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番外
長安的牡丹開了,無數游人紛紛前來賞花,朵朵雍容華貴,襯着明月與高樓,無比美麗。
白居易看着這些花,不禁賦詩一首,就在這時,一個老者卻搖搖頭嘆道:“如今群芳之主不在,這些牡丹竟然也敢争奇鬥豔了。”
白居易好奇地問道:“老人家,敢問何謂群芳之主?”
老者道:“你可曾知道玄宗一朝的那位楊貴妃?”
白居易露出笑容:“當然知道了!”
那可是李白詩中全天下最美麗的女子!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這全天下,誰人不知貴妃的美貌?
老者感慨道:“想當年,鹹宜公主舉辦牡丹花會,無數達官貴人帶來珍稀的牡丹,一時間姹紫嫣紅,繁花錦繡,直到她來了……”
這個她,指的顯然就是貴妃。
白居易急切地問道:“然後呢?發生了什麽?”
老者露出回憶向往的神情,眼中泛起亮光:“然後所有的牡丹在一瞬間都合攏了,低着頭垂向地面,貴妃娘娘,她有羞花之貌啊!”
在提到貴妃娘娘的那一刻,他蒼老的面容上煥發光彩,好像回到了幾十年前。
聽着他的描述,白居易也不禁向往,腦海中幻想出一個傾國傾城的身影。
這時,老者激動地走到那些牡丹面前,呵斥道:“不過是些庸俗粉黛,若是貴妃娘娘還在,你們又豈敢盛開?”
他竟然真的斥責起花來,好像一個瘋子。
Advertisement
一旁的人對白居易道:“別理他,他就是一個瘋子,以前年輕的時候倒也是個富貴公子,後來經歷戰亂,家道中落,每天神神叨叨。”
又有一人笑語:“怎麽可能會有人美到令百花羞慚呢?這也太誇張了!”
其他人也跟着笑了起來。
老者憤怒地指責道:“貴妃娘娘的美貌天下無雙!你們這些無知小兒,怎麽可以不信!”
旁人只笑着看向他,并不把他的話放在心上,白居易卻信了,心中對這位傾國傾城的美人産生了濃烈的興趣。
他回到家中,把有關玄宗和貴妃的書籍都翻了出來,從只言片語中得到了一段纏綿悱恻的愛情故事。
越是閱讀,就越是忍不住想要一窺大唐盛世,還有這對傳奇的帝妃。
白居易決定為他們寫一首詩,于是他四處尋訪那些玄宗一朝的舊人,企圖還原當年那段舊事。
不久後,一個東瀛和尚找到了白居易。
和尚道:“我聽說你想為玄宗和貴妃寫一首詩?”
白居易大為驚異:“你也知道玄宗和貴妃?”
和尚道:“我的漢語老師曾經是遣唐使。”
白居易高興極了:“這麽說他親眼見過貴妃娘娘了?”
和尚點了點頭:“我之所以到大唐來,就是為了完成老師的夙願。”
和尚描述了那場堪稱夢幻的生辰宴,錦繡繁華,萬國來朝,比明月更燦爛的女子緩緩登場。
每一位外邦使臣都震撼了,為這盛世大唐,為這無與倫比的美麗。
遣唐使在大唐待了一年,他見證了這個偉大王朝最輝煌的時候,後來他回到了東瀛,緊接着就傳來中原戰亂的消息。
大海阻隔了一切,不知過了多少年,海運才再次開通,此時遣唐使才得知貴妃早已死在了馬嵬驿,玄宗也已經死了。
遣唐使不可置信,那樣一個強盛的王朝,怎麽會就此衰落呢?
那可是一個猶如太陽般光耀四海的王朝啊!
遣唐使已經老了,他的身體再也無法承受風雲變幻的海上旅途,只能遙望着那再也回不去的國度,日日嘆息。
他逢人便說,當年的大唐是如何興盛,宮廷之中燃起沉香木,一晚就能用掉一大車,幾千顆明珠在夜晚閃耀,讓整個宮室亮如白晝。
還有那位傳奇美人,比花更美麗,比明月更璀璨,超出了人類所能想象的極限。
可是沒有人相信他所說的,海運開通後有不少人到了大唐,這裏雖然很美,卻不如他描述的那般宛如天神的國度。
遣唐使只能一遍遍地描述着沒有人相信的故事,流淚惋惜那個已經消失的盛世。
後來他的白頭發越來越多,已經老到不能再老,然後死了。
臨死之前,他握着和尚的手,讓他一定要替自己來看一看大唐。
白居易聽完這個故事,唏噓不已,這更加堅定了他想要完成那首詩的心願。
白居易想知道貴妃究竟是怎麽死的,他找到了當初在馬嵬坡的一個軍士,對方現在也已經白發蒼蒼了。
白居易看着他滿是皺紋的臉,目光渾濁的雙眼,感覺自己好像翻到了一本泛黃的史書。
随着對方蒼老的聲音響起,史書被白居易翻開,那段往事重現人間。
“那時我們所有人都要她死,認為是她的存在毀了大唐。”
“直到她出來的那一刻,三軍将士看到了她。”
“她穿着一身紅衣,靜靜地走出來。”
“她太美了……太美了……”
軍士一輩子行軍打仗,說不出什麽華麗的詞彙,只是單純的感嘆着,重複贊嘆她的美,似乎只有念上一千遍,一萬遍,才能夠表達她的美麗。
“我還記得,貴妃的衣裙上繡着蝴蝶與牡丹,手裏捧着的琵琶上有纏枝蓮的紋樣。”
即使過去了這麽多年,他依然記得一清二楚,因為這一幕已經深深印刻在他的腦海裏,總會不時地回憶起。
“三軍将士将她團團圍住,可她沒有一絲害怕。”
“那天本來萬裏無雲,可是她彈奏琵琶向玄宗告別的時候,天上卻飄起了雨絲。”
“天公垂淚呀……”
“我當時很想救貴妃,可是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士卒,又能做得了什麽呢?”
“貴妃什麽也沒有說,甚至沒有流淚,她為了能讓陛下安全到達蜀中,喝下了那杯毒酒。”
“我靜靜地看着她死了……”
說到這裏,軍士淚流滿面。
白居易也落淚了,自古紅顏薄命,深情的女子無一例外都香消玉殒。
好在玄宗平安無事,也算是讓貴妃達成心願了。
白居易費盡工夫,又找了一些當年侍奉玄宗的宮女,從他們口中得知,貴妃死後玄宗再也沒有笑過,時常一人獨自面對着春花秋月,思念貴妃。
可嘆天人永隔,這對有情人再也無法相見了。
白居易帶着悲傷的心情回到家中,開始起筆寫長恨歌,寫到一半的時候,他聽說有一位道法高深的道長,曾經為玄宗尋找貴妃的魂魄,立馬前去拜谒。
道長已經活了兩百多歲,不問俗事,還是白居易給他的小弟子塞了些銀子,才被放了進去。
道長說起他尋訪仙山的經歷,道:“貴妃娘娘日夜思念着玄宗,一聽說貧道是天子使者,頓時淚流滿面,仿佛梨花帶雨一般,令人見之心碎。”
道長嘆了一聲,似乎是在回憶那個美麗又癡情的女子:“貴妃娘娘一直問貧道:陛下可還安好?貧道告訴她玄宗失去她後每日失魂落魄,貴妃娘娘又是落淚不止,将玉簪交給貧道,讓貧道轉交給玄宗,希望他能夠珍重。”
聽到這樣凄婉的結局,白居易悲傷不已,回到家一氣呵成,把《長恨歌》寫完了。
寫完之後,他把詩抄錄一份,給了那個東瀛和尚。
和尚看到詩之後感動不已,将之帶回東瀛,在遣唐使的墳前念誦。
後來,這首詩傳遍天下,世人都被這凄婉的愛情所打動,将之傳唱千古。
沒有人知道,他們所向往的這份愛情,從頭到尾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