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鳳寧長公主授封九晉
“今日朝廷內外無不支持夫人複位, 本帥便在此宣布,司栖佟将在所有的認證下,複歸皇族長公主嫡位。”
“三日後即刻舉行授印儀式。”
“臣等遵令!”衆人紛紛道。
舉行授位儀式那天, 天京百姓得知先帝之女要恢複公主之身, 衆人大街小巷傳播。開始細說公主複位的種種好處。
“只要九晉歸位,淪落的流民可尊長公主為主, 繼為晉人, 而不再為人買賣無人管理的野民。”
“那些兵痞子到時候再不敢像野雞一樣随便抓咱們去當兵送死。”
“有身份比沒有身份好,到處備受欺淩的日子,小的已經不想再過了。”
“只有有了九晉的民身,咱們也能像八晉民衆一樣活着,說不定還有資格種田。”
“我們終于不用颠沛流離了。”
很快有人高喊一聲:“長公主千歲。”
流民們無不歡呼:“長公主千歲千歲千千歲。”
大街小巷第一次有了過年時才有的氣氛。
金銮殿,天京官員跪在兩根盤龍柱的過道迎接司栖佟。
謝氏官員俯首以示禮。
司栖佟身披紅衣鳳凰紋長袍, 尾袍如鳳凰為翎羽, 她戴上嫡室身份的金絲冠冕, 端莊,雙手并攏入袖, 款款在紅地毯走進金銮殿。身後的宮女為她曳鳳袍。
謝蘭芝在禦座等着她, 見司栖佟邁步進來。
Advertisement
鳳冠紅衣, 精致美貌,宛如出嫁那般,但她知道這不是拜堂成親。而是小姑娘通往女帝的第一步。
她終于邁出第一步。
旁邊的禮官和禮部侍郎李令, 開始宣讀晉室祭文,冗長又神聖。
司栖佟端莊站着, 謝蘭芝看着她目不轉睛, 十分認真的樣子。
很難不想象她未來一統天下時的姿态。
半個時辰過去, 李令念完, 然後禮官端着鳳印的檀盤站在謝蘭芝旁邊。
謝蘭芝起身,她将金巾裹印親手交給司栖佟。
“鳳寧公主,從今天起恢你嫡位的身份,并授邊州邊城為封地。”
司栖佟朝她微微欠禮:“謝主隆恩!苻鳳定不會令謝主失望。”
謝蘭芝目光複雜道:“賜蘭章宮為你的寝殿。”
司栖佟道:“本宮幸而能與芝主同寝。”
謝蘭芝見她客氣到這個份上,忍不住吐槽道:“我們同床共枕快有半年了。”
司栖佟忽然低聲道:“白頭到老要幾十年,待本宮人老珠黃那日,還請謝主莫嫌糟糠之妻。”
謝蘭芝感覺自己也被吐槽了,她挑挑眉道:“怎麽會!要人老珠黃也是我先幾年,還有你說的話對你也适用。”
旁邊的老古董李令聽得轉過臉去,有點不好意思。小聲咳嗽示意:“公主殿下該去天子廟堂為先帝上香了。”
謝蘭芝臉色一紅,她怎麽就被這小姑娘帶跑題了,司栖佟也收起一絲俏皮,一本正經仿佛剛才說話的人不是她。
簡直變幻自如。
之後司栖佟便随禮官和李令去了天子廟堂,天子廟堂歷來只有天子踏進,同樣每年重要日子嫡族也可進去祭拜,更莫說司栖佟本身嫡族,嫡族又只剩下兩根苗,香火凋零,司栖佟必須得進天子廟堂,為天子牌位上香。
同時進天子廟堂也代表司栖佟她的身份,從今以後就是鳳寧長公主,真正的皇嫡!
各地封王的地位都需尊她為主。
長公主在晉朝本就是有實權的爵位,無論封地和随軍都與王爺同配置,甚至有時候長公主還高過王爺,與親王平起平坐。
謝蘭芝将謝尚光那二千人馬分到司栖佟身邊保護她。
謝尚光十分樂意,自從主母将謝永新那畜生斷罪,還将他娘和那個門客給送到南域處置,聽說門客已經被處死,謝永新母親也被打發尼姑庵孤燈清佛。
他敬仰的人就又多了主母一個。
謝蘭芝知道她去天子廟堂拜祭要一天,晚上才能歸。
就在建章宮臨時組織會議,商讨正尊卑複禮樂一事。
正好皆着鳳寧長公主複位的名義行動。
謝蘭芝直接點了吳秋。
“吳秋,從今以後你除為兵部左侍郎。”
吳秋被授職,他拱手不亢不卑道:“臣遵旨。”
“趁此機會,本帥想在天京歸置一套考官新制度。”謝蘭芝将科舉的雛形告訴吳秋,吳秋博覽群書,一下子聽懂她的意思。
并且吳秋道:“元帥,此科舉與南朝提出的有教無類制似乎出自一體。”
這個世界的南朝是個縣城,但南朝是個很奇葩的小國,明明是一個小國,全國上下都是讀書人,打又不能打,但凡有人想侵略他們就投靠,然後推舉自己那一套制度。也有王朝用過,但不出百年就又內鬥厲害,被外敵入侵滅了。
自此這套實施百年的制度淹沒歷史火海中。
如今謝帥提出此制度,真是令吳秋歡喜,他一直很追崇南朝為官的體制,認為是适合當下的選拔體制。
謝蘭芝道:“最後的考場就設在天京,鄉試會試就臨時設在邊州邊城吧。”
“本帥會出資在那一帶,修書院,補貼書生。”
雖然科舉只擴散在小地區,但萌芽總比沒有好。
“元帥,雖是臨時,但卻可吸引天下未出世的讀書人,謀士,也讓天下人看到您對讀書人的敬意。”吳秋無不吹捧道:“元帥此舉必定名流千古。”
謝蘭芝并不想受這個美名,她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拾人牙慧的人,并沒有這個資格。
吳秋見謝帥并不受誇只好收斂點。
謝蘭芝趁機又提起一事:“順便廣令八晉,告訴他們,嫡室長公主已複位一事。”
吳秋道:“元帥是否還有其他吩咐?”
謝蘭芝覺得不可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她姑且就宣布了這一段。
謝氏官員還不知道什麽叫做科舉,就紛紛朝升官的吳秋問起此事,吳秋一一科普。
科普完後,謝氏官員臉色無不凝重起來。
畢竟科舉制是像他們争肉的東西,他們豈能容忍自己的利益被刮分。于是紛紛朝謝蘭芝請願道:“還請元帥收回成令!此科舉不利于我們謝家。”
謝蘭芝這次沒有對他們過于強硬,她身為既得利益群體的首領,動自己的蛋糕,那叫大義,但讓族人都跟她一樣為天下着想,是不可能的。
畢竟人都是自私的。
她道:“謝氏子弟從今以後勤勉讀書,争做第一批科舉選拔的人才。另有武舉同例。”
“若日後不行,再定論。”
謝氏官員們聽罷,只好妥協,既然謝帥有意讓自己人先試驗科舉,先行占領位置,那他們暫時沒意見。反正只是試驗,等以後不合适再一起出來推掉此制度。
“臣等遵令。”
科舉提了一口後,謝蘭芝終于将目光放回八晉。
她提出一道禦令:“從今以後本帥麾下屬地,何人敢越過晉朝嫡室先稱帝,我謝氏必出兵讨伐!”
謝氏武官們紛紛将手扶在腰刀上,尚武之風瞬間掀起。
這道禦令傳到八晉各地,五晉六晉最先回應,必不會稱帝,只會以天京為主。司磊還在天京就收到這道禦令,他當晚就回了七晉,對自己的帝王夢破碎感到憤怒。
而一二三四晉因為在偏遠的西北,南北,中北地區,等他們收到時,四個國主發現侄女竟然能令謝氏為她複位。
還封有領地,那領地比他們一晉還大,而且邊城邊州土地肥沃,不像他們這些嚴寒凍土。
這四晉對比五六七晉就是窮親戚。
正所謂富有深山遠親,四晉瞅準機會,派了自己的大公子赴天京攀司栖佟親戚的光。
五六七晉聽後,除了司磊硬氣點,其他兩位也派了小兒子去天京認親。
謝蘭芝大肆複晉一事,牽動整個南部。以嫡室之威開始壓八晉。
她聽說八晉已經有人派公子入京,試探她的态度。
謝蘭芝對一些庶子置之不理,并在金銮殿議會時,提出收複隸屬天京嫡室的地盤。
“嫡室失地的歸屬,爾等之意如何?”
自從司栖佟複位後,天京官員話語權跟着水漲船高,有人開始建議:“謝帥,臣以為這些争議之地極其分散,叛軍又諸多,不如派兵收複。”
另一個官員卻認為:“如此一來必與八晉産生争議,因為天京好些偏遠地歸落八晉,八晉又以謝帥為恩主。不應如此對待下臣。”
有保守的意見有直奔主題。
謝蘭芝認為這是遲早該面對的事,亂世之下強者為尊,她已很講公道。而這次,口水仗就不必了。
她果斷下令:“謝廣帶一萬人到八晉要地,不給,就打。給,記上名錄待本帥會酌情補償。”
謝廣激動道:“末将遵命!”
謝廣帶着一萬人出去,八晉收到消息紛紛開始聚集下屬清算土地,還給天京,除七晉,還多歸了些地盤。
其中要地還有沒歸還,并非八晉不肯而是這些地區被叛軍占據,叛軍自成一地,戰鬥力比晉兵稍強。八晉又懶得費成本管理,就一直在擱置。
如今正好謝主要管,可以借謝主替他們去掉一塊心病。
謝廣在遇到叛軍,叛軍還跟他談條件再歸還,這件事謝廣認為大元帥處事懷柔,應該會接受投降。
豈料。謝蘭芝得知,她直接下令:“誅!”
謝廣頓時驚愕不已,元帥怎麽一改懷柔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