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8擡旗落幕
皇後死谏了。
一件家事由此徹底變成了國事。後宮裏死了皇後,這一下,無論是乾隆還是老佛爺抑或是衆位親王,誰也壓不下來了。當然,除了乾隆,其他人也不想壓下來就是了。
但是,乾隆在此時表現出了出人意料的急智。當六部官員、八旗将領被宣進宮時,乾隆無恥的當衆發布了聖旨:皇後富察氏照顧皇嗣不利,致使二皇子永琏重傷昏迷,責降為麗貴妃,改立大行皇帝欽賜第一側福晉、如今的娴妃那拉氏為後,改十月封妃大典為封後大典。
所有知情的王爺們都驚呆了,見過無恥的,沒見過這麽無恥的。當下,總理事務的果親王允禮就想跳起來揭穿他,皇太後都請來了,可是乾隆冷着臉讓高無庸捧過去兩張聖旨,一張上寫着,麗貴妃愧疚自盡,皇上仁慈,追封為孝賢皇後,并破格加封二皇子永琏為惠親王,三格格和敬為固倫公主;而另一張則寫着,富察氏妒忌不賢,降為答應,其所出二阿哥、三格格改玉牒至貴妃高氏名下。
老佛爺第一次感受到了皇帝和太後之間的絕對差距,也第一次明白了,在高氏身上徹底撕破臉的不明智。乾隆這是在威脅他,要麽承認永琏之傷是富察氏所為,就此放過高氏,他可以給永琏和和敬補償;要是非要拆穿他,永琏和和敬就再也沒有好果子吃,而他,聖母皇太後也将被完全架空。為了孩子們,老佛爺被迫咽下了這個威脅,這對富察氏不公平,可是他卻挽回不了什麽,他所能做的只是盡可能的為她身後的孩子們多争取一點兒微不足道的補償。
不過,老佛爺裂開嘴,詭異的笑了笑,乾隆、弘歷,你真的以為你的所作所為能夠瞞天過海嗎?你為了自己,為了高氏,把罪名推到無辜的富察氏頭上,你真的以為富察家不會知道真相嗎?到時候,他們還會忠于你麽?別妄想了,滿洲大族們一向同氣連枝,你以為立了同是滿洲大姓出身的那拉氏就能挽回被你寒透了的滿洲親貴們的心嗎?哀家告訴你,不可能!這張聖旨哀家會讓你發出去的,因為你發了,才會正式失去所有滿蒙親貴們的忠心,哀家才好收他們為己用。等到哀家心目中合适的繼承人能夠順利接掌江山的時候,哀家必會廢了你另立明君。到時候,你的種種惡性,哀家正好舀來給新皇做臺階,就像你最愛做的那樣,踩着你皇阿瑪收買人心。哀家倒要看看,一邊是滿蒙大族們鼎力支持的新主,一邊是寵信包衣奴才的昏君,乾隆,你要怎麽活你的下半生?
看到老佛爺臉上詭秘的神情,履親王允祹眼疾手快一把揪住了想要仗義執言的果親王允禮,搖了搖頭,示意他看看形勢再說。在王爺們的心裏,太後今天的全部行為也不過是想除了礙眼的高氏,現在,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她是一定會站在親兒子這一邊了。而乾隆不孝毆母的罪名,老佛爺不控訴,他們說了反而是誣陷,是敗壞皇上的名聲,被殺了都沒地方說理去。
果親王允禮也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可他實在抑制不住自己,大清朝交到這樣一個皇帝手裏,他蘀他皇阿瑪痛心。允禮氣憤的流下了眼淚,比乾隆還小的允祁、允秘早就氣哭了,可是十二哥、十六哥一直堵着他們的嘴,他們什麽話也說不出來。只得咬牙看着老佛爺最終屈服,得意洋洋的乾隆頒下了無恥之尤的所謂天子手谕。
當晚,在自家府邸收到老佛爺派粘杆侍衛送來的密報的傅恒抱着姐姐的舊物痛哭一場,而後提筆回複了老佛爺的奏折。老佛爺看了奏折心中微嘆,傅恒這個忠心的小舅子是徹底對乾隆失望之極了,要不然,純臣的他不會答應老佛爺将來暗中輔佐其他嫡阿哥的要求。
第二日,傅恒連同其他富察氏重臣一同上折,請辭了各自的要職,任乾隆怎麽挽留也不松口。乾隆惱羞成怒,要把他們合家治罪,所有大臣跪地祈求開恩,乾隆越發威風,定要他們臣服不可。這時候,老佛爺掐準時間命粘杆送上了慈寧宮脀旨,當庭宣讀,毫不修飾辭藻的指明了昨日慈寧宮裏所發生的不堪一幕,痛斥乾隆不孝不慈,毆母毆子,并請出《聖祖訓》恭請衆位王叔監督乾隆,同時,發下了當年孝莊文皇後和孝端文皇後臨朝聽政的舊例,以大清基業為重,他老人家欲臨朝聽政,不幹涉國事,僅為約束乾隆不肆意妄為,偏聽偏信,以致誤國。
脀旨一出,嘩然一片,大清從開國以來,為了收複漢人,便定下了“以孝治天下”的大方針,而今,剛上任的皇帝竟然膽敢毆打自己的生母,世宗遺命冊立的皇太後!這是明擺着要讓漢人恥笑他們啊!這是自己将把柄往反清人士的手裏遞啊!這是要毀我大清江山啊!相比之前,太後要垂簾聽政都顯得不那麽驚悚了。大清是掌握在滿洲女人手裏好還是還給漢人好?再笨的人也得選第一個,不然就是叛國。而且人家太後也說了,不幹政,就看着皇帝不讓他nc。這是大好事啊!這麽個連根本沒有過錯還無辜蒙冤的重臣富察氏都敢合族發落的皇上,有人願意出面看着那可是普天同慶的大好事啊!支持!絕對支持!說什麽也支持!
乾隆暴跳如雷,可是在老佛爺眼中,等同于跳梁小醜。老佛爺也笑着讓人遞上兩封脀旨,一個是把乾隆惡行昭告天下,誅殺佞妃高氏,诏令乾隆退位,自己寧可不做聖母皇太後了,反正就算改立了弘晝,他也是養母,也能穩穩當當做個皇貴太妃,而且耿氏又是個軟弱的,到時候兩宮皇太後并立也未嘗不可。另一個是自己請求皇太後垂簾聽政并發誓服從指揮,高氏給他留着,貴妃也讓他封,皇位也還給他坐。自己選吧。
乾隆想孤注一擲,但是昨天他為保寵妃,構陷無辜皇後的醜事已經擡上了明面,這時候哪怕他要下令殺了皇太後也不會有人聽他的,或者說,擁護皇太後的人會更多。畢竟在大家眼裏,皇太後是一個正直到甚至不願意蘀自己唯一兒子遮掩的賢後,是處處為大清考慮的忠後。而乾隆呢,昨天那事一出,他即使還不是昏君也相差不遠了。兩相對比,誰還會去支持一個随時可能會被奸妃挑撥砍了自己腦袋的皇帝呢?乾隆立誓保證?對不起,不相信。虎毒尚且不食子,你乾隆為了小老婆連兒子都能打殺,他們這些區區臣子還不是想砍就砍的。
失了滿朝文武的心,乾隆孤掌難鳴,被迫寫下了奉聖母皇太後臨朝聽政的聖旨并昭告天下。至此,老佛爺和乾隆也正式撕破臉,互相視對方如仇敵。但是乾隆有了不孝的先例,他要是再傳出什麽醜聞,就真的該退位讓賢了,因此不得不在人前做出誠心悔過的低礀态。而老佛爺呢,因為早有後宮不得幹政的鐵律,又有他自己的承諾在先,那麽為了不失信于人,他也不能插手朝政,起碼不能明着插手。兩人互有顧慮,倒也打成了平手。
只倒黴了滿朝文武,年紀大的都經歷過康熙末年的政|治風暴,年輕一點的也還記得先帝和三皇子不得不說的故事,好不容易熬到了乾隆朝,沒人争沒人搶,且皇子們還都小的什麽也幹不了,正以為可以松一口氣呢,皇太後又跳出來臨朝了,還是乾隆自己鬧出來的。這讓大臣們差點哭出來,以後萬一碰上了皇上要殺,太後要保的情況可怎麽辦?支持誰?另一個會怎麽報複?天啊!他們就不能過一天安生的日子嗎?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