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仁善與狠辣[VIP]
大周不似前朝,在皇子們成年之前,把他們看管得一步不準踏出宮門。此番典籍帶着太子微服出宮,算不上秘密,有些老臣甚至聽到太子出宮的風聲,還換了衣裳往自己猜測太子可能出現的位置游蕩,想和小太子來一場命中注定的相逢,親自看看小太子到底是個什麽樣子。
當市集發生馬匹踩踏顧客,導致京兆派巡城司的人馬前去維護治安的時候,消息靈通和腦子轉得快的朝臣紛紛猜出太子出宮後去了什麽地方。只是販馬的地方難免會有激怒馬匹進而發生意外的事情,他們笑過便罷了,未曾深想。
直到事後,太子将一群胡奴送到顧府,要求顧劍幫他探查其中內幕,許多臣子才驚出一身冷汗。
——若是其中沒有任何問題,太子遭遇危險之後,最先應該做的是回宮宣召太醫診治,可太子偏偏帶着一群人去了顧府,顧劍随即又急急忙忙的把大理寺、廷尉府和京兆都叫過去議事。
要說其中沒點貓膩,誰信呢?
太子未曾對自己的舉動加以掩飾,顧劍也就沒有故弄玄虛的做任何遮掩的動作。
于是,朝臣之中,凡是該知道、想知道太子是不是遇上了什麽“意外”的朝臣都把關注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到了顧家門口。無論白天黑夜總能看到拿着銀錢試圖賄賂顧家仆婦打聽消息的人。害得顧劍不得不把府中仆人全部集中在一塊,三令五申的強調絕不會對府外之人透露只言片語,甚至真的剪了兩個膽大包天敢在外面胡說八道的下仆舌頭、把人發賣掉,才剎住突生的歪風邪氣。
可前來打聽消息的人,本來就是認為自己能夠打聽不到真實內容——誰家不是幾進的大宅,被重重院落和仆從包圍,門房之類能與外人接觸的仆從定然什麽消息都聽不到——他們非要重金賄賂顧家仆婦真正的目的就是想要試探顧家的态度。
當顧劍重刑責罰伸手的仆從時,他們已經達到了試探的目的。
太子遇上的危險背後定然隐藏了極其重大的問題,才會讓顧家态度如此慎重。
明裏暗裏打聽消息的朝臣偃旗息鼓,對于朝廷如何處理背後的事情翹首以待。
可泰興帝偏偏好像什麽都沒發生似的,接連幾日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一丁點反應都沒有,連太子都躲起來“養病”了。
這讓參與調查太子遇襲事件的幾位官員都感到了強大的政治危機。
若非陛下與太子生出嫌隙,事情鬧得人盡皆知,為何不處理?
這才是老臣們非要入宮,借口“太子病痛陛下為何不去探視”施壓,逼迫泰興帝前來承慶殿探病的最重要原因。
泰興帝和太子之間的僵硬态度,他們看得清清楚楚,太子又表現得乖順服從,本以為太子被崔皇後在後宮養了太多年,早磨平了性子,毫無進取心和才能;不想太子幾句話之後就轉變了局勢,他表面上傲慢驕縱,實則每一句話都推着泰興帝給自己伴讀更好的未來。
Advertisement
——泰興帝恐怕被穆懷淵那張臉吓傻了,忘記典籍推舉來的六個伴讀裏面沒有一個省油的燈,居然敢應下許諾官職的賭約。
這種必輸之賭……
嗨呀,有空應該去安平大長公主府上多走動走動了,問問穆懷淵有沒有喜歡的姑娘類型。這種有大才、有太子護着、沒家族的年輕男人,簡直是每個高門夢寐以求的女婿人選。
話又說回來,周記出言試探太子,自是存了考校他的心思,可太子把話全說了,反而讓周記被逼到必須表态的地步了。
——秘密聽完了,若是不表态,也會被各方勢力驅逐的。
周記聽完了太子的話,仗着年事已高,默默撚了塊點心塞嘴裏慢慢咀嚼,拖延時間。
太子的意思他聽明白,無非就是太子很清楚前朝搞事情的肯定有從來不老實的祿王,但後宮裏面也有一位或者幾位高手等着挖塌了他東宮的牆角,把太子從位置上推下去,而陛下知道一切卻裝聾作啞的不管是還逼着他裝病修養,引來太子的不滿,意圖反抗。
縱然是泥人還有三分土性呢,誰遇到這種事情肯定都要生氣的。
太子因為陛下的态度不悅,周記完全理解,可問題是,現在太子把事情在他們這群老臣面前全攤開了——他們到底該怎麽做?
勸太子要對陛下孝順,忍耐過這一回不是不行,可君臣之間都是相互選擇的,他們過來試探太子,太子給出了漂亮的答卷,現在輪到太子丢給他們考題,他們一群縱橫朝堂數十年的老臣反而要讓太子當縮頭烏龜?
別說退縮,哪怕稍微有一點辦得不夠出彩,也顯不出他們的本事來。
周記等老臣當然不是想不出比“勸說太子孝順陛下,忍下一時之氣”更好的辦法,可能讓太子覺得舒坦的辦法,必定會讓泰興帝不舒坦。一旦泰興帝在龍椅上再坐個十年八載的,太子下面那群弟弟們全都成長起來,進入朝廷任職了,到時候太子面對的形勢肯定會更為嚴峻。
自古以來能繼承大統的太子也沒幾個,多數都折在了“父皇”們漫長的生命之中。
他們為太子而得罪年富力強的泰興帝值得嗎?
這個問題出現的瞬間,周記心裏就有了答案。
他當然寧可跟着腦子清楚的太子冒風險,也不願意泰興帝長命百歲,否則自己想到泰興帝在位這麽多年來鬧騰出的混蛋事情就沒辦法長命百歲了。可在表态之前,周記需要先确定太子有穩住泰興帝,別讓陛下看到其他孩子而把他廢掉的能力。
口中小小一塊點心完全被嚼碎了才咽下肚,周記慢吞吞的說:“殿下,大周自立朝以來,三代帝王飽受兄弟阋牆之苦。今日殿下又逢此難,而陛下不欲再生出這種禍端。殿下準備日後如何對待後宮妃嫔所出子女?”
“母後從不曾虧待我任何一個兄弟姐妹。”神龍捧着茶碗回答,他臉上笑容親切,眼神卻透着幾分惋惜,“我病愈之後,特意詢問過母後弟弟們為何不與我一同讀書。當時母後告訴我,過去不在一起是因為我的病不方便,可宮中教習山與皇帝的确實同一批老師,讓我不必擔心。”
“母後善待我的兄弟們,我自然也要學着母後,不浪費她多年苦心。”
周記:“……”
太子這回答真的太沒有誠意了。
崔皇後善待庶子庶女們,那是為了少讓他們知道上下尊卑,一個個都培養成呆頭呆腦的君子,別想不該想的,給自己兒子添麻煩。太子現在随着崔皇後的做法繼續無妨,可五年之後、十年之後呢?難道要讓他的弟弟們繼續在宮裏結婚生子,然後帶着孩子一起讀書麽?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長兄如父,殿下不妨再多考慮考慮幾年後的事情。”周記轉過堆滿皺紋的老臉,鄭重的看着神龍,等待他給出合适的回答。
“我病了多年,錯過諸位賢弟成長,心中遺憾。願在弟弟們成年後,向父皇進言,将他們留在京中,免受颠沛流離,也不必在窮鄉僻壤裏過得困苦。”
神龍眼神清正,義正詞嚴,仿佛天下的道德表率,可周記聽完他的計劃,興奮得只想把拐棍摔地上。
妙啊!
大周連續三代了,出京的王爺就沒老實的,各個心心念念着搞點事情再殺回京城來做龍椅。歸根結底,他們不就是仗着有封地,能在封地裏面鑄錢,販賣鹽鐵麽。只要把人都留在京城裏安置妥帖了,有沒有封地、封地的事情如何,這群從來沒接觸過具體庶務的年輕皇子們就算再想插手,也不會明白操作流程了。
當然,前提是京中有着意圖不軌的王爺時候,當皇帝的能忍住惡心不把他們手起刀落了。
神龍笑了笑,繼續道,“至于興業,我欲将他一輩子留在宮中。宮外不如宮內方便診治,宮裏頭的藥材也齊全,吃藥都不必興業自己出銀錢,而且也方便母後去探望他。最重要的是,免得有雜事擾了他的清靜。”
一聲輕飄飄的嘆息在殿內飄散,“興業年紀不小了,一直心懷壯志,想做一番大事業。我怕讓他出宮,會被那群逢擅長阿谀逢迎的小人利用,尋了女子給他開葷——太醫明說過興業萬萬不可受房勞之苦,否則必命懸一線。”
“太師以為,我的安排妥當不妥當?”
這辦法如果還不算妥當,那真是沒什麽不妥當的了。
在太子的安排裏,只要諸位皇子不是心懷不軌的,一輩子在京中享受榮華,确實省去了許多煩惱,有困難還可以随時入宮,直達天聽;但同樣的,沒有足以隐藏人手、戰馬、兵械的封地,他這群兄弟們也就沒有了支撐野心的基礎,能少給他沒事找事。
辦法可謂是仁善與狠辣并行。
“殿下果然聰慧。”周記徹底放心了。
他終于把自己的态度亮出來,“殿下遇襲的事情沒背着人處置,朝中臣子各有各的猜測。只是礙于陛下的态度暧昧,才不曾說些什麽。既然人證無證聚在,找個禦史當堂狀告派人處理馬匹踩踏事件的京兆不作為,逼着京兆解釋此事便可以一樣接的把所有事情都扯出來。”
“只是殿下可要想好了,您這麽做等于動了陛下的面子。”
“陛下被人傷面子的時候,最愛事後動傷他面子之人的裏子。殿下除了太子的名分,什麽依仗都沒有,在陛下面前不堪一擊。”
神龍平靜回視,“太師只管在祿王入京後安排禦史狀告京兆,其他的事情我自有安排。”
小人有小人的用法,張曦不是正等着在他面前表現進讒言的本事麽?正好給他個機會。
這一回他不但能全身而退,若是運氣好,還可以把隐藏在幕後的這群人全揪出來。
作者有話要說:
哐哐哐,感謝小天使的積極訂閱。因為有大家在,我靠着訂閱殺出重圍了(其實也就平均800個訂閱真不算高,只是跟我同榜的文比我更少罷了),這一期榜單逆天改命了。沒有別的辦法感謝大家,今天三更,最後一更還是半夜,愛你們!
高門的選女婿目标——才能高昂,沒爹沒娘。
神龍:哇,穆懷淵,你是理想型啊!
穆懷淵:沒毛病【看神龍】
今天出現宮室的問題,正好說幾句。
古代窮人房子建成什麽樣子的都有,不具有代表性,略過不提。
百姓中的富戶家會把正房、偏房、牲口房、柴房圍起來,把黃泥或者茅草的房子建成磚石結構的。
高門大戶的房子呈現回字的格局,是由內向外一層套一層,每一層內都有完整的建築結構,也就是大家看小說時候常見的“幾進的院子”。
皇宮是一層套一層的極致,中軸線上的宮室地位最為尊貴,全部屬于帝王居所。
關于最開篇那裏,我說神龍住在寝殿正殿,伴讀們住在正殿外的兩行聯排套間,實際上占地面積大概是神龍使用了一個至少30間房子的超級套間,在他的大套間外面十米以上的距離,才是伴讀們的房間。
這也是為什麽說宮人們進進出出之後,伴讀們才聽到動靜推測裏面可能發生了什麽事情的原因。
和大家現在住幾十平米或者最多一個三百五百平米別墅沒啥可比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