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昏頭了你[VIP]
泰興帝荒淫奢侈,好好一個上升期的國家被攪合得民不聊生;太子多年神志不清,好不容易病愈了,若再天真無邪,以為四海升平,大周怕是要徹底完了。
典籍說“這是最好的集市”不錯,但指的是貨物最為齊全的,而不是專門供世家高門子嗣游玩的地方。
他要得就是吓唬住神龍,拉着他飄在雲端的雙腳落到實處,讓神龍明白真正百姓過得都是什麽樣的生活。
只有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才會為了改變他人的困境而做出努力。
大周的太子年輕又聰慧,他讓國家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典籍以為,神龍見過民生多艱,就會明白節儉的意義,為泰興帝帶來的奢侈風氣而愧疚。
可神龍的反應比預計的還讓典籍意外。
“殿下因何不愧疚?”
“過而改之,善莫大焉。因為沉湎他人的錯誤,而耽誤了自己前進的腳步,那麽愧疚本身就毫無意義。更何況,我也不想給父皇背黑鍋。”神龍眼神清澈,既沒有不為了父親承擔罪責的心虛,也沒有被面對他人指責強裝的氣勢。
典籍在這雙明亮的眼睛裏看到了未來。
他心裏高興,嘴上卻不肯誇獎神龍,擺着張冷臉把他扯到另外的位置上,一個攤子、一個攤子的詢問各種菜貨價格,一路背着手走在前面讓兩名弟子跟從。
神龍偷偷給穆懷淵使了個眼色,做口型問:“老師惱了?”
“老師高興呢。”穆懷淵笑着搖搖頭,湊到他身旁咬耳朵,“快去哄哄老師。”
“怎麽哄?”
“解釋如何實現你立下的志向。”穆懷淵說完,對着神龍後背輕輕一推,直接讓他“走”到了典籍身側。
典籍挑高眉毛,神龍馬上擠出笑臉,深吸一口氣露出他在後宮無往不利的可愛笑容,軟着嗓子說,“老師能不能聽聽我的想法,我總覺得自己想讓全部百姓過上好日子,想法太狂妄了。”
Advertisement
“認為自己狂妄,還敢到我面前信口開河?”典籍表現得十分冷淡,好像對神龍的說法絲毫不感興趣,但他并沒推開被神龍扯住了衣袖,甚至刻意放緩了腳步,方便神龍跟上。
有門了!
神龍眼睛亮起來,加快語速說:“百姓之所以生活困苦,并非百姓不夠勤勞,而是他們賴以為生的田産太少。或者說,良田根本到不了他們手裏。”
典籍垂眸看了神龍一眼,深思道:“懷淵告訴你的?”
“奏章上看出來的。”神龍簡單的說了一句,發現典韋還在看自己,回想了穆懷淵對自己臨時提醒“如何應對老師考校”的內容後,把簡短的回答擴充了許多廢話。
“父皇害怕師兄的臉,師兄跟我一起過去的時候,父皇連我都不敢多看。父皇直接讓內侍把他登基多年的奏章送過來,讓我自己在偏殿學習。”
“我從父皇的奏章裏看到的,父皇登基開始就有很多大臣給父皇送禮,禮單夾在奏章裏面。泰興元年的禮單還是最簡單的,到了泰興二年,揚州有一名叫許諾的官員輔助赈災把事情攪和的一團亂,因此而觸怒父皇。對方千裏迢迢送上五千金贖罪,父皇竟然接受了,只将此人降了一級,發還原職,三年內不得升遷。”
“我現在只挑揀着看到泰興三年的奏章,許諾開了惡例之後,已經又有三十多個官員犯下大大小小的罪責,送珍寶錢財上京。”
“我私底下問過師兄,犯事的官員是否都出身名門巨富,師兄說絕大多數從未聽過他們的名號。”
神龍老氣橫秋的嘆了口氣,停下腳步,十分的攤開雙手,“沒有先人累積,自己怎麽可能憑空變出錢來。這群人拿出來的錢怕是沒幾個幹淨的。”
典籍來了興致,不想站在人來人往、吵嚷不休的集市中讨論這些話題。
他四處張望一回,見馬販子早把駿馬提出去,馬廄裏空空如也,索性抓着兩名弟子縮到馬廄外,“居業為什麽覺得用金銀贖罪的官員,使的錢款來路不正?”
神龍賤兮兮的回答,“老師,典氏巨富,可家裏的有錢和您有沒有錢也沒關系啊。從自己口袋掏錢,多讓人肉疼,當然是搜刮民脂民膏輕松又愉快。要是我……”
“咳,咳咳。”穆懷淵輕咳幾聲,悄悄背過身去,不想看神龍被教師教訓的模樣。
果然,典籍冷着臉質問,“哦?‘若是你’,你要如何?”
神龍頓時站直了身子,将雙手攏在身前,義正言辭道,“我本為太子,國之儲君,又怎能與奸佞同流合污!若讓我遇上他們,一定按照律法處置,再不錄用這等無恥之徒!”
“下次不準再渾說。”典籍敲了敲小徒弟的腦袋,搖頭嘆氣,但眼睛裏滿是愉快的神情,顯然對神龍的活潑熱情很滿意。
——大徒弟過來時候就不像個孩子,沉默寡言不說,每每說話都能把他氣得恨不得出去打死這個混小子。總算蒼天開眼,小弟子是個活潑又能放下身段逗老師開心的。
典籍推着兩個孩子往外走,“跟上來,帶你們去看看胡人如果販馬的。”
“老師,我聽母親說胡人入京了。這‘胡人’不會就一個部族吧,怎麽說起來那麽籠統……”
“胡人原本有三個大部落和幾十個小部落。小的部落可能就幾十上百人,多受大部落挾制驅使,日子過得并不好。他們守不住水草豐美的草場放牧,很是貧困。太/祖建國後感懷天下百姓不易,與胡人重開互市,一來二去,四處遷徙的胡人見識過我大周的安定富強便有許多小部落主動歸順,願意接受封賞,全族遷徙到西北,為朝廷馴養戰馬。如今西北大營便有很多戰士是當初遺民至此的胡漢通婚所生的後代。”
典籍目光深沉,似有萬語千言。
陳舟頓時腦補出塞外胡人紛争,最終融合成一個大部落與大周為敵的畫面,着急的追問,“于是,胡人三個部落相互征伐,最終變成一個實力超強的大部落了,成了咱們的心腹大患麽?”
“對了一半。”
“後一半?”
“前一半。哈哈哈,胡人三部打成一團後,我大周邊關将領擔心他們乘勢入侵,索性關了城門把互市停了。胡人斷斷續續的打了大半年之後發現,鹽、茶、酒、糖全沒了,居然送上奏表,請我大周幫着主持公道。”
“大周推脫不過,只好讓官員出面幫着說和說和。不成想越是主持公道,胡人反而越覺得沒得到公道,最後不但三個部落繼續混戰,連部落內部都分裂了。如今草原上的大部落成了七個。”
典籍搖着頭,邊笑邊言不由衷的說:“唉,真令人唏噓啊。”
神龍心中生疑,看着典籍這副得意洋洋的模樣,忽然說:“老師當時在哪裏?”
典籍挺直了胸膛,謙虛道:“城中無事,陪着好友在邊疆欣賞草原風光罷了。”
難怪老師一副通體舒暢的樣子,胡人三部變七部,果然有他的手筆。
“老師好厲害,能不能給我仔細講講當初的事情?”神龍扒住典籍手臂,興致盎然的追問。
典籍卻不肯多說了,把他推到穆懷淵身邊去,嫌棄的看着神龍,“好漢不提當年勇。我還年富力強,哪就到了需要回憶當年豐功偉業的時候,去去去,小孩子到為師後面站着,好好學學什麽叫尊師重道。”
神龍嘟嘟嘴,挨在穆懷淵身邊,穆懷淵伸手握住伸手的手掌,牽着他往前走,過了一會突然說:“與老師同行的好友是我父親,所以老師不願意多說。”
“你爹不是并州司馬麽?”神龍剛說完話就閉上嘴。
他發現自己這個問題問得太蠢了。
穆懷淵的父親當然不可能一開始就是并州司馬,否則穆康怎麽跟一直在京中的祿王聯系上的。穆康肯定是在某些事情上“年少有為”,才會年紀輕輕就成為封疆大吏,得先帝看中與太子一同出行,去做赈災平亂這麽長臉的事情。
……等等,穆懷淵他父親好像是典籍的義兄?
神龍腦中飛快扯出一個數學公式。
已知:
安平大長公主的年齡+6=崔皇後的年齡;
泰興帝年齡=崔皇後年齡+3
典籍年齡-20=安平大長公主的年齡
所以,穆康也比泰興帝大了二十來歲?
可穆懷淵只比自己大了三歲,那豈不是意味着穆康和他夫人成婚多年無子,人到了中年才好不容有了個小心肝?
老來子哦!
尤其穆懷淵早慧又漂亮,小時候肯定要被父母寵上天的。
神龍用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好奇眼神看着穆懷淵,腦中情不自禁描繪出一副穆懷淵包子臉、三頭身的幼童模樣奶聲奶氣的往慈愛婦人懷中跑,抱着對方不肯撒手的模樣,心中突然生出一股難以言喻的憐愛之情。
如果,他的孩子能有穆懷淵小時候一半可愛,傻一點也沒關系,他一樣會把那個孩子寵上天。
神龍的神色帶着一絲憧憬和期待,其中又詭異的透出幾分慈愛。
穆懷淵沐浴在這樣的眼神下,竟然有芒刺在背的感覺。
他長眉微蹙,忽然把手按住神龍的額頭,“你發熱了?”
“沒……”
神龍臉“騰”的一下子燒起來,跟穆懷淵站在一起,懷抱着一個與穆懷淵像了十成十孩子的畫面驟然破損。
他,剛剛想到了什麽可怕的事情啊!
他怎麽敢這麽想!
作者有話要說:
穆懷淵:想什麽呢?
神龍:你小時候好可愛!
穆懷淵:【脫褲子】喜歡跟我一樣的,親自生一個。
神龍:你昏頭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