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恩師摯友
爸爸吃過晚飯,決定去族門裏,估摸能借點錢出來的幾家,包括三嬸和堂嫂家問問,看能不能借點錢先給民工。
很晚,爸才拖着個病身子回家。
一進門,爸就歪在床頭,不想再動,爸爸累了。
笫二天,爸爸起來,我急忙問借錢的事兒,爸爸說:"問了族門六家,都沒借到。
我安慰爸爸,先去上班,天無絕人之路,會有辦法的。
哥哥們體面的在外上班,怎麽會知道爸爸的難處?
吃午飯的時候,爺爺在大伯和二姑的陪同下,來到我家,是關于奶奶醫藥費和陪伴費的問題。
兩個妹妹吃了午飯去同學家了。
媽媽在裏屋休息,我怕媽知道生氣着急對病情不利。我讓爺爺、大伯和二姑到另一個屋裏細說。
爺爺他們以為爸爸不在家,在這個周末,兩個哥哥應該在家。不好跟有病的爸爸說,要跟兩個賺工資的孫子說。
爺爺進門不說話,大伯說;“奶奶自從生病,需要人照顧,三個姑姑不算數,誰有空誰來盡義務,不來也沒關系。”
二姑接着說:“至于這三個兒子,三嬸家和爺爺奶奶住一個院,自然比誰家的貢獻都大,剩下大伯和我家,一家伺候兩個月,輪班,吃用藥費到誰家誰家負擔。”
二姑還說:“如果不伺候也可以,由三個姑姑伺候,一個月五十元,醫藥費另算。”
有病的爸爸上班,中午自己帶飯不回家吃,兩個哥哥剛巧,單位有事兒,這個周末都沒有回家。
大伯和二姑讓我轉告我爸,同不同意也就這麽定了。沒得選擇。
大伯和二姑陪着爺爺,傳達完爺爺奶奶的指令回去了。
我安頓好媽媽,心亂如麻的從家裏出來。
順着熟悉的路,去麥田看看。只有在那裏能讓我的心寧靜。
春末,夏初,正是草長莺飛的季節。風吹過來,有小草和野花的清香味道。開着黃色花朵的蒲公英,成片的帶刺的小野荊,在溝壟上開着紫色的花。
蜜蜂在野花叢中繁忙的勞作,蝴蝶也在花叢、田間飛舞。
大深水溝的水,依然清澈。葦叢早已長高,還有茂盛的三梭草和野蒲黃。
有水鳥鳴叫着,飛起又落下。此時的我,愁腸滿腹,無心看風景。
漫無目的地來到田間看看吐穗的麥子,已經是立夏的節氣了。
“王倩茹,王倩茹!”
回頭尋聲,馮老師?
“馮老師!怎麽是您?”
“看着就像你,你幹什麽那?”
我家的麥地,我來看看。您那是割水草呀?"
“是,割水草是次要的,主要的是來這田野裏踏踏青,看看這一片片抽了穗的小麥,這一望無際的田野太美了。”
“我家裏養着幾只鴨子和幾只小雞。”
“用水草加上玉米面,它們可愛吃了。隔三差五的,我就騎車看看風景再順帶割點水草。”
馮老師興奮的和我說着話,我,卻有一句沒一句地應附着。
細心的馮老師好像看出了什麽,她說:“王倩茹,你現在除了種地還幹什麽?”
“我還能幹什麽?”
說着話,淚已經滑落,不知道為什麽,我竟然面對馮老師,哭出了聲。
“怎麽了王倩茹,有什麽難事兒?告訴我,看看我能幫到你嗎?”
馮老師和我騎車來到了我的家。
我領馮老師看了我家給大哥、二哥新蓋好又修好的兩所房子,馮老師又看了我的媽媽,囑咐媽媽好好養病。
出門,馮老師對我說,明天,我抽空取一千元給你,你先把人家修房民工的工錢結清。我愣住了,連忙說:"不,不,馮老師那怎麽行。”
“我說行就行。倩如,有困難随時告訴我,只要我有能力,一定會幫你。”
"老師我,"我欲言又止,感動的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倩茹,你是個要強又有能力的孩子,只是,只是。”老師的眼睛也有淚花,她說不下去了。
馮老師擦擦濕潤的眼睛,又對我說:“倩茹,你要堅強,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我建議,你還是要上夜大或者函授大專、大學。”
"函授大學,或專科,你可以在家自學,還能照顧媽媽,也可以去圖書館查資料,也可以找往屆高考的試卷複習。
有些不明白的,我幫你聯系我學校的老師,相信你沒問題,你能行!““老師,像媽媽一樣的老師,您讓我怎麽報答您?”
“倩茹,別說傻話。老師知道你的難處,理解你此時的心情。好好學習,勇敢堅強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嗯,我知道。”我激動地答應老師。鼻子酸酸的。
“你好好自學,争取函授畢業,圓你的大學夢。雖然學歷不如全日制,甚至,函授的學歷不被重視。但是,随着社會的發展,知識沒有白學的,相信,總有一天你會用上的。”
我和爸爸、媽媽,不知道怎麽感謝馮老師。
我除了當過馮老師幾年學生,與人家沒有半點關系。萍水相逢,馮老師,您憑什麽相信我?相信我們一家?
我聽從馮老師的安排,報考了函授大專然後再接本。我暗自下定決心,好好自習,争取以良好的成績畢業,報答我的恩師。
還清了民工的錢,一塊石頭暫時落地。
我們全家努力賺錢,爸爸偷偷的又開始多接活了。
孫少青給我寄來了高考複習材料,并寫信鼓勵我,告訴我有什麽難題可以寫信告訴他。
我們回憶高中的快樂三年,回憶為解開一道難題開心,為一個英語單詞發聲争的面紅耳赤。
我們暢想未來,夢想心中的理想,叮囑對方鍛煉身體,學習作息時間要遵守。
我們像姐弟、像兄妹。像知己、像多年的老朋友,讓書信傳遞着真摯的友誼。
在那個通訊還靠郵寄的年代,我們靠書信往來,交流學習,溝通訴說各自的見聞和喜怒哀樂。
秋後,媽媽的病基本恢複了。
大哥二哥的工資也調及了。
爸爸冒險又多打了兩三份工。
兩個小妹妹的學習成績也很好。
一家人,雖然,累并快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