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修】
“給女人戴上王冠,就像把馬鞍套到一頭難以馴服的牛身上一樣有悖常理。”——約翰·諾克斯
·
艾絲黛拉走進錦緞覆蓋的殿堂。
她垂下頭頸,任由神使為她戴上鑲嵌寶石的黃金冠冕,手持權杖與寶珠,轉身望向身後的貴族與大臣們。
她剛滿十六歲,生着黑發白膚長睫毛,面龐如玫瑰般紅潤嬌美,神态有一種孩子似的天真無邪。
她也确實還是一個孩子。
沒人嫉妒她小小年紀就坐在了王座上,大家都在心中憐憫她。
女人掌權,有違自然規律。
她頭頂的王冠遲早被男人摘下來。
·
艾絲黛拉應該是一個身世凄慘的小姑娘。
她的父親——約翰二世,去年就因病去世了,至今都沒能查出病因。
醫生們蜂擁而入,拿着特制放大鏡,對着國王的屍身研究了半天,也沒研究出所以然來。
神聖光明帝國崇尚一切與“光”有關的元素,國王下葬時選擇了火化。
據說,焚屍當天,屍體突然渾身冒汗,嘴唇止不住地哆嗦,手腳像活人似的痙攣了起來,甚至有人聽見了尖銳的慘叫聲,地獄裏鬼魂的哀嚎也不過如此。
如此恐怖離奇的事件,卻沒有在王宮掀起任何波瀾,似乎所有人都覺得那只是一個無稽的鬼怪傳說。
Advertisement
沒過幾天,她的兄長——布蘭維利耶親王,王位的第一繼承人——也去世了。
去世的當天,他正在大臣的面前,面容虔誠地念誦悼詞,忽然瘋了似的沖向靈柩,雙眼通紅,畜生似的啃咬自己父親的棺材,随後便倒地而亡,症狀跟傳說中巴比倫國王發瘋時一模一樣。①
艾絲黛拉站在旁邊,吓得動彈不得,眼淚直流,差點跟哥哥一起進了靈柩,但約翰二世除了布蘭維利耶親王這個長子,就只剩下不到三歲的小王子。她只能含着悲痛的熱淚,接管了父兄的葬禮。
厄運卻沒有遠離這個可憐的小姑娘。
一個星期後,小王子失蹤了。
艾絲黛拉聽見這個噩耗時,正拿着紫羅蘭逗弄蝴蝶幼蟲,腿一軟,差點暈倒在地。
她提着繁瑣的裙擺,在迷宮似的王宮找了整整一夜,最後,聽侍女說,小王子可能被發瘋的乳母抱走了。至于乳母為什麽會發瘋,沒人給出一個确切的答案。
兩天後,有人在碼頭看到一個身材矮胖的女人抱着黃色的襁褓,登上了前往東方的船只。
艾絲黛拉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刻派人去追他們,卻無論如何也追不到那艘在迷霧中若隐若現的渡船。
就在這時,人們忽然發現,約翰二世留下的血脈裏,居然只剩下艾絲黛拉一個人了。
按照法律,她要麽将王國拱手送給自己的丈夫,要麽自己成為國王。
歷史用鮮血講述了一個道理:王位繼承人必須盡快定奪下來,不然國家将動蕩不安。
艾絲黛拉卻堅決不願成為國王。
她認為女人生來有罪,舊教的教義寫得清清楚楚,如果不是女人受了蛇的誘惑,吞下了禁果,導致人類堕落;人類也許就不會被趕出伊甸園。女人若要償還原罪,就必須侍奉男人,為男人養育後代,怎麽能肖想男人的權力呢?
大臣們也覺得她說得有理。誰知,在艾絲黛拉的帶領下,原本元氣大傷的帝國卻燃起了重回巅峰的焰光。
首先是席卷大半個王國的麻風病被遏制住了,沒人知道艾絲黛拉對醫官說了什麽,似乎只是撫慰了幾句,醫官卻堅稱麻風病能被遏制,都是艾絲黛拉的功勞。
然後,是她批閱公文時,周圍人親眼看見一支蠟燭掉到了她的身上,裙擺卻沒有燃燒起來,反而緩緩浮現出秩序之光的紋樣——光明神的手上就有一團純淨無比的秩序之光。
最後,是她第一次為重病之人吟誦《頌光經》,就借到了神力治愈了那名患者。
種種奇跡表明,艾絲黛拉是被神承認的國王。
然而,民間卻不斷湧現诋毀女王的言論。
有人說,女王只是看起來像天真的小女孩,實際上是一個兇殘狠毒的魔鬼,冷酷無情地毒殺了自己的父兄,怎麽能把王國交到這樣一個毒婦手上呢?
有人說,女人生來孱弱,女王更是他們見過的最孱弱的女人,如此孱弱的女人成為整個王國的領袖,比國家落入異教徒的手中還可怕。
随着诋毀女王的言論越來越多,人們口中女王的形象也越來越荒誕。
兩個月後,甚至有人賭咒發誓,說在王宮當差的家人親眼看見女王用蝰蛇編織頭冠,用黑色的毒汁浸泡手套,用曼陀羅和蝾螈的毒血描繪嘴唇;凡是與她親近的男人,都變成了她後花園的一堆屍骨。
艾絲黛拉聽說以後,無措極了,連忙傳召神學院的教授,對着他哭訴了一番。
聽說,她一見到教授就淚盈于睫,哭得停不下來,把白蕾絲長手套都打濕了。
凡是見過這一幕的人,都不會再相信外界的流言蜚語——女王是如此脆弱,惹人憐愛,怎麽可能心狠手辣地毒害了自己的父兄呢?
要知道,她的父親和哥哥都身強體壯,尤其是她的父親,曾是帝國最骁勇善戰的勇士,在戰馬上用過敵國将領的頭骨飲酒。她作為柔弱的少女,怎麽可能同時放倒兩頭猛獸?
教授單手撫胸,向女王承諾,一定會以光明神的名義,消除那些惡毒的流言。
得到承諾以後,艾絲黛拉一步三回頭,大眼睛裏盈滿了恐懼和依依不舍的淚光,走向自己的寝殿。
女人果然不适合掌權。要是艾絲黛拉早些意識到這點,找一個丈夫,再生一個兒子,跟自己的丈夫共同統治光明帝國,或許就不會被這樣羞辱和诋毀。
她頭頂的王冠根本不是榮耀,而是随時會落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真是一個可憐的女人——不,她甚至不是女人,還是個小女孩。
教授搖搖頭,嘆了一口氣,離開了皇宮。
·
艾絲黛拉走進寝殿。
她眼中的淚光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神色冰冷如鋒利的垂冰。
她張開雙臂,讓侍女為她脫下鬥篷、手套和沉重的罩裙和裙撐,換上輕便的睡裙。
脫掉外衣後,她的身上還有一件輕薄的鎖子甲。那是由數千個禁魔石打造的小鎖環聯結而成的軟甲,即使把手貼在上面,也不會感受到禁魔石的質感,只會覺得是一件較為堅硬的內衣。
這是艾絲黛拉的習慣,她無論去哪兒,哪怕在母親的身邊睡着,都會穿上這件柔軟的鎖子甲。
這件鎖子甲也的确救了她一命。
那是一個酷寒的冬日,她和她的哥哥布蘭維利耶親王前去劇院看戲。
她盡管有高超的演技,卻無法鑒賞歌劇演員的演技。
她不能理解那些人的志向——明明有一身本領,卻不去争取更高的地位,而是在舞臺上演一些滑稽可笑的角色,以讓觀衆哈哈大笑為人生目标。
她不理解。
自從她有意識開始,就十分清楚自己想要什麽——她要王位,要歷史上君王都曾擁有的榮耀,還要載入史冊的不朽。
在她哥哥還不懂得志向的意義時,她就意志堅定地看向了王座,預感自己有一天會坐在上面。
在她哥哥因毒殺事件四起而手足無措時,她就已經能從一籃水果中,嗅出被下毒的蘋果。
她愚蠢的哥哥不知道身邊的侍女是敵國細作,要将戒指裏的巫毒播撒到土地裏,讓國家顆粒無收。她察覺到以後,立刻将侍女帶到了酷刑室,在侍女的嘴上放了個漏鬥,不停地灌入大量冷水,使她窒息,繼而救活,如此反複循環。
在這樣恐怖的拷問之下,侍女很快招供了一切。她說自己叫瑪戈,是羅曼帝國的女巫,在光明帝國潛伏了五年之久。
艾絲黛拉将她收為己用,拿走了她的戒指,戴在了自己的大拇指上。
她天生自信而又野心勃勃,知道自己無論是智慧還是手段,都要比普通王公超出一大截;同時也知道,如果她鋒芒畢露,将招致殺身之禍,于是一直假扮嬌弱無力的小女孩,冷眼旁觀宮廷鬥争。
十五歲那年,她忽然發現自己出落得極其美豔,不再像可愛的小女孩,便問瑪戈,有沒有改變容貌的巫術?
光明帝國是一個極度崇拜光明神的王國,除了神職人員和王室成員可以偶爾借用神力以外,其他人禁止使用魔法,包括豢養或交易帶有魔法元素的生物,一旦發現,即是死刑。
瑪戈見過很多寧死也不用魔法的迂腐信徒,還是第一次見到艾絲黛拉這樣離經叛道的人。
她完全不在乎那個賜予光明、掌控世間萬物的至高神,晨間祈禱也從來都是敷衍了事。
有一回,她甚至看着穹頂畫上光明神的藝術形象,大逆不道地說道:“神只不過是國王統治人民的工具罷了。”瑪戈被她的大膽吓出了一身冷汗,差點跌倒在地。她卻微微一笑,繼續看書。
不過,艾絲黛拉的缜密也超出了瑪戈的想象,她在牆衣內加了一層柔軟的海綿,再加上寝殿的特殊構造,只要不是故意大聲說話,外面的人很難聽見內部的聲音。
也就是從那時起,瑪戈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要在光明國活下去,依附艾絲黛拉,是最好的選擇。
艾絲黛拉也是她見過的最聰明、最果斷、最冷酷無畏的女人。
那天,她和她的哥哥看戲看到一半,突然闖入一群異教徒。
那群異教徒不知從哪裏打聽到,公主将出現在白塔劇院,于是一窩蜂沖進來,劫走了她。
他們以為艾絲黛拉是個嬌氣的小姑娘,假如沒有侍女的攙扶,恐怕連路都走不遠,就把她扔在一邊,一心一意地讨論起如何勒索贖金來。
瑪戈卻知道,她的主人比很多男人還要殘忍,如同一條色彩斑斓的毒蛇。
她癡迷于研究毒藥,閱讀量極大,把所有與毒藥有關的書籍都看了一遍。
其他國家的貴族有喝微毒藥劑的習慣,使自己對普通毒素免疫;約翰二世卻沒有這個習慣,原因是擔心長期服毒會造成不孕。
艾絲黛拉卻不在乎這一點。她的意志力超乎常人。第一次服毒時,正值溽熱的夏季,毒性發作後,她渾身上下都漲滿了血紅色的毒瘡,不得不戴上寬大的帽子,穿着厚衣厚裙在炎熱的日光下行走。她沒有喊一聲痛,甚至沒有對侍女訴苦。要不是瑪戈看見她的內衣被膿血浸透了,根本不知道她在忍受難以想象的痛苦。
她忍不住想,也許這個女孩能成為光明帝國的第一個女王呢?
那群異教徒自然沒能困住艾絲黛拉。
她用戒指在他們的食物裏下了劇毒的馬錢子,面不改色地看着他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
令她微感驚訝的是,異教徒的首領也像她一樣經過毒藥訓練,有抗藥性。他癱倒在地上,顫抖地摸出匕首,竭盡全力地朝她扔了過去。
匕首刺進了她的胸口。
——她的表情卻沒有絲毫變化。
首領駭然睜大眼。
他眼睜睜看着,艾絲黛拉走到他的身邊,半蹲下來,歪着腦袋,用一種天真的目光看了他一會兒——在這種情況下,天真的目光只會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她一句話也沒有說,用戴着白手套的手掰開他的嘴,打開大拇指戒指的機關,朝他的喉嚨滴了兩滴毒藥,動作迅速而利落,如同一名專業的、做過千百次實驗的煉金術士。
首領扼住喉嚨,使勁咳嗽了幾聲,幾近驚恐地說道:“你……你不是一個柔弱的小姑娘嗎?外界都說你是一朵一折就斷的玫瑰……”
艾絲黛拉微微一笑,聲音甜美如銀鈴:“誰說玫瑰的棘刺不能殺人?”
說完,她拔出卡在鎖子甲上的匕首,放在異教徒首領的手中,緊接着握住他的手,狠狠朝自己的大腿捅去!
“噗呲——”
鮮血四濺。
她狠厲的魄力與嬌美的外貌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徹底震住了異教徒的首領。直到氣絕身亡,他都沒敢再嘲諷眼前這個看似柔弱的小姑娘。
布蘭維利耶親王是一個優柔寡斷、貪生怕死的人。盡管他生得人高馬大,卻過分迷戀美人和藝術,身上總是散發着各種各樣的高級香水味。看到艾絲黛拉被劫走後,他明明看見了劫匪的去向,卻不敢追過去,而是對着身邊的騎士撒氣,罵他們沒有保護好公主。
可當騎士請命要去追回公主時,他又吞吞吐吐地否決了,怕騎士追過去後,自己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艾絲黛拉被遲來的援軍救下以後——她對援軍說,自己被可怕的異教徒首領吓得暈了過去,醒來後就發現他們都死了,騎士長看着她慘白的臉色和猙獰的傷口,對她的說辭毫不懷疑——瑪戈把這件事告訴了她。
艾絲黛拉卻毫不在意。她早知道哥哥是個平庸無能的人,閑暇時只會拿着捕蝶網和仆人一起捕捉斑斓的蝴蝶。要是他能帶領騎士,勇敢地救下她,倒是要令她忌憚了。
她對親情看得很淡,只想攫取權力,戴上那頂鑲滿寶石的王冠。
她想要成為這片國土的君主,而不是一個用來聯姻的公主,或者默默無聞的妻子。
她有一顆狂熱的野心,不僅想要王冠,還想去征服其他富饒的國土,像男人一樣開疆拓土——不,她會比男人做得更好。
她的野心一直燃燒着紅彤彤的火焰,從未熄滅。
為了實現這些目标,她努力扮演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姑娘,殘狠地掃清了所有潛在的障礙。
她終于戴上了王冠。
誰能想到,她居然會因為一個不存在的神,丢掉來之不易的王位。
作者有話要說:
注釋①:出自《毒藥手帖》[日]澀澤龍彥:“有一則傳說,稱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突然發瘋奔向荒野,四肢着地前行……或許,這就是吃了茵陳的根部而中毒的後果。”
對比歷史上衆多的君王,女主的行徑算不上兇殘。我随手搜了一個穆罕默德,就看到他登位時将十六個弟弟處以絞刑。這樣設計女主的原因是,很多影視劇,無論國內國外,都把女王的即位寫成迫不得已,比如原本想當賢妻的女主,因為種種變故,被逼無奈只好黑化當女王……所以,我想寫一個天生就心狠手辣野心勃勃的女主!
架空背景,糅雜中世紀、十九世紀法國和維多利亞時代,請勿代入現實中的人與事
劇情會按照我最擅長的方式去寫(我最擅長人物塑造以及情感張力),但男主出場較晚,花了較多時間去營造宗教感(看了很多宗教相關的書)。男主是神,但女主絕不會淪為附庸,我盡量把兩個人物都寫好!
就這樣,我開文啦!大家好久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