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春風送暖,華清宮內楊柳如煙,繁花似錦。
滴翠亭中,傾國傾城的貴妃娘娘正搖扇看着遠方。
她一襲紅衣,似牡丹灼豔,頭上的玉簪正是生辰宴上天子送給她的禮物。
她坐在這裏許久,仿佛是在看天邊的白雲,可是宮牆太高,終究還是遮擋住了半邊天。
幾名宮女太監在她身旁侍奉,一人奉茶,一人捧着果盤,還有抱着琵琶的。
貴妃娘娘看都沒有看他們一眼,對此毫無興趣。
忽然間,遠方傳來了幾聲貓叫。
貴妃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揮了揮手,讓宮人們都退下。
屋檐上,一只白貓踩過琉璃瓦,跳了下來,正落在亭子的欄杆上。
它的口中銜着一株蘭花,那是從玄清觀後山上摘下來的,不是什麽名貴的品種,香味卻格外沁人心脾。
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
貴妃接過這朵花,微微一笑,似乎記起了在山上自由自在的生活,那時她常常坐在樹下讀經,看着遠山的雲霧聚了又散。
她道:“真羨慕你,可以變成一只貓,去世上的任何地方。”
她翻開桌上的詩集,随意指着一句詩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寫的真好,要是我也能像些詩人一樣,四處游覽山河,親眼看一看這些風景就好了。”
白貓喵了一聲。
下一刻,書上的那個川字忽然間像是活了過來一樣,流動了起來。
Advertisement
嘩啦啦——
一陣浪花的聲音響起,這個川字從紙上躍然而出,化成奔流的江水,沖天而起。
水勢奔騰,一往無前,宛如千軍萬馬一般沖破一切阻礙。
亭臺樓閣一瞬間消失了,腳下變成了一只竹筏,白衣翩翩的少年撐着竹竿,笑着望向貴妃。
他清亮的眼睛,好像溪流一般。
少年撐着竹筏,随着湍急的流水一同向前,然後驟然下落,飛流直下三千尺。
風吹起了貴妃的霓裳,她好像要飛起來了一樣。
少年将長長的竹竿遞給貴妃,道:“娘娘,抓緊了。”
她太高貴,他沒有資格觸碰她,所以用這樣的方式守護她。
竹筏落了下去,一下子視野開闊,兩岸皆是平野,這條大江變得和緩起來,緩緩向前流,一輪驕陽懸挂在天空中,光芒萬丈。
少年問道:“娘娘,你想要太陽嗎?”
貴妃疑惑地“嗯?”了一聲。
少年伸出手,竟然摘下了遠在天際的太陽,遞給貴妃,他道:“娘娘,你猜太陽是什麽味道?”
貴妃捧住這顆暖暖的太陽,咬了一口,笑了:“太陽是棗泥餡兒的。”
少年也笑了,明亮的眼睛變成了一對彎月。
就在這時,傳來了宮人的聲音:“娘娘。”
幻境一下子消失,少年化作白貓,跳上屋頂,從容地離去了。
書上的川字依然靜靜地躺在原地,仿佛随時随地都會活過來,再次奔湧而出。
但是上一句卻有一個字消失了,那是日照香爐生紫煙的日字。
貴妃看着手裏熱乎乎的棗泥糕,笑容嫣然,少年送了她一個甜甜的太陽。
宮人道:“娘娘,陛下請您去大明宮一同用膳。”
貴妃點了點頭,道:“走吧。”
……
自此之後,少年常常幻化成白貓,到宮廷之中陪伴貴妃,一切仿佛和在山上的時候沒有兩樣。
一日,貴妃交給少年一對耳環,道:“我聽說壽王病了,已經好幾天沒有上朝了,你去替我看看他吧。”
少年接過了這對耳環,他早已經聽說過,貴妃原來是壽王的王妃,只是後來被陛下拆散,迎入了宮中。
宮中不會有人敢替貴妃去看望壽王的,所以她只能讓他幫忙。
白貓叼着耳環去了壽王府,消瘦的壽王正看着貴妃的畫像發呆,喃喃自語道:“玉環,他對你好嗎?”
然後又嘆息一聲,道:“應是極好的吧!”
說完,眼神無比落寞。
白貓跳入窗中,放下了那對耳環,然後便縱身而去。
李瑁吃了一驚,緊接着捧着那對耳環道:“是玉環的耳環!”
他激動地向窗外四處張望,可是那白貓早已不見了蹤影。
他癡癡地看着耳環,道:“玉環,是你讓它來看我的嗎?你還沒有忘了我……”
他的眼睛又重新恢複了神采,可憐天潢貴胄,只因相思而憔悴。
少年完成了使命,又回到宮廷之中,他問道:“娘娘,你愛陛下嗎?”
貴妃沉默一瞬,道:“或許有一些吧。”
少年又問:“那你愛壽王嗎?”
貴妃依然道:“或許。”
少年得到了他怎麽也想不明白的答案,他以為這是一個選擇題,可竟然沒有答案。
貴妃笑了,她道:“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她遠望宮牆之外的萬家燈火,感嘆道:“或許我愛的只有這盛世大唐吧。”
……
正如她所言,這盛世大唐如此繁華,猶如一顆稀世的寶石,千百年難得一見。
為了給貴妃解悶,宮廷中舉辦了一場又一場宴會,梨園舞姬們載歌載舞,笙簫之聲徹夜不絕。
有百花宴,螃蟹宴,賽馬會,花燈會……貴族們把酒高歌,通宵達旦,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醉醺醺地坐着馬車離去。
各國使臣常常受邀去參加這些宴會,他們見證了這紙醉金迷的生活,一切恍如夢幻。
每當宴會上有人博得頭彩,貴妃娘娘都會随手将玉盤中的寶石扔出,作為賞賜,其餘的貴族也會仿佛扔出玉佩,簪子,金镯……
無數閃閃發光的寶石散亂地堆在地上,宛如繁星一般,而衆人只是歡聲笑語,毫不愛惜,好像那些只不過是碎石瓦礫。
大唐太富有了,區區珠寶,根本不值一提。
宴會之上君臣同樂,天子擅長音律,時常為貴妃伴奏,而貴妃則被宮女簇擁着,翩翩起舞。
一日,天子夢入仙宮,見到仙子飛天而舞,默默記下樂曲,醒來之後立刻記錄在紙上,取名《霓裳羽衣曲》。
滿宮舞姬,竟無一人可舞,誰也無法模仿仙子那輕盈靈動的姿态。
只有貴妃,她羽袖輕揚,翩翩起舞仿佛欲乘風而去。
那舞姿飄逸柔美,仿佛是飛天仙女,追雲逐月,豔麗的裙袂層層疊疊綻放,好像一朵雍容華美的牡丹花。
如此美麗,如此璀璨,各國使臣都呆住了,他們永遠也不會忘記今天這一幕。
容色傾國的貴妃,将會和這盛世大唐一起,化為他們心中永不褪色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