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秋
伴随着十裏飄香的桂花以及滿地翻黃的銀杏葉,中秋節終于在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中到來了。
以往過中秋都是在‘奉天殿’設宴宴請百官,但是今年惠明帝突發奇想,要在格調清雅的‘迎風堂’設中秋宴,因為‘迎風堂’就築在水邊,今年池裏的蓮花盛開的別樣紅。
月亮初上,正是入席的時候,凡是六品以上的官員都來了,由于是在晚上賞月,自然後宮嫔妃們也都在。
李承允到時,教坊司樂曲已畢,‘迎風堂’高堂滿座,熱鬧異常。惠明帝高坐在水晶禦榻上,看向姍姍來遲的李承允,問道:“你怎麽才來?”
李承允道:“出門時,遇了點事兒,這才誤了時辰。”
惠明帝微蹙眉,有些不悅,坐在旁邊的蘭貴妃瞧見,溫柔笑道:“皇上,臣妾上次唱與您聽的曲子還有下半曲沒唱會,今兒個臣妾用蕭給您吹一曲。”說罷秀蓮遞上了一支白玉蕭,伴着滿室的幽香,蘭貴妃緩緩吹起來,回旋婉轉。
李承允看向對面的柳文朝,唐維桢隔着陳學良坐在柳文朝右手邊,二人一邊飲酒,一邊賞月,仿佛把陳學良當作透明體,陳學良面無表情地獨自飲酒,在李承允看來這二人像在‘打情罵俏’,李承允無趣地挪開了目光。
一曲畢,坐在惠明帝身旁的皇後趁機盛了一碗湯放在他面前,道:“皇上,嘗嘗這個佛手湯,臣妾特地吩咐光祿寺小火慢煲一個時辰做出來的。”
惠明帝拿起勺子喝一口,品品味,又喝了一口,方才點點頭說道:“不錯,皇後有心了,”他又喝了一口對蘭貴妃道:“愛妃,你也嘗嘗。”随即對其他人也說道:“都嘗嘗吧,這湯真不錯,大家別拘束,敞開肚皮盡情吃喝玩樂。”
這時所有人的神情都齊刷刷地一致像死了爹媽如喪考妣般盯着眼前的這碗佛手湯。京城光祿寺做的膳食難吃就是連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民間都在傳‘京城四大不靠譜’:翰林院文章,武庫司刀槍;光祿寺茶湯,太醫院藥方。
很快珍馐美味都上齊了,一眼望過去色味俱佳,垂涎三尺,聽到光祿寺三個字就畏之如虎豹的所有人懷着‘滿腹心事’把這些菜一掃而空。
最有趣的是許多大臣紛紛自己從家裏帶飯菜到皇宮吃,柳文朝柳明宵就是其中兩個,淩然經常給他們兩兄弟送飯,所以李承允才對淩然印象深刻。
最後序班端着托盤給所有人上了一道點心,陳學良看着眼前的月餅,似有感慨摸着自己的三绺髭髯說道:“這月餅還有個故事,相傳華國老祖宗把‘八月十五起義’這個字條塞進月餅發到各路起義軍手中,形成‘新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才取得了勝利。”
惠明帝舉起酒杯對陳學良道:“不忘先輩英魂,當繼先輩之夙願,吾輩應使國之昌盛。”惠明帝喝完了杯中酒,便對大家說道:“都嘗嘗月餅。”随後又對太子李長爍說:“聽聞你府上有一門客,有‘京城四大才子’之稱,據說此子年紀輕輕,便有狀元之才,你也該收起你那花花腸子了,別整日裏出去胡鬧,多跟這樣的學生親近,将來朕才放心把這天下交到你的手上。”
李長爍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說道:“父皇,您的教誨孩兒都已經記下了,孩兒會謹遵父皇的教誨與那人多親近,多學習。”
惠明帝滿意的點點頭,就在百官吃着月餅對着月亮吟詩作賦之時,李承允低聲對慕宇說道:“我在蓮花池前面的亭子等你們。”
很快慕宇便帶着欽天監監正趙四德到了亭子,趙四德一只腳剛踏進亭子,李承允就發話了:“城西路有幾間鋪子挺合我意,聽聞你在那一帶‘小有名氣’,不如幫本王盤下它們。”
趙四德笑道:“楚王別拿我打趣了。”
李承允轉過身來看向趙四德,笑道:“本王想要的是最繁華地段的那幾間。”
在中秋宴之前,李承允便派慕宇去調查趙四德,發現趙四德在城西一帶‘小有名氣’——富人的名氣,一個正五品何來銀錢購置繁華地段的鋪子,于是慕宇深入調查,發現這幾間鋪子是趙四德用手段逼迫原先的老板以低價轉讓給他的。所以李承允為了等慕宇的情報誤了中秋宴的時辰。
能體察皇上的心意,觀察天象的人怎麽會是蠢人呢?趙四德一聽,心中雪亮,楚王這是抓住自己的辮子了,于是只好道:“楚王有何吩咐,只管說,能做到的事情我盡量去辦。”
李承允勾了嘴角,道:“和聰明人講話就是省力,本王完婚的日子訂在明年七月七日七夕節。”
趙四德笑道:“明了,明了,王爺對王妃真是體貼浪漫。”
李承允意味深長一笑。
“……有刺客……快來人……保護皇上”,遠遠地傳來吶喊聲,李承允聽聞快步地走回去,‘迎風堂’內亂成一片,柳明宵護着惠明帝往殿內走去,李承允在人群中搜尋着柳文朝的身影,待看見柳文朝無恙後松了一口氣,他幾步走到柳文朝身邊,道:“你沒事吧!”
柳文朝見是李承允,道:“無事,皇上受了不小的驚吓,你剛去哪兒了?”
李承允将柳文朝全身上下打量一遍,确定沒有受傷後,才道:“我就離開片刻,先生就想我了?”
柳文朝:“……”
一衆人等都在禁軍的護衛下進了內殿,百官嫔妃們驚魂未定,錦衣衛指揮使歷尹跪在地上,道:“微臣護駕不力,請皇上降罪。”
刺客是太監韋亦,當韋亦将匕首刺向惠明帝那一刻,眼見惠明帝就要命喪黃泉,應鋅舍命撲在了惠明帝身上。錦衣衛職責本就是保衛皇上的安全,可是卻晚了一步,使匕首落在了應鋅身上,歷尹就是趁這個時候割破了韋亦的喉嚨,一劍封喉,随後韋亦便被幾個錦衣衛拖出了堂外,所經之路血跡斑斑。
惠明帝怒道:“該殺,若不是應鋅替朕擋這一下,那匕首刺進的便是朕的胸口,朕還能不能活命都不得而知。”頓了頓,又道:“來人,将歷尹壓入天牢。”
陳學良道:“皇上,刺客已經死了,何不等調查清楚有無人指使再做處置。”
惠明帝厲聲道:“除應鋅外,把所有的宦官都先逮捕看押,今夜負責巡查的人是誰?”
柳明宵跪下:“皇上,是臣。”
惠明帝看向柳文朝并未答話,群臣也紛紛看向柳文朝。
柳文朝是前任首輔徐壽輝告老還鄉前力薦入內閣的,徐壽輝是惠明帝的老師,現雖已故,但惠明帝對這位老師很是敬重。
殿內鴉雀無聲,一片寂靜。本以為會無人再說話時,陳學良卻道:“柳明宵作為今晚巡查主要負責人,卻連帶利器之人都未查出,焉不知是否有意為之。”
柳文朝站出來道:“說話辦事都求一個證據,陳大人有何證據證明?”
殿內再一次陷入了死寂。
所有官員都知道這不只是一樁刺殺案,更是首輔與次輔之争。
在清除敵人首腦之前,必須清除一切外圍和幫手,所謂摻沙子,挖牆腳是也。(1)
柳明宵便是柳文朝重要的幫手,如果能趁機折了柳明宵,那相當于直接斷了柳文朝一臂。
出乎意料的是,劉芳站了出來:“皇上,現在還不是蓋棺定論的時候,還是要先從刺客入宮前查起,”
衆人頻頻點頭,小聲議論,表示贊同。
惠明帝思考片刻,道:“應鋅舍命護駕,升為總管太監,錦衣衛指揮使歷尹護駕不力,廷杖八十,禁軍統領柳明宵管制疏忽,廷杖六十,所有宦官即刻拿下。柳卿,陳卿,為了避嫌,此事便交由劉芳審理,你二人可有異?”
“皇上英明。”
關于權臣之争,惠明帝心裏也是明鏡般,畢竟帝王擅長的便是禦權術,自己的命都差點丢了,此事他誰也不想偏袒,想要個清晰明确的結果,所以交給劉芳最合适,他為人公正清廉。
今夜,注定是個無眠夜,連皇上都被刺殺,想來哪裏還有安全之地。因為一個太監,鬧得皇宮中所有人惶恐不安。
夜已深,美好的中秋佳宴已刺殺事件結束,極其不應景,劉芳與刑部留下來逮捕宦官,司禮監與錦衣衛負責杖打歷尹與柳明宵,其餘的官員都紛紛離開了。
宮門外一處不顯眼的幽暗角落裏,一輛馬車靜靜地等待着,拉車的馬有兩匹,馬車以黑楠木為車身,窗牖被一簾暗紅色的布幔遮擋着,使人無法察覺裏面的情景。這時坐在馬車裏的主人掀起布幔一角,他的臉影在幽暗處,棱角分明的五官如同被鬼斧神工雕刻般那樣精致,俊美絕倫,星月相映下,他深邃的眼睛略顯多情,像是世上最好的催/情/藥。
--------------------
(1)來自明朝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