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賜婚
人生,有無數次的相遇,一人與一人之間,卻只有唯一一次的初見。
“慕宇,下好大的雪,我們去宮後苑賞梅,聽宮人說今年的梅花開得早,異常漂亮壯觀。”一道意氣風發朗朗之聲響起。
慕宇看向室外鵝毛般的大雪,說道:“二皇子殿下,你等等我,我拿上紙傘。”
慕宇替二皇子撐着傘來到宮後苑,兩人賞着大雪,品着紅梅,不知不覺間便行到了梅園深處,二皇子眼前一亮,忽地瞥見一抹紅,定睛細看,原來有人已先他一步到了此處賞梅,這人身披一件白色的狐裘氅衣,腦後簪着一支玉簪,一手執紅傘,一手撫摸着梅花輕嗅着,乍一看,竟雌雄莫辨。一陣凜冽的寒風刮過,那人額前的發被吹起,露出了凍得通紅的鼻子,分外惹人憐。
二皇子呆呆地愣在原地,仿佛腿灌滿了鉛,明明是個男子,他竟一時分不出是梅花好看還是那人好看。鬼使神差的他像那人走去,這短短的一小段距離,他仿佛走了很久很久,距離那人越近,他的心仿若驟然停住,這是怎樣的知覺呢?這個人與其他人都不同,走到他身邊,風停了,雪停了,仿佛四季的生命都暫停了,統統歸入某個大雪紛飛的剎那。當他擡眼看你的瞬間,紅梅綻放,生命之野浮動着幽幽的暗香,從此便在他年少的心裏埋下了一顆名為愛的種子。
“……王爺……王爺,醒醒,京都來人了。”李承允從夢中驚醒,看見慕宇畢恭畢敬地對自己說話。他揉了揉眼睛,察覺到亵褲黏膩的感覺,撫摸着手裏的玉簪,呼出一口氣,又夢見他了,已記不清多少次了。
片刻後李承允坐起半靠在紫檀木榻上,揉着太陽穴,聲音喑啞:“把來人帶去書房侯着,備水沐浴。”
慕宇提來燙水倒進浴桶後,便在一旁候着。李承允從榻上下來,赤腳踩在羊絨地毯上,順手脫了中衣,丢在一旁。
隔着一道屏風,李承允發出舒服的謂嘆聲,懶懶地說:“把昨天萬賈金送來的金銀珠寶分別送去給右護衛千戶譚慶他們幾個。”
“王爺,昨夜萬賈金在你歇了後還送來兩個美人,我按以往的規矩安置在後院了。”
李承允冷冷笑道:“好吃好穿伺候着,千萬看住了,別讓她們在府裏随喜走動,過段時間就把她們都打發出去。”
慕宇又道:“你歇息之時,巡撫何大人派人傳話請王爺哺時于‘香滿樓’一聚。”
“嗯!替本王更衣。”說話間李承允已經穿好了中衣,正張開雙臂等待着慕宇更衣。
慕宇作為李承允的近衛,早已經習慣替他打理一切事宜。
大約一盞茶的工夫,李承允推開書房的門在書案前坐下,先打量了淩然一番,十七八歲的模樣,由于連着趕了三天三夜的路,淩然此時臉色看上去很是蒼白,頭發也些許淩亂。
李承允靠坐于椅子兩手放在扶手上,一副松散的狀态:“我記得你,你給首輔柳大人送過午膳,他派你來的?”
淩然聽聞看了眼李承允身後的慕宇沒說話。
“我的人,你盡管說。”李承允把他細微的神情看在眼裏。
淩然點了點了頭,從懷裏取出信件:“柳大人說這封信一定要親自送到王爺手中。”
慕宇接過遞到李承允手中,上面寫着楚王親啓:虎乃森林之王,貓為宮廷寵物,願助爾成虎,來日馳騁森林。谏:吏部尚書唐維桢妹妹唐亦清已至婚嫁年齡——柳文朝”
李承允稍加思索了片刻,眼裏露出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笑意:“回去和柳大人說,他日我若為虎,他亦是雄獅,同騁山河。”
淩然:“柳大人特意囑咐,讓王爺您回信與他。”
李承允擡眸瞥了淩然一眼,對站在身後的慕宇說:“研墨。”
待淩然走後,慕宇道:“王爺,柳大人不信任您,想讓您留下證據,以後可以當作憑證。”
李承允絲毫不在意,拿起書信又看了一遍,用手輕輕觸碰上面的字:“并不是柳大人的囑咐,是那小子自己的意思。”
慕宇不解:“那您怎麽不揭穿他。”
李承允把信遞給了慕宇,把玩着手中的玉簪:“柳大人畢竟是本王的先生,不看僧面看佛面,他的面子我還是要給的。”
慕宇看完書信後:“王爺打算幾時回去?”
李承允邪氣一笑:“早晚都要回去,現在回京的路他都給我鋪好了,我不回去豈不是浮了他的美意。”說完便大笑着出了書房。
慕宇跟在李承允身後,心想:王爺很久沒有笑得這麽開心了。
——
京都。
在一個豔陽高照,微風徐徐的下午,一個秀發挽起,穿着上褥交領,長袖短衣,下裙鵝黃色的宮女,手裏拿着一封書信正歡快地穿過長廊,進了一座宮殿。
宮殿裏蘭貴妃懶洋洋地側躺在躺椅上,椅子上還趴着一只貓,這只貓随着蘭貴妃的撫摸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娘娘,這是王爺捎來的書信。”
聽見秀蓮的聲音,眼睛緩緩擡起,張開紅潤的嘴巴對身後二人說:“你們兩出去。”
伸出纖纖細手接過,片刻的安靜後,蘭貴妃輕輕地笑了出來:“我兒說要娶親。”她眼裏止不住的笑意:“吏部尚書唐維桢的妹妹今年十九了吧!改日你把她請來宮裏我見見。”
蘭貴妃站起身,貓也從躺椅上跳下:“你去和應鋅公公通知一聲,本宮新學了首曲子,今晚想唱給皇上聽。”
秀蓮也被這開心的氣氛感染了,應了聲便興高采烈地出去了。
——
第二日。
卯時,宮門已經開啓,百官們紛紛穿着衣冠端正的朝服,他們肅靜無聲地走上白玉階陛,身上的佩戴物發出‘锵锵’的碰撞聲。
樂聲響起,遠遠地一聲:“皇上駕到!”
衆臣:“恭迎皇上。”
惠明帝穿着盤領窄袖黃袍,前後兩肩各金織盤龍一路走上象征着尊貴和高尚的龍椅坐下,身後跟着一排太監。龍椅扶手上盤着金龍,座臺下有二龍戲珠浮雕,看上去非常氣派。
待一名太監替皇上整理好儀容後,立馬傳來另一名太監的聲音:“樂止”
一系列的禮節過後。
惠明帝道:“宣朕旨意。”
太監:“吏部尚書唐維桢接旨,宣皇上昭,唐亦清品貌端正、秀外慧中,朕于貴妃躬聞之甚悅。今楚王已适娶婚之時,當擇賢女與配。值唐亦清待字閨中,與楚王堪稱天造地設,為成佳人之美,特将唐亦清許配楚王為正妃。一切禮儀交由禮部與欽天監監正共同操辦,擇良辰完婚,欽此。”
唐維桢心裏明鏡般:“謝皇上賜婚。”
惠明帝笑道:“起來吧!”随後看向大家,說:“本屆科舉考試的主考官尚未拟定,你們舉薦一下。”
殿下的大臣一半舉薦柳文朝,一半舉薦陳學良,形成了兩股流派。
惠明帝看向他們兩個,舉棋不定。此時,柳文朝卻站了出來,說道:“臣以為翰林院侍講學士劉芳學識淵博,為人清廉,故臣舉薦他。”
劉芳為人确實如柳文朝所說,所以大家無話可說,紛紛點頭,惠明帝見狀滿意道:“那本屆科舉考試的主考官便由劉芳擔任罷。”
舉薦意味着在皇上面前露了臉,若是将事情辦好了,還有希望升官。聽到自己的名字劉芳愣了片刻,随即反應過來道:“謝皇上,臣領旨。”
朝會結束後,劉芳快步走到柳文朝身旁行了個禮,道:“感謝柳首輔的舉薦,劉某不勝感激,還望首輔指點一二,我應如何辦?”
劉芳以為柳文朝舉薦自己是要自己徇私舞弊。柳文朝自然明白他心中所想,于是他笑道:“柳大人無需多慮,秉公辦事便可。”
柳文朝走後,留劉芳一人呆在原地。
這時柳文朝對身旁的唐維桢說道:“我很像奸臣嗎?”
唐維桢笑道:“你與他非親非故,私下也無來往,就這麽平白無故讓他得了個便宜,他能不多想嗎?”
柳文朝:“我舉薦他只是覺得他的品行适合,僅此而已,哪來那麽多彎彎繞繞,能臣從何而來,皆源自科舉,國家興盛,則需人才。”
唐維桢點點頭道:“對,像你這樣的人才真是打着燈籠都找不着。”
柳文朝輕笑:“那像你這樣的便是人中龍鳳。”
就在二人打鬧嬉笑中,陳學良走了過來,譏笑道:“二位這打打鬧鬧成何體統,皇上眼皮底下也不避嫌,不怪別人說二位有斷袖之嫌。”
柳文朝卻不惱,只輕笑道:“別人怎麽說,我聽不見也管不着。”
陳學良看向唐維桢道:“唐大人還真是下了血本,血親妹妹都拿來做棋子,別到時‘賠了夫人又折兵’。”
唐維桢:“感謝陳大人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柳文朝接過去了“這就不勞陳大人操心了,你還是多操心自己的閨女吧!如果嫁不出去了,不妨考慮一下我。”說完拉起唐維桢便走了。
待陳學良反應過來之時,看向二人的背影罵道:“豈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