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死後榮哀[VIP]
吳和澤看着站滿了宅院甲士和遠遠少于甲士數量的銀箱,只覺得眼前一黑。
吳和澤抖着嘴唇說,“穆縣令怎麽突然全都要換成糧食了?銀子放着多好,又不必擔心被蟲蛀了,往朝廷上交也便宜。”
穆懷淵站在吳和澤,一臉天真純潔,好像完全看不出吳和澤的恐懼似的,“陛下送了一份聖旨過來,隔壁縣府庫遭賊人盜竊,讓我開倉送糧過去資助。銀子雖然又好又方便,這時候卻用不上了。吳縣丞不是有門路可以買糧麽?買得越多應該越便宜,本官也不要求比吳縣丞說給本官的價格低,只要把銀子都換成糧食就可以了。”
不是懷疑他背後弄鬼就好。
吳和澤悄悄松了口氣,心道,只要不是看破了原來畫下的全套,而是需要他“幫忙”那麽事成之後,肯定要對自己心存感激的。
那時候,趁機讨要些什麽,想來穆懷淵這種目下無塵的人不會不好意思給。
——瞧着穆懷淵身邊吃穿住用和遠超過同一批舉子們的品級就知道他深得帝心,只要穆懷淵從指頭縫裏漏點東西,也夠他們吳家受用無窮了,哪怕實惠落不到自己身上,穆懷淵能寫一封薦書,他們吳家的子孫後代出門游學也不必再被名宿們拒之門外了。
吳和澤趕忙擺出為難的神色,猶猶豫豫的說,“縣令大人,不是下官不願意幫忙,只是您驟然要換出整整一縣收上來的糧食,數量太大了。便是下官有些辦法,也不可能立刻把糧食湊齊了。”
穆懷淵唉聲嘆氣的說,“這可如何是好?陛下既然來信,肯定有其他打算的。我猜陛下是在京中悶得久了無趣,想要巡幸天下……”
突如其來的驚喜!
吳和澤雙眼亮光爆射,之前口中的艱難一下就不成問題了。
他馬上改口,“下官一定辦好此事,不讓大人在陛下面前丢臉。”
穆懷淵欣慰的笑着握住吳縣丞肩膀,丢出大餅,“和澤真乃我的左膀右臂,若我日後升遷,和澤可願意随我奔赴他鄉?”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吧!
吳縣丞呼吸急促,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他磕磕巴巴的問,“大人、大人說得是升遷時候要帶着我赴任?”
穆懷淵上前半步,越發拉進自己和吳縣丞之間的距離,壓低了聲音飽含深意的說,“和澤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吧。先帝的臣子不中用,陛下肯定要選自己人上來的。我随心不在朝堂,但又怎麽能拒絕為陛下盡忠呢。若有你在側協助,對你我都好。”
Advertisement
吳縣丞一直自高自大,看不起他人,聽了穆懷淵的話幾乎沒有任何懷疑就信了這番說辭。
只不過,越是自诩聰明人的疑心病越嚴重,吳縣丞激動的心情跨過頂峰之後總算想起來自己曾經和嘉裕郡王之間的協定,猶猶豫豫的對穆懷淵暗示,“嘉裕郡王到底是陛下親叔父,輩分極高,難道不會阻止陛下巡幸天下麽?”
穆懷淵莫名其妙的看向吳縣丞,仿佛聽不懂他再說什麽。
兩人默默相望,尴尬不已,過了好一會穆懷淵才恍然大悟的說,“和澤的意思,不會是嘉裕郡王在此地養大了心吧?”
他仰着頭哈哈大笑,似乎聽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消息,毫不留情的嘲諷,“不提如今,哪怕當初他也不過有三城之地,便覺得有本事與陛下一争高下了?陛下富有天下,整整四十四個州郡,嘉裕郡王算是什麽東西,真是井底之蛙,只會做白日夢。”
四十四座州郡與三個縣的對比實在太強烈了。
吳縣丞聽得臉上發燒,實在不好意思再多說其他,覺得自己過去真是與嘉裕郡王交往太過,才會被嘉裕郡王的三寸不爛之舌糊弄住,信了對方的邪。
吳縣丞絕口不提自己鬼迷心竅的貪婪,把責任全都推到嘉裕郡王頭上。
他已經沒心情再問其他了,只想趕快請穆懷淵從自己家離開,“下官還要去尋糧商。”
穆懷淵爽快的起身離開,“那我就不耽誤你了。昨日聽說山上有神鳥出沒,我今日還要再去拜訪新的名山。”
穆懷淵出了吳縣丞家,直接對樊白囑咐,“找幾個刺探的好手看緊了吳家人動向,凡事被他聯系到的人全都抓回來。”
樊白不明白穆懷淵的做法,好奇追問,“大人不等他們把糧食運過來再動手嗎?”
穆懷淵失笑,“商人平日經歷的就是爾虞我詐,時時都有性命之憂,他們遠比吳縣丞有防備心。若是這一回不立刻把人抓了,事後他們對着吳和澤答應得好好的,轉頭就能跑得無影無蹤。這群商人定然都是同嘉裕郡王有牽連的人,若是把消息傳入京中,我恐怕會再生波瀾。不如一網打盡。”
樊白得令而去,穆懷淵坐在車裏閉目養神。
經此一世,嘉裕郡王留在蜀地的勢力大約能拔除十之八/九,京城之危已解。
穆懷淵想到神龍日後不必再忍着惡心應付嘉裕郡王一回又一回生事,冰冷的臉色染上一抹笑意。
穆懷淵心情良好,卻不知神龍在京中遇上了一樁麻煩事。
神龍登基滿一年便在典籍的催促下換了年號“元和”,神龍自然而然的被人稱為“元和帝”。
正所謂新年新氣象,哪怕元和帝仍舊給新帝帶着孝,但随着過年的時候宮中賜下福字,官員之間總算不再像之前一樣繃着不敢說笑了。
夏日的時候,正巧趕上崔家老太太八十大壽。
人生七十古來稀,更不用八十歲了。
崔家老太太是崔皇後的嫡親祖母,也就是元和帝的嫡親外曾祖母。
天子尊貴,崔家老太太當然不能到元和帝面前倚老賣老去,但神龍當初與崔太後一起上演母慈子孝的大戲樹立威信,如今民間人人都知道元和帝是個孝敬母親,那麽崔太後嫡親祖母的生日,神龍實在不好意思一丁點都不表示。
正巧神龍和崔太後都在宮中悶得太久了想出門逛逛,索性命人鑄了一尊觀音像當成賀禮,隐去身份直接去了崔家老宅賀壽。
崔家老宅的仆婦大多是家生子,門房也不例外。崔皇後雖然離家多年,但到底還有人認得崔太後相貌的,門房一被內侍領過來隔着簾子聽到太後聲音,就驚得趕忙派穩妥的人入門通傳,迅速開正門請崔太後和元和帝乘坐的兩架馬車直接進了大門。
不管崔家上上下下原來在招呼哪些客人,得到崔太後和元和帝親臨的消息後,都立刻丢下客人,直奔過來,在門外整整齊齊的列隊叩拜。
神龍知道自己今天過來只是當個擺設的,索性不出聲,全讓崔太後來開口。
崔太後眼睜睜看着崔老太太叩拜下去,完成了全部禮節才不鹹不淡的叫起,随即吩咐,“給老太太與幾位嬸嬸賜座。”
這被叫起的時候很有說道,若是沒開始動作就被免禮了,是真的親近;若是禮節坐到一半被叫起,是為了敲打;至于如崔老太太這種大禮都行完了才被不緊不慢的叫起來的,那絕對是得罪過人了。
崔家人都從中品出崔太後對崔家的不滿,一屋子人噤若寒蟬,與門外的喧鬧成了兩種模樣。
崔太後喝了一口茶,低笑道,“是香片。”
崔老太太頓時面色大變,急匆匆的對着崔大夫人責備,“太後只喜歡鮮花,不喜歡這些幹花胡亂弄出來的東西,怎麽怎麽能給娘娘上香片。這點事情都不會做,還不快快換了去!”
崔太後實在很膩味崔家老太太的這些小動作。
崔家權柄到現在還捏在崔老太太手裏,若是沒有她的授意,誰敢将崔太後不喜歡的東西送到她鼻子低下來?
不過,崔太後這一回過來本也不是為了給崔老太太慶生賀壽的,她口氣淡淡的說,“祖母可真威風,八十大壽半個朝廷的官員都趕過來了。馬車一路往內院走,我似乎還瞧見了幾個族親呢。”
這“族親”自然也不是崔家的族親,而是皇室宗親。
可皇室宗親過來巴結外戚,說出去了是元和帝臉上難看,非得讓人以為元和帝苛待皇室宗親不可。
崔老太太之前被皇親們家裏太太吹捧得有多舒坦,現在就有多麽惶恐不安,她趕忙解釋,“娘娘容禀,老婦絕非有意鋪張,全是子孫孝順,想着老婦沒有多少康健日子了,才慶賀這最後一回。”
崔太後不屑的勾了勾嘴角,心想道,年紀大了腦子倒是沒鈍。
“祖母不必拿這些糊弄外人的話哄我。崔家如今是個什麽做派,我心中有數。”天底下除了兒子已經沒人能在崔太後面前耍威風了,她完全不給崔老太太留情面,直接說,“陛下在宮中每餐說是有十個菜,實則算上了白日的點心,吃到嘴裏的不過三五個。為得便是讓天下人都知道先帝時候奢靡之風為陛下所不喜,祖母倒是暢快,一個生日大宴群臣不說,還把流水席擺到外面去了。我坐着馬車一路往裏走就見到換了不下一百道菜。我入宮的時候家中已有入不敷出之勢,哪來的錢財讓祖母如此揮霍無度?別是打着陛下的名號,在外收受賄賂吧。”
錢肯定是收了的,但話不能直接說出來啊。
崔老太太頓時被崔太後貶損得心口疼,她捏着帕子按住眼角,“娘娘寬恕,老婦一只腳埋進土裏的人了,只想最後鋪張這麽一回……”
崔老太太話沒說完,崔皇後再次打斷,似笑非笑的反問,“敲外祖母說的,像是我不準您死後榮哀似的。”
這一下,崔老太太是徹底笑不出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鳩籨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策20瓶;今天依舊想看書*^_^*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