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茍………[VIP]
當皇帝的人,只要人生目标不是做個昏君,那麽辦事就不能太過随心所欲。
神龍登基之後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問題,他當然知道朝堂風氣不好,官員們“素屍裹位”都算好的,到處撈了好處還能評優等的才是真麻煩;可“知道”不等于能夠抓到他們的小辮子,即便從吏部考績都看不出問題的人,神龍高坐在龍椅上,又能看出什麽不同來。
神龍只能一直做出寬容又低調的姿态,即便對臣子的職位有所調動也一定要找出合适的理由。
蜀地過去與嘉裕郡王從往過密的兩個官員肯定有問題,但神龍一直抓不到他們的小辮子,所以神龍按下辦了他們的念頭不提,安心等待,現在有了穆懷淵抓縣丞這些年與商人倒賣糧食的實證,神龍總算可以反過來對當初的兩名官員動手了。
神龍演繹着期待之情,手指輕敲着桌面,“還有一年時間。”
三年不改父志,他現在不能大動朝堂上,但等到脫了孝期,就不會再是如今這副模樣了。
神龍改了個姿勢,舒舒服服的往前傾着身子倚靠在桌沿上,“把人抓起來之後不必聲張,帶回去好好查,仔仔細細的查。”
撈錢買考績,肯定不是直接買到吏部官員上的,中間需要間人穿針引線,還要走許許多多人的門路,而且,到底是何人保護販糧運物的商隊平安往來,全都是門道。
順着這個線索一直查下去,恐怕一年多的時間還未必夠。
神龍這樣想着,露出個笑容來。
他自覺笑容溫和,可随着繼位日久養出來的一身帝王威儀卻讓坐在下首的臣子們紛紛垂下頭。
連典籍都忍不住撫着胡須想,陛下到底是“陛下”了,再不能像過去對待小孩子似的直白提點指教了。
事情确實是悄悄被布置下去的,可京城中的官員相互之間多少有些牽扯,這事情也就沒有那麽隐秘了,于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京中難得安靜下來,安靜得比先帝剛剛過世奉命禁止宴樂的時候還要更勝一籌。
在所有官員都惴惴不安的時候,從先帝過世前就接了“太尉”任命,卻一直在路上走着沒能進京的王華終于來了。
王華身為幾朝老臣,可以說十分貴重,神龍沒有任何負擔的下旨出城親自迎接。
在典籍和周記對王華的描述中,神龍以為敢把泰興帝怼得死去活來的老臣肯定硬氣得很,加上王華處理事情的手段,神龍腦中描繪出的老人應該是個相貌嚴肅、雷厲風行的人,但見面的瞬間,神龍就改變了想法。
或許是年紀大了,王華的身材不如他人口中那麽高大,微微縮着點的身體胖墩墩的,一頭白發整整齊齊盤在頭頂,圓臉、圓鼻頭、圓眼睛,笑眯眯看人的時候簡直像個老壽星公,讓人與他對視着就能跟着笑起來。
更有趣的是,王華遠遠看到帝王的禦辇,立刻像個肉丸子似的從馬背上翻了下來,一路小跑到神龍面前,用真實畫面給神龍生動形象的表現了什麽叫“納頭便拜”。
“臣年老體衰,拖延許久,幸得陛下信重,不曾催促。”
直接讓這麽個須發皆白的老爺子跪在地上叩拜自己,神龍感覺有點折壽……
“太尉請起。”神龍伸手,內侍立刻攙扶王華起身,将人送到禦駕上。
王華到底年紀大了,哪怕有人扶着上車後還是有些喘。他站在門口深吸幾口氣,壓下急促的心跳才走上前,再次向元和帝叩拜。
神龍在王華起身看到他的神情之前眉毛動了動。
傳聞之中王華直言敢薦,因此得罪了先帝,才在先帝繼位後自請出京,這些年來在任職地點兢兢業業。
神龍原來就對這份傳言趕到奇怪,現在他終于抓住聽到這份傳言後,內心的迷惑——泰興帝軟弱是真軟弱,記仇也是真記仇,按理來說王華如果因為說泰興帝無能而去外地,泰興帝繼位之後肯定會狠狠打壓王華,徹底撸掉王華的官職的,可王華雖然沒歸京,二十多年了,他卻始終是封疆大吏,發往京中的公函也沒有被個志。
從此不難看出,哪怕王華狠狠得罪了泰興帝,泰興帝本身卻沒有記恨王華。
以泰興帝為人,這是極不合常理的。
可現在看着笑盈盈坐在面前,慢吞吞的托着聲音感謝自己個不停的王華,神龍突然覺得泰興帝不記恨王華很容易理解了。
王華看起來太像自家只想對着晚輩絮絮叨叨好心話的老人,或許那些話“晚輩”會覺得不入耳,可他的态度很真誠,字字句句也是為了晚輩着想,令人難以記恨他的良苦用心。
裝老人裝得這麽像,也是個本事啊,要是讓他永遠一派仙風道骨的老師典籍去裝個溫和老人,就是強人所難了。
神龍心中好笑,不提王華故作姿态的事情,關心起王華身體,“太尉路上走得太久了,中間上過一回奏章說病了,現在身子骨如何了?朕已經宣召太醫在逍遙臺候着,太尉到了可要好好檢查一番。”
王華又站起身,沒等他行李下去,被神龍按住,笑着拒絕,“太尉太多禮了,在朕面前不必如此。宮中不興這個。”
他盯着王華臉上的表情,果然,王華悄悄松了口氣。
神龍心裏越發好笑了。
他突然說,“太尉見朕前,是不是心裏想着‘此子必類其父’?”
王華臉上一白,随即笑開來,像是耳背沒聽到元和帝問話似的接着前面一句回答,“老了,身子骨禁不住自己的雄心壯志啦。稍微走得快一點,接下去就得在床上修養小半個月。走一步,歇五步,随行的官員都被我連累啦。多虧陛下寬和,不與臣計較。”
“停車。”神龍忽然打斷了王華的表演,讓禦駕停在地上,似笑非笑的看向王華,拍拍手,“太尉路上有舊識特別對您說過朕什麽話了吧。太尉本就高齡,願意輔佐朕,是朕的榮幸;太尉若想要致仕,朕也會賜下宅院,留太尉在京養老。太尉不必對朕防備心如此濃重。”
“朕出行有兩架副車随行,太尉若是與朕同車不安心,可以自便,朕不會借此發火,在朝堂上責備太尉。”神龍說完揮揮手,随便王華怎麽樣了。
哪怕人民幣也不能讓人人都喜歡,神龍可不會因為周記和典籍對他的善意就生出多餘的期待。
神龍擺出态度,之前一直對他表現得虛以為蛇的王華反而松懈下來。
王華正色道,“陛下,臣此次回京,前後遇上三波刺殺、三波說客。”
“你覺得是朕派去的人。”
王華搖頭,他現在背也挺直了,也不裝做耳背了,“臣不是懷疑陛下,臣是懷疑所有比臣有權勢的人。”
他瞬間放出一個大雷,“臣在邊疆抓住一群商賈,借着販糧的将銅錢藏在糧袋中央運出大周疆土。”
“糧商?!”神龍瞬間把這群人和蜀地販糧的商人聯系到了一起。
“嘉裕郡王在蜀地的做法,陛下或許知道的不詳細,但這些事情都是欺上不瞞下的。每年三節兩壽,臣也曾接到嘉裕郡王的禮物,請臣給他門下的商人行個方便。”王華撤去僞裝後,說出口的話就未免直接得讓人不夠愉悅了。他不怎麽在意的繼續說,“幽州百姓生活困苦,糧産不豐,此事對臣治下百姓也有益處,臣沒必要跟嘉裕郡王過不去。”
“先帝無能,又喜歡聽好話,不難糊弄。可陛下登基沒幾日就把抖了整整泰興帝一朝的親王撸成郡王,臣不認為陛下也是好糊弄的。臣收下嘉裕郡王門下商人送來米糧,陛下會如何看?”王華搖搖頭,“臣又是封疆大吏,在邊疆多年收攏民心無數。陛下若是有心讓一個與您不同心的臣子去死,并不意外;對嘉裕郡王也是同樣的道理,如臣這般封疆大吏,只是不再給他好處,就夠嘉裕郡王損失了。臣死了,無論陛下還是嘉裕郡王都可以在朝堂上下運作,攪起風風雨雨。”
死一個臣子不是問題,但要看死的是哪一個臣子,死了這個臣子能給他們帶來多少好處。
王華不幸就是死了之後,兩方都能夠獲利的那種臣子。
可王華活了一輩子,在幽州面對外族入侵那麽危險的情況都沒放棄,現在一把年紀了,想着頤養天年,又怎麽舍得去死。
所以,他故意鬧出偌大聲勢,稍微走幾步就要說自己病了停在城裏,大肆召喚大夫前來給自己診治,讓路過城池的官員都知道新朝“太尉”到達自己治地,再在“病愈”之後,一路與當地官員加深感情,十八相送到下一座城池。
雖然這種行為會導致回京的速度異常緩慢,但如此一來能夠保證王華的生命安全,最重要的是,不管到底是誰一路上想要對王華動手,王華磨磨蹭蹭的都會讓意圖殺掉他的人錯過時機。
——朝堂事情風雲變幻,事态說變就變,哪有多餘的時間等着一個許久不死的老頭子呢。
果然,王華硬生生拖了将近兩年才回京,當嘉裕郡王被元和帝打得沒有還手之力後,也沒有人再打算要他的性命了。
王華得意的撫了撫下巴上一把雪白的胡須,“陛下今日的話原本也在臣計劃中,但陛下說要留臣在京城養老,臣才算确定打算對臣動手的不是陛下。”
留在京城的哪怕是個老臣,突然死了也引人疑窦,不如允許他歸鄉時候殺了,還能再用一波。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