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讀書數載,卻沒有寫随筆的自覺,并不是一個好習慣。此番拿到原版《瓦爾登湖》,總算是一件巧合的事情。這本書是我喜歡的男生,随手扔給我的生日禮物。他不知道,這是我收到的第一份來自異性,包括家人的生日禮物。他或許也沒有想過,我不僅想認真品讀這本書,而且想通過這本書,與當下的生活,和長遠的人生,做一次深刻并冷靜的交談。這是一個好的契機,讓我在讀書的同時,回憶過去的學習和生活,總結和反思已經發生的過去,認真期待并準備好心情,面對随時變化的未來。
起初,我想要做的只是用自己的話講述《瓦爾登湖》的故事,但我相信翻譯工作者和書評人已經對此做了深入的研究。再廢筆墨也不足前人的成果,因此,我想在這本書的啓發下,将我學習生活以來的所感所悟,以随筆形式記下,留下我這一人生階段的心境。由于日常被工作所擾,又有其他的學習打算,我會盡量用夜晚時間來閱讀這本書,希望在過了一天的浮躁生活後,讓自己的心重新安定下來。
無論如何,這本随筆都是以《瓦爾登湖》為出發點,其中的每一章節,會多少提及到梭羅的觀點,或者他引用的事例。如果在閱讀了英文版和中文翻譯版的《瓦爾登湖》後,依舊對這本書存有疑惑的讀者,也可以通過我對該書的另一種闡述,對其有更深刻的理解。
至于為何起這樣一個怪異的書名,确實有一番來歷。獵豹,曾被我用來形容這本書的贈與者,如風一般的速度,如猛獸一樣的野心,如豹子相同的活力;鹦鹉,則是這本書的贈與者用來形容我本人的,關在鳥籠中的,美麗而善言的鹦鹉。這個書名記錄着,這本書的來歷。提醒着我,在喜歡着他的時候,我也同樣是一個擁有着青春,和對感情美好憧憬的,單純的,普通的女孩。而這本随筆,正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最普通的那一種女孩,在二十四歲的年紀,對生活的一點點思考和感受。
十九世紀瓦爾登湖的木屋,二十一世紀城市聚光燈下的高樓,梭羅和我同樣能看到的是什麽,同樣能感受到的是什麽;他能看到的,我已無法再看到的是什麽,我能看到的,他卻沒有體驗到的什麽;我們或許都無法看到的是什麽。相信,很快就有了答案。
注:該書僅代表個人觀點。
201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