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巧計策以少勝多
楚國公憤怒地看着對方的大炮, 從外形、射程和點火方式來看,基本和他這邊的一模一樣。
對方之前拼着主帥的命不要去接炮彈,肯定是沒有大炮, 忽然多了十幾門大炮,定是加急弄來的。從哪裏來的,百分百是從朝廷這邊弄的啊!
楚國公氣得直吐血,那個女匪身體最近有所不支,眼見着他就要占上風頭了, 現在對方多了大炮, 他這邊沒人會接炮彈啊!
轟隆,轟隆, 炮彈一個個掉入楚國公的軍營中。
大錘并沒有被眼前的勝利迷惑,轉頭對戚大刀道, “戚将軍,楚國公老謀深算, 我們炮彈轟得太厲害, 他肯定會調整隊形, 到時候你們要出去應戰,我守在這裏。”
戚大刀連忙道, “殿下歇息一陣子,剩下的就交給臣來處置吧。”
果然, 楚國公沒有讓士兵在原地等待炮彈飛過來。他迅速調整陣型,讓大家分散開來。炮彈的射程有限,也不能無限制轉移方向。楚國公讓士兵來回移動,雖然無法避免所有炮彈, 卻大大降低了死亡。
大錘見炮彈落空有一半, 立刻命戚大刀等人帶兵出城, 從兩側将對方圍起來,努力将敵兵往中間趕。楚國公立刻明白了大錘的意圖,命令士兵們和對方士兵膠着在一起,這樣對方的炮彈會有多顧慮。
大錘氣得對放炮的人吼道,“把所有炮彈對準楚國公,給本王炸死這個糟老頭子!”
當十幾門大炮齊齊對着楚國公時,蘇大郎大叫不好,“爹,快躲開!”
轟隆轟隆,糟老頭子楚國公好不狼狽,剛往後退,後面炮彈聲響起,往前去,又被炸彈的飛屑紮到。
楚國公對着兒子大喊,“莫要管我,去迎戰!”同時命人也點起大炮,和對方對轟起來。
大錘一個人在城頭接炮,其餘将領在城下厮殺。楚國公挨了好幾個飛石之後,開始往敵人陣營中跑。
戚大刀自然也不是白給的,立刻把所有士兵都召集起來,大家往同一個方向跑,不和對方摻和在一起。只要兩方人馬泾渭分明,城內的大炮就能精準地打到對方。
就這樣,雙方人馬你追我趕。戚大刀帶着士兵跑,楚國公帶着士兵追,大炮追着楚國公轉動。這樣跑了個把時辰,楚國公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立刻鳴金收兵。為了減少傷亡,他丢棄了很多辎重。
這一仗大錘勉強算勝了,這麽多天以來,江州城內的人終于松了口氣,我們也有大炮了!
Advertisement
大錘經過了這一輪的厮殺,感覺有些力竭,見楚國公跑了,讓人把楚國公丢棄的東西全部撿回來,拿不回來的就燒掉。
楚國公逃了幾裏路遠,發現對方沒有追過過來,命人就地安營紮寨,繼續商議攻城對策。對方有了大炮,他想靠着大炮炸開江州城門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那只能強攻了。這樣一來必然傷亡極大,就目前看來,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
商議好了對策後,楚國公立刻八百裏加急往朝廷送信,有人向地方透漏我方軍火機密。
就在父子兩個準備卷土重來之時,後方斥候傳來消息,西邊反賊吳王派人抄了朝廷發來的糧草。
這消息讓楚國公差點嘔血三升,他們帶兵在外,沒有吃的,士兵還打個屁的仗!
楚國公從來沒有把吳王放在眼裏,他攻打江州府這麽久,吳王連個頭不露,可見此人毫無信義可言。他原打算攻下義節王之後再去順帶把吳王收拾了,沒想到吳王這個小人居然抄他的後路。
楚國公畢竟是老将,雖然生氣,但并未糊塗,立刻命人和當地巡撫聯系,要求調出朝廷在地方的存糧,以供軍中使用。
吳王此次能打劫楚國公,也是薛大人的功勞。當日他留下做人質,等楚國公南下,吳王這個縮頭烏龜一個兵都不肯出,薛大人眼見着勸說無用,就留在吳地繼續等候,大錘讓人去叫他他都沒回來。
前方戰況一個個傳來,薛大人欣喜地看到江州城守住了一次又一次的進攻,等聽說太平府開始往江州府運送大炮,他立刻去勸說吳王打劫楚國公的糧草。吳王剛開始還不肯,薛大人把他痛罵了一頓,一罵他不講信用,說好了聯手對抗朝廷,他卻龜縮不出;二罵他不管百姓死活,吳地缺糧,若是能搶來楚國公的糧草,也能救助百姓;三罵他目光短淺,若是義節王戰敗,吳王焉能茍活?
吳王雖然膽小,但最會權衡利弊,最後還是悄悄派了幾千人抄了楚國公的後路,把十幾萬擔糧草全部拉回了吳地。
楚國公一廂情願想的很好,卻沒想到再次被女兒抄了後路。
當日蘇琉璃回京後,迅速和南向绫一起商議過了當前的局勢,二人一致認為,大錘就算有大炮,想贏也不容易,還需要她們在後面加把勁。
南向绫的妖妃名頭不是白叫的,她先讓蘇琉璃把柳大夫送走,開始纏磨景環帝。
楚國公到南方後一致隐隐占上風,景環帝也很高興。他一高興就不想理正事,南向绫說夏天宮裏太熱,非纏着他出宮避暑。
景環帝帶着愛妃去了京城最好的園子,二人每天親親我我,把個景環帝迷得團團轉。南向绫今日要金銀,明日要高樓,好在她不插手朝廷官員任命,百官們雖然背地裏罵她蠱惑君心,還沒人公然和她作對。
這一日,景環帝在花園中亭子裏陪南向绫看荷花。亭子頂上不停地有水往下落,仿佛水簾洞一般。亭子外頭放了好多冰盆,宮女對着亭子裏面打扇子,一陣陣涼風吹進來。兩種消暑方式一起使用,雖然是夏天,亭子裏卻十分涼爽。
南向绫拿着小刀正在切一個小甜瓜,去皮、去子、再洗淨,然後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她把瓜瓤都放在一個甜白瓷盤子中,然後端到景環帝面前,“陛下,這瓜甜得很,您嘗嘗。”
景環帝從書中擡起頭,笑着拿了一塊瓜,“愛妃快坐下,哪裏要你給我切瓜。”
南向绫坐在他身邊,“我樂意,陛下難道不樂意?”
景環帝連聲道,“樂意樂意,朕就怕累着愛妃。”
南向绫笑着往他身上靠了靠,“原來我不懂事,對陛下總是淡淡的,往後我對陛下好一些。”
景環帝心裏仿佛吃了蜜一樣甜,“愛妃只要別拒絕朕,就是對朕好了。愛妃以後別和朕客氣,想要什麽只管說,只要是朕有的,一定給愛妃。”
南向绫轉了轉眼珠子,“陛下此言當真?”
景環帝捏了捏她的臉,“自然當真。”
南向绫拿起一塊瓜往他嘴裏塞,“臣妾想做皇後,陛下能答應嗎?”
景環帝的一塊瓜噎在口中不上不下,南向绫把臉一扭,哼了一聲,“臣妾也不是說非要做皇後,就是看陛下吹牛,這才試探一番,臣妾現在知道錯了。”
景環帝尴尬地把瓜吞下,然後去拉南向绫的袖子,“愛妃莫要生氣,朕沒有說不答應,但此事幹系不小,朕需得仔細籌謀。”
拉了兩下後,南向菱這才扭過臉,景環帝卻吃驚地發現她已經淚流滿面。
景環帝連忙掏出帕子給她擦淚,“愛妃何故傷心,可是有人欺負你?”
南向绫的眼淚繼續吧嗒吧嗒往下掉,“陛下對臣妾好,沒有人敢欺負臣妾。但臣妾自小就被家人教育,寧為窮漢妻、莫做帝王妾。原來臣妾還以為這肯定是哪個窮酸說出來的話,怕女子嫌貧愛富。現在臣妾懂了,一旦做了妾,哪怕是皇貴妃,也還是個妾。在秦老夫人眼裏,臣妾是個上不得臺面的妾,不配她行禮。在皇親國戚眼中,哪怕臣妾主持所有的宮宴,還是沒有權力教育皇子皇女。在文武百官眼中,将來臣妾死了,只能入妃陵,不配和陛下葬在一起。”
她越說越傷心,眼淚越來越多,景環帝看得心都要碎了,連忙将他摟進懷中,“愛妃別擔憂,朕一定會想辦法讓你做皇後的。”
南向绫自己擦了擦眼淚,然後哭着笑道,“陛下,別為臣妾操心啦。外頭好多人罵臣妾是妖妃呢,臣妾不想挨罵,臣妾還想做些好事讓大家刮目相看呢。陛下要是真的為臣妾好,就幫臣妾樹個好名聲吧,皇後的事兒臣妾不急,只要陛下對臣妾好,哪怕做宮女,臣妾也覺得高興。”
景環帝連忙道,“愛妃想做什麽,快些告訴朕。”
南向绫擡起頭,一臉崇拜地看着景環帝,“臣妾不大懂政事,就想為老百姓做些小事情,要是說的不對,陛下要教導臣妾呀。”
景環帝在她臉上親了一口,“愛妃快些說。”
南向绫清了清嗓子,“陛下,臣妾聽說今年很多地方仍舊是幹旱,老百姓已經受災一年多,連京郊的百姓都開始拖兒帶女去讨飯,那些偏遠地帶的就更不用說了。臣妾雖然沒有孩子,但最聽不得小孩子餓肚子的事兒。臣妾心想,既然有災,咱們就救一救吧。別的地方不說,京郊是天子腳下,豈能讓百姓餓肚子。”
景環帝嘆了口氣,“愛妃不知道,如今災害之地較多,救不過來啊。外頭雖然也有存糧,但都是以備不時之需,也不能随意調動。”
南向菱往他懷裏靠了靠,“臣妾自己出銀子,再發動京城中所有诰命一起捐款,從富商手裏買一些糧食,陛下再給臣妾支援一點,總能讓京郊的老百姓多支撐一陣子。臣妾聽說南邊去年下過雨,今春的麥子也收了不少,陛下先借給臣妾用一用。臣妾給您打欠條,以後都還給您。好不好嘛,陛下。”
她伸手拉了拉景環帝的袖子,又嬌憨地纏磨他。
景環帝哪裏能受得了這個,“什麽借不借的,愛妃是為了朕的子民,既然愛妃想做好事,明日朕給你個條子,你讓你兄弟去南邊調糧食。等事情做成,你和你兄弟都能得個美名。”
南向绫倒不在意娘家兄弟,當日她被昏君搶進宮,娘家也沒人替她說一句話,但她嘴上仍舊笑着道謝,“多謝陛下。”
景環帝哄得愛妃高興了,趁機又提了非分要求,南向绫高高興興地伺候了老皇帝一場後,然後拿着景環帝親手寫的條子給親弟弟南二爺,讓他去南邊調糧食。
景環帝也知道地方存糧不能随便調用,故而沒有下聖旨從戶部走,而是手寫的條子,又蓋上了自己的私人印章,當地官員肯定不敢不認。等調了糧食後先給愛妃用,以後自己悄悄補上,省得戶部那群人又要吵翻天。
南二爺自從姐姐做了寵妃,在京城就差橫着走。但那些實權人家還是看不上他,因他一無功勳二無功名,就是個靠着姐姐度日的廢柴。
現在忽然有了這個好差事,南二爺高興的差點蹦了起來,立刻丢下懷裏的窯姐兒,帶着一群皇家侍衛火速出發。
南向绫特意交代弟弟,為防止女匪北上搶糧,要把江南省北邊兩個省的糧食調光。她一再交代親弟弟,要快,路上敢耽誤事情,以後她就當沒有這個弟弟!
南二爺最怕姐姐,一路策馬揚鞭,顧不得欣賞江南美女,直奔當地巡撫衙門。
巡撫一看陛下的條子,壞了,楚國公蘇将軍剛剛拉走了糧食!
南二爺一聽,什麽玩意,他也敢跟本小爺搶糧食?這可是我姐夫,皇帝陛下的親筆手書,楚國公算個什麽,讓他把糧食還給小爺!
巡撫一臉為難,按照規定,戰争緊急時刻,楚國公是有權力從地方借糧的啊,可陛下的手書他也不敢不認啊。這可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啊!
巡撫見南二爺一個小孩子,又一副鼻孔朝天的樣子,再根據往常南二爺的風評,想來是個呆子。他靈機一轉,對南二爺道,“二爺吶,您不知道,這楚國公蘇将軍此戰不利,讓吳王搶走了糧食,這才來借糧。要是他靠着這些糧食打了翻身仗,您就算到陛下跟前告狀都沒用啊。我官職低微,哪裏敢不借他糧食。”
南二爺一氣,立刻問巡撫接了上千個守城兵丁,風風火火追趕出去。好在楚國公的人還沒走遠,南二爺追到那群人後,二話不說就要搶糧食。
對方自然不肯,南二爺也聰明了一回,說先借用,過幾日就還。且他還把景環帝的手書拿了出來,對方将領不敢不認皇帝的手書,且南二爺又哄又騙又恐吓,對方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他拿走了糧食。
南向绫收到糧食後,立刻在京郊開始施粥,而楚國公卻被氣得真吐血了。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他的軍糧,被寵妃打劫了!
楚國公一邊冷靜地調整戰術,一邊親自寫奏折進京向皇帝告狀。告狀信寫出去了,該打的仗還是要打。楚國公把那個去借糧的将領公開處斬,暫時穩定了軍心。
糧食越來越少,後方補給跟不上,再不想辦法,他将會陷入及其被動的地位。楚國公第一次知道,原來攻城這麽難。他在西北占據地利優勢,多年來從未吃過一次敗仗。沒想到一下江南,連一個女匪都拿不下。
楚國公把目光再次轉向江州城,如果拼命拿下江州城,補給的困境就能得到緩解。據他了解,江州城內物資十分豐厚。
休息了幾天的楚國公再次卷土重來,前方炮彈壓陣,後方士兵靈活變動,避開了江州城內的炮火攻擊。等到了城下,士兵們搭起雲梯,正準備往上爬的時候,忽然從天而降一個又一個的粽子!
是的沒錯,就是粽子,還是帶肉的!
樓上的士兵笑着對底下喊話,“兄弟們,我們殿下聽說你們這幾天一直餓肚子,讓城內百姓包了好幾萬個粽子,打仗打仗,肚子不吃飽怎麽打啊。兄弟們先好好吃一頓,吃完了咱們再打!”
士兵們都傻了,第一次遇到攻城時人家發粽子的。這,這要怎麽處理啊,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人家還送吃的上門。
有将領見大家猶豫,立刻砍了兩個士兵,命令大家繼續攻城。城樓上的士兵又喊話,“那位将軍,您在軍營中能吃飽飯,這些兄弟們可都餓着肚子呢,讓他們吃吧,吃飽了再打。兄弟們放心,你們吃粽子期間我們絕對不放冷箭。我們殿下說了,大家原本就是一家人,因着狗皇帝昏庸,讓大家沒飯吃,這才不得已造反。說來說去不都是為了口吃的,趕緊吃吧,今天攻城,還不知道明天是不是活着,好歹當個飽死鬼。”
這一通話說下來,城下立刻有士兵哭了出來。誰願意打仗啊,自從軍中缺少軍糧,他們從一天三頓幹的變成三頓稀的,這兩天稀飯都沒辦法保證三頓了。今天早上攻城之前,好多人只喝了一碗稀粥。
那粽子是喻晚和月亮一起帶人做的,柳若芙在裏頭加了一些特制的香料,裏頭是肉餡兒,聞起來就十分香,好多士兵的肚子已經開始咕嚕咕嚕響。
有個受了傷的士兵知道自己今日肯定要死在陣前,立刻撈了一個粽子扒開就吃,“上頭的兄弟,感謝義節王殿下,我吃了這個粽子上路,就不用當餓死鬼了。”
城樓上士兵又喊話,“兄弟,多吃兩個,吃飽一些上路,下輩子記得長眼睛投胎到南方,義節王殿下給你分田地。兄弟是哪裏人?等你死了我給你家裏捎個信,爹娘一直在家裏惦記我們呢。”
那士兵邊吃邊哭,“多謝兄弟,不用了,就讓爹娘以為我一直活着吧。”
有人帶頭,吃粽子的人越來越多,城樓上果然說道做到,不再放箭,見大家吃完了,又繼續倒粽子,“兄弟們,你們吃飽了就讓一讓,喊後面的兄弟們來吃吧。我們今年豐收,今日的粽子管夠,城裏面還在包呢。”
不得不說,都是一個老祖宗傳下來的民族,大家骨子裏的文化是相通的,把戰争放一邊,大家很容易被這種氛圍所感染,就仿佛去村裏別人家串門,送你兩個粽子吃一樣。吃過粽子的人果然讓開了,後面的士兵排隊到城樓下領粽子。
楚國公看到城樓下的一幕,忍不住對天長嘆,“天要亡大景。”
衆将領問要不要把士兵們喊回來,楚國公搖搖頭,“罷了,讓他們吃飽吧。”
士兵們在城樓下吃了頓飽飯,聽到後面将軍鳴金收兵之令,心裏都十分高興。剛吃了人家的粽子,總不好再去打人家,不打最好,本來都是一家人,打什麽打啊。
士兵們吃飽後高高興興回去了,到了晚上,城樓上再次喊話,請兄弟們過來吃飯。一籃又一籃的飯菜從城樓上送了下來,士兵們排隊吃飯,吃飽後回楚國公的軍營歇息。
如此詭異的現象在楚國公從戎幾十年生涯中第一次遇到,他不能阻攔,不然就是置士兵生死于不顧,他也不能讓大家攻城,這個時候攻城,士氣是最差的,必敗無疑。
雙方陷入僵局,楚國公開始想辦法到處找糧食。
城內,戚大刀問大錘,“殿下,我們要一直這樣養着他們嗎?”
大錘嘆了口氣,“本來都是自家兄弟,何必打打殺殺,咱們糧食多,先養幾天吧。”
戚大刀想到大錘一慣的作風,遂不再說話,趁着對方松懈的機會,把城內仔細整理利索。
就這樣,大錘真的養了對方的士兵十幾天。楚國公還沒找到糧食呢,朝廷的問責聖旨卻先到了。景環帝質問楚國公,為何遲疑不前。
楚國公以前在西北時不大和京圈打交道,人人都說皇貴妃盛寵誤國,他還覺得那些男人自己沒本事就往女人身上賴,可最近不管他到哪裏調糧,皇貴妃都能提前插一杠子,讓他第一次知道了什麽叫寵妃的力量。
楚國公沒時間和朝廷打嘴仗,準備立刻反攻,等他拿下江州府,回去再和那些魑魅魍魉鬥争。雖然人家養了他的士兵十幾天,但打仗就是打仗,大是大非面前,只有立場,沒有對錯。
大錘時刻關注着這邊的動向,聽說楚國公被朝廷申斥,她準備最後一次統一發盒飯。
那天早上,士兵們自發到城樓下等早飯。今天的早飯是鹹稀飯和窩窩頭,那稀飯熬得特別香,裏頭還加了肉沫沫,每人限量一大碗。
士兵們吃飽喝足後又回去了,不到一個時辰,軍令下來,所有士兵一起攻城。
不管士兵們如何不願意,還是拿起刀槍轉身去攻擊剛才給他們發早飯的守城士兵。可他們打着打着,忽然感覺天旋地轉,一個個啪嗒啪嗒從雲梯上跌了下來。跌下來的人磕得頭破血流,樓下的人想繼續往上爬,也發現自己雙腿不聽使喚,意識越來越模糊。
很快,城下的士兵像下餃子一樣咕咚咕咚全部栽到在地。
大錘笑看着樓下的景象,“這些糧食沒有白費啊。”
戚大刀忍不住拍馬屁,“殿下英明。”
大錘立刻下命令,“衆将聽令,立刻帶人出城,将所有昏倒士兵綁起來,圍剿剩餘士兵。”
六大将領全部出動,所有士兵手裏都拿着許多繩子,到了城外後就開始綁人,有些敵兵因為藥效的原因還沒昏倒,見大家都昏倒了,立刻兩眼一翻倒在地上。
楚國公心口的那一口血終于吐了出來,“奸賊害我!”
誰他娘的能想到今天義節王會在早飯裏下迷魂藥啊,十幾萬軍隊啊,只有在自己軍營裏吃飯的幾千人沒有中招,其餘全部昏倒。
張兆元和金童在城樓下綁人,駱青松等人去圍攻楚國公。幾萬對幾千,那還打個屁啊。楚國公不願意走,蘇大郎一刀把他打暈,直接拖走。
等那些士兵們醒過來時,發現自己被綁得嚴嚴實實。大錘命人一個個問,願意投降的留下,不願意投降的直接殺掉。士兵們哪裏管什麽立場問題,能活命就好,反正當初當兵也不是自願的。
這一仗持續了近兩個月,從盛夏打到初秋,大錘損失了五萬人馬,最後俘虜十二萬人,成為史上以少勝多最有名的戰争。
加上俘虜,大錘現在有近二十萬人。而楚國公,還沒到京城就被皇帝摘了帽子。
大錘顧不上楚國公,趁着朝廷暫時沒有軍隊過來,與駱青松王明權一起帶着十萬人馬立刻去攻打吳王,戚大刀父子和金童等人帶着另外十萬人馬南下,預備将南邊所有地盤一鼓作氣全部拿下。
這個中秋節大錘是在馬背上過的,要不是姐妹們給她送來幾個月餅,她都要把這事兒忘了。這回十姊妹跟着她出征,個個都得到了歷練,不管是急行軍還是上戰場,沒有一人皺眉,連膽小的月亮都敢帶着人出城搬運屍體。
等到八月底,大錘的十萬軍隊兵臨渝州城,吳王見到大錘的部隊,站在城樓上和她寒暄,“久仰義節王殿下風采,今日得見,吳某甘拜下風。”
大錘仰頭喊道,“吳大傻子,本王被楚國公打得差點命都沒了,你跑哪裏去了?”
吳王尴尬一笑,“姜姑娘,我不是在後面抄了楚國公的糧草,不然您想打勝仗怕是沒那麽容易啊。”
大錘罵道,“本王能打勝仗,是本王自己運籌帷幄、骁勇善戰,和你有屁的關系!本王這次來就是問罪的,你要是能乖乖出城投降,本王饒你不死。”
吳王咽了口口水,他娘的,這女人也忒厲害了,原本指望他們互相消耗,老子最後去撿個便宜,沒想到她居然能把楚國公的軍隊全部吃了下來!
吳王後悔的腸子都青了,可事已至此,他只能服軟認慫,“殿下吶,渝州城兵少将寡,我也不如殿下能征善戰,我,我不敢去啊。”
大錘第一次見到這麽窩囊的人,也不知當日他到底是怎麽造反成功的,“休要多言,即刻開城門!”
吳王把脖子一縮,“姜姑娘,咱們是盟友,你來打我,會被天下人唾罵的!”
大錘呸了一口,“本王不打你才會被天下人罵,本王給你一個時辰考慮,如果不開城門,本王就把你這城門轟爛!”
吳王急了,任憑他怎麽說,大錘就是不理他,命人把十幾門大炮架在城門口,還讓人封死所有城內出口,防止吳王逃跑。
一個時辰後,大錘下令開炮。
轟隆,轟隆,第一輪轟炸剛結束,城牆上就豎起了投降的旗幟。
作者有話說:
早上好,昨天中午做夢自己買彩票中了大獎,夢醒來好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