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趙老板, 今天下班這麽早?”
“面粉用完了,超市買點。”
……
一月十八晚七點,趙璇推着小車來到喜家樂超市。落花蛋糕店和喜家樂超市隔着一條馬路, 她每周日都回來超市采購面粉雞蛋。
趙璇熟門熟路的來到糧油區,卻發現糧油區圍了不少顧客。顧客們有男有女,此時正跟稱重員掰扯什麽。
趙璇擠了過去:“什麽事啊?”
一個六十歲的大媽道:“公衆號說有面粉抽獎, 我們排了一天, 沒賣的。”
“什麽面粉?”
“風山一號。”
趙璇:???
自《龍夏聯播》結束,她就一直關注風山一號。只是風山一號沒有售賣渠道, 她關注了一段時間後,也漸漸忘了這個茬。而現在……面粉有賣了?
“同志, 今天有沒有面粉?”趙璇拉住一個稱重員問。
稱重員有些焦頭爛額:“去拿貨了,一會就來。”
趙璇跟着排在隊伍後面。排隊間隙,她找到喜家樂公衆號:【喜家樂驚惠來襲!現購買風山一號,即可參與現金抽獎……】
公衆號是昨天下午發的,有效訊息兩點:1, 風山一號一月十八全國上市。2,購買風山産品滿88元即可參加超市抽獎,最高獎勵電動車一臺。
“我在電視上看過風山廣告,好像挺火。”
Advertisement
“《歌舞之聲》還播了……”
有幾個顧客讨論風山廣告。只是說着說着, 衆人将話題放到超市抽獎:“滿八十八抽獎,面粉得多少錢一斤?”
“十塊吧。”
風山一號在市面上出現過兩次, 第一次糯米直播, 第二次東南各省單位福利。愣要說多少錢一斤……網上沒介紹。
“三十以內都能接受。”有顧客道。
現在面粉價格2元-10元/斤, 搞活動時還有優惠。風山面粉雖是網紅面粉, 但要價格太高, 買起來肯定不合适。
“來了!”
就在這閑聊中, 糧油區倉庫門打開,一個工作人員推着一大車面粉過來。
工作人員将面粉卸在架子上。風山這次有三款産品上架,具體單價——
面粉:5元/斤。
玉米粉:5元/斤。
土豆粉:5元/斤。
……
風山面粉是10KG大包裝,合計一百元一袋。
“價簽是不是打錯了?”
一個中年男子有些暈乎。他之前在閑貓二百三買了一袋,價格貴了點,但做出的面條勁道。這次喜家樂公衆號更新,他火急火燎的趕了過來。現在家裏那袋面粉還沒吃完,這是……降價了?
“全國統一價。”
工作人員規整好面粉,示意大家可以選購。
……
“回來了!”
一小時後,趙璇氣喘籲籲的回到店裏,此時手推車上摞了十袋面粉,旁邊還有超市抽到的電飯鍋。
孫雲宣正在算賬,見狀吓了一跳:“買這麽多?”
“超市搶瘋了。”
趙璇說完,直接把面粉推到後廚。
在超市公布價格後,前排顧客直接搶購。一袋面粉不值得這麽誇張,但風山面粉宣傳火熱,之前網上最高求購價650元。這麽一合計,5元/斤絕對實在價!
她左擠右擠,這才搶了十袋出來。
孫雲宣梗着脖子問:“快下班了,還開烤箱?”
“我做個蛋糕。”
後廚內,趙璇十分興奮的開水和面。自糯米直播結束,她就一直期待風山面粉做蛋糕,現在終于實現了!
一小時後,趙璇做了二十塊蛋糕。蛋糕只放了雞蛋清水,就連白糖也是最基本的三分糖。她做好後,端着蛋糕出屋。
“好了?”孫雲宣正在整理現金,感覺鼻頭有一陣香氣環繞。
“你嘗嘗。”
趙璇幫他切了一塊。
孫雲宣也沒心思理賬,直接開吃,面前蛋糕松松軟軟,入口像海綿一樣全部化開。
“怎麽樣?”
“好吃!”
孫雲宣豎起大拇指。他開了十年蛋糕店,還是第一次吃到這麽好吃的蛋糕。
趙璇長松口氣。在制作蛋糕時,她一直擔心蛋糕翻車,直到蛋糕出爐的那一刻,她知道穩了!
兩人吃了會蛋糕,這時一個三十左右的女子進門:“什麽味這麽香?”
“剛蒸的蛋糕。”趙璇連忙招呼。女子是附近居民,經常來買特價蛋糕。
“這是新産品?”
女子看向桌子上的蛋糕盤。現在二十枚蛋糕吃了四枚,剩下的十分精致小巧。
“新的。”趙璇道。
“多少錢一斤?”
趙璇猶豫了一下:“十六。”
之前蛋糕都是十塊一斤,這次面粉成本高,價格自然也就長上來了。
“這麽貴啊。”女子不出意外的抱怨價格。
趙璇以為她會像往常一樣買點特價糕點,只見女子在蛋糕攤前轉了轉:“先稱一斤。”
“好嘞!”趙璇幫稱了一斤。
女子離開後,趙璇和孫雲宣收拾,拎着剩下的蛋糕回家。
“趙老板,還有沒有昨天的蛋糕?”
第二天一早,趙璇和孫雲宣剛到門口,只見昨天的女子等在門口。
“還沒蒸。”趙璇一邊開門一邊道。
“得多長時間?”
“最快一小時。”
女子也沒走,直接坐店裏板凳等着。通過唠嗑了解,女子兒子初升高,最近飲食不規律,今早破天荒的吃了三塊蛋糕。她準備每周買一點,把兒子飲食調整過來。
兩人聊了一會,女子問:“你們能不能做無糖的?”
“可以。”
“再要兩斤無糖的。”家裏長輩有高血糖,女子打算買點給兩邊老人解解饞。
女子在這雜七雜八的想着,而趙璇看着風山蛋糕,感覺豪情萬丈:有新品了!
……
“風山面粉全網上架。”
“龍寶面粉福利送:買風山面粉,既送龍寶全網代金券。”
“樹貓直播:三千萬面粉搶不停!”
……
就在趙璇認真制作的同時,和風山面粉相關的消息登上熱搜。
風山面粉五花八門,除了廣闊的銷售渠道,這次上架還有一大特征:買面粉送福利!例:超市面粉抽獎,龍寶購物返券,觀看直播送面粉……
之前有不少顧客感覺風山面粉宣傳煩,此時衆人算完價格,也不鬧騰,直接去各大超市蹲點。經過各平臺宣傳和用戶反饋,風山銷售量不斷上漲。
……
一月二十,秦雲打開系統界面。
宿主姓名:秦雲。
當前任務:單項星光值不低于1000W。
任務進度:58%
……
經過國家運行和各部門緊密配合,現在超市渠道,龍寶渠道已經完成1000W星光值,按照進度,剩下的預計月底完成。
“這次活動策劃的好!”劉文勝看着各渠道數據,對龍夏運營部不吝誇贊。
按照規則,農場品銷售價不可低于系統定價。
現在農場成品都是5元一斤。要是秦雲自主經營,那只能以5元價格出售給合作商,合作商再以更高的價格出售給顧客。這樣才能使各方不至于賠本。
但系統規則是死的,龍夏團隊是活的。
經過團隊試驗,秦雲将産品以5元價格出售合作商。(符合系統規則)。
合作商将産品以低于5元價格出售給顧客。(不合邏輯,有配合作弊嫌疑)。
合作商将産品以5元及5元以上價格出售給顧客,同時進行商業福利活動。(符合系統規則)。
……
在了解完系統規則後,龍夏直接制定了銷售方針。這次買面粉贈福利雖看似虧本,但流程——
龍夏6億采購糧食,龍夏餘額-6億,農場餘額6億。
龍夏以4億折扣福利形式出售給居民,龍夏餘額-2億,農場餘額6億。
秦雲将6億以複雜形式捐贈給龍夏,龍夏餘額4億,農場餘額0。
經過這一折騰,龍夏不僅獲得6億價值的系統糧食,還有4億出售糧食的收入,就算中間有物流經銷等成本損耗,依舊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
“等月底過去,就不能這麽大的宣傳了。”兩人聊了一會,秦雲有些遺憾。
自元旦開始,風山面粉就開始了地毯式宣傳。這些宣傳雖對農場聲望提升,但自從[聲名大噪]之後,因廣告得到的星光值越來越少,現在只有農産品出售可以獲得星光值。
“飽和了。”劉文勝嘆氣。現在國內廣告市場飽和,只能去國際打廣告。只是只是國際關系錯綜複雜,農場雖屏蔽了國際衛星信號,但保不準有什麽國際勢力……
在沒有絕對實力前,龍夏必須保證對農場的保護性,這是對秦雲的的負責,也是對龍夏人民的負責。
劉文勝轉移話題:“什麽時候回去?”
今年一月二十五農歷年,農場放假一周,等月底了再全部複工。
“後天吧。”秦雲想了想道。後天臘月二十八,他已經跟高宏偉說好拜年。
“讓小張跟你一塊回去。”劉文勝吩咐道,小張全名張虎,農場老員工之一。
“張哥不回去?”秦雲有些詫異。
“小張父母是烈士,以前洪水搶險犧牲了,現在在部隊過節。”劉文勝道。
氣氛有些沉默,秦雲問:“您不回?”
劉文勝擺了擺手:“現在農業種植遇到困難,我得去西南看看。”
……
“王鎮長,現在農業政策好了,咱們萍水鎮應該起帶頭作用……”
農業種植确實遇到了困難,就在秦雲和劉文勝商讨農業政策時,長龍縣萍水鎮,劉玉明郁悶的看着面前老人。這是一個普通農家四合院,老人七十出頭,穿了件褐色棉襖,正十分悠閑的喂雞。
劉玉明見老人不開口,幫着喂雞:“咱們蘇省這次拿了一百三十億的助農撥款,國家有農資綜合補,糧食直補,農機購置補……咱們只要種地就有錢收,要是種的好,每畝還有三百塊補貼。”
老人嫌劉玉明說的煩,直接問:“說完了?”
“說完了。”
“這個忙我幫不了。”老者起身回屋。
“王鎮長!”
“別介,我已經不是王鎮長了。”
……
半小時後,劉玉明離開四合院,七拐八拐的來到一輛衆達車內。
“事情怎麽樣了?”同事老張在車內坐着。
“沒進展。”
“我這也是……”
劉玉明和老張同時嘆氣。
上月三十號,縣裏開完農業大會,全縣就着手農業種植。長龍縣位于蘇省淮南市南部,氣溫相對穩定,經農技部考察,現全縣适合播種小麥。
兩人是農技部的,主要負責農業種植技術和思想動員,他們被分配到萍水鎮。萍水鎮是縣裏有名的煤炭大鎮,全鎮耕種面積七萬畝,在種面積不足一萬。
“我要萍水鎮的,我也不願意種地。”老張抽了支煙道。
萍水鎮有二十三個村子,以前縣裏扶持煤炭重工發展,每個村子都挖山鑿山,各山頭開了不少礦場,礦場有村民股份。以前年底一分紅,萍水鎮也最讓十裏八鄉眼紅的。
靠山吃山,有這麽多煤炭資源挖,誰還想着種地。
“那不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劉玉明道。
萍水鎮确實因煤炭資源富裕過一段時間,但那都是二十年前老黃歷。現在國家注重環保,再加上以前不加節制的采礦,萍水鎮的形勢已經大不如前,年輕一代都出門打工了。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老張還是不樂觀。
兩人聊了一會,老張看向四合院:“你明天還來?”
“再來做做思想工作。”
他剛才拜訪的名為王學才,今年七十二,曾在萍水鎮當過二十年鎮長,現在雖然退休,但在鎮子裏人脈廣。他準備走走王學才這條線,讓他動員村民們種地。
“我看懸。”老張不抱希望。
“懸也要試試。”
劉玉明打轉方向盤,老鎮長沒進展,他再去新鎮長那裏試試。
就在老張和劉玉明離開的同時,鄉村四合院裏,王學才關上大門。
“那倆人走了?”四合院裏,王學才妻子趙鳳霞問。
“走了。”
王學才直接躺在院子裏的搖椅上。
“你一直心疼鎮上莊稼,現在國家扶持是好事,你能幫就幫着點……”趙鳳霞勸解道。
“幫,我怎麽幫?我沒這老臉!”
“都二十年了,鎮上也沒人怪你。”
“他們不怪我,我也不能倚老賣老!”
“唉……”趙鳳霞去廚房裏做飯。
王學才看着院子裏的小雞,思緒回到了二十年前。
萍水鎮地處長龍鎮東南部,這裏以山地丘陵地帶為主,鎮子有80%都是山區。這裏大山多,經濟條件十分落後。那時他是萍水鎮鎮長,為了發展鎮子經濟,他去市裏面學習,後來號召全鎮種植花生核桃。
村民生活水平高了點,但依舊是貧困落後的代表。當時有人提議鑿山挖煤,把有礦有煤的地都挖了。
他農民出身,當了一輩子農民,鑿山挖煤就像在他身上挖洞一樣。而且把山都挖了,以後去哪種地?以後村裏沒糧食怎麽辦?
當時有不少人給他做思想動員,他固執的不同意。
後來鎮長選舉,經過全鎮村子投票,他被投了下來。
新鎮長有新思想,調查完全鎮資源,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到一年,全鎮經濟比以前五年還要高。不到十年,萍水鎮成了整個市的示範鎮。
他這才意識到自己老了。
現在新時代,挖礦挖煤有出息,外出打工有出息,走出大山有出息。
山區已經不适合年輕人了,年輕人也不應該紮在山裏受累受苦。
現在國家扶持種植。他要怎麽動員?讓外面的年輕人回來?讓他們這群老家夥去地裏揮鋤頭?
他在萍水鎮呆了一輩子,但不得不承認,他被時代淘汰。
種地被時代淘汰。
他二十年前決斷錯誤,二十年後不能再犯相同的錯誤,讓人戳脊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