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姜母見姜曉兩眼發直, 神情呆愣,以為她面對自己以前的房間情緒轉換不過來,暗暗嘆口氣, 也不知道這孩子在鄉下住的是什麽樣子的房間。
她想起自己下鄉見過的那些村民的土坯房,低矮昏暗, 陳舊破爛, 而青山村地勢更加偏僻,說不定連那些土坯房都不如,她心裏更加酸澀。
姜母輕輕摟住姜曉的肩膀, 壓住眼裏的淚意, 溫聲道:“發什麽愣啊?這是你自己的房間,怎麽倒像是不認得了?”
姜曉一下回過神來, 忙把今晚的住宿問題放在一邊, 轉頭對姜母道:“認得, 怎麽不認得, 和我走的時候一模一樣, 還更幹淨。”
姜母頗有點自豪地道:“我沒事就來掃掃, 從來就沒有落過灰。”說着把姜曉拉到桌前, 用手一抹桌子, 攤開手給她看,“瞧, 多幹淨,一點灰塵也沒有。”
姜曉挽住她的手, 俏皮地笑道:“謝謝媽, 你辛苦了!”
姜母見姜曉露出笑容, 這才松口氣, 她拍拍姜曉的手背, 笑得慈祥:“媽媽不覺得辛苦,媽媽就喜歡每天來這裏坐坐,就好像你還在家裏,馬上就要進屋來。”
姜母說着,眼淚又湧了上來,聲音也變得哽咽。
姜曉忙抱住她的肩膀,發自肺腑地道:“媽,我也想你,我真的好想好想你,還有爸爸,我好怕再也見不到你們,還好,我們總算又見面了,。”
姜母見她眼圈都紅了,神情悲傷,忙嗔道:“這傻孩子,說的什麽傻話,怎麽會見不到,這不是就探親回來了嗎?只要在國內,隔得再遠,也能見到的。”
姜曉心裏的悲痛如浪般襲來,她前世的爸媽就再也見不到了,幸好這一世的姜父姜母還在!
在這間熟悉的房間裏,姜曉緊緊摟着姜母,完完全全,真真正正地把她當成了自己的母親。
兩人頭靠着頭,默默落了會淚,姜曉首先振作起來,以後自己一定會好好生活,絕不再讓姜父姜母傷心難過。
姜母這時輕聲在姜曉耳旁叮囑:“陸奕那孩子看着不錯,你們要是感情好,就好好跟他過日子,不要再像以前一樣動不動就使小性子、鬧脾氣,兩人過日子,要懂得謙讓。”
姜曉還得在鄉下呆上不知道多少年,姜母實在放心不下,想多教教她,可照着以前姜曉的性子,又不能多說,說多了會不耐煩,只能時不時地看情形提點她兩句。
“嗯,我知道了。”姜曉直起身,抹幹淨眼淚,不無炫耀地對姜母道,“媽,我和陸奕還給你和爸帶了禮物。”
姜母眼裏淚意未盡,聽到她的話,驚喜地睜大眼:“我們還有禮物?”
她是真沒有想到一向不懂世事的女兒竟然會這麽有心,那麽大老遠地給她提禮物。
不過一想到青山村的艱苦生活,她又心疼了,忍不住責怪姜曉:“你這孩子,鄉下生活緊巴,你自己都不夠用,幹嘛花錢買禮物?你們自己買點吃的穿的用的比什麽都強,我和你爸啥都不缺 。”
姜曉明白她的心思,也不辯駁,只笑嘻嘻地把她拉到板凳前坐下,柔聲細氣地道:“媽,這些東西全都沒有花錢,有我們自己做的,也有村裏的鄉親們送的。“她仰起頭,驕傲地道,“你不知道,我現在在村裏可受歡迎了,鄉親們聽說我要回來,都趕來給我送禮物,說是讓帶給你們的。”
姜曉嘟着微紅的唇,唇邊蕩湵着兩個梨渦,一臉得意洋洋,和以前的嬌俏模樣如出一轍。
從見到姜曉起,姜母就感覺姜曉變得成熟穩重了,雖然欣慰,卻也難免失落,也不知道女兒受了多大的委屈才會這樣,眼下終于見她恢複小兒女神态,心裏又愛又痛,恨不能把她抱住,将她留在身邊,再不讓她離開。
可是她知道這是不可能的,為了不讓女兒看出自己的傷感,她壓下情緒,半信半疑地看向姜曉:“真的?沒花錢?”
“當然,我一件一件地解說給你聽,你就相信了。”
姜曉說着打開了裝土特産的包包,把東西一樣一樣拿出來放到桌上,邊拿還邊給她講解:“這是我們在山裏采的苦姑娘,能利咽化痰,治咳嗽很好的,爸愛抽煙,沒事可以泡水喝。”她停住手,對姜母強調,“看吧,這是不是沒花一分錢?”
姜母吃驚地看着包裏的東西,按住姜曉繼續往外拿東西的手,激動得聲音都在打顫:“等會,我叫你爸來看,讓他瞧瞧她閨女多有出息。”
說完站起身來,因為起得太急,帶得板凳向後仰起,“呯”地一聲又落到地上。她也管不得這些,跑到屋門口沖着廚房大叫:“老姜,快來,看你閨女給你帶回來的好東西。”
姜父在廚房裏連聲答應,圍着圍裙,提着菜刀就跑了過來,兩眼放光地沖姜母追問:“什麽好東西?我閨女給我帶了什麽好東西?”
姜母正要答話,見到他手裏提着的菜刀,皺起眉,指着菜刀不滿地道:“怎麽提着刀就出來了,快放回去,人出來就行。”
姜父不好意思地拍拍額頭,哈哈笑着:“高興糊塗了,馬上放回去。”
說完樂颠颠地小步跑回廚房,片刻後拉着陸奕一起朝着姜曉的卧室快步走來,邊走邊喜形于色地道:“我看看我的閨女給我帶什麽了。”
姜曉聽着他們在屋外歡快的聲音,心裏感動得不行,這些東西和他們寄給原主的錢物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麽,可是他們光是聽說給自己帶了禮物就高興成這樣,看來能讓父母開心是件很容易的事,只是以前的原主根本沒意識到,從來沒有想過要去做。
姜母把姜父拉進卧室,指着桌上的苦姑娘道:“瞧瞧,瞧瞧,曉曉知道你抽煙老咳嗽,專門去山裏給你采的苦姑娘,讓你泡水喝。”
姜父兩步走到桌子前,笑容滿面地拿起苦姑娘仔細打量,不住地朝着姜曉點頭:“好好,這東西好,我閨女真貼心,我呆會就泡上!”
姜曉嘿嘿一笑,拿出建剛媳婦做的兔毛圍脖,遞給姜母:“媽,還有你的,這是山裏打到的兔子的毛做的,你試試看合适不。”又指着圍脖含笑看向陸奕,“是跟陸奕的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建剛他媳婦親手縫的,說是專門送給你的。”
“還有我的啊?”姜母欣喜接過,用手一下一下撫摸着那柔滑的毛皮,簡直愛不釋手,她對着陸奕道,“太漂亮了,替我謝謝你兄弟媳婦,我太喜歡了,真是太有心了。”
陸奕溫聲道:“媽喜歡就好,他們知道了會很高興的。”
姜母馬上把圍脖戴起來,不住感嘆,“合适,合适,真暖和。”又撫着兔毛左右轉着脖子征求大家的意見:“怎麽樣?好看嗎?是不是太華麗了點?”
別說,這圍脖映襯着姜母白皙娟秀的容顏,顯得既時尚又奢華,還有種知性的美。
“再配件黑大衣,保證更好看。”姜曉在一旁給她出主意。
“不行不行,太顯眼了,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姜母戀戀不舍地摸着圍脖,遺憾地搖搖頭。
現在大家都穿得樸素,姜母真要這麽穿着走出去,不知道會吸引多少目光,她怕會給姜父帶來不好的影響,可又實在喜歡,取下圍脖後也一直在手中摩挲,舍不得放下。
姜父像個小孩子一般,迫不及待地看着包包,指點道:“還有什麽,都給我看看。”
于是姜曉便一樣一樣拿出來,給他們講述每一樣禮物的來歷,聽得他們一會驚嘆,一會感慨,臉上的笑容沒斷過。
随着最後一樣東西拿出來,桌子上也擺得滿滿當當,姜父姜母對視一眼,眼裏都閃着激動的淚花。
他們異口同聲道:“曉曉長大了!懂事了!”
姜母轉過頭,對着陸奕感謝道:“小陸,謝謝你!”
姜父也附和道:“多謝你對我們曉曉的照顧!”
沒錯,在他們看來,自己那做事沒心沒肺,一點不靠譜的棒槌閨女變成這樣,都是受了陸奕影響。
自己兩夫妻沒用,教育了她十多年把她教成個不懂世事,不通人情的任性小姑娘,而陸奕才和姜曉在一起生活了不到兩年,就讓她有了這麽大的改變,怎不讓他們發自內心的感謝!
這莫名其妙的謝意讓陸奕一頭霧水,連忙推辭:“爸媽,不用謝我,曉曉自己就能照顧自己,她很好。”
姜曉倒是明白姜父姜母這樣做的原因,原主就像個長不大的小孩,既不靠譜也不懂事,還被蔣茜帶歪了,只知道向父母索取,根本是想不到這些事的,姜父姜母是最了解原主的人,應該都比誰都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們會把她的改變歸功于陸奕完全說得通。
她拉了拉陸奕的手,笑盈盈地道:“是得感謝陸奕,教了我很多東西。爸媽,你們把東西收起來吧,那鞋墊你們看看合不合腳,不合腳就送人吧。”
聽了這話,姜母從歡喜中醒過神來,忙讓姜父去拿包把禮物裝起來,自己樂颠颠地要去下面:“你收拾東西,我去煮面,我閨女等着吃我做的面呢。”
陸奕又要跟上去,姜母阻止了:“你要是不累就讓曉曉帶你洗個澡輕松下。”
又對姜曉道,“櫃子裏有給你們準備的換洗衣服,小陸你只說了個身高,我估摸着買的,要是不合适,咱們再去買。”
說完也不等大家回答,自顧自地跑向廚房。
姜父看着姜母喜滋滋地背影,搖遙頭,對姜曉笑道:“你媽樂糊塗了,說些話沒頭沒腦。”
說完就像腳下踩着彈簧般一跳一跳地出了屋,去拿東西收拾姜曉給他們的禮物。
這是女兒第一次送他們東西,他得好好保管着。
剩下姜曉和陸奕面面相觑,一時竟有點不知道說什麽是好。
半晌,姜曉說了句:“我爸媽太高興了。”
陸奕深有同感地點點頭,補充道:“他們人真好,下次回來我們再多帶點禮物。”
姜曉搖搖頭:“他們高興的不是禮物有多少有多貴重,他們高興的是我們的這片心意。”
陸奕想了想,還真是這麽回事,姜父一聽到說姜曉給他帶了禮物,也沒問是啥,馬上就高興得沖出了廚房,真心疼愛兒女的家長,他們要得并不多。他以前沒有感受過這樣溫暖的親情,不由地有些羨慕,同時又替姜曉有這樣疼愛她的父母感到高興。
姜曉本來還想再說兩句,可看到陸奕臉上略有些黯然的神情,想到他的身世,便打住了話題。
“走吧,我帶你去洗個澡。”說完打開櫃子,去拿姜母給陸奕準備的換洗衣服。
至于兩人即将同床共枕之事,還是緩緩再說吧,要不這一個白天都得尴尬。
姜曉一打開衣櫃,裏面滿滿當當挂着不少衣服,應該都是原主留下沒有帶走的。印象裏原主當時信心滿滿地表示要去農村接受再教育,要艱苦樸素,只帶了幾件不是太顯眼的衣服,別的全留在了家裏。
櫃裏的這些衣服不僅顏色鮮豔,樣式還很好看,就是在她這個現代人眼裏,看着都一點不過時。
她伸手理了理,一眼就看到了姜母為他們準備的換洗衣服,還挺齊的,除了棉衣棉褲,都有了。
她把自己帶來的東西放進櫃子,正準備拿上衣服帶陸奕去衛生間,姜父拿着兩個簸箕進來了。
“看到你媽給你們買的衣服了嗎?”他揚頭看着姜曉,指給她看,“就在櫃子裏,第二層,毛巾牙刷都在衛生間的櫃子裏。”
姜曉拿出來給他看:“找到了,爸,謝謝你,買得真齊全。”
“給自己爸媽客氣啥,快去洗吧,累了一晚上,洗個熱水澡最解乏。”說完哼着歌,開始收撿桌上的東西,邊撿還在嘴裏念叨,這樣是怎麽得的,那樣是怎麽得的,越念越得意。
姜曉心裏好笑,也不管他,把陸奕的換洗衣服遞給他,拉着陸奕往衛生間走。
陸奕摸着那些衣服柔軟舒服的面料,壓低聲音對姜曉道:“這些衣服很貴吧?”
“也貴不到哪去,只是質量好點。”姜曉怕他有負擔,不在意地解釋。
說真的,她也不知道這些東西現在價值幾何,不過照姜父姜母對姜曉的疼愛來看,肯定是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給了他們。
姜母在廚房裏聽到他們出來了,叫姜曉:“熱水燒好了,你倒盆裏加點冷水就行。”
姜曉好笑地走進去,沖着姜母打趣:“媽,我知道,你真當我還跟小時候一樣,啥都不會做啊。”
以前姜曉在家确實如此,屬□□的,要戳一下才會跳一下,不戳就不動彈。每件事必須交待得清清楚楚,少說一步就都不行,所以姜母習慣了。
聽姜曉這麽說,姜母高興地眯起了眼:“哈哈,媽媽都忘了,我們曉曉現在長大了,和以前不一樣了。”
姜曉深吸口氣:“好香,媽,你炖的雞啊?”
“可不,雞湯面怎麽能沒有雞湯,我們辦公室有個同事家在郊區,自己養的雞,是散養,雞肉很好吃,前兩天我就跟他說我要訂了,昨天才殺了取回來的,小火炖了一晚上。現在這雞可不好買。”她用筷子戳了戳雞腿,得意地道。
“那我就等着吃了。”光是聽這描述姜曉都能想象到那雞湯的鮮美,忍不住咽了口唾沫,笑着對姜母說道。
陸奕在外面聽到要提開水,進來幫着姜曉提,姜曉也想讓他多掙掙表現,便沒有拒絕,把燒開水的鍋提給他,跟在後面讓他小心點,別燙着。
兩人商商量量地往衛生間走,姜母看着更是放了心,陸奕這孩子是真的勤快會疼人,曉曉這次的眼光真沒錯,只可惜是農村戶口,曉曉回首都倒是不容易了。
姜曉和陸奕輪換着洗了澡,換上幹淨衣服,果然舒服了很多,這時姜母招呼他們吃飯:“快來,面好了,小陸嘗嘗我的拿手好面,看合不合你胃口。”
姜母先挑了兩大碗出來,怕陸奕客氣,先就沖着陸奕敲了警鐘:“小陸你快吃,這是用挂面下的,不能多擱,吸了湯就會變成一團攪不開,我和你爸的馬上就好,你們不用管我。”
姜曉陸奕兩人從昨天中午到現在,只正兒八經地吃了一頓飯,晚飯和早飯都是在車上湊合着随便吃點,這會聞到雞湯的香味,再看着熱氣騰騰的面碗,肚子自作主張地“咕咕”叫了起來。
她忙拉上陸奕:“快吃吧,再耽誤就不好吃了。”還沖陸奕眨眨眼。
陸奕輕聲道了謝,便和姜曉坐在了飯桌前。
這碗面條的內容非常豐富,除了白白細細的銀絲面,一大塊一大塊的雞肉,幾朵黑木耳,還有幾片翠綠的青菜葉和漂浮着的粒粒蔥花,再加上泛着油光的雞湯,簡直是色香誘人,就不知道味兒怎麽樣了。
“快和和,把味兒和勻了。”姜母見兩人對着面碗猛吸氣,遲遲沒動筷子,着急地在旁邊指點。
姜曉和陸奕相視一笑,拿起筷子開動起來。
“慢點,小心燙。”姜母柔聲囑咐道,看着姜曉和陸奕的眼裏滿滿的都是慈愛與喜悅,仿佛在看兩個小孩。
“好了,讓他們自己吃吧,竈上還煮着面呢。”姜父怕姜母守在兩人身旁,陸奕不自在,輕輕拍了拍姜母的手臂。
“對對,我都忘了。”姜母臉一紅,忙回過身跑向廚房,姜父跟在她後面去幫她的忙。
姜曉夾了一筷子面略略吹涼,慢慢品嘗,果然還是熟悉的味道,和她前世吃的媽媽煮的雞湯面味道一模一樣,雞肉的濃郁香味和面條的麥香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好吃得不得了。
她見陸奕也吃完了一筷子,正準備再夾,便詢問他的意見:“怎麽樣?好吃嗎?”
“好吃!”陸奕兩眼亮晶晶地,嘴角還有一抹油光,他想了想補充道,“雞肉太多了。”
姜曉看了看,确實,她都懷疑她媽是不是把這只雞的肉全挑他們碗裏了。
正說着,就見姜母端着個碗出來了,嘴裏還嘀咕道:“瞧你媽這記性,雞腿都忘了。”
說完把兩個雞腿一人一個,夾到了他們的碗裏。
姜曉看着那肥實的雞腿,再看看那一大碗面和面裏的雞肉,苦起了臉:“媽,太多了,吃不了!”
“怎麽吃不了,吃得了,你正在長身體呢。”姜母說完,又期待地問陸奕,“這味兒還行吧,你喜歡吃嗎?”
“喜歡,我從來沒有吃過這麽香濃的雞湯面。”陸奕毫不猶豫地道。
“這孩子,說話真中聽。”姜母立刻樂開了花,也不再管姜曉抗議的眼神,又旋進了廚房。
“沒事,你盡量吃,吃不完交給我。”
陸奕知道姜曉飯量,看她癟着嘴,盯着碗發呆,知道她确實為難,便主動出聲幫她排憂解難。
“那我先挑給你,免得呆會把面弄髒了。”
姜曉端起碗就要夾面條給陸奕,陸奕制止她:“沒事,你先吃,吃不完再給我。”
“你不嫌棄我吃過的面髒啊?”
陸奕面微紅,搖頭:“不會。”
姜曉聽了心裏一陣甜蜜,也不再堅持,兩人相對着稀裏呼嚕吃起來。
姜父姜母端着面碗從廚房裏出來時,正看到陸奕把姜曉吃不完的面挑到自己碗裏,把他的雞肉挑給姜曉,兩人滿意地笑起來,這小陸,人不錯,實誠。
吃完飯,陸奕主動提出洗碗,姜曉沒有攔他,對一再拒絕的姜父母道:“你們做的飯,我們來洗吧,你們忙碌一天了,也休息一會吧。”
姜父姜母肯定是一大早就起來準備了,他們年紀大了,忙碌了一早上,姜曉也很心疼,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姜母還想堅持,姜父拉了拉她的袖子,對姜曉道:“行,那我就享享你們的福。”
兩人收拾飯碗在廚房裏洗刷,姜父母悄悄在廚房外看着,見姜曉動作熟練麻利,又心酸又滿足,自己的女兒總算長大了,能獨當一面了,他們終于能放心了。
再看看陸奕,洗個碗也從容不迫,有條有理,還一點不勉強,哪像現在有的男同志,本身不怎麽樣,還只知道翹着腳等吃現成,要女同志伺候,更加覺得陸奕這孩子的難能可貴。
“我們女兒這次真是難得靠譜一回,這個女婿選得好!”兩人不動聲色地離開廚房,姜母再一次向姜父誇獎道。
“唉,就是曉曉在鄉下結了婚,再想要調回來,可能沒那麽容易。”姜父考慮得比較多。雖然滿意,卻也覺得美中不足,這陸奕,要是個城裏的知青多好,這樣姜父也能想法把他調回來。
“還不知道是什麽時候才能回來,到時候再說,現在也管不了那麽多。”姜母想得很簡單,現在都過不好,哪裏管得了以後,“以後有政策了,咱們在想想辦法,陸奕這孩子看着機靈又踏實,肯定不會給咱們丢臉。”
“也是,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肯定會有辦法的。”姜父點點頭,還是現在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