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餐館危機
第59章 餐館危機
因為工廠的生産任務安排的不多, 簡書枚和管豔萍,張進波都不用加班,比較閑。三個人就趁着這個空檔點湊在一起對帳。
其實一兩個月前就該對帳的, 但那時候大家都忙, 沒時間。并且因為忙, 大家都沒怎麽顧得上小餐館的生意。
不對不知道,一對三個人都有些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帳面上的收益明顯沒什麽增長。按道理來說,生意應當是越來越好的啊。
張進波仔細回想了一下, 說:“最近我們餐館的生意好象是差了點啊。”
他把張姐夫叫過來問了一下,張姐夫也很肯定的說:“生意雖然是不錯, 但你要講增加,真的沒增加。”
簡書枚也去問了一下陳嫂子,陳嫂子也說:“和前面沒什麽區別。”
也就是說,小餐館的生意趨勢并不好。生意保持着穩定還略有下降,但如果沒有明顯的增量,時間再長一點, 這些客源搞不好還會再流失一部分, 然後,小餐館的生意就會變差。
“這是怎麽回事啊?”管豔萍很不能理解。她還做着躺着就能拿錢的美夢呢。
簡書枚也陷入了思考中, 尋找問題出在哪裏了。餐館所有菜的份量沒有變,口味也沒有變,甚至還多了很多熟客,按理說應當是穩步上升的才對。
而張進波就很自責了, “唉, 都怪我, 這段時間沒管過小餐館。”
其實也不是完全沒管, 只是管的少了。畢竟他的正職也很忙,經常加班。程秋華把他培養出來了,大量的活都扔給他在做,他如果不忙,也不可能在這個位置上呆得下去。并且因為他忙,做的事情多,大家也都看到了,所以程秋華還打了報告給他加薪水了,老板也同意了。
就算是看在加薪的份上,他也該在工廠好好表現嘛。所以這段時間,他确實有疏忽了小餐館。
“也不可能讓你整天管着小餐館的,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幹。你也別自責任了,我們還是想想辦法怎麽改進吧。”
管豔萍倒是沒怪他。都在一個工廠上班,誰還不知道誰是真忙還是假忙啊。其實說起來,三個人當中,她才是最輕松的那個。
張進波加了薪要表現,簡書枚當了組長也一樣要表現,兩人都忙的昏天暗地的,真沒多少精力來管小餐館了。
Advertisement
管豔萍這話倒是提醒了簡書枚,“我有點猜到問題出在哪裏了。”
“什麽地方?快說。”張進波和管豔萍都急切的叫了起來。
“應當是大家都吃膩了,該增加幾個新菜了。”
做飲食口味最重要,不止是要舊菜保持原來的好味道,也要時不時的推出些新菜式,不然老吃那幾樣,山珍海味也會吃膩啊。
“确實。我們小餐館的菜,也就那些,基本是我們家鄉的那些菜。老家的人吃還覺得親切好吃,其他省的人,吃幾次算是新鮮覺得好吃,吃的多了,人家就覺得還不如他們家鄉的菜好吃了。”張進波也很贊同她的說法。
管豔萍綜合了他倆的說法,提出了個新問題,“難不成,我們還要發展其他菜啊。可是我們都不會啊,張姐夫也就會為炒這些我們家鄉的菜啊。”
甚至張姐夫都不是正兒八經的學過廚師的,他本身就是鄉村流水席培養起來的,做的菜自然都是符合家鄉人的口味。
小餐館開業初期,他可以靠自己的廚藝加份量足,待客熱情等優勢取勝,但時間稍長,就不太行了。餐館最重要的還是要好吃的菜多,還要符合大部分的人口味。
這年頭,來自全國五湖四海的人都聚集在一起,你單做一個地方的風味是不行的。也要考慮了一下其他人的口味。
其實現在正是搶占地盤的時候。再過幾年,川菜,湘菜,東北菜,客家菜等各大菜系,紛紛紮根于本地,争搶地盤,搞的紅紅火火。到那時候,大家的選擇性就大了,你想吃哪個菜系就去哪個餐館,選擇多的很。
而現在呢,沒有打着這種旗號的餐館。本地,甚至都沒有高級點的專門點菜,只經營中晚餐的餐館。
大家都是早上賣早餐,中午晚上繼續還有炒粉煮粉等,再加上些快餐小炒而已。大多數時候,來的都是三三兩兩吃快餐,甚至吃炒粉的客人。
真正點一桌子菜,正經吃飯的客人,一天也沒幾桌。生意好的時候,也不過是多招待幾桌點三五個菜的客人。而且大家也不會點很貴的菜,一般就是點一個肉菜,其他配兩個小菜,就完事了。
那種點一桌子菜,還雞鴨魚肉樣樣齊全的,有時候,幾天都遇不上一桌呢。
其實這個地方的消費能力有限,大家都是出來打工掙錢的,多半人的工資都是拿到手就直接寄了大半回家的,舍得在外面吃的人不多。
能時不時在外面吃一頓的,要麽是年輕家裏沒什麽家庭負擔的比如管豔萍,再不就是高收入的,比如程秋華這種。
其他人都很舍不得在外面吃的,大部分出來也就點個加肉加蛋的炒粉,或者點個加肉的快餐而已。
當然了,如程秋華這種的人也有,畢竟每家工廠都有些高收入的年輕人,他們舍得吃。一看到有新的小餐館開業就會來吃。
反正在這個地方也沒有其他的消費,有沒得玩又有沒得買,想要有點上檔次的消費還得去市裏,跑這一趟不容易的。很多人來這裏兩三年了,根本就沒有去市裏玩過呢。所以,吃就成了大家最喜歡的。
而且哪家工廠的大鍋飯會好吃呢。都不好吃,不是缺油少鹽,就是水煮鹽拌,就如簡書枚這種前世完全不敢嫌棄的人,偶爾都要出來吃個炒粉炒飯解一下饞呢。
所以,新菜一定要推出來,才能保留住這些大客戶,并且還能再帶來一些新的客戶。
簡書枚想到這些,就又想到了前世再過幾年,就會大大流行的湘菜和東北菜。這兩個菜系開的餐館最多,其中湘菜是最能打的。開了一家又一家,後來還有不少是連鎖店。真是遍地是火辣辣的湘菜,辣妹子呢。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湘菜,不停的推出新菜式。而其中最出名的有一道剁辣椒魚頭,素菜當中有一個手撕包菜,都是簡書枚很喜歡吃的菜。不止她喜歡,大多數進湘菜館的客人,都會點這兩道菜。
除非是不能吃辣的兩廣人士及江浙一帶的人,其他地方的人,都會點這兩個菜。甚至就算是這些不能吃辣的人,也會點個小辣的品嘗品嘗。
所以,她就把這兩道菜說了出來。
聽得張進波和管豔萍完全摸頭不着腦,沒有吃過,沒有見過,也不知道這兩個菜有什麽好吃的。
“一個包菜而已,怎麽炒還不是那個味啊?”管豔萍表示懷疑。
張進波也說:“大魚頭,我們一般煮湯,兩廣人愛喝魚頭豆腐清湯,其他地方的人喝個重口味點的,還能煮個火鍋,你這個剁辣椒魚頭,真的有人愛吃嗎?”
“哎喲,試試不就行了啊。”簡書枚總不能說這兩道菜,再這兩年,就能風靡大江南北,祖國上下了。
她還有些心虛呢,這兩個菜應當是原創的新菜,被她這麽抄了。結果,手撕包菜直接就被斃了,她都不用考慮了。
“那你自己憑空想出來的辣椒魚頭,你會做嗎?”管豔萍又問。
“我試試吧。”簡書枚還是蠻有信心的。
一來自從做了一道菜給朱組長吃過,她也時不時來做幾個菜,除了原本的那些廚藝,又跟着張姐夫學了幾手,現在她的廚藝還是得到了一些鍛煉的,估計開個小餐館都沒多大的問題了。再加上,這兩個菜,她前世吃的夠多啊,知道的做法也多,甚至電視上都有出過教程呢,而且她也曾經動手做過,味道還挺不錯的呢。
“行啊,希望你能做出來。”張進波和管豔萍都很期待的。
張姐夫聽說這事兒,更是興奮的不行。
“正好呢,我上月剁了些辣椒醬放着,正是吃的時候了。我馬上去買個新鮮的大頭魚回來。”
剁辣椒醬,在家鄉是農村家家戶戶都會做的,每年的夏天都家家戶戶都會剁幾大壇子存着,吃一年的呢。
在這裏,也買不到這種醬,大家夥說過了幾次,張姐夫自己也饞了,就剁了兩個小玻璃壇子放着,還沒舍得拿出來吃呢。材料齊全,簡書枚就開始動手了。
全部的人都來圍觀她做剁辣椒魚頭。
這道菜其實最重要的配料就是剁辣椒醬。
張姐夫把剁辣椒醬一倒進碗裏,簡書枚就知道自己這道菜能成功了。好香的剁辣椒醬啊,就是這個味兒。她不由的咽了一下口水,張進波和管豔萍也說:“這個醬味道好。”
這個魚頭的做法很簡單,又是蒸的,其實很方便。
大家圍觀了不過半小時,這道菜就擺在大家夥面前了。
“聞着是很香的,但一個魚頭上面鋪滿了剁辣椒,總覺得不可能有多好吃啊。”張姐夫開始評論。
其他人也都點頭,有些不敢下筷子,因為完全不知道有什麽好吃的。一個大大的魚頭,但其實肉是沒有多少的,又不是煮湯,還能喝湯。雖然大家都吃辣,但是也沒有人會喝這麽辣的湯啊。
簡書枚卻興致勃勃,抄起筷子,就把魚眼睛那塊地方的嫩肉夾起來,再在火紅的辣椒醬裏沾了一下湯,放進嘴裏品嘗起來。
“恩,就是這個味啊。”她滿足的眯了起眼睛,笑道:“快嘗嘗啊,我覺得很好吃啊。”
結果呢,品嘗過後,大家都覺得這個菜好吃是好吃,但不叫賣。
為什麽呢?因為肯花大價錢來吃這種菜的人少,可能一個月也賣不了幾個。并且把魚頭賣掉了,魚身子還不好賣。所以,在小餐館推這道菜不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