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首都鋼鐵廠職工宿舍離火車站不算不太遠, 差不多二十多分鐘的車程,幾人在車上談天說地,時不時指着路邊的建築聊上幾句, 不知不覺地就到了宿舍區的門口。
姜父直接把車開進大門,一直到了宿舍區裏的一棟兩層樓房前才停下, 這裏就是鋼鐵廠的小車班, 一樓是車庫,全是一扇扇的大鐵門落着鎖,二樓則是辦公室。
“你們先下車等一會, 我把車還給他們。”姜父對後排的三人道。
說着率先下了車, 對着二樓大叫:“小江!小江!”
很快二樓關着的一扇窗戶被打開,一個年輕人從裏面探出頭來, 見是姜父, 臉上挂起了笑容, 忙忙地答應一聲:“姜廠長, 我馬上下來。”
旋即便傳來了下樓梯的咚咚聲, 小江快步跑到了姜父面前。
姜父把車指給他:“我來還車, 麻煩你幫着停車庫裏。”
“好嘞廠長, 您就放心交給我吧!”小江應道, 看了眼他身後的姜曉,帶了笑容道, “廠長您先去忙吧。”
聽小江這麽說,姜父也沒有多耽誤, 轉身招呼幾人:“走吧!帶上行李, 我們回家!”
姜曉和陸奕對視一眼, 眼裏都是掩不住的歡喜, “回家”, 真是最溫暖人心的詞語,讓人期待又向往。
四人順着一條狹窄的水泥往前走,姜父和陸奕并排走着,在前面帶路,姜曉則和姜母在後面挽着手,不時說些悄悄話。
聽着身後不時傳來的笑聲,姜父神情變得溫和,向陸奕介紹着宿舍的布局。
鋼廠的宿舍才修建沒幾年,大都是三到四層的宿舍樓,這些樓房一棟棟地排列得很整齊,外表也長得差不多,陸奕不由得為這裏的住房擔心,會不會一不小心走錯屋。
宿舍區裏設施很齊全,有食堂,小商店,還有學校、幼兒園、影院,洗澡堂。
更重要的是,因為鋼廠生産的特殊性,宿舍區不僅通了電,還接通了天燃氣和自來水,非常方便。
這些設施對于來自後世的姜曉非常熟悉,可是陸奕一直在青山村長大,就是入伍後所在地區也比較偏僻,做飯都是燒柴燒煤,用水也是打的井水,從沒見過天燃氣和自來水,心裏很是好奇,不過他把問題埋在心裏,沒有追着姜父打聽,而是打算一會到家看到實物再請教。
這時候正是上班時間,小路上人不多,偶爾經過的也是些賦閑在家的大爺大媽,他們顯然都認識姜父姜母,樂呵呵地跟他們打招呼。
見到姜曉還會關切地問一句:“姜廠長,這是插隊的閨女回來探親了?這是你女婿吧?多标致的兩個孩子,看着精神!”
“是啊,姜廠長你的孩子教育得真好,以後就等着享福吧!”
做父母的,最喜歡聽的就是誇他們的孩子,這些話直誇得姜父姜母滿臉是笑,嘴都合不攏,還不住謙虛:“還行,還行。”
幾人一邊和人打着招呼,一邊繼續沿着小路朝宿舍區的的東南角走去,遠遠地就看到幾座長得一模一樣的三層木質樓房。
這裏環境很幽雅,樓前有一大片草坪,樓的周圍種着高大的常青樹,就算在寒冬,也綠意斐然,風一吹過,沙沙作響,想必到了夏天,會非常的涼爽。
草坪後面有一圈大鐵欄杆把那幾棟樓房圍了起來,中間是個大鐵門,鐵門裏面便是鋼廠的幹部大院了,只有車間級以上的幹部才能住在這裏,姜曉一家也住在這大院裏。
姜曉家住在最中間那棟的二樓,有七十多個平方,面積雖然不算太大,但是因為沒有後世的什麽公攤面積,是實實在在的套內面積,所以一家三口住着很是寬松,在這個年代算非常不錯了,而且布置得十分溫馨。
幾人魚貫上了樓,姜父将門打開,招呼大家進屋。
屋裏鋪的是朱紅色的木質地板,四面則是雪白的牆壁,看着就有檔次,比青山村的小屋子強得太多。
這屋和姜曉後世的家不一樣,進門沒有過道,直接就是間大房間,正中擺了一套木質的桌椅,圓桌上蓋着天藍色的印花桌布,桌上放着一個小煙缸,配套的凳子是小圓凳,上面放着姜母做的軟墊,看着就覺得溫暖。
餐桌椅後面是一套靠牆放木質的立櫃,稍矮的櫃子上擺着一個紅花瓶,裏面插着一束臘梅花,牆上還挂着不少照片,不過都是黑白的,還有一些彩色的挂畫,這就是姜家的客廳了,客廳面積還挺大,豎着得走五大步才能走完。
裏面是三間主房間,分別是姜父姜母的卧室、書房和姜曉的卧室。
幾間卧室的布置與客廳布置得差不多,都是木質的家具配上姜母自己做的墊子或是蓋布,顏色都比較清新,上面還有碎花圖案,看着就心情愉悅。
客廳的右手邊是廚房,廚房面積也很大,甚至比姜曉在鄉下的廚房還要大些,裏面東西擺了很多,但都收拾的幹幹淨淨,沒有一點油污,更重要的是有自來水,不用去打水,還有鋼廠的特供福利天然氣。
廚房對面就是獨立的衛生間,衛生間也大,白色的蹲便器清洗得幹幹淨淨,洗漱臺也一塵不染,看着就很清爽。
整個房子跟原主記憶中差不多,但是更真實,更溫暖。
看這條件,姜曉終于明白為什麽原主過不慣鄉下的生活,這條件不能說是相差不大,只能說是天壤地別。
不過這洗漱臺倒是給了姜曉靈感,自己在鄉下一直以來都是在廚房将就着洗漱,平時還好,遇到洗澡特別不方便,是不是可以在廚房邊再搭間小屋做盥洗室,從廚房開道門,這樣端熱水也方便。
嗯,待會問問陸奕,看看修一間麻煩不。
她轉頭,就叫陸奕直勾勾地盯着水龍頭,知道他對自來水好奇,便鼓勵他:“上去試試吧。”
陸奕點點頭,左右擺弄了下水龍頭,找到了開水的方法,龍頭一旋,白花花的水柱就從水管裏流了出來。
他忙伸手接住,高興地對姜曉道:“這方便,不用去井裏打水了,要是村裏也能安上這個就好了。”
“你知道這是什麽原理嗎?”姜曉有心考考他。
陸奕關了水龍頭,遲疑地道:“我以前在一本書裏看過,是說在地下安了水管,然後從水管裏把水送過來。”
“是啊,得安水管呢,還得有水塔加壓,才能把水送到這麽高,所以我們村裏得等等。”姜曉簡單地解釋了下。
見陸奕眼神暗了下來,又笑道,“不過現在國家發展越來越好,這些問題很快就會解決的,其實我聽說還種壓水泵,可以把水從井裏抽上來,不用再麻煩打井水。”
陸奕點點頭:“我聽說過,只是現在大家飯都還吃不飽,還考慮不到這裏來,得讓大家先把吃飯問題解決了。”
說真的,這次到姜曉家來,對他的觸動太大了,這裏的一切都是這麽明亮美好,想想落後的家鄉,他心裏很不是滋味,很希望自己的村人也能過上這樣的生活。
“曉曉,小陸,快過來坐着歇息!”姜母的聲音從客廳傳來打斷了兩人的說話。
這時候,客廳裏非常暖和,屋子正中擺着個天燃氣的烤火爐,正呼呼地冒着熱氣,一根氣管從廚房裏伸過來,連在烤火爐上。
“這就是天燃氣?不用柴火!”陸奕看着爐子挺吃驚地,喃喃道。
“是啊,你先歇會,我一會帶你去看看。”陸奕那大睜雙眼的神情特別可愛,姜父忍不住笑了,呵呵地對陡奕道。
姜母端了兩杯熱的麥乳精過來,一杯遞給姜曉一杯遞給陸奕。
“屋裏暖和,把衣服脫下來,坐這休息一會兒,我幫你們把行李提到卧室去。”姜母臉上全是溫和的笑意,“休息好了就去洗漱,出來就能吃飯了。”
姜曉一聽吃飯,頓時覺得有些餓,挽着姜母的手,撒嬌道:“媽媽,我餓死了,我們中午吃什麽?”
“中午吃你最愛的雞湯面。”姜母說完又怕姜曉不開心一般補充道,“中午我們簡單吃,晚上小姨一家過來,正式跟你和小陸辦接風宴。”
姜曉心裏一喜,沒想到原主的喜好居然和自己差不多,在她看來長途勞累後吃一碗清新不油膩的雞湯面,簡直是世界上最幸福不過的事情了。
“太好了!好久沒有見到小姨,我也好想她!”說完姜曉笑着靠在姜母身上,欣喜地道,“好久都沒吃媽媽的手藝了,今天我要多吃點。”
姜母心疼地摸了摸她的頭發,笑道:“只要你喜歡,這二十多天媽媽天天做給你吃。”
“好!”姜曉應道。
陸奕一聽要吃飯,就站起身,主動提出到廚房幫忙。
姜母卻不肯,擺擺手勸他:“你這麽遠來一趟,先好好休息,我們兩人就夠了。”
陸奕卻很堅持:“沒事,我不累。”
“你今天先好好休息,明天再幫忙吧。”姜曉也勸他。
陸奕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想試試看那個天燃氣怎麽用。”
“這樣啊,那去吧,簡單得很。”姜母恍然,朝着廚房叫了一嗓子,“老姜,你教教陸奕用天燃氣。”
陸奕立刻眉開眼笑地跑向廚房,沒一會便傳來了姜父教陸奕的聲音。
“讓他們忙,你先進屋歇會,我們娘倆說會兒話。”姜母提起姜曉的行李,帶着姜曉進了原主的房間。
“我加了床被子,你和小陸應該夠用。”姜母把行李放下,對姜曉道。
原主的房間不算大,大概有十二個平方,陳設也簡單,靠牆是張1.5米的雙人床,床邊的窗下是張寫字桌,寫字桌旁則有個書架,床對面牆邊立着帶了穿衣鏡的衣櫃。
屋裏收拾得很幹淨,只是床單被子還有窗簾以及座墊都是粉色系的,看着就很夢幻,不愧是小女孩的房間。
姜曉看着原主房間裏1.5米的雙人床陷入了沉思,今天晚上我要和陸奕睡一張床了嗎?這似乎有點那什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