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五日後,西夏公主的送親隊伍抵達榆林城。
一大早,公孫策連同榆林上下大小官員就站在榆林城門外,等待公主的到來。塞外的風沙很大,尤其是在清晨,公孫策天生畏寒,就算穿了厚厚的皮襖,也抵擋不住這刺骨的寒風。公主的隊伍還沒到,公孫策就有些受不住了。
陳大人看在眼裏,關切地問道:“公孫大人,這塞外可不比京城,冷得很。要不,您先回去,下官替您守着,公主一來,下官立即遣人通知您。”
公孫策和這陳大人相處了幾日,覺得雖然此人太愛溜須拍馬,可最多只能稱得上是一個庸官。根據他這幾日的民情考察可看出,這陳大人平日也算為官清廉,不苛捐雜稅,即無功也無過。因此,公孫策對他的印象好了很多,說:“多謝陳大人。可是這公主出嫁非同小可,本官是非得全程在場不可。放心,我能守得住。”
陳大人看公孫策原來俊秀的小臉一點血色都沒有,心中嘆了一口氣,也不說什麽了。他也知道和親之事非比尋常,公孫大人可是半點都不能馬虎。
總算,過了一個時辰,遠遠的看見有一隊人馬朝榆林城駛來。待他們走近些一看,可不是西夏皇室的車隊。
李乾待他這位親妹妹可不薄,嫁妝是運了一車又一車,護衛也派了整整一百精兵,大宋公主出嫁也不過就是這種排場。
帶送親的車隊走近,公孫策才發現有點不對勁。按理說公主遠嫁他國,雖說一路風塵仆仆,一切從簡,可怎麽說也該有點喜慶的氣氛。但這車隊不僅沒有半分喜慶,反而和行軍作戰一般,每個護衛神色嚴肅,手握大刀長矛,一副随時準備上戰場的樣子。
公孫策來不及疑惑,就見帶隊的将軍翻身下馬,朝自己拱手,說:“本王乃西夏王李乾,想必大人就是大宋禮部侍郎公孫大人了?”
西夏王自己帶隊?這西夏人還真把送親當作打戰了!公孫策腹诽着,口裏卻客氣:“下官正是公孫策。大王一路辛苦,公主也十分勞累,就讓下官帶領各位回榆林城稍作休整,您看如何?
這位西夏王看上去十分疲憊,也不客套,立即就指揮車隊跟着公孫策等回城。在這期間,公孫策算是弄明白了一些事——
西夏的送親隊伍之所以看上去這麽疲憊肅穆,是因為自從車隊一出發,就常常受到不明人士的襲擊,就算隊伍中的守衛都是西夏的精兵,也禁不起這樣的騷擾。雖然最後公主和嫁妝都沒事,可包括西夏王在內的所有護衛都瘦了大一圈。
聽罷公孫策眉頭輕鎖,聽西夏王的描述,那些不明人士倒是和那天襲擊自己的人很像,只是一墨曾經說過襲擊自己的是西夏人,那西夏人為什麽會襲擊自己的王?除非……
公孫策打了個寒顫,不敢再往下想。這是西夏自己的事,他公孫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将公主安全送回京城成親,其他的不是他能夠管的。只是照這麽看,這迎親之路似乎不平坦啊。
陳大人卻沒想這麽多,西夏王李乾倒是對他的馬屁十分滿意,一改之前陳郁嚴肅的模樣,饒是有興致地聽着榆林的風土人情。
公孫策原本當心那群黑衣人會乘機襲擊車隊,但還是有驚無險的回到了榆林城。西夏王和公主住的卻不是公孫策所居住的驿站,而是據說是專門為迎親所整修的行宮。
這座行宮本是前朝皇室所建,但建立後卻一直沒有機會迎來它的主人,如今為了迎接公主,朝廷特意撥款整修這座飽經戰火摧殘的寝宮。看得出,李乾對它挺滿意的。
但公主李婉然卻不知是因為什麽原因,一直都呆在自己房內不出來,連送進去的飯食都沒有動幾口。對此,李乾解釋說因為李婉然思鄉心切,無心飲食。但其中的可信度就值得商榷了。
公孫策也沒有心情去管一個小女孩細膩的心思,因為此時他有更重要的事——展昭終于來了。
前面說了公孫策寫信給展昭要他來保護自己,貼心的小展昭一接到信就馬不停蹄地趕來了,如今正在公孫策的驿站裏休息。
“公孫大哥,為了盡快保護你,一路上我可跑死了三匹馬,你要怎麽感謝我呢?”還俗後的展昭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單純的傻展昭了,這股精明勁也不知是和誰學的。
話雖如此,展昭面對的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巧舌如簧的公孫策:“應該是你感謝我才對。要不是因為我寫信叫你來保護我,現在你還在和陷空島的那只老鼠較勁呢。怎麽樣,你們‘切磋’出了結果了麽?”
“我……”展昭隐隐覺得有點不對,可又說不上來,一時間無言以對,又想到那個白色的身影,莫名的臉就紅了。
見展昭吃癟,公孫策偷着樂了一下,又變成了正經臉,說:“不開玩笑了,展昭,你可知道這圖案是什麽?”
只見公孫策拿着一張紙,上面畫着一個奇怪的圖案。這是那天公孫策在刺殺自己的黑衣人身上看到的紋身,回來後他憑着過目不忘的本事臨摹了下來,但始終不知道這圖案代表着什麽意思。
展昭見公孫策語氣變了,不覺也變得嚴肅起來。他接過那張紙,仔細看了起來:“這個标志……初看像是西夏明理堂……”
“不,不是明理堂。”公孫策打斷他。
展昭點頭:“對,雖然這個紋身很像是明理堂的标志,可仔細看就會發現兩者的不同。公孫大哥,你看這,明理堂的标志上這裏是圓的,可是這張圖上卻是方的。還有這裏……”
公孫策雖然博聞強記,可畢竟不是江湖中人,對于這些組織門派知道的遠遠沒有展昭多。他只知道這個标志長得很像明理堂的,可并不知道其中具體的差別。如今聽展昭一講解,茅塞頓開調侃道:“我們的小展昭也懂得不少嘛,看來以後不能叫你小展昭,而要叫你展博學了。”
展昭到底年輕,被公孫策這麽一誇有點飄飄然,故作謙虛道:“哪裏哪裏,其實這些都是那只白耗子……”糟了,一不小心就說漏嘴了。
“嗯?”公孫策笑得十分奸詐,看來在陷空島的這段時間,展昭和白玉堂發生了不少故事嘛。
“沒、沒事。”
“哦?”繼續微笑。
“……”
“^_^”
“~>_<~”包大哥,你在哪裏,我好想你!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