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
憂】這一篇,是我玩王昭君被韓信抓爆了才産生靈感,他欺負我,我就想虐一虐他,有點幼稚哈哈哈哈哈。 但我最終還是不太忍心下重手,所以韓信的戲份不太多。同時,昭君的關系網一直都只有她孤零零的一個人,我是真的希望她能有一個朋友,或者一個愛她的人陪伴她,所以這篇文裏才設定,昭君和李白在關系網上達成了愛情的關系。
先說說韓信這個人。
我一開始設定韓信是愛昭君愛到骨子裏的,但他也愛國愛他的家族,韓家幾十條人命和整個國家的安危都在他的一念之間,所以在小家和大家之間,他放棄了自己的小家。
在我們今天看來,這是很偉大的,但是從昭君一個弱女子的角度來說,她一開始肯定也是會有些怨言的,可是轉念一想,韓信也沒有什麽錯,他是将軍自然要為當時的國家考慮,犧牲她一人能換來那麽多人的平安,倒也值得,這也是為什麽昭君與韓信再次相遇,她還是會像普通朋友一樣對待他,并且告訴他她不恨。昭君也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
韓信這個人物最大的特點就是“忍”,韓王兩家被打壓,他忍;未婚妻被帶走和親,他忍;帝王強迫他送自己的未婚妻出嫁,他也忍了,但這也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的設定是昭君和親後,他便開始謀劃策反,文中交代的可能不太清楚哈,因為我實在不太會寫玩政鬥啊玩心計的戲份。
韓信最後推翻了朝廷,和劉邦建立了新的西漢,完完全全可以說是為了一個人滅了一個國。這也是為什麽我會說他愛昭君愛到骨子裏,而重逢以後,他其實很想再追回昭君,只是,畢竟被抛棄過一次,昭君心裏還是會害怕再次受傷,包括後面她遲遲不肯接受李白也是這個原因,所以昭君一直也沒有給他機會。說到底,李白能有機會其實也是吃了新皮膚的紅利。
韓信對昭君的愛其實很隐晦,并且一直認為自己有愧于她,文中我也沒有過多交代,只是在最後,韓信知道昭君和李白都對對方有意,他愛昭君,所以他選擇了放手,并且将曾經的訂婚書交給了昭君處置,與自己也與達成了和解。對于他來說,昭君過得越好,他的愧疚感才會少幾分。
再來說一說昭君和李白,昭君的性格我設定的是外表冷漠但內心溫柔。與【歸路】那篇前世今生文不一樣,兩個人的感情是在陌生人的基礎上慢慢積累起來的。李白會對昭君感興趣,一方面是被昭君蹲了草叢打的很慘,另一方面就是他不小心聽到昭君和韓信的秘密。而後來的北夷之旅,也是李白了解昭君的一個契機,他在這裏看到了最真實的昭君,同樣的,昭君的溫柔也在日常的細節中慢慢體現。
李白的性格我真的掌握的不太好,他會對昭君動情的原因我設計的也很老套,無非就是女孩子在他做客北夷的時候溫柔細心的照顧和顏值的加成,當然,還有對昭君的心疼。
寫明妃墓那段,主要是為了讓李白對昭君有一個初步的感情基奠,試問誰不會心疼一個又美又慘又要強的姑娘呢?更何況昭君明面上是和親,實際上是被沉入凜冬之海受盡冰封之苦,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死過一次的人。而李白在真正了解昭君的溫柔後,他情不自禁地為她所吸引,從北夷回來後才對昭君展開的追求。
昭君察覺到李白的意思,選擇了逃避,可以說有點像失戀後就不敢再愛上另一個人,因為害怕再次受到同樣的傷害。而她最後他們能順利在一起也是托了鳳凰皮膚的福。昭君最後會接受李白,也有顏值加成啦其實,當然最重要的就是他能把昭君不經意間說的東西全都記住,秋千就是一個最好的體現。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昭君确信李白不會抛棄她。
韓信帶着婚書來的那一段,也算是對李白的一種考驗(其實我本來想寫他倆打一架的,想了想,太狗血了還是算了),李白死死護着昭君絕不讓步,包括在峽谷對戰也能為昭君擋傷害,足以看出他是真的愛她的,所以昭君敞開了心扉。
我個人認為,李白和韓信最大的區別就在于,韓信有家國顧慮,渴望建功立業,他是将軍,必須事事以國家為先;而李白是一個無拘無束的自由人,他沒有任何顧慮,在王者的背景故事中,李白敢單槍匹馬夜闖皇宮和武則天對峙就體現了這一點。同樣的,李白也是一名心懷正義的劍客,國家與愛人,他同樣會選擇國家以保天下太平,以他的俠肝義膽,自然不願意看到生靈塗炭。但是,因為他沒有後顧之憂,他為了兩全可以拼上性命,若是拼不過不得不妥協,在塵埃落定後,我覺得他還會想辦法繼續追随愛人,哪怕是為此而死。這一點韓信是做不到的,因為我覺得,将軍嘛,戰死在沙場才是最偉大、最好的歸宿。
當然這也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啦。
總而言之,我覺得每個英雄其實都很好,我不願醜化任何一個英雄的形象,所以盡量把三個人的關系寫的不那麽尴尬。我的每一篇文章我都盡心盡力的在寫,在寫的過程中也查過很多資料(比如李白的詩啊,歷史上昭君的生平啊,蒙古族的風俗啊什麽的),或許很多東西我沒有交代清楚,又或者有什麽地方看着不太舒服,就是我個人水平的問題了。
最後,希望大家能喜歡這篇文章,也能一直喜歡白昭這對cp!我真的超愛他們的嗚嗚嗚嗚
Advertisement
另外雲纓的背景故事裏出現了疑似昭君的人物,昭君有可能會被設定為與長安有關的人(這就更方便我們嗑cp了!)
好希望後面的賽季裏昭君的背景還有關系網能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