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劫後重逢(下)
和珅搖搖頭,回味着如月說的話,真不敢相信黃永就是八阿哥。
良久,他才說:“月兒呀。你怎麽不早告訴我。對八阿哥做那寶物事件,實在太危險。搞不好,你一家會掉頭呀。我哪裏是怕什麽皇上,是怕你惹惱八阿哥,整得你們一家沒好日子過。”
他的眼神由驚轉為焦急。原以為黃永頂多是個貴族公子,如果早知他是八阿哥,他不會同意她貿然做假寶物那件事。他心裏真是怕如月一家背上欺君之罪。
“那事做都做過了。我被他打時,他并不知我是吳晟風。後來他知道了時,皇上已經對他進行了管制,還說了以後我要哪裏有不對,統統算在他頭上。他七月份的美差已經黃呢,爺爺說,如果他再不悔過,皇上以後還要降他的祿,更不要想有出頭的機會呢。”
說到這事,如月心裏痛快得很。自己雖死了一次,可終于少個無緣無故的兇殘冤家。
“皇上真明智。象八阿哥那樣的人,要是得以重用,不是有害蒼生?”
和珅聽她這麽說,剛才突然被她刺激得懸起來的心又放了下來。笑着,将一只手輕輕在她鼻頭上一點:“你呀。害我一天到晚擔心死了。以後,有什麽事可不許瞞着我,不然我會吃不下睡不好。”
她爺爺是皇上身邊的官,這事他倒不詫異。他爹生前在福建當職,怎麽也是個正三品的官兒。令人驚魂的是她和八阿哥這段冤業。
“你知道我為什麽告訴你這些嗎?”
如月鄭重地說。
和珅盯着她,沉思片刻。她受傷前催他回家上學,十分重視她的學業。他自己比她長幾歲,家裏境況又不好,心裏自然明白她在為自己的将來考慮。要是自己一無所成,以後怎麽向如月家提親。
“月兒。只要你沒有事。我會好好讀書。争取早點混到功名,不枉你對我們兄弟的情義。”
如月聽他這話,沒立即說話。把手從他手裏抽出,起身來到那幅畫前,擡頭看着它沉思。
和珅也走過來,站在她身邊,跟她一起看那幅畫兒。
“這畫上的三個孩子,一起站在我們家的山頭上,快樂地眺望遠方。這一幅多麽美好的畫面。”
如月把話題轉到畫上。
Advertisement
和珅把着她的肩,雙眼又一紅。這畫本是他送給她的。她這話的意思,已經十分明白,她早已明白他的心意,一直把他們兄弟當作自己的家人。
“月兒……”
叫着她的名字,他已經沒有多餘的話語進行表白。
她把手輕輕放在他的手上,鄭重說道:“下午,你和和琳去城裏看看吧。聽爺爺說,皇上最近一直說大清江山,滿族後人人才不濟,內務府的鹹安宮官校今年要招一批貴族子弟,招生啓示已經貼出來了。”
他看着那幅畫不啃聲。
只要是八旗子弟,沒有人不知鹹安宮官校。這是雍正六年十一月,由內務府創辦的,原先專供內務府子弟就讀,是為大清王朝提供強有力的後備人才基地。稍有能力的都想進這所貴族學校,內務府的接班人都在這裏面挑選。能進內務府當差,有機會接近皇上,能接近皇上就有發達的機會。
“你和和琳不是将來想當大官的嗎?”
如月奇怪他對這事象沒有反應。
“以前我真的想當大官,因為從小沒娘,後來又沒了爹,那個理想帶給我生存的寄托和希望。可現在有時我在想,當大官又怎麽樣?不是我不想将來當大官,最近我真弄不明白人活在世上為個什麽。有時我覺得,要是以後就和月兒一起男耕女織一世,才是莫大的幸福。”
他不知不覺把心裏的話說了出來。說到男耕女織時,自己都沒察覺。
如月臉上微微一紅,嬌羞道:“你就不怕以後再來別的什麽阿哥之類的欺負我們?”
“是呀。這就是我堅持讀書的原因。從內心來講,我已經沒有那些大追求當大官,只想天天和你在一起,能寧靜地生活。可是,一想到這個世道,作為堂堂男子漢,我應該有所抱負,絕不能讓別人欺負我的月兒。”
他這番話,竟然有些象一個看破紅塵和世俗的人所說。他原來的理想可是明确得很,一定要當将當相。而此時他的理想卻是和月兒一起男耕女織,讀書不再是他的理想,只是一個男人要帶給女人幸福安全的責任和途徑。
如月雙眼發紅。他內心的變化,真可謂翻天覆地。倘若這世上沒有強弱貴賤之懸殊,真是大家都和睦共處,互助互敬,她也願意他們一起在小別院裏,只用心打理好這片地,有吃有穿就行了。可是正因為有強弱之分,她才害怕被人欺負踐踏。就象遇到八阿哥,若不是皇上後來出面擺平他,只怕他随時拿她來欺負摳打。
但和珅還是記着,在這世上要想不被欺負,唯有獲得權勢。他這番心,可真的是為了給自己幸福。
前世,她錯過了賴雲峰的真情。今世,無論如何,都不要錯過與和珅這段緣份。
“下午,我就和弟弟去城裏看告示。然後準備去報考官校,而且一定要考中。”
他下定決心,清秀俊俏的眉眼中充滿堅毅。在他心裏,和如月一樣,今生絕不錯過如月。
“嗯。聽爺爺說,招生考試很難,要有文武基礎。我有點擔心和琳的文科考試。別的我倒不擔心你們。”
如月早向爺爺打聽了解了官校裏招考的情況。爺爺是鹹安宮官校的校長,如果她讓爺爺出面,和珅他們肯定進能官校,但她希望和珅他們從一開始就懂得自己努力獲取成功和機遇。她不想給和珅留下自卑的陰影,更不想讓他覺得自己是靠着馮家走向成功。當然,她也希望外表俊美的和珅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先看了告示,報了名再說吧。”和珅果斷地說。
自從如月此次受傷後,他在心裏一千遍一萬遍地要求自己,将來一定要作個強大成功的男人保護她一生。
弟弟文科差一點這樣的問題,在他的人生裏,已經不算是問題。如月連八阿哥那樣的人都能對付,他堂堂一個男兒,自然也不怕這些困難。
如月從他眼神裏看到剛毅和力量。心裏甜絲絲的,感謝起八阿哥帶給她的磨難,若無此段波折,和珅哪裏會開悟得這麽透徹,把男兒本性盡顯出來。最讓她快樂的是,他的人生理想與自己密不可分。他真的是個可以托付一生的好男人。
她忍不住用一種敬慕的目光望着他。這是個令她幸福和驕傲的男人。
和珅被她這樣望着,渾身充滿一種自信和力量。只要有她深情的支持和注視,他做什麽都願意,哪怕是為她赴湯蹈火,都在所不惜。
四目相對,彼此充滿愛慕與關切。兩人情不自禁将雙手緊緊握在一起。
第三十四 機會屬于争取的人
和珅兄弟倆頭日下午在西華門外看了鹹安宮官校的招生告示,次日下午來到報名處。
“孩子。你們的父親已經去逝,恐怕我不能給你們報這個名。”
報考處的辦事員,一個年暮老兵遺憾地對和珅兄弟倆說。
這時幾乎沒有人來。和珅特地選了這個時間來報名,他還帶了些菜和蛋來放在進門處。
昨天來看告示時,他就發現了他們報名會遇到問題。父親去年病逝,按道理說不會否認他們是八旗子弟的身份,但現實就是會因為父親不在人世而受到阻攔。
“兵爺爺,這大冷天的,別人都在家裏烤着火,你還在這辛勤地為國家作事。真是令人敬佩。”和珅站在他的桌子面前,向他斯文地行個禮。并不急着求他給予報名。
進來時,他就發現報名處簡陋寒冷。
老兵滿臉蒼桑,和善地笑道:“這是我的職責。天太冷了,你們快回去吧。”
“兵爺爺。我想請問,告示上說的八旗子弟指的什麽?”和珅不慌不忙地問他。
“當然是八個旗族的後人呀。”老兵看他問得認真,笑着回答他。
“我的父親沿襲祖上黃旗爵位,我的爺爺去逝後,是不是我父親就不是黃旗後人?”和珅一步一步地問他。
老兵捋了下尋白的胡子,和氣地說:“如果不是,你父親又怎麽能繼承他的爵位呢?”
“是呀。我父親繼承爺爺的爵位時并不在世。而此時我父親也不在了,難道我就不是八旗子弟了?那我的血液裏流的什麽族人的血?”和珅不解地問。
老兵一愣,這孩子一步一步地在和他講道理。
“兵爺爺。皇上今年大肆招生,是因為國家人才不濟,目的是招考優良人才,并不是要在報名時就将一個父親剛逝的八旗後人拒之門外。”和珅理正言順地說。
“嗯。”老兵點點頭。
“請問兵爺爺老家在哪裏?後人多大了?”和珅突然轉換話題。
老兵嘆道:“我老家在蒙古。多年來我一直跟随将軍們南征北戰,孤獨一生,并無子嗣。倘要有你們這樣兩個孩子,我也算是幸運。可惜,命中無此福倫。”
“如果你也有這麽兩個孩子。你一生為國盡忠,而你的兩個孩子,此刻如我們兄弟倆一樣,因為父親病逝剛剛一年,他們連報考官校的資格都沒有,你覺得合理嗎?”和珅雙眼發紅地問他。
“唉。”老兵被他說得雙眼發潮。是呀,如果他們是自己的孩子,遇到這樣的事,自己一定死不瞑目。
“我也知道,你是職責所在,不能随便超越。但報名啓示上并沒說父親死了就不是八旗子弟,不能報名。兵爺爺,你想想看,如果我們就是你的孩子……”
和珅聲淚俱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這麽懂事聰明的孩子,若不幫助一把,老天都不容許。再細細看和珅,生得俊美聰慧,天堂飽滿,地闊豐圓,滿臉官祿之氣。小小年紀如此從容不迫,能說會道,将來定有一番作為。
老兵暗嘆一聲:“只可惜自己沒有這樣的孩子。”
于是,心中默許了他們報名的事,官校裏的事,一旦報了名,他們父親去逝也不過一年,過幾年他們成才了,誰還會因為他父親死得早而否認他們呢?只是他們得有些出衆的本事。
“你們都讀過些什麽書?”他問他們。
“爺爺,四書五經我們都讀過了。不信,我給你背詩。”
和琳在邊上一直看着那些東西。聽他問到讀書的事,忙大方地說。
“快背給我聽聽。”老兵看他比哥哥小好幾歲的樣子,卻也如此機伶,心裏很是喜歡。
和琳乖乖地站到他面前,把雙手背在背後,表情豐富地,一口氣背了五首古詩。
然後,和珅也不失時機地背了一段《大學》和一段《中庸》。
老兵雖有些文墨,但書讀得并不多。聽他們背的都是些聖賢大德、壯志誠誠的詩文,感覺到他們壯志淩雲,心中十分驚喜。不僅給他們報了名,還把聽說的往年考試的情形給他們詳細說了一番。
到天快黑時,和珅向他鞠躬致謝,拿出放在門口的那些東西,放到他桌邊。誠懇地說道:“兵爺爺。我們十分感激你對我們的幫助和提拔,回家後我們一定努力考出最好的成績。這些菜蛋,是我們自己種養的,送給你略表我們兄弟的孝敬。”
老兵連忙推辭不要。哪能要兩個孤兒的東西?他們自己生活一定都很艱難。
“兵爺爺。這是我們自己種養的,你一定要收下,收下它就收下了我們的心意。”和琳在邊上拉着他的衣袖稚氣地說道。
老兵依然推辭。
和珅落淚道:“你就當我們一回你的孩子吧。你的孩子孝敬你一次,難道你不願意。”
老兵雙眼發紅,一邊摟着一個地說:“好孩子。我就當你們一回我的孩子。”
七十有餘,晚年之際,還有這麽兩個可愛的孩子對自己說這樣的話。他心裏又溫暖又感動。
他只得收了這些東西。聲音發酸地說:“天就黑了。你們快回去。回家後好好準備考試。”
“謝謝兵爺爺。”
和珅拉着弟弟給他又深深地鞠了一躬,才離去。
老兵把他們送到門口。直嘆一生命運不濟,可惜沒有這樣福氣擁有這麽聰明可愛的孩子。
離開報名處,和珅兄弟倆連忙去了西直門大街的紫桐藥房外。
劉全和馮明一直候在那裏,看到兄弟倆興高采烈跑來,估計報上名了。
果然,和琳說報上名了。
和珅把報名前的經歷給他們詳細地說了。
劉全高興得抱着他差點哭:“我們家大少爺長大了,成事了。”
馮明把他們兄弟倆好好贊揚了一通,看天色已晚,就忙慌慌地跑回馮府給小姐報信。
如月聽說了此事,心中十分欣慰和驚喜。和珅果然争氣,懂得在困難與拒絕面前,想辦法争取。
當即對馮明說:“明日你去和珅家,告訴他們,這些日子不要出門,也不要記挂我。讓他們在家裏專心準備考試。去時再帶些吃的去。”
又囑他咐他。十月初八,馮善和靜香結婚的事,都不許給劉全說,免得分了和珅他們那邊的心。
馮明心裏也希望和珅他們出息,次日只按小姐的交待去了趟和家,別的不敢多說。
和珅兄弟倆十月十五考試。
上午武考,以力量、速度、跳躍、耐力等基礎素質為主,他們這幾年跟沙濟阿習武,正好練就這些素質,因此武考順利通過。
下午文考。和珅四歲過就讀私塾,和琳三歲起就跟着哥哥一起上學,不少詩文從小就聽得爛熟。文考時,主要考些四書五經的裏內容,不少同學抓頭撓耳,他們卻輕松作答并無困難。
到十月底發榜出來,看到兄弟倆的名字都在榜上,和珅他們才到紫桐藥房外等到馮明,激動地把好消息說出來。
聽說他們考取了,馮明高興地道喜:“祝賀二位少爺考進官校。祝願你們以後能取得好成績,如願以償成為國家棟梁。”
和珅兄弟倆十分感激大家的關愛:“平日多靠大家對我們幫助,尤其要謝謝沙濟阿這幾年教我們習武,不然武考可有困難。”
馮明卻道:“這是命運都安排好的事,知道你們這次要考官校,所以上天先派了沙濟阿來幫助你們。”
哈哈哈。大家抱成一團,樂得大笑。
這事歡笑過後。馮明才把馮善和靜香結婚的事說了。
和珅兄弟倆為馮善良高興了一番。
劉全在旁邊咧着嘴高興得說不出話。兩個少爺都考進了官校,原來他擔心和琳考不上。為了伺候這兩個少爺,他還打着光棍,聽說馮善結婚了,心裏也不羨慕。他心裏有一個誓言,少爺不成人,他就不娶妻。
大家通了消息後,馮明興匆匆地把這事回告給小姐。
如月聽了自然又是萬分高興。心裏直贊他兄弟倆成器。又安排馮明次日給他們帶些吃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