頒布。
加西亞是一個大豆貿易商,他不關心國際局勢,只關心自己的30W噸大豆,現在限制出口, 這最直接的後果, 就是自己大豆賣不出去了……
Advertisement
“該死!”
加西亞點了支雪茄。
他十分後悔沒有立即出售。
“加西亞先生……”
郁悶中,辦公室大門打開。
這是公司副經理喬治。
“出口條例什麽時候取消?”加西亞直接問。
“最快二月底。”副經理道。
納塔爾是全球第一出口國, 現在出口限制已經影響本國經濟。要是局勢一直不明朗, 納塔爾只能取消出口限制。
兩人聊了一會, 副經理問:“之前訂單還發不發貨?”
按照納塔爾出口條例,各公司限定前的訂單可正常發貨。他們曾和龍夏簽訂過一筆意向訂單,因沒有簽字,訂單處于洽談中。
“價格多少?”加西亞問。
“450納塔爾。”
1納塔爾=10龍夏元,龍夏報價折合4500龍夏元。
加西亞陷入沉思。
要是納塔爾出口限制取消,全球大豆肯定會大幅度降價。現在擺在他面前有兩條路。1,繼續觀望。2,現在出售。
加西亞很快決定:“出售。”
商人逐利,和危言聳聽的糧食危機相比,他更喜歡将納塔爾幣拿在手中。
“出售糧食。”
“先觀望到三月……”
“令人頭疼的龍夏人。”
……
就在這加西亞出售的同時,全球糧食商做着不同的決定。
龍夏雖然舉動異常,但不得不承認,龍夏一舉一動深受矚目。
……
“進口了三億噸,近三個月的極限了。”
二月十六日,劉文勝打開最新文件道。
這六個月裏,龍夏一直有意識的增加糧食儲備。在儲備的同時,龍夏也面臨着兩種選擇。1,悶聲囤糧。2,提醒全球糧食危機。
龍夏直接選擇了第二種,其原因——
1,龍夏大肆囤糧的舉動太反常,不管任原因,全球都會收緊糧食出口。
2,在龍夏之外還有五十億人民,若任由糧食危機,這将引起全球混亂。
3,糧食危機是一場全人類的戰争。
……
不管從哪個角度,龍夏都必須提醒。
“咱們剛發布了《哈爾瑪強降雨影響》……”劉文勝繼續道。
從十三號開始,馬裏南部出現零星降雨。現在是普通降雨,根據國際氣象監測,哈爾瑪深海區域正在形成一股較冷氣團,這股氣團和秦雲說的哈爾瑪風暴團相近。
這三個月時間,龍夏曾和馬裏認真交涉環境治理,只是現在科技無法改變冷氣團形成,再加上國際局勢,龍夏一直在做無用功。
秦雲聽完近幾月的政策,開口道:“盡力了。”
“是盡力了。”劉文勝嘆氣。
龍夏不是世界的救世主,在全球災難面前,他們必須保證龍夏人民的生存安全。
“嘟嘟!”就在這閑聊中,辦公室房門敲響。
“進。”
張虎先是敬禮,接着十分激動道:“紅薯熟了!”
十天前,秦雲和劉文勝雖吐槽系統小氣,但得到[變異紅薯]的第一時間,還是平整土地種植。
變異的紅薯5000積分/畝,成熟期10天,這也是系統最高的植物種植。
兩人這段時間一直忙着小麥育種,沒想到紅薯竟不聲不響的熟了……
“走!”劉文勝穿上外套出門。
現在農場已有三百多名工作人員,等兩人到達紅薯地時,兩個工作人員正往外挖紅薯。紅薯根葉巨大,一片葉子至少五十公分。還沒等兩人反應,只見工作人員一用力,一株巨大的紅薯拔出。
紅薯體型巨大,就像加大版的冬瓜。
工作人員拿出電子秤,紅薯淨重30KG。
“劉軍長,秦秘書。”
科研人員招呼,接着彙報紅薯最新報告:“風山紅薯淨重30-33KG,單畝産量三萬斤,紅薯薄皮紅瓤,脂肪含量約在0.15%左右,具體數據還需要進一步測算……”
劉文勝直接問:“單畝産量多少?”
“三萬斤。”
紅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畝産四千到六千斤,優良産地八千斤。劉文勝知道系統出品必屬優品,也已經做好紅薯畝産過萬的準備,但沒想到,紅薯産量直接翻到三萬斤!
“風山紅薯基因組合和我國東省煙薯相像,應該能嘗試風山紅薯和煙薯雜交……”科研人員是龍夏農業院的紅薯教授,他曾參與東薯019,深薯113等紅薯雜交研發。
紅薯的雜交技術要比小麥簡單,他這十天一直泡在紅薯田裏,根據測得的數據,可以試着雜交紅薯研究。
“好,好!”劉文勝十分激動的說着。
農場土地有限,他之前還感覺紅薯種植暫時用不着,現在來看……自己太保守了!
……
“龍夏新聞:淺談馬裏強降雨對全球氣候影響。”
“龍夏日報:節約糧食,節能減排從我做起。”
“龍夏農業:第一批龍風001播種成功……”
……
就在農場認真種植的同時,和‘龍夏農業政策’‘馬裏強降雨’有關的新聞時不時的登上熱榜。在熱榜新聞的帶動下,全國居民也開始讨論糧食危機的可能性,并有意識的減少糧食浪費。
“現在新聞太誇張了……”
蘇省大學第二食堂,趙勝博刷着樹貓吐槽。
近半個月,樹貓都是一些節約糧食宣傳視頻,他越看越沒意思。
趙勝博将手機扔到一邊:“現在就是沒事找事,咱們糧食這麽多,也沒見誰能餓死。”
“咱們糧食缺口挺大的,全球有六億人民吃不上糧食。”對面王夢瑩道。
兩人都是蘇大學生,去年認識,戀愛三個月。
王夢瑩說完,趙勝博不樂意了:“那是馬裏那些貧窮地區,咱們國家缺糧啊。”
“缺啊。”王夢瑩跟他普及剛看的宣傳片。
趙勝博見說不過,只能堅持自己觀點:“現在外面吃一頓飯兩三百,缺糧又缺不到咱們頭上。”
王夢瑩:……确實缺不到頭上。
“我爸給我找了實習單位單位,咱們一起過去,我白天上班,你在家給我做點好吃的……”趙勝博轉移話題。
兩人都是傳媒系學生,現在大四實習,有不少同學已經去外地任職。
“我爺爺給我找好了,我得回去。”王夢瑩拒絕。
“去哪?”
“回家種地。”
王夢瑩倒不是随便說說,她家是淮南長龍縣,之前國家土地流轉,家裏老爺子把家裏土地登記了,接着簽了五百畝的私人種植。
現在國家在蘇浙安三省推行龍風001,家裏打過兩次電話,想讓她回去經營。她這段時間一直在猶豫,剛才聽着趙勝博的傻X言論,她徹底決定回鄉。
“就你們那山溝溝?”趙勝博一愣。
“對……”
“你們家多少地啊?”
“五百畝。”
“你大學生就回家種地?”趙勝博感覺王夢瑩腦袋不開竅。
王夢瑩說好聽點是回鄉創業,說難聽點……剛畢業就窩窮山溝溝了,有什麽前途?
“給你做飯有前途?”
王夢瑩拿着包起身。她跟趙勝博戀愛三個月,兩人沒什麽感情基礎,倒被趙勝博優越感拉的降智。
“走了。”王夢瑩直接離開。
趙勝博感覺傷了自尊:“你回去咱就分了啊。”
“傻X。”
趙勝博感覺自己出現了幻聽。
半小時後,王夢瑩回宿舍收拾行李。
“你真跟趙勝博分了?”留校的同學有些詫異。
“嗯。”
王夢瑩沒想趙勝博,而是想着農業種植。她這段時間一直關心國家政策,知道國家一直扶持農業。現在網上有龍夏的《哈爾瑪影響》文章,有一部分網友認為哈爾瑪災難不可能發生,另一部分則開始囤糧準備。
第二天一早,王夢瑩直接回到萍水鎮。
萍水鎮的鎮子口,王學才正守着公交站等待。在看到王夢瑩後,連忙招手。
“爺爺!”王夢瑩給了王學才一個擁抱。
“回來了?”
“我來種小麥了。”
王夢瑩沒有優點,就是相信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