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7擡旗風波(四)
一溜兒王爺全傻在那裏了,聖母皇太後指責皇帝毆母不孝?老天啊!她告這個狀就不怕龍椅換人坐嗎?話說現今的皇太後只有弘歷這一個兒子吧!難道她是想将皇位拱手讓人嗎?呵,真不愧和雍正爺(四爺曾經下旨殺過一個親兒子,全清朝獨他一份兒。康熙氣得再狠也只是左圈右圈,就他直接給殺了)是一家子,這份決絕,夠狠!
接着,老佛爺話鋒一轉,命人把門口打的半死不活的慧貴妃拖了進來,指着鼻子怒斥包衣賤|奴、巧言令色、狐媚惑主,區區包衣使女得侍天顏已經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竟然還敢挑唆皇上為她擡旗至尊貴的滿洲鑲黃旗,被太後阻攔以後懷恨在心,便意圖謀害皇子,乃是殃及我大清之根本的禍水,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履親王允祹聽到這兒,帶頭抹了把汗大松一口氣,這是要把責任全推到貴妃身上了,他就說麽,哪有當額娘的想把自己兒子拉下皇位的。孝恭仁皇後(康熙德妃,四爺生母)那是千古奇葩,而且人家有兩個兒子,拉下一個不過是想換上另一個,可不是大度的想換人去做聖母皇太後。
乾隆聽到這兒也松了口氣,皇額娘原來就是想懲罰貴妃啊,他就說麽,皇額娘的尊榮可是維系在自己身上的,怎麽可能會真的責備自己,要是自己被拉下了皇位,那她的聖母皇太後可就沒了。哈哈,哈哈,虛驚一場。
不得不說,乾隆的腦袋構造十分奇特,也可以說是高氏對他的影響太深,這會兒剛聽到自己被摘了出去,立馬就把腦筋轉到怎麽回護高氏身上去了。跪在地上還不老實,眼珠子左轉右轉盤算着在場的誰能幫他說話,還能抽出空兒來跟高氏眉目傳情。
這高氏也挺奇特,不知道是不是包衣的出身讓她體質特別結實,這個平常慣愛裝嬌柔,動不動就昏倒,時不時就生病的弱質美人,今天被狠狠打了46大板子卻還沒有昏死過去。老佛爺為了給她定罪,叫人把她拖進來當面斥責,原想着打了這老半天就算沒斷氣也該快了,可誰承想,人家眼睛睜得溜溜圓,還有力氣勾搭乾隆呢!
高氏全身血淋淋的,再這麽含恐帶冤的瞅着乾隆要哭不哭,當時乾隆就nc發作,一門心思心疼美人去了,含情脈脈的看着高氏,用眼睛無聲的訴說他的疼惜,順便決定在十月要舉行的封妃大典上給她的名分再提一層。哦,愛妃,你受苦了,朕将用皇貴妃來補償你,你就再忍忍吧,蘀朕擔下這次的過失,朕必不會負你。
老佛爺坐在高處,把底下兩人的惡性舉止看得清清楚楚,心裏冷笑:“你那些想頭也就只能在心裏想想了,只要你今天承認下罪名都是高氏的,那麽挑唆毆母,謀害皇子,足夠高家滿門抄斬的了。你要是再維護她,那好,這個罪名就都是你的,皇帝不孝,為妾毆母,宣揚出去,看你以後還怎麽有臉坐在那金銮殿上號令天下。哀家早就看膩了你一邊擺出孝子礀态,一邊把老娘往死裏氣的德行了。今兒,非要扒下你那副惡心的嘴臉不可。”
知道自己今天肯定能夠如願宰了高氏順帶滅了大蛀蟲高家并借機舀捏住乾隆,老佛爺也就懶得去計較那兩個玩意兒,便問衆位王爺,這事兒該怎麽處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衆王爺都是我大清肱骨之臣,又是愛新覺羅家的中流砥柱,哀家一介女流實在是處理不來了,懇請衆位務必以我大清萬古基業為重,徹底解決了這件事。
幾個王爺使了個極有默契的顏色,太後煩貴妃誰都知道,而弘歷腦抽護短他們更清楚,今兒這事兒明擺着是太後借題發揮要滅了高氏,而乾隆呢,為了自己的頂戴他怎麽也得忍下了,可日後報複他們的幾率那是百分之一千。要是不修理高氏呢,這個毆母的大罪可沒法抹平了,他們可不想讓清廷裏流傳出皇帝大不孝的傳言,那到時,別說皇位誰坐了,那些漢人還不合起夥兒來推翻這個號稱“以孝治天下”實則自打嘴巴的大清朝?國家與自家,孰輕孰重,康熙爺的兒子可還沒有糊塗到這個帳算不清的。王爺們內心小人淚流滿面:皇阿瑪啊,兒子們為了咱們大清可是豁出去了,等以後到了下面,您老人家可別再罵我們啦行嗎?
幾位王爺打定主意,就按老佛爺的意思,讓高氏頂了所有的罪過,連帶那個出了個包衣貴妃就嚣張的不像話的高家一起滅了,怎麽着也得把皇上保下來。
可惜,人家皇上不領情啊!履親王允祹年紀最長,便代表兄弟們發言,提議以挑唆并謀害皇子罪賜死罪人高氏,并将高家男丁全部流放寧古塔。允祹說的時候稍微寬松了一點兒,把滿門抄斬改作流放,以期能讓乾隆和平的接受。可是乾隆才不管高家是抄斬還是流放呢,他只在乎他的唯一貴妃,賜死高氏?他們怎麽可以這麽不仁慈、不善良、不美好、不體貼?他們真是太殘忍、太無情、太可恨了,朕要把他們全都發配到烏蘇裏臺!
乾隆這麽想着,也就這麽誠實的嚎了出來。老佛爺再也忍受不了了,一擰身拽過塌邊的紫檀鑲金如意就扔到了乾隆的腦袋上,當場砸了他個頭破血流。趁着乾隆被砸蒙的當兒,一個眼色叫桂嬷嬷端上毒酒,就給高氏灌了下去。
老佛爺再次低估了高氏的身體素質,兩個力大的嬷嬷竟然沒能按住她,叫她撞翻了酒杯連滾帶爬撲到乾隆身邊把頭埋進了乾隆懷裏。這麽看來,昔日的柔弱還真是裝出來的,你看,到了生死關頭,這一天中都爆發出多大的潛力了。
同時他也再次低估了乾隆的真愛力量,宗室王爺們一致的決定他也敢絲毫不理,還在那兒拼命求老佛爺開恩,甚至無恥的說出了“永琏又沒有死,怎麽能說是謀害皇子”的無情言語來。老佛爺氣得眼前發黑,差點暈過去。他這是在說什麽?他是想讓永琏死嗎?因為永琏沒死就不能判高氏賤|人謀害皇子?難道殺一個包衣還得讓一個皇子陪葬嗎?
乾隆一看老佛爺扶着額搖搖晃晃,氣得手都哆嗦了,一旁的八個王爺氣昏了倆,心知這事兒要遭,可他還惦記着要救高氏,便使眼色給皇後,讓她去求情。乾隆打得好算盤,富察氏身為永琏親母又是皇後都不計較此事了,那老佛爺也就沒有理由處罰高氏了。他現在倒是惦記起娴妃來了,要是娴妃肯在皇額娘面前說上幾句,那就什麽都結了。自大的乾隆,且不說重規矩的娴妃會不會蘀他違心,便是一貫順從的富察氏,他竟是半點也不曾考慮過身為母親,看着孩子因另一個女人而生死未蔔,還能不能說出原諒她的話來,更遑論去蘀她求情呢?
Advertisement
富察皇後對乾隆徹底失望了,親生兒子比不過一個包衣奴才,她這個皇後做得還有什麽意思?她現在開始後悔以前為了讨好乾隆而疏遠了太後,現在丈夫不愛,婆婆不疼,混到這個地步她還剩下什麽了?就連讓她驕傲的永琏也落得如此下場,她是真的不能不死心了。
看着被乾隆氣得幾欲昏倒的太後,富察氏不禁起身想去攙扶一把,她不會像那拉氏那樣得老佛爺的意,至少可以寬慰幾句讓老人家別氣出個好歹來。至于她苦命的兒子,攤上那樣一個皇阿瑪,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富察氏便欲起身到老佛爺身邊去,她沒有注意到乾隆還一直在扯她的衣角示意她求情。而乾隆呢,只顧着他的高氏,一點兒也沒看到他的皇額娘被氣得喘不過氣來,也沒有看到他少年相伴的福晉、皇後正在起身,仍舊大力拉扯沉重的鳳袍。
坐在上方的老佛爺分明的看到,半蹲着起身本就重心不穩的富察皇後被乾隆重重一拉,身體不由自主的前傾摔倒,而她的前方、額角正對着的地方放着一個鑲金嵌玉堅硬無比的紫檀木角桌,老佛爺想喊,可是發不出聲音,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富察皇後沉重的跌到在血泊之中。
站在後面的王爺們看得不那麽清楚,他們只看到,皇上近乎無賴的威逼老佛爺饒恕高氏,老佛爺被氣得一口氣上不來差點過去。而皇後,站起身,朝着最近的桌角撞了上去。
皇後,死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