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後序
致謝
這文我從多年前開始構思,随後動筆,三易其稿,幾次放棄又重拾。時間久遠到我現在記不清楚多年前到底是哪一年。記憶開始清晰是在兩年多以前。兩年多來遭遇許多難以言說的經歷,偶爾偷偷動筆寫一些片段。到今年春節假期以後,得到一個偶然的機會,沖動之下,把當時只有十幾章并且前後多有疏漏的稿子貼了上來。
從那時以來,因為許多困難和不如意,也不是沒有萌發過删掉的念頭。但是反問自己:“難道放棄了這麽多次,就不能堅持一下,哪怕成功一次麽?”于是堅持。其間犧牲了很多。因為寫文是我一個人的事,許多誤會不能解釋,所以要遭受格外的壓力。但是當心裏受了傷,又自己慶幸有一塊完全屬于自己的天地。感謝為數不多的讀者們的留言,有的時候沖動想删文,就會想,如果有個讀者上來發現文章沒了會不會罵作者無良不負責任?雖然明白也許在許多看客眼裏這不過是千帆過盡的一個白點而已,甚至可能因為閱歷的差異覺得我唧唧歪歪又不搞笑也不懂新奇,但是自己那這樣腦補,于是也成了我堅持到今的一個力量。
這篇文章是我的
第一篇長篇(當然是因為生活中沒有些長篇的經歷和必要)。因為拖延了這麽久,所以随性寫自己想寫的。雖然未必把渴望表達的表達出來,可至少沒有因為別人而改變自己原先預定的寫文思路。如果我再年輕五年,有更多的閑暇、更少的負擔,這篇文或許可以寫得更加犀利些,更加美麗些,更加深刻些。可是想起五年前懵懂的我,又覺得這一切都是必然而已。所以雖然遺憾這篇文沒有達到我心目中好文的及格線,但是寫完了,也算是我的勝利。為了寫這文犧牲的東西,以後會一點一點讨回來。這篇文,算是我給自己年少青春曾經鮮活憧憬幼稚過的祭奠品吧。以後也許還會寫文,也許不會寫,但是确定的是,應該沒有哪一篇文能給我留下這麽深刻體驗,因為它來自人生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
說說文章的人物吧。
李濟,他有歷史。其實他是整篇文章中最不該有故事的人,一洞看到底的個性。因為童年少年缺愛,好不容易愛上一個柳煙,結果愛錯了,感情被耍了一回。後來他的嫂子給他指了個人,他覺得家長們為他選的,應該就是賢良淑德能跟他相敬如賓安安穩穩過一輩子的人,他自己看了,也覺得不錯,于是婚事定下來了。在感情上,他其實是那種很傳統的,俗話說“老婆孩子熱炕頭”,希望簡簡單單過生活的男人。這跟他那位王傅的古板教育、還有他大哥大嫂的幸福典型的影響是分不開的。與他在政治上從小磨砺出來的精明不同,他在感情上簡單、單純、直白,甚至不太懂男女間的事。所以他結婚後很快愛上他的老婆,是極其符合他的價值觀規律的。所以在與知道什麽是熾熱愛情的元奚白的感情裏,他一開始就注定死得相當難看。
其實最快、把李濟看得最透的是紅玉。她知道李濟是什麽樣的男人,所以她說,她對李濟沒有非分之想。即使她最後死在李濟的懷抱裏,她也知道,因為元奚白有了李濟的孩子,他們兩個的糾葛就不會真的結束。她只是癡而已,追着李濟到了安州。兵荒馬亂,她一個絕色又有才藝的女子,會發生多少可怕的事?她從來沒對李濟說過,但是李濟是從小政治軍事書堆中滾出來的,他自然知道。因為知道,所以感動。他在元奚白那裏死得很難看的時候,還有一個女人願意這樣不避生死愛他。他們兩個人的愛情就像黑夜裏的昙花,轟轟烈烈,又迅速随着紅玉的死去枯萎。我覺得紅玉是勇敢的,可敬可嘆的。有讀者說她是第三者或是破壞別人家庭愛情,我只好回應呵呵呵。至于說李濟腳踩兩條船,拆散了他老婆的好姻緣之後還要找別的女人,我也只好呵呵呵,恐怕以李濟在感情上的一根筋,再借給他一個腦子也未必能長出這種花花腸子。
相對而言,元奚白的感情就比李濟的豐富、多彩、富有活力。這也是她能迅速吸引李濟的原因。同時也是元奚白難以接受李濟的原因。不是一個戰鬥力級別的,對話起來都比較困難,不是麽?在他們倆的婚姻、愛情裏,李濟一直在受傷,而她一直在犧牲。先是犧牲了自己少年時的美好愛情,步入婚姻以後,犧牲自己的花樣般對愛情的憧憬。她不是不知道李濟對她的愛,她只是難以接受。後來她又犧牲了自己雅致的愛情觀,才最終與李濟走到一起。不然李濟就是抱着她的大腿追上一萬年,也未必能追到她。她對李濟的愛,萌于感動,最後也發酵于李濟的“老婆孩子熱炕頭”的“俗不可耐”的愛情觀中。這是一個感情上的忠犬挫絲逆襲女神成功的案例,最後也許高明的元奚白把李濟也成功地養成了最鑽石級的高富帥。有人問元奚白跟崔清到底有沒有那啥,其實我寫得很明白了,有,所以李濟知道以後才死得那麽難看。為什麽要覺得元奚白不可以呢?那個時候她愛着崔清,又還沒有嫁給李濟,自己敢愛敢恨敢負責。這文雖然是架空的,但是我腦子裏總要把它映在漢唐的背景上,那個時候風氣比較開化,對女人沒有像宋明以後變态的要求。堅持要說女主清白之類的,我只好呵呵呵呵呵呵呵呵。讓男主一直清白着,我覺得這就夠了。
還有就是桑梓和王攸。我偏愛他們兩個,因為他們兩個都是有故事的人。桑梓是信奉忠義的典型,她是直、直白、古板。她說的很多道理,沒有人敢說,沒有人敢直接對皇帝、皇後教訓,但是她敢。因為她篤信“忠”,還有“義”。她可以為了朋友的遺志囑托,千裏奔波,冒着生命危險傳送情報,扶送朋友的遺骸返鄉。她真正無愧于“朋友”這樣的感情。她忠于于皇帝,所以敢說許多越界的話,敢說皇後。這些大道理為什麽沒有人說呢?不是因為那個時代的人不懂,道理很淺顯,誰都懂。那時因為所有的人都會考慮到自身,考慮到身份差別,但是桑梓不會顧忌自身,所以她勇往直前。她還愛屋及烏地教授皇子一些道理——畢竟她是看着皇子出生長大,不可能沒有感情。我說過她的穿越者身份并不重要,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如果真的重要,只是增強了曾流落在“蠻夷之地”的她,對于華夏正朔和忠義之道信奉,這是她“确定自己曾經真正存在過”的方式。她出場的次數不多,如果單獨切給她畫面,她是孤獨、彷徨的、悲傷的。她身上有悲劇色彩,她雖然對未來抱着美好的希冀,但是也早就抱了必死之心。我曾經幾次想狠狠心給她一個悲劇結尾,讓她就死在獄中。後來想想還是放過她,畢竟就算內心荒蕪的人,也有得到幸福的權利。還有就是王攸。桑梓對于李濟的愛,十分隐蔽,就像一陣風;王攸對元奚白的愛,則像最柔軟的羽毛。他陪着元奚白在安王府中度過了那麽多日月。他的作繭自縛,有幾分是為了元奚白?很難說。他是悲情人物。李濟不信桑梓和王攸能在一起,我也不信。在這篇文章裏,我唯一能給他們的幸福就是放下過去,把他們對錯誤的愛情對象的相思之情放下。至于他們能不能最終真的在一起,是要看機緣的。
還有許多人物,比如為了氣節自殺的劉靜、少年瘋癫嫁人後端莊持穩的皇親柳煙、為兄報仇的劉婷、通商賈之利又能提起感情的延年、高中狀元的謝格和他出身青樓的夫人楊無量、能處繁理劇的帝師韋缇、能破案的萬年縣令趙蒙、早時颠沛後來為王造反能致死士的範陽王李聲、出身軍旅的洛陽令李雅、吳地豪強自稱“素封”最後死于行刺的張貝、迂腐卻能認清時勢力的貴族子弟王子複、勇士徐次等等等等許多人,他們是屬于一個時代,每個人都有故事,但是我不可能每個人都去寫,只能望文興嘆筆力有限。
最後感謝讀者們。
有許多行文的錯誤和文字上的錯漏,我得空了會一一改過。
2013年7月
作者有話要說:
是原稿的內容。
Advertisement
這是我多年以前的舊稿。如果真的要按庚寅年算起,有十幾年了。之所以突發奇想貼上來給現在的讀者們看,是因為前天晚上正因為手上的文寫了三十五萬了該收尾了,卻覺得很累,覺得寫得太啰嗦。翻翻自己的舊文解乏,偶然翻到這篇并且看下去。再看全文,才十六七萬字居然可以完結,而且人物故事線那麽豐滿,不由懷疑是自己退步太多,還是這個時代已經變得比十幾年前浮躁退步了。我不懂JJ的規則,但應該是看的人越多越好。還是那句吆喝,喜歡請支持,評論收藏推薦,還有現在流行的什麽霸王票營養液什麽的。現在JJ的防盜好像比較好,沒那麽容易被盜了吧。請支持原創作者版權。2021年冬至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