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文會3
==================
“建文兄,沒想到你也來了!”
“卓思兄?”聽到身後熟悉的聲音,男子轉身驚喜地看着自己的好友,“我早就知道你一定會獲得推薦的。”
這兩人分別是王文和楚灼,王、楚兩家皆是世家冊前十名內的著姓大族,其中楚姓為前朝國姓,又有本朝唯一的皇後在宮內扶持,更是貴不可言。
這二人往日裏便喜愛喝酒吟詩,叫上三五好友坐而論道談論古今,是以文會的消息一傳出來,便央着自家長輩把自己的名給添上。
王文看了看旁邊,果然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
“我觀此處之人足有三十有餘,甚至有不少早有賢名傳出,真是一大文學盛景啊。”
“場內無一百丁,談話間皆為古今聖賢,耳聞處均是道法天地,此等盛況,今日之前,怕是無法想象。”
此地正是清朗閣,這片皇家園林風景秀美,一派自然野趣,往日非皇命不得入內,此時卻可在這裏連續數日以文會友,真是神仙般的日子啊。
“有人來了,有人來了!”
“侍衛中的人是誰,誰看清楚了。”
“天啊,我沒看錯吧,是慕容明,慕容家那位大賢!”
“真的假的,他不是早就封筆不再見客,連慕容氏都交給孫子慕容澈了嗎?”
“天啊,陛下竟将慕容明請了過來!”
慕容明是慕容澈的爺爺,如今已是花甲老人,這位傳奇的老人曾分別在前朝和本朝當過官,甚至親自為前朝撰史,可謂是一個活着的傳奇了。
此人已有數年未曾出現于人前,據說早已開始悟道,不理凡塵俗物了。
這些年輕人卻沒想到,今日竟可看到這位老先生再度出山!
慕容明頭發已經花白了,但這位老人的身體依舊十分康健,他手拿一個黑色的竹簡,也不用人攙扶,慢慢悠悠地走到了那些學子面前。
他們皆屏氣凝神,死死地盯着這個老人緩緩拉開卷軸,聽他用不大的聲音說道。
“此次文會,意在選取賢德之人,所邀學子皆為俊傑。文會共分為五部,君子六藝除禦外,皆為比拼項目。諸學子之成果,将由陛下及個世家所舉薦的名望之人進行評比。最終遴選十人,賜鹿鳴宴、團花及繡服,亦可授予官職,填補朝廷空缺。”
聽到陛下會親自為獲勝着設宴,還有團花和繡服這種能夠帶出去炫耀的東西,下面的學子激動地臉都紅了。
慕容明從竹簡中擡頭,看着下面激動的學子,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而若有精彩之言,亦或是其他佳作,則可由內務府紋刻石碑,命名《文會集》,以傳後世。”
還能著書立傳,千古流芳!
這下子,就算再怎麽淡泊名利之人,也激動地紅了眼睛。紋刻石碑,那豈不是以後人人都知曉他的作品,知道他的才學了?那可是往日裏諸位大家才有的待遇啊!
下面突然有人高喊:“陛下萬歲,天佑我禹朝!”
這下子,原本激動地不知道該怎麽辦的學子們終于找到了個不錯地釋放辦法,贊美陛下和國家嘛,就算一時失态,那也是他們“忠君愛國”啊!
“陛下萬歲,天佑我禹朝!”
“陛下萬歲,天佑我禹朝!”
一聲高過一聲的呼喊,幾乎要震碎天空。站在慕容明身後的侍衛都瞪大了眼睛,嘴張得快塞進去一個雞蛋了。
這些眼比天高,一個個恨不得拿鼻孔看人的世家子弟,何曾如此整齊劃一地誇贊過什麽?
不過一個文會,竟讓陛下之威望到了如此地步!
慕容明看着這一幕,老神神在在地背上手,看向自己身邊的小太監。
小太監被那看似渾濁,實則卻無比犀利的目光一盯,原本激動的小臉頓時繃住,他拿着另外一個卷軸,走到前面。
“諸位安靜!”
他先是高呼一聲,讓那些學子冷靜下來:“第一場比賽為‘禮’,請諸位學子在一炷香內,作文章一篇!”
他說完,不顧下方為這個新奇的考較方式而驚奇的學子們,從一旁拿出一個小簍,送到慕容明面前。
“請先生抽一竹片。”
慕容明有些好奇地看着這物件:“此為何物?”
“陛下說,這是,這是‘随機抽題’。”小太監回想着小皇帝的話,“這裏面共有二十枚竹片,每枚竹片上都寫有一個題目,這題目皆為各世家的‘特邀人員’所寫。”
慕容明點點頭,特邀人員,他懂,他就是一個特邀人員,而且他還撺掇着自己的幾個老友也成了特邀人員。
這些老小孩們早就不管家族內實物,但偏偏還喜歡熱鬧,愛玩,慕容明一提議,那些閑不住的家夥們便紛紛表示一定參加。
這倒是個好主意,這下子便不怕有人提前得知題目,預先進行準備了。
慕容明将手探入簍中,攪動了一下,便抽出一個薄薄的竹片。
下方學子屏氣凝神地看着慕容明的手指,這老頭兒卻故意裝作老眼昏花,把竹片放到面前看了又看,看得人恨不得沖上臺替他念了才好。
待玩夠了,慕容明才看着下方緊張萬分的士子,緩緩說道。
“此次題目為——祭天。”
看着帶隊緩緩向他們走來的慕容明,高臺上的老友紛紛忍不住開口。
“如何?”“可有可造之材?”“有趣否?”
小皇帝和衆大臣尚坐在高臺上不發話,這幾個老頭便忍不住跑了下去,湊到慕容明身邊說話。可沒辦法,這些家夥雖然一沒官職二沒權利,但論起輩分來說,卻都是大臣們爺爺輩的人。你給他們講君臣之禮,他們就敢給你講你小時候穿開裆褲尿褲子的事,半分道理也不講。
慕容明安撫了一衆老友後,才緩緩走到高臺上,對着自家孫子一瞪,饒是權勢滔天如慕容澈也只好站起身來,乖乖給自家爺爺讓座。
小皇帝看着坐在自己身側的老頭兒,眉心一跳。
果不其然,慕容明那人老成精的家夥坐下後,便開始打量蘇洵,直把他看得頭皮發麻。
“陛下此舉,可收天下士子之心啊。”
蘇洵瞥了他一眼,總感覺這老頭兒話裏有話。
慕容明說完這句話後,不再理會小皇帝,轉而呼嚕嚕地喝着小皇帝給準備的茶水,眯着眼睛,一副快要睡着的模樣。
蘇洵坐在上座,用眼神示意自家丞相,表示你爺爺快要睡着了,快把他從這邊帶走。
沒了自己的座位的慕容澈只得和另一位倒黴大臣換了位置,他看着小皇帝無奈地笑笑。
臣也奈何不了他啊。
這個時代的世家大族經常會祭祀祖先,所以祭文什麽的,都是大家寫熟了的,這才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已有士子找到了思路,在竹簡上提筆揮就。宮廷內侍不斷往來,傳抄着這些學子們的文章給臺上之人。
蕭不聞正給陛下念着文章,這次舉辦文會,蘇洵特意讓蕭不聞代替了王公公的位置。一來,王公公如今年紀有些大了,思維不是太敏捷,蘇洵很多時候都沒辦法很好地用他,二來,蕭不聞如今是在給自己辦事,他手中的釀酒和制糖的工作是他開辟商路的重要一環。
而作為內侍的他最大的依仗便是皇恩,所以蘇洵也樂得給他做臉,讓他在文會上露露面,也好讓他更好地給自己幹活。
第一場比賽沒什麽懸念,只要不是不學無術的纨绔,這些世家子弟在“禮”上面都不會有什麽問題,畢竟這些東西已經滲透到了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次評判,由小皇帝,參與大臣和各家族內“特邀人員”共同評判。共分為甲乙丙三個等級,甲則記三分,乙則計兩分,丙則為一分,最終以學子的總分,來評比。
這個由陛下提議的評比方式倒是新奇,避免了以往評判時,你覺得他這方面好我覺得他那方面好會出現的争執。所有能力統一評判,取總數,自然最終得分更高者,便是最優秀之人了。而這個排名,也将最終決定這些學子們将來在朝堂上的位置和官職,決定他們未來是直接平步青雲還是需要從基層慢慢做起。
蘇洵滿意地看着第一場順利結束,他正一點點地用後世科舉制的思想在影響着下首之人,這跨越數百年的智慧火光,足以成為最誘人的餌料,讓他們心甘情願地将餌料裏埋藏的鈎子吃掉。
第二場筆試是“樂”,依舊是抽題的模式,此次抽中的結果是“竹”。
只不過這次不能再像上次一樣了,讓士子們寫完再讓內侍纂抄好給他們看了。樂聲會交雜互相影響不說,內侍們也沒那個能力把士子們的樂聲完全複制過來。
蘇洵便又想了個主意,每五人為一組,坐于堂內,讓士子在屏風後演奏,這樣一來只聞樂聲而不見演奏者,也能避免考官因士子是其熟人而提分。
此處是皇家園林,小院落數不勝數,都有宮女每日打掃,立等便能用。
蘇洵剛站起身準備轉移陣地,便看到慕容明那個老頭顫顫巍巍地走到他家丞相面前。
“清澄啊,老夫想要和你換換,可否?”
蘇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