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歸鄉
染蘅的曾祖父,染家始祖染榮,乃是雲柱天命府的初任元順府主。天命府以“遍覽蒼生,恪謹天命”為志,其雖信奉天道,卻并未否決“謀事在人”的可能。
古有五聖籍,今有四典冊,與月柱玉鏡臺相同,作為雲柱的天命府也有着一冊需要定期編制再版的刊物——《太乙大衍錄》。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九,而被遁去的其一,即為“變數”。
故《大衍錄》中不光通俗地講解了天道的運行規則、天地人三者間的關系,還特意收錄了一些民間流傳的奇聞異事來鼓勵民衆去邂逅機遇、改變命運。
然而天命府所知,卻遠遠不止如此。
能夠收錄在刊物中進行傳播、普及的,自是公布出來也無關痛癢的瑣碎,而那些不能随意洩露、知曉之人寥寥的機密,一旦公開便會導致世間動蕩——好比天命府府主實際還掌握着不少生性自由、不願結契的上古珍獸的活躍地點一樣。
四柱柱主不受四國管束,想要把保守的機密透露給誰都由柱主自己判斷,而四柱機密雖然事關重大,但四位武力高強、德高望重的柱主終歸也是凡人之軀,無法擺脫世間人情,總會有在信任親族面前說漏嘴的時候。
染蘅化形之時,她的曾祖父染榮已然仙逝,雖然沒能接受到曾祖父的親自教導,但染蘅畢竟師從二位祖母多年,也多多少少從祖母那兒聽來了一些有關四柱之秘、柱主之責的秘辛。
連與染榮相隔兩代的染蘅都能對此略知一二,那幼年師從染榮本人的染荨更難估量知曉了多少機密,因而聽到染荨告訴自己已有化解危機之法時,染蘅一點也沒有感到驚訝。
自己捅出來的簍子總要想出辦法彌補,現在辦法被染荨遞了上來,染蘅當然得抓緊時間行動,畢竟兇獸複生的消息洩露之後,四國人人自危,沒幾個人願意主動前往那些已經被兇獸盯上的地方不說,大辰郡當地的住民也被愈演愈烈的流言給弄得提不起重建的勁頭,眼看事态發展越來越偏離自己上任時的初衷,染蘅又怎能不焦急?
盡管染蘅作為靈地近日的話題中心,無法公開自證那些來勢洶洶、惡意滿滿的流言皆屬謠傳,但要順藤摸瓜、查出散播謠言的黑手卻毫不困難,因為即便在龍鳳協當中也不是人人都有資格知曉兇獸複生一事,察覺到是自己不小心洩露了消息的人又深得染蘅信任,必定會主動向她請罪。
範圍一縮小,查起來自然易如反掌,因為就算排除掉染蘅的強大後援,她自己也還有着與開智草木對話的能力。
只可惜即使揪出了幕後黑手,染蘅也暫時莫可奈何,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那便會違背她的處世原則,何況當務之急也并非挽救她自己的名聲。
于是在參加完三月初的國主會朝,做好了接下來一旬的政務安排之後,染蘅便與雪黛一起搭乘帝女雀,朝着青陽國都隐龍林所在的房州天驷郡趕去。
染荨傳音簡短利落,呼喚染蘅歸去也并非為了游玩,所以全程沒有提及雪黛之名,反倒是染蘅在思量過後自己決定叫上雪黛與之同行。
一來染荨為染蘅支的招必定與那些鮮為人知的天機奇遇有關,而染蘅因為魂海之事,已無法再把雪黛完全當作一個稚嫩孩童來看待,雪黛背後隐藏的不凡身份也指不定會在哪兒派上用場,結伴同行便顯得利大于弊;二來嘛,則純粹是染蘅想帶着雪黛出城逛一逛,去領略這片大地的錦繡風光。
Advertisement
“染蘅,河裏一直在旋轉的那幾個大圓盤是什麽?”
“那是用來引水和灌溉的水車。”
“原來那就是《太乙浮沉錄》裏提過的水車,我想湊近看一看!”
“雀兒,再飛低一點。”
……
“染蘅你快看,那座山上也有金色的李子!”
“那就是你在宮裏吃過的龍耳李。口渴嗎?渴的話我給你摘幾個。”
“不渴,但我還是想嘗一嘗,看看跟宮裏吃的有什麽不一樣。”
“那好——慢點吃,沒人跟你搶。”
……
“染蘅染蘅,那家農戶都圍在一起做什麽啊?”
“他們在往風谷機裏倒稻子,稻子裏夾着稗草、細沙這類雜物,晾曬後需用風谷機篩去才能入食。”
“原來是這樣,可是那些篩出來的稻子連一個籃子都沒有裝滿,夠他們七口人吃嗎?”
“……別擔心,我們這次出來就是為了解決此事。”
青陽國幅員遼闊,尋常百姓即便在官道上搭乘晝夜不停的木車從象征着“龍尾”的西端尾州趕到象征着“龍腹”的中央房州,至少也要整月;但染蘅有着禦獸帝女雀相助,至多一日便可到達。
帝女雀以速度見長,若傾盡全力,只消半日便可載着染蘅從太乙城飛至隐龍林。
但此次出行畢竟不是只載一人,帝女雀要變得足夠寬大才能讓染蘅和雪黛二人都坐得安穩,而體型變大必然會影響速度,加上雪黛身嬌體弱還使不出靈力,染蘅既擔心雪黛經不得風吹日曬,又害怕雪黛不慎從空中墜落,一路上都是把雪黛裹得嚴嚴實實,半擁着來指揮的帝女雀穩步行進。
于是至多只需一日的行程,硬生生被染蘅拖到了三日。
趕路時間充裕,心情理應悠閑,但這三日間,染蘅的精神卻飽受着折磨。
一路為雪黛解答,滿足雪黛的好奇之心并不使人勞累,因為這本就是染蘅帶雪黛出行的目的之一,相反,每每看到雪黛豁然開朗、歡呼雀躍的一瞬,她都會感到莫名的愉悅。
問題不在于雪黛本人,而在于染蘅被雪黛帶動着目睹的那些民間疾苦,以及她那在雪黛面前顯得愈發薄弱的自制力。
或許是由于緣契導致的靈魂共鳴,醉酒事件之後,一旦被雪黛靠近,染蘅的內心便會變得躁動。
在青陽宮之時怎麽也得相隔一段距離,她多默念幾遍清心口訣就能心平氣定,但與雪黛共乘帝女雀在空中游翔的三日卻是實打實的前後相貼,她一邊要忙着為雪黛傳道解惑,一邊還要鼓足精神去提防自己做出失态舉動,不可謂不折磨。
好在夜宿驿站之時,可以适當緩沖,若她委靡不振地回到隐龍林,不知又會傳出什麽樣的流言。
“染蘅!這裏的樹木都好高好大!房子居然還能建在樹上!別的地方怎麽不像這樣?”
“因為這裏是國都所在之地,不具有青陽特色怎麽行?”
一入天驷郡境內,視野便被擡頭都望不到頂的參天林木全盤覆蓋,林木之密集,險些把修建道路的空間都全部擠占,而青陽國的尋常百姓之所以一生都難以前往國都隐龍林一次,也是來源于此。
全郡地面空間緊缺,房屋和府邸自然只能建在幹雲蔽日的仙椿樹樹枝之上,所幸能在天驷郡定居之人十有八九都是靈士,置身林海個個身輕如燕,不會覺得有何不妥——即便沒有靈力呼喚飛禽、穿梭林海,只消飲用由天驷郡特産之一的飛茗草煮制的茶水,便可獲得浮空半日的能力,只可惜飛茗草本屬異草、産量有限,并非人人都能有幸一嘗。
再是名貴稀有的奇花異草,對于作為青陽國主的染蘅而言都是唾手可得,不過考慮到初嘗飛茗茶之人很難控制得好漂浮的方向,通關之時,染蘅并未讓一旁守關的軍衛奉上茶水——橫豎有她在,雪黛想要去哪都是随心所欲。
“恭迎主上和夫人回都!”
“恭迎主上和夫人回都!”
“恭迎主上和夫人回都!”
……
染蘅一行抵達隐龍林之時已是傍晚,本無意聲張驚擾他人,沒曾想一駛過關口,便聽到林中将士民衆整齊劃一的吶喊。
除了由衛國公蒼柔率領的護林将坐在鷹隼之上列陣相迎以外,其餘民衆均行着揖禮伫立在各個枝幹、枝頭,态度之虔誠宛如觐見神明。
終究承受了半個月難分善惡的非議,無論在場之人是真心還是假意,是被迫還是自願,這一幕都足夠讓染蘅感動,只是她身穿微服,又還擁着雪黛,實在難登大雅之堂,于是僅道了一聲“免禮”便讓民衆自行散去。
“蒼姨,親尊可在雲柯殿?”
屏退了四周的護林将之後,染蘅便帶着雪黛降落到了通往主殿的寬廣樹枝上,朝着緊随其後又明顯是來為她們引路的蒼柔問道。
“聖尊不在隐龍林,”蒼柔跳下她的契獸百幻蝶,笑着搖了搖頭,“得知主上攜夫人同行,需要三日才能抵達龍林之後,聖尊便連夜趕去了帝席郡,預計要到明日正午之時才會歸來。”
“帝…帝席郡?她去那兒幹嘛?當下還有什麽事能比解決大辰的糧食危機更重要?”
自己的兩位祖母都在帝席郡隐居,染蘅一聽就覺得有鬼,立時緊張地瞟了一眼身側還在悄然打量着龍林景色的雪黛。
“’當然是你的人生大事了‘,聖尊預料到了主上的反應,便是如此吩咐微臣回答的。”蒼柔學着染荨的語調回道,“至于糧食危機之事,聖尊也說了,’只要把你的兩位祖母請來自然迎刃而解…但在那之前嘛,得先讓你的祖母們見一見她們的孫女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