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她要棒打鴛鴦
司栖年留下來的手筆, 謝蘭芝全都接受。
如今司氏族人天京到處晃眼,很容易受到攻擊,謝氏都瞧不起他們, 還拒絕和他們來往。
金銮殿上, 百臣齊聚共同商量司氏族人一事。
面對前朝皇族,京臣多數有幾分情分在主動建議讓司氏入九晉, 替鳳寧公主安守九晉。
謝蘭芝看在司栖佟的面子上, 她給司氏族人立了層身份留守天京:皇撫使。
由司伯公擔任。借機将司伯公從七晉調過來。
司磊不得不放司伯公走。
如今司伯公未到,司氏族人見謝主寬容,便又在天京游蕩。
司栖年的臭名仍在外,謝氏不敢管,私底下早對司栖年的身份多有不滿,因謝蘭芝才不敢多說。
謝氏也有心直口快的人, 謝鋒就是其中一個。
謝鋒上次陪謝蘭芝打下鳳溪鎮後, 他就連升二級成為五品護都将, 如今是天京一門的主将。
謝鋒的折子由吳秋親自遞上來。
吳秋在衆人眼裏早已是右相後補,他呈上來的折子, 大多經過考量。
再傳到謝蘭芝手裏。她瞧了幾眼, 族內的意見多數由她定, 她不想的事族內再有心思也得打消。
現在很多人無法接受司栖年帶來的隐患,還有動搖謝氏主母地位的可能,所以此次意願已非個人私欲, 而是真正将小鳳凰當成主母,當成謝氏的一份子去為她争利。
折子內容多數描述着:自古帝者多陽, 陽尊陰卑, 上古道者謂之陰陽以雄陽而抱雌陰。古來稱鳳稱龍者細數無縛, 以強為尊。以武安以文謀。謝氏百年多為流放之地, 于儒教之禮光庇少護,故稱謝氏為半蠻。然今謝主陽女,主母陰女,主欲複晉禮慰之天下謝氏謂同。晉之糟糠多複文抑武使賊掠無自保。則以謝氏尚武輕文折司氏中合賦方為上策。
Advertisement
司氏族人孱弱墨守成規,以弱者處尊陰陽颠倒,今司氏女強男弱且不可因丁而誤業。故衆族以司氏舊朝為誡忌以弱夫為尊以強婦為卑。
這篇折子裏外描述司氏重文輕武,重制輕才的種種弊端。
無論是尊卑中長子庶子之分,長子無能,庶子不能出頭,一時之制帶來的穩定必定會被推翻,世道又是優勝劣汰的機制。這套更不可行。儒教一味孝禮滅人欲帶來給君王的安定與思想的統治,卻不利于民生國技的發展。
謝氏能夠寫出如此有先見之明的折子,怕是下足功夫。
謝蘭芝自帶謝氏入京,經過她治理下已初顯成效。
“吳秋,你真沒給他們指點迷津?”謝蘭芝尋思着亂世之下本就禮樂崩壞之時,不安定因素也打破許多墨守成規,但即便如此多數士大夫都會選以安定為先,盡量去維護現有舊制。墨守成規就拒絕革新,隐患只會越來越大。
而謝氏這份折子卻不相同,謝氏是尚武,以強為尊得到族運的一時輝煌,但以武為謀後也相當于一面反射的鏡子,那就是獨武後失于安定。
謝氏如今嘗到安定繁榮的滋味,知道還有另一條路選,自是不想回到過去只會打打殺殺的日子。
吳秋見謝主态度不明卻反複看折子。
他回道:“元帥,謝氏遵從您的吩咐,自入天京來,謝氏在城內遍開學堂,讓族內子弟習文已有半年。”
“半年的步子雖小,卻對您的族人有莫大的改變。”
“是嗎?”謝蘭芝道:“不管你有沒有支招,或者他們學會找其他人支招,都算是他們的進步。”
“思想上的轉變,可令許多事物得到嶄新的發展,如果再公平平等些,世道會更适宜于人。”
她突然懷念現代的開放。
謝蘭芝将折子又拾起,送到吳秋手上:“本帥知道了。但有一事你需要告訴他們。”
“就說謝氏無需借助什麽司氏族人去提升門第,謝氏也不會尋那些好吃懶做的司氏為伍。只要是對謝氏有利的情況,本帥也不反對兩姓來往。”
“但結姻親,本帥暫不考慮。”
謝蘭芝自己都娶了司氏最好的主,卻不考慮普通謝氏和司氏的聯姻。
吳秋接過折子,他不由建議道:“您對司氏的态度如此隔閡,又不反對謝氏來往,是想謝氏和這群...人私下接觸?”
“不接觸怎麽行?”謝蘭芝意味深長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吳秋立即明白她的用意。他連聲道:“那臣就将您的意思傳下去,之後若出什麽意外,臣只管找司伯公。”
還在從威都趕來的司伯公,他冷不丁在馬車上打個噴嚏,覺得有點冷。
謝蘭芝的話傳下去,謝氏再無顧忌,反正司氏那套必須長子男子才能繼承家業的規矩,他們是鄙棄的。
謝氏人丁是旺,但每年打仗人丁壓根不夠消耗,于是打下的土地又多,要是都給一子,他們家族還怎麽加大開枝散葉?甚至女兒要是有能力,都能以武謀尊,畢竟又不是個個男子都是大英雄大丈夫,找個入贅的上門女婿誕下的子嗣姓謝,也是添丁旺人。
更別說上得戰場多的謝氏,更需要人丁堆兵,所以但凡與謝氏結姻親的,基本都姓了謝,偶有人想父姓多生幾個分好就行。
而和謝氏聯姻的多數會遂入謝氏祠堂。
以至于南域的謝姓足足有五百萬人,乃南域第一大姓。南域三千萬人口,有六分之一都姓謝。
謝氏在知道謝蘭芝的态度,紛紛也不再将天京的司氏當回事,但是随着和司氏接觸,卻越發對司氏上心。
八晉又不斷派吃幹飯的過來。
謝氏安排又安排,直到連八晉的大公子們都上京。庶長子們長女們都投靠天京,随着司氏和謝氏在交往的過程,若有若無說起八晉。謝氏就逐漸對八晉越發上心。
對京內的司氏越接觸,謝氏內部就越分歧。
甚至已有謝氏被人稱鬼迷心竅開始為司氏說話。
不過一月冬季已過,二月春來臨。
由謝氏文官與謝廣為主在金銮殿,紛紛上報:“請元帥收回一道成令!?”
謝蘭芝挑挑眉看向謝廣:“什麽成令?”
她只是挑眉的動作,謝氏文官就慫了開始小心翼翼瞧向謝廣,謝廣被人當槍使過很多次,他早背鍋背習慣了。
謝廣幹脆咬咬牙道:“末将希望元帥能收回杜絕與司氏聯姻的決定!”
“什麽?”謝蘭芝語氣很淡,就像是聽見有人問她吃飯了嗎一樣平常。
謝廣硬着頭皮重複一遍:“末将,末将代表謝氏請求元帥收回杜絕與司氏聯姻的決定!”
謝蘭芝總算有別的反應:“為何?不準你們來往,是為你們好,如今的司氏各個身份複雜,王不成王,候不成候,豈成體統。”
“本帥讓你們少和司氏接觸就是不想讓爾等對其身份境地而尴尬,屆時你等娶了某王某國主的郡主,公主,又如何區分地位?難道要讓司氏在名義上踩到謝氏頭上?”
“本帥帶你們入京不是來當狗的。”
謝蘭芝随手将一份折子扔在謝廣腳下,拒絕的态度堅決:“本帥恢複晉禮是想改變謝氏,并取得天下認同,而不是來成全你們個人的私欲。”
“可,可您都娶了司氏長公主為妻,都無此避諱。”謝廣果然還是心直口快,不動腦子,一個急了什麽實話都說了。
旁邊的謝氏文官雖然贊同他,但也忍不住捏把汗。大将軍這副趕上送腦袋的态度還真是令人害怕,只希望別牽連到他們。
謝蘭芝果然不悅,她拍桌,砰一聲,吓了吳秋一跳。
謝蘭芝起身,她掃視殿下的所有謝氏與京臣道:“你們也是如此認為?!”
“都非司氏舊族不可?”
“這...下臣等。”衆官交頭接耳不知如何說,但京臣心裏有譜,謝帥雖然殺伐果斷雷厲風行,但她私底下卻是賞罰分明的主。
于是,禮部侍郎李令主動站出來道:“臣以為鳳寧殿下的族人應該為其正名,鳳寧殿下為九晉之主,司氏族人也屬其親,何況元帥您月前才定下皇撫使的身份,不正是側面認同他們為鳳寧殿下的旁族。”
謝氏出人就說:“李大人所言極是,既然是主母旁族應侍奉主母為家長,而作為家長的遠親,與謝氏本該親上加親,為何不能與謝氏聯姻?”
“聯姻利大于弊,可早讓謝氏改頭換面。”
“既讓謝氏與之為伍,為何還另設鴛鴦棒...似是不太合理?”
謝蘭芝道:“早日你們不是都瞧不起這些紙醉金迷之人?”
謝廣道:“是瞧不起,覺得他們愛花錢吃的少可用的比金子還貴。”
謝蘭芝和謝氏們一問一答的場面極其和諧,京臣們在旁邊觀察偶爾穿插幾句保持站立,所以金銮殿今天很和平。衆臣也沒有因政見不合吵起來。
謝蘭芝又道:“那如今為何改變想法?”
謝廣帶頭說:“自是不了解司氏,如今了解,我等才發現真正的皇宮士族畩澕是何等貴氣,他們雖用度奢侈,可個個皆是文采的一把手,元帥不是想謝氏早日蛻變,而聯姻就是第一步!”
言下之意就是烏雞看見了鳳凰——想飛了。
謝氏等人無不贊同,态度和月前一個天一個地。
謝蘭芝其實對兩姓發生的事都掌握其中,只是她故作不知,如今親眼看這群人急着想聯姻。
她忍不住搖頭評價:一群見色起意的lsp。
司氏族人若非亂世吃穿用度顯然更加奢侈,養的精細,長得自然貌好,一個個自小君子六禮傍身,學富五車,不會作詩也會飲,再和謝氏一堆土包子相遇,司氏族人就像金童和玉女下凡一樣,深受謝氏“土人”的追捧。
謝氏接觸後見識到什麽叫精神上的豐富多彩,自然打開新世界,開始求賢若渴,哦,不,求愛若渴。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1-12-09 12:00:18~2021-12-09 19:16:4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大司馬霍去病 15瓶;丹波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