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赤道
上海極地中心碼頭。
紅白相間的雪原號破冰船氣派巍峨, 發出綿長的汽笛聲,駛離基地碼頭,前往地球的最北端, 執行今年的北極科考任務。
透過會議室的窗戶,可以看到雪龍號已經遠離了港口,港口的五星紅旗越來越模糊,最後只剩下一抹紅色,遠處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這是他們上船後的第一次全員會議, 主要是強調雪龍號上的安全守則。
船上總共有一百來名成員,一半是船長、領航員、船員及廚師等工作人員, 另一半是國內各個大學或者研究所的教授老師、科研工作者。
距離會議開始還有半個小時, 來自不同領域的考察隊成員都到齊, 大家三三兩兩湊在一起,聊着這次科考要研究的課題。
關于氣象、北極地質、水質和浮游生物等等。
宋郁坐在會議室的角落裏, 在這樣一群高知分子裏顯得格格不入。
“不好意思,請問能幫我們拍兩張照片嗎?”有個戴黑框眼鏡的男青年朝宋郁招手。
宋郁愣了愣,一時沒反應過來,猜測她應該是被誤會成攝像師了。
宋郁肩膀上背着一臺單反相機, 在會議室裏又無所事事,确實很像是專門的攝像師。
而且在這些滿腦子都是科研工作的人裏面,關注娛樂圈的更沒有多少, 沒有人認得她是誰。
反正閑着也是閑着,宋郁站起來走過去。
男青年的長相清秀,個子高高的, 穿着藍色的條紋襯衫, 打扮很樸實, 讓人覺得非常真誠和舒服。
他站在一位頭發花白的老教授身邊, 男青年的行為舉止裏對那位老教授充滿了尊敬。
宋郁給他們兩個人拍了好幾張照片,态度認真盡責。
Advertisement
老教授脖子向後仰,眯着老花眼,從相機裏看到照片,誇贊道:“這張拍得好,連外面的海景都照進去了。”
他看向宋郁,客客氣氣地說:“等回去照片洗出來,還請你寄給我一張。”講話行事還是老派的方式。
宋郁笑了笑,“不用,我現在就把照片用手機傳給您,很方便的。”
“哦,那要怎麽弄?”
這時,遠處有人喊他,“徐教授。”
何複拿出自己的手機,“老師,我這來弄,您先去忙吧。”
被叫到的徐教授點點頭,“行,那小何你記得之後發我。”
徐教授走後,經過一番操作,宋郁把幾張照片全部導到了他的手機裏。
何複翻着照片,“你很會拍呀,想不到今年科考隊那麽周到,還請了随行的攝像。”而且還是那麽漂亮的攝影師,他偷偷瞄一眼宋郁,把這句話留在了心裏。
宋郁把相機的鏡頭收起來,解釋道:“也不全是做攝像工作,我是跟着去北極勘景,準備拍一部紀錄片的。”
自從宋郁去年那部新電影上映,她的口碑急轉直上,年初甚至還收到了央視紀錄片的拍攝邀請。
其實拍紀錄片,肯定是不如拍電影賺錢的。
但因為宋郁這兩年對于自然和原始的題材變得很感興趣,正好趕上來雪原號的北極考察,一般情況,很少有人有機會能夠深入極地,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因為這一次只是去北極勘景,初步确定要拍攝的內容,不需要很多人,加上考察隊裏能塞進去的閑人名額有限,所以就宋郁一個人跟隊。
何複一聽,立刻明白自己是誤會了,他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原來是這樣,我說怎麽拍照技術那麽好呢,還讓你給我們拍照。”
“對了,那你是跟哪個組的呀?”他問。
宋郁想了想,“我應該算是京北大學研究組的。”
因為船上參與考察工作的科研人員很多,所以按照主要負責的項目組進行分組管理。
之前宋郁也是跟着京北大學的那幫研究生博士生一起參加的雪龍號試航,按照雪龍號的規矩,所有以前沒有上過雪龍號的人,在正式出發前,都要參加一次試航。
聞言,何複點點頭,臉上的表情有些可惜,“我還想你如果沒有分組,讓你來我們組呢,我們組主要研究的是海洋生物與生态。”
“不過京北大學從第一年北極科考就有參與,尤其是這次考察隊的領隊裴祉,已經有過好幾次北極考察的經歷,經驗非常豐富。”
“今年又是雪原號第一次進行北極冬季科考,不是裴教授領隊,我還真沒底呢。”
何複講的時候,眼睛裏閃着豔羨的光。
他今年研究生畢業,而在相同的年紀,人家早就已經博士畢業,成了副教授。再過幾年,等他到裴祉現在的年齡,估計也還是達不到他的水平。
自從上船以來,宋郁前前後後已經聽過裴祉這個名字很多次了,不管是她從雜志期刊上看到的,以這個名字發表的學術論文,還是從旁人口中提及。
她和何複閑聊的功夫裏,人陸陸續續到期,終于開始會議。
會議開始前,以每個項目組的首席科學家為代表,介紹各自的課題,組內成員也分別自我介紹。
每一個人的談吐舉止,都充滿了文人學者氣質,低調謙遜,和宋郁以前所接觸的所謂精英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的教授老師一個個介紹完自己的研究項目,包括全球大氣氣象、海冰生态環境之類的課題,宋郁反而不好意思多說什麽了,混在京北大學的團隊裏,打算就做很簡單的自我介紹。
身邊兩個京北大學的學生在嘟囔。
吳月探頭問:“裴隊還不來啊?”
出了學校,吳月他們一般不會再用學校裏教授老師之類的稱呼去喊裴祉。
張铖悄悄看一眼手機,輕輕“嗯”了一聲,“他在和船長商議前往北極的冬季航線,估計晚一點,待會兒讓我替他講。”
冬季并不是适合北極考察的季節,溫度低,冰層厚,對于雪原號來說,是一場很大的挑戰,所以航線的制定至關重要。
吳月擡手握拳,一臉同情,“師兄加油。”
她想了想,“不對啊,航線不是出發前就定好了嗎?”
吳月語氣微頓,悄默聲兒地問:“我咋覺得我導兒就是故意的呢,他是不是就不想講PPT......”
張铖看一眼吳月,咋那麽不懂事,不知道看破不說破,他沒接話,低頭滑着手機看PPT,嘴裏默念組織語言。
吳月沒得到回應,撇撇嘴,扭頭湊到宋郁旁邊,小聲嘀咕,“我還想着今天終于有機會讓你見見我們導師了呢。”
宋郁是在之前跟雪原號試航時認識吳月的,吳月二十出頭的年紀,今年讀研二,青春活力,特別喜歡講話,嘚吧嘚吧沒個停,尤其崇拜她的導師。
“不是我吹,裴隊真的帥絕了!”吳月眼睛睜得大大的,豎起大拇指,“你要是見了,肯定想找他給你拍電影,演男主角!”
宋郁瞧她那副模樣,忍俊不禁。
此時,張铖已經上臺開始介紹,京北大學是課題最多的項目組,也是唯一一個她聽到有人文地理類的項目,考察北極圈周圍的人類社會活動。
“你知道嗎,以前北極科考都是沒有社科項目的。”
吳月在下面跟宋郁解釋,“因為大家都比較看重實用主義,像海洋啊、氣象啊、物理環境這些,才是北極科考的重點,很少有人會去關注北極地區的文化和社會。”
“研究北極的社會文明,可以幫助我們在北極科考更加順暢,比如指導國際會議的談判,因為明白北極區的人們看重的是什麽,溝通起來更沒有障礙。”
吳月撇撇嘴,“但其實很多人并不這麽認為。他們不了解,人類學并不是一個短期就有所效益的學科,而是在漫長歷史周期裏,回溯過去,根據不同的文明進度形态,建立出一個模型,以幫助現在文明發展的學科。”
張铖介紹完課題下來,就聽見吳月在侃侃而談,一巴掌拍在了她的後腦勺,“別拿裴隊教你的話來忽悠人,害不害臊。”
吳月摸了摸頭,嘿嘿笑道:“我這不是現學現用嘛。”
她扭頭和宋郁繼續說:“所以裴隊這次能在考察隊裏擔任領隊,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
宋郁望着吳月,小姑娘眼睛亮亮的。
她一直覺得對事物有熱忱的人會發光,從吳月身上,她看到了似曾相識的東西。
像是火光灼人,宋郁眼睫顫了顫,收回了視線。
不知道為什麽,心髒好像缺失了一塊,覺得有些難過。
會議的主講人是雪原號上的組織協調管理人員,守則一條一條講得很細、
因為船上從頭到尾到處都安裝有實驗設備,包括世界上最先進的表面海水采集分析系統,船倉內部也有很多的實驗室,所以有許多的實驗室守則、安全守則需要強調。
雖然會議室裏坐着的都是老研究員了,但聽安全守則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
倒是宋郁聽也聽不太懂,很快坐不住了,會議室裏熱氣烤得她透不過氣,胸口憋悶。
最後終于熬到大家開始讨論起實驗儀器和實驗室的輪流使用時間,宋郁悄悄從後門溜了出去透氣。
打開門,一股冷冽的風就往她的脖子裏鑽,海上比陸地還要寒冷。
雪原號自中午出發,已經航行了數個小時,天空是陰沉的灰白色,不知道什麽時候下起了毛毛雨。
雪原號全長一百六十米,二十三米寬,船倉共七層,會議室在一層,沿着走廊出去,就到了船頭甲板處。
黃昏時的海浪起伏變大,船體小幅度地晃蕩,但不至于影響走路。
宋郁站在甲板上,視野開闊,遠處是模糊的天際線。
大陸早就已經看不見,取而代之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雨珠下落的速度在海上很慢,宋郁看見甚至有細碎的雨珠随着風在緩緩向上飄,仿佛時間在這茫茫大海裏,以緩慢的速度正在倒流。
她深深吸了一口氣,将胸口滞澀許久的煩悶置換,任由海風将她的頭發吹起,擋住視線。
細雨越下越大,像極了聖保羅上空漫天飄舞的草木煙灰。
亞馬遜的大火燒了數月,灰燼飄得很遠,就連聖保羅的天空也是黑壓壓,分不清白天黑夜。
等宋郁回到雨林的時候,塔克瓦爾的部落早就已經不知所蹤,只剩下一片燒焦的黑土。
海風帶來了海水鹹濕的味道,是和雨林裏草木泥土完全不同的氣味。
宋郁的雙手插在風衣口袋,将捂得溫熱的木偶握在手裏,原本木偶棱角分明的地方,這一年來被她摸得很潤。
早就沒有了那種歇斯底裏的情緒,更多是一種沒有選擇的無奈與可惜。
她整個人靠在欄杆上,從煙盒裏挑出一根煙點燃。
薄荷煙草的味道灌進肺腑,沖淡了胸口的情緒,逐漸變得麻木,時間已經久到她快想不起來男人的臉。
宋郁眼睫低垂,望着海水一次次拍打在船身,濺起白色的水花,煙頭的火光明滅,在逐漸沉下的夜色裏,顯得微不足道。
忽然,在海風和浪聲裏,背後傳來一道男聲。
“雪原號上不允許吸煙。”
男人的聲音清冷淡淡,字正腔圓,純粹幹淨,好聽極了。
雨滴落在宋郁密匝匝的睫毛上,冰冰涼涼,她怔怔地盯着海浪翻湧,由着水珠滾進瞳孔,眼睛變得濕潤。
被寒冷裹挾冰凍的心髒莫名跳動了一下。
宋郁緩緩地轉過身,一眼看見了站在不遠處的男人。
男人的身形挺拔,正紅色沖鋒衣,左臂肩膀上印着藍色“中國北極科學考察”的徽章。
凜冽的海風吹散了他額角的黑發,露出一雙清冽深邃的眸子。
似熟悉似陌生。
作者有話說: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優惜柚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會烤鴨的魔法師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落霞雲歸 5瓶;魚淵遠、小熊奧利奧 2瓶;桓鷺吖吖吖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