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章節
考慮。
然而,孩子們總是聰明而敏感的。五歲的尚貢從病床上起來後,第一件事就是問尚爸爸:“我真的是抱養來的孩子嗎?”
尚爸爸深思了會兒,選擇對孩子說出真相。他用盡量淺顯的話語向尚貢解釋了他的身世,而尚貢也很快理解并且接受了,還抱着他的脖子喊了聲:“爸爸。”
然而也是從那一天起,在所有人都看不到的地方,尚貢已經長大了。屬于這個年紀小孩子的嬌蠻任性在他身上一點也看不到,取而代之的是乖巧懂事和越來越長的沉默。他要麽把自己關在房間裏看書,要麽就跟着做武術教練的小叔叔學自由搏擊。周末尚爸爸有時會把他帶去店裏,他要麽坐在櫃臺後面看書寫作業,要麽就幫着服務員姐姐算賬、端茶、收拾桌子……等尚爸爸尚媽媽發覺不對的時候,尚貢已經長成了一個淡薄寡言的孩子,小大人兒似的乖乖地聽大人的話做該做的事,眼睛裏、嘴角邊,卻幾乎見不到笑容的痕跡。
從認識夏收以後,尚貢的“面癱症”才有所好轉,也讓尚爸爸尚媽媽松了一口氣;可是如今……尚大哥終于回來了,完成了他忍辱負重長達十數年的隐秘任務,帶着嶄新的兩杠四星的軍徽,也帶回了一身傷痕滿面風霜。他的職務已經定在了南京軍區,也在那裏安了家,這次回來,也把從未謀面的親生兒子一起帶了回去。
【八】
作者有話要說:再補充說明下這個時期的時間——2002年,電腦正在慢慢走進各家各戶,因特網也在漸漸普及,計算機課也在廣大中小學中普及開來,主角兩人馬上要升入初中。
同時在後面,馬上有一件大事要發生了。
【八】
“這是爸爸給你準備的房間,看看喜歡嗎?”
尚貢打量了一下布置得簡潔大方又不失舒适的卧室,點了點頭。
“好好想想,覺得缺什麽了就列個單子,爸爸後天沒事,帶你上街去買。”
尚貢再度點頭。
“家裏剛裝修好,還沒開通電話,下午爸爸就去弄。”
尚貢眼睛眨了眨,還是沒有吭聲。
“肚子餓不餓?想吃什麽就告訴爸爸。”
Advertisement
尚貢終于開口,說了到新家以來的第一句話:“什麽都行。”
尚振立看了看小大人兒似的兒子,嘆了口氣,有點欣慰的同時也有點愧疚和心疼。十幾年來他對這個孩子的存在根本一無所知,等他回來想要盡一個父親的責任時,這孩子卻俨然已經有了自己的內心世界,對他并不親近。他拿起鑰匙:“走吧,上次爸爸去過一家還不錯的館子,去嘗嘗合不合口味。”
尚貢跟着他走了兩步,忽然開口:“你會起訴媽媽和她新的丈夫嗎?”他查過資料,知道軍婚是受法律保護的,除非軍人一方犯重大過錯,否則沒有軍人一方的主動同意,婚是離不成的。
尚振立有點詫異地回頭,發現兒子小小的臉上并沒有什麽表情,只是手不自覺地握成了拳頭。他沉吟了一下,上前摟了下兒子并不厚實的肩膀:“你希望爸爸起訴他們嗎?”
尚貢很快回答:“不希望。我從來沒見過她,她對我來說只是個陌生人。”
尚振立點點頭:“那就這樣吧。爸爸也有很多對不起她的地方,所以既然她選擇了她想過的生活,那就沒必要再讓她來打擾我們往後的生活了。”
尚貢看着眼前的親生父親,心裏忽然湧上一股奇妙的感覺,雖然素未謀面,但他卻覺得這個男人和自己的思維模式非常貼近,甚至不用多說就能明白對方的想法。
莫非這就是血緣的作用嗎?他走出大門前往廚房望了一眼,然後在尚振立低頭鎖門的時候說:“後天我們去買些廚具吧。”
尚振立微微驚訝了一下,随即點頭:“嗯,這很好,男孩子應該早早學會自力更生。”
一大一小父子倆一前一後地向外走,距離拉得有點遠,但步伐卻出奇地一致。尚振立望着前面兒子毛茸茸的頭發,幾次伸手想摸,又都還是慢慢放下了。
而走在前面的尚貢現在正在出神地想着自己的事情——第一,等下午開通了電話就要給尚爸爸尚媽媽還有夏收打電話報平安;第二,這個親爸爸也不像聽說的那樣脾氣暴躁嘛,應該還是很通情達理的家長。——若讓尚振立聽到兒子這樣的想法大概又要苦笑了,且不說面對的是從未謀面的乖巧懂事的親生兒子,任何一個人在經過長達十二三年的隐忍不發和忍辱負重之後,再大的火爆脾氣,也是會磨平了的。
尚貢還算高興地跟尚振立一起嘗了嘗南京的特色小吃,熏魚銀絲面,鴨血粉絲湯,雞汁湯包,脆皮火燒,什錦豆腐澇,還有一道甜膩膩的桂花糖芋苗。尚貢不大愛吃甜食,不過還是夾了一塊嘗嘗,眯着眼想:這個夏收肯定愛吃。等買回廚具來,他就要學着自己做飯了,等下次回龍城,夏收愛吃什麽自己就給他做什麽,保管讓小吃貨驚喜得不得了。
嗯,這是個大驚喜,等會兒打電話時可千萬別說漏嘴;等會兒跟夏收說些什麽呢?告訴他自己的地址吧,沒事可以寫信過來,沒辦法,誰讓那家夥到現在都沒學會用電腦發郵件,每次計算機課他都光顧着玩游戲了……再說夏家也還沒裝電腦。
腦子裏設想了一堆,好容易等到電話線開通了,尚貢立刻板着張嚴肅的小臉坐到了電話機前,按號碼的手指忍不住有些顫抖地洩露了他內心的真實情緒;可是他注定要失望了,因為電話裏嘟嘟嘟一聲聲響着,那一頭卻始終沒有人接。
作者有話要說:再補充說明下這個時期的時間——2002年,電腦正在慢慢走進各家各戶,因特網也在漸漸普及,計算機課也在廣大中小學中普及開來,主角兩人馬上要升入初中。
同時在後面,馬上有一件大事要發生了。
【九】
【九】
夏收沒在家,去哪裏了呢?
……還真別說,就是去南京了。夏家就這麽一個獨苗苗,從前總是貪玩,學習上不大努力,夏爸爸雖然不勉強,但不代表他不希望自己兒子有出息——能出人頭地當然好,要是無法可想,大不了回家繼承燴面館子呗,反正餓不死。如今兒子居然争氣地考上了一中,夏爸爸大喜之餘答應兒子,暑假全家人一起出門好好玩幾天!
問夏收想去哪兒玩?夏收愣了一下,條件反射答:“南京。”
夏爸爸也愣了,“南京?兒子你不是一直念叨着想去大連嗎?南京有什麽好玩的?”
夏收想了一秒鐘:“呃……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夏爸爸:“……”
于是最後一家三口真的去了南京,中山陵、總統府、明孝陵,雨花臺、紫金山、玄武湖,其實夏天并不是到南京游玩的好時機,天氣太熱,自民國以來南京就與南昌、重慶、武漢一起號稱“長江流域四大火爐”,可夏收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他真的去了從前只在課本上了解過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在一幀幀照片一頁頁資料前流連,想起了語文課文《南京大屠殺》,還想起了尚貢在那篇課文後寫的一句話:“苦難的歷史讓人沉默也讓人反思。”他想尚貢一定來過這裏的,如果他确實是在南京的話;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排着隊買門票*的時候,尚貢正從紀念館裏走出來,混在洶湧的人流裏漸行漸遠,一只手被尚振立緊緊牽着。【*注:雖然不知道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具體是什麽時候開始免門票的,但是03年我去的時候還是要買票的,08年再去已經免票了~】
吃到了不少南京小吃,買到了一些漂亮的雨花石,可是卻沒有見到最想見的人——離開的前一天晚上夏收跟着父母在秦淮河邊散步,六朝金粉十裏秦淮,遠遠近近萬家燈火映紅了漆黑的水面。在扶疏的花影兒裏,在楊柳的亂鬓裏,近的是人聲嘈雜,遠的是歌聲缥缈。夏收手裏捧着媽媽給他買的豆沙米糕,汗津津的手從褲兜兒裏摸出一枚一元的硬幣來。他默默想,明天我就要回去了,能不能讓我再見尚貢一面兒呢?
……
可以吧,一定可以的吧。拜托你,拜托老天爺,雖然我從不相信……但是現在,我願意相信。
……
不得不說,人和人的緣分就是這麽玄妙的東西,該在一起的時候拆也拆不開,不該碰面的時候便是縱使相逢應不識。夏收咬了一口米糕,有些落寞地轉身跟着父母繼續沿着河岸往前走了——下一刻他剛剛駐足的地方有一艘燈船幾乎是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