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儒、道、佛,中華三大思想流派。而今儒佛已去,那剩下的第三個人不用說該是道家了。”
“不錯。那‘一神’,指的便是張家第63代天師張恩溥。”
說到這張恩溥,也有一段傳奇。
據說他出生時有一老道登門,将其抱在手中端詳一番後口占一訣:“一道靈符萬種情,魚龍交錯日幽明。同根萁莢不相屬,七九傳胤享太平。”說完,飄然而去。
這老道所說是何意當時衆人皆莫能解,然則到了30年代江西境內卻開始流傳一首童謠:“絕不絕,滅不滅,六十三代有一歇。”這童謠中的七九之數,正好應了張家的輩數!
“話說這古往今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意識到意識形态的重要……這三人雖是凡人,但卻是當時儒道佛三派之領袖。當年日本人挾了那末代皇帝建立滿洲國,大旗一拉,着實給民國政府制造了不少麻煩。有此前車之鑒,那蔣氏自然不會把這三人留給共産黨,因此無論如何也是要帶走的。”
王錦納罕道:“這三人家業根基都在大陸,難道也願意抛下一切,乖乖随他去?”
長老笑道:“倒不見得是自願……不過中華朝代歷來更替頻繁,這些世家能延續千年而不倒,自然都有一套在亂世中保存家族的本事。這本事麽,說稀奇也不稀奇,不外乎六個字:兩邊下注而已。”
試想那國民政府雖是當時正統,但奈何根基已腐,這一去只怕就要老死異鄉;而共産黨雖勢如破竹呈冉冉上升之勢,可看其反帝反封建的作風,留下來又焉知會有什麽好果子吃?一時間真是進退兩難,偏生軍方又連個思考的時間都不給,只一疊聲催着快走快走,張恩溥倉惶間只得作出決定,只帶長子和一個侄兒上路,而這一去,便正應了那童謠所說,六十三代有一歇了!
“張恩溥後來老死臺灣,奇的是他那兒子出身天師世家卻不願繼承他衣缽,竟早早留學德國學物理去了,後來又病死于其父之前,因此這天師之位麽,就傳給了張恩溥的侄子,張源先。”
“按輩份說這張源先是第64代天師,然則前些年大陸開始開發龍虎山旅游景點,也為了弘揚中華道教文化,很需要有一個人坐鎮天師府掌管事務。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張恩溥的外孫魯金濤改姓接替了天師之位,因他比張源先要低一輩,因此他是第65代天師。”
“兩代天師同時在世鬧出雙包案,這也是一樁曠世奇聞。如今雙方互不承認對方身份,臺灣那邊認為外孫不算張氏血脈,大陸這邊呢,則抓着一點不放:歷代張天師均要在龍虎山天師府授過箓才能任職,因為歷史原因,張源先根本沒有經過這一步驟,因此他的天師位也非名正言順。”
“這場正統之争曠日持久,別說涉及到海峽兩岸雙方信徒,就連張家內部也是矛盾叢生。據說魯金濤接掌之時有族人率衆出走,我估計小道士的父母可能就是那一批出走的族人。”
“原來是這樣……”王錦恍然大悟。他将此事從頭到尾細品了一番,不免感覺有些奇異之處。
“怪了,偌大一個張家難道竟後繼無人?緣何會推出一個外孫來落了旁人口實?”
長老笑道:“大王有所不知,那魯金濤雖是外姓,資質亦平平,但卻有一樣旁人皆不及的本事。”
Advertisement
“哦?”
“此人長袖善舞,八面玲珑,端的是個公關交際的人才。改朝換代後天師府聲望一落千丈,難得政府忽然開口說要弘揚道教文化,不趁此機會重趁家聲更待何時?只是此事說易行難,打點應酬宣傳推廣上上下下、裏裏外外哪一處能省心!再者天師府幾百餘人口每天要吃飯,錢從何處來?說實話,而今天師府道教祖庭,宇內揚名,固然是沾了祖先的光,但憑心而論,這外姓天師着實功不可沒。”
這話說得在理,王錦不禁颔首。在長老回山冬眠時他就深深體會過當家的麻煩之處,這家還只是他和賀小年兩人,操心也不過是煩惱每天吃什麽而已,而那張家家大業大人多,當家的不知又要操多少倍的心。
“那魯金濤倒也乖覺,他深知其位不正,是以在外面總是一派謙遜,只說是天師府主持,并不敢以65代天師自居。那少年既有如此排場,想來是內定的下代當家無疑,呵,看來這魯金濤來日也終是要效法武皇,還政于李唐的。”
他二人在這邊肆無忌憚地議論着張家的八卦,無獨有偶,那邊張傳瑩也試探着問了一句:“哥,你有沒有想過……回歸張家?”
張傳玺聞言一怔,笑問道:“怎麽了,為什麽問這個?”
張傳瑩似是有些難以啓齒,但又象是對于這個問題思考已久,支吾了兩聲便遲疑着勸道:“當年他們長輩的事情……不管誰對誰錯,都過去了好麽?我們總歸是一家人,哥若有回歸的意思——”
張傳玺不待他說完便已搖頭笑起來。
“這事我是着實沒想過……倒不是說記恨着誰,畢竟當年的事我們這些小輩也沒資格評論,不過是現在在這邊住習慣了,實在不想起什麽變化。”
聽他這樣一說張傳瑩失望透頂,只是臉上不好表現出來,只得悶悶地哦了一聲。
張傳玺興致勃勃地道:“不說這個了,來跟哥說說,你這次過來是專程來看我們呢還是來辦事的?準備逗留幾天?”
張傳瑩臉上忽然露出一種微妙的奇怪表情。
“我來……找一個人……”
張傳玺哦一聲,饒有興致地問道:“什麽人?”
不知張傳瑩想起了什麽,眼中忽然透出一絲冷冽之意,他聲音冷硬地陳述道:“一個早就該死,卻一直不肯去死的人。”
一個早就該死卻一直不肯去死的人。
這話一說出來,張家兩兄弟都安靜了數秒。
張家人的責任就是除魔衛道,張傳瑩既這樣說,那想必這人就是他這次負責的任務了。
張傳玺身為出走族人的後代,對此自然不方便多問,靜默了兩秒便笑了笑,轉開話題。“你難得過來,那等辦完事就多留幾天,哥記得小時候最愛吃餃子,明天給你包好不好?”
張傳瑩正自後悔破壞了氣氛,聽他這麽說神色便立刻緩和下來,跟着配合笑道:“好。”
作者有話要說: 寫人家的八卦就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