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觀禮
心裏的那塊小陰霾,在和前妻暢談之後,已經煙消雲散。午後的陽光圍在桂的身邊的時候,桂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和幸運的人,懶懶的動了下身子,身後那個不算寬廣厚實的胸膛,卻叫他踏實舒心。桂笑了,幸福的人不僅是自己,還有身後的這個人,不,還有很多其他人。幸福并不奢侈,這樣的午後,有個溫暖的胸懷,足夠足夠了。
高杉看着懷裏的人,覺得桂最近更柔和明媚了,大學裏那種如陽光般的溫暖耀眼的感覺又濃濃的襲來。高杉有點明白了,一直把桂藏在家人看不到的地方,這樣的保護有限而且無力。所以這次即使要見父母,他也會和桂一起好好面對。
高杉家的前媳婦再嫁,高杉家居然搞了相當奢華的一場婚禮,其勢頭甚至超過當年的那場婚禮,據說是前媳婦已經過繼到高杉家,這次是嫁女兒,排場什麽的自然不會小了。該請的人都請到了。高杉叫小助提前給了賓客的名單和婚禮的安排。
婚禮那天,高杉帶着桂提前到了。看見父母不再是記憶裏的健朗模樣,高杉心裏說不出的滋味,他和父親一樣的犟,當年大家把話說死,誰都不願退一步,以至于如今再次相見,老人已經滿頭華發。桂握住高杉的手,看着他微微一笑。高杉的心情才放松了。
帶着桂來到父母的面前,躊躇了一會兒,才開了口,“爸、媽,你們……,我……我們……”張開嘴,才發現無從說起。
父親原本在和新郎說話,還滿臉笑意,看見了高杉和桂臉一下子冷下來,只是“哼”了一聲。母親卻掩不住這許多年來的思念,拉着高杉的手,顫抖着嘴唇,半天才說了一句“來了就好。”
一下子高杉就覺得視線模糊了,仿佛有了霧氣,“這些年,我都不再你們身邊,……,你們都老了。”
“人總有上年紀的時候。”母親拉着高杉的手,細細看着高杉,“你也有皺紋和白頭發了,老了的可不止我們兩個老頭子老太婆。都年紀不小了,回來了,就是了。”
“這是桂。”高杉拉過桂,“這些年,我們過得很好。”
“伯父、伯母。”
“都聽小助說了。原本一直覺得這是件靠不住的事,但是聽小助說的,正常的夫妻也比不得你們兩個的感情。”
“奶奶,連一半的一半都比不上。”
“什麽時候連小孩子也利用上了,叫他做說客!”老爺子依舊黑着個臉,聽見小助在一邊幫忙,終于忍不住呵斥了一句。
“爺爺,今天是媽媽的好日子,不要黑着臉。爸爸和蔓子老爸真的很好啊。天造地設。爸爸這個蘿蔔就該在蔓子老爸這個坑裏的。……”
知道小助是在幫忙,桂卻更知道這個時候是要自己去面對的。當年那個裝作可憐,勸他和高杉分手的女人,怎麽也不能和眼前這個蒼老、因為多年未見的兒子回來而欣喜的老婦人的樣子重合在一起。親情、愛情哪裏是能夠分出對錯的。看着小助完全沒有要關上話匣子的意思,桂拉住小助,“去看看你媽媽有什麽要幫忙的,她今天是新娘子,可是很辛苦的,她要是累了,就去幫她捶捶肩。”
小助留個燦爛的笑,就離開了。
父親狠狠地瞪了一眼高杉,轉過頭對桂說:“你知不知道,你們的事情傷的最深的是小助。他得不到完整的愛。”
“當初要不是……”看見父親朝桂開火,高杉立刻上去護着桂。
桂扯了一下高杉的西裝下擺,使了個眼色,阻止了高杉,“伯父,您說的,我知道。父母完整的愛,我們怎麽也不可能彌補給他,但是我們還有小助的母親、和您二位老人家,大家一起努力告訴了小助什麽是愛。”
老人依舊一臉的不悅,但是臉不再崩緊了,“大作家的嘴,就是能說。惠子請你們來了,就好好觀禮吧。”
高杉和桂都愣住了,本來兩個人打算打了招呼,就離開來的。畢竟攙和了高杉家的聲譽,他們并不認為老人能容忍。如今叫他們留下來觀禮,……幾十年的心結,就這麽解了?完全沒有真實的感覺。
“自己也是做爹的人了,還不知道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和孩子能嘔幾年氣。”母親完全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滿是褶皺的手撫摸着高杉的頭,“父子兩個,能有什麽隔夜仇。”注視了高杉一會兒,老婦人又轉向桂,“都說女大不中留,這兒子大了也一樣留不住。晉助從小就犟,從沒人一個眼神就能攔住他的。以後你就看着這頭犟牛。”
情況轉變太快,高杉和桂都有些反應不過來,這個該說時間的魔力太強?
“晉助不犟,他很溫柔的。”聽了丈母娘一大頓話,桂想說的只有這句。
兩位老人又仔細看了桂,各自在心裏感嘆一番,就讓兩個人坐在了身邊。
婚禮按部就班地進行,在新郎和新娘交換了戒指,擁吻的時候,高杉握着桂的手緊了緊,桂朝高杉看過去,一臉疑問。
“蔓子,我們去瑞士。”高杉溫柔的語氣中有些緊張。
只一眼,就知道高杉想要說什麽,桂搖搖頭,“這麽多年了,這些虛的有什麽用。你和前妻有一紙婚書又怎麽樣。我們這樣就好了。”
高杉有些哽咽,桂把手抽出來,又重新握過去,把自己的手覆在高杉的手上,“真覺得過意不去,就送我個戒指,鑲滿鑽石的。”
“我們一人一個。”高杉習慣性的去吻桂。桂捅了捅高杉,看了一眼邊上的高杉的父母。高杉幹咳兩聲,重新做好。
兩個人的小動作并沒有逃過高杉父母的眼睛,兩位老人眼底流露的神情不盡相同,但是卻也沒有管。還有一個人也一直關注着這裏,這個人就是高杉小助。看着爺爺奶奶的反應,小助寬心的笑了。兩位老人至少是接受了,對自己是件好事呢。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