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曹丞相
祝允常:“街上沒有看到一個女兒家, 好不習慣。”
景紹元:“小點兒聲,當街談論這些被其他人聽到會誤會我們是登徒子的。”
祝允常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妥當,景紹元說完他就做了一個拉鏈封口的動作。
搞怪的模樣着實令人好笑。
“文明堂書肆。”榮安停下腳步盯着牌匾喃喃道。
“先生, 怎麽了。”景紹元發現榮安停下立刻過來詢問。
“你看這塊牌匾,下邊有個印章。”榮安伸手指個方向。
“曹玄正。”景紹元不懂這個人有什麽特別的, 能讓自家先生這麽留意。
“然後呢?”榮安不解,曹玄正诶, 你就給我這點兒反應嗎。
“這個人有什麽不妥當的地方嗎?”丁修明自然也注意到兩人之間的談話。
“曹玄正你們都不知道是誰嗎?”榮安臉色一下子變得特別難看起來。
榮安臉上的起伏變化連祝允常都感受到了,幾人都圍過來神情嚴肅。
“曹玄正曹丞相為古齊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是古齊的大功臣,你們都沒聽說過嗎。”榮安難以置信的問道。
五人被說的羞愧,不敢出言, 只能輕微搖頭。
尤其是景紹元,他更是慚愧不已,他知道的大官只有他父親一人, 目前沒有比他父親官職大的官員。
榮安大驚,臉上是抑制不住的怒色。這是她第一次生氣,沒錯, 是真的生氣。
Advertisement
站在大街上也不是能說話的地方, 榮安還殘存一絲理智。
僅存的理智告訴她不能在大街上訓他們, 要保護他們的尊嚴。
榮安擡頭看看書肆,決定先回去,下午再來。現在她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走,先回客棧。”榮安語氣不善,說話也沒有太多耐心。
五個人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 不明白先生為什麽又要回去。祝允常很想要去看文人畫, 但是他也知道現在不能去觸先生黴頭。
一路沉默回到客棧。榮安清空了大堂的所有人, 緊閉客棧大門。
一人一張桌子,又回到國子學上課的景象。
榮安手指不停的敲擊桌子,每一次響動都像在淩遲他們的心頭肉。
“先生,我們是又要上課了嗎,呵呵呵。”祝允常尬笑着想要打破尴尬氣氛,結果空氣中的尴尬又多了起來。
榮安掐着自己藏在衣袖下的手,不停的深呼吸平複心情。她也知道今天是自己沖動了,不能用現代的思維去固化他們。
榮安盡量讓自己的語氣平緩:“今天先生有點兒沖動,打斷了咱們的行程。給你們說一聲抱歉。”
“沒事兒沒事兒,先生。這都不算什麽。”五個人搖搖頭,他們看明白可能有什麽事情觸到先生的逆鱗了。五人并沒有因為榮安的這句話放松心弦,反而更加緊張。
榮安卻并沒有給他們一個痛快,一點一點折磨着他們。這是一種心理折磨。
榮安終于壓下怒意,神情肅穆:“你們知道曹玄正是什麽人嗎?他是古齊國的功臣,不應該被遺忘。
一百三十年前,是曹丞相帶領數十萬将士以命換命才有了現在古齊國百餘年的安定。
我們所享受的每一刻都是因為曹丞相和古齊國軍隊在戰場上的浴血奮戰。那是關乎古齊生死存亡的一場戰争,不知道有多少将士留在了邊關再也沒法回來。
曹丞相一輩子無兒無女,把一生的時間都奉獻給古齊。
那一年曹丞相四十五歲,突厥野蠻,偷襲邊關。邊疆事亂,軍中将領接連戰敗,士氣低靡,人心惶惶。
邊關百姓一直處在水深火熱的戰亂當中。當時的古齊倘若無人應戰,就不會有如今的太平盛世。
曹丞相一介文人,投筆從戎。立下軍令狀,誓死鎮守邊關。
當時的場面我們都不知道是什麽樣,但卻能從随行史官記錄的行軍竹簡中感受到那是何等的慘烈。
衆位将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着蠻夷侵犯,蠻夷身形體量高大,我軍處于弱勢地位。為護百姓,每一場厮殺戰鬥,曹相下令不退敵不許開城門。所有的将士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死在邊關戰場上,死的光榮,名垂千古,惠及後代。曹相首當其沖,參與每一場戰鬥。
也是那個時候大家才知道曹丞相有那麽好的武藝,他說古齊需要他是個文人他便拿起筆,古齊需要他是個武将他便提起刀。
曹丞相帶領衆将士收複失去的領土。
最後一役,曹丞相最終因為重傷不治,永遠留在了邊關。
也是那時候衆将士和随行史官才知道,曹相拖着怎樣傷重的身體在戰場上厮殺。
胸口數十處刀傷,腿上盡是爛肉。紗布和肉混在一起,軍醫根本無處下手為曹相診治。
曹相死後留下一封信,信上請陛下優待留在邊關永遠無法回家的将士家屬。他說他死在守護邊疆百姓的戰場上是死得其所。
信的最後一句是,臣幸不辱命,臣将永遠替陛下守護邊關百姓,請陛下放心。
這是何等的英烈。那一戰,血染長河,随軍史官說将士們的血染紅了半邊天。曹丞相是真正的大英雄。
我們現在能夠随意在街上壓馬路,享受世間美食,和好友嬉鬧玩笑。都是因為曹丞相和衆位将士用生命換來的。
他們的事跡我們不能忘記,要永遠銘記在心。這麽偉岸的人物你們不認識,是我的失責。我身為先生,最重要的歷史沒有告訴你們,我有責任。抱歉剛剛遷怒你們。”
榮安說完作揖鞠躬,很鄭重的同他們道歉。關于曹丞相的故事,她講的動情,臉上不知何時已經挂上淚痕。
景紹元他們幾人現在的心情十分複雜,聽到榮安講的曹丞相的英雄事跡,他們都很是敬佩。尤其是曹丞相是為古齊戰死,沒有曹丞相就沒有如今的古齊國。
這麽無私高大的人物,他們居然沒有一個人聽過名字。
景紹元本以為先生會對他們很失望,沒想到先生居然給他們道歉,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先生,我們我們……”景紹元開口,卻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麽。
“別說了,我都明白。”榮安懂他們的意思,主要責任還是在她身上。
“今天上午咱們先不轉了,歇歇。聽我講講古齊國的歷史,不說全部都要記得一清二楚,但是也要記得個七七八八。
沒有先人的奉獻,就沒有古齊的今天。銘記歷史,是我們古齊每個人都要做到的……”
接下來的三個時辰內,榮安詳細給他們講解了關于古齊國的歷史,尤其詳細的是泸陽這位曹丞相的歷史。
古齊國史書上英雄人物數不勝數,榮安最敬佩的人莫過于曹丞相。
頭腦過人、有雄才大略的曹相,挽古齊于危難之際,救萬民于戰火之中。
曹相的膽識、堅韌、聰明、果敢,無一不讓她從心底裏佩服。
榮安前世國家對她的教導刻在了骨子裏,今生雖也貪圖享樂,但有些東西,是一輩子都不能忘記的。
榮安給景紹元幾人講述古齊國的歷史,目的是為了讓他們記住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要學會珍惜。還希望他們将來也能夠長成一棵棵對古齊有所作為的大樹。
“先生,我們曉得了,應該是我們同您和各位先人道歉。是我們愚昧,連自己國家的歷史都不清楚。”景紹元作揖汗顏無地。
另外四人同景紹元一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景紹元此刻內心五味雜陳,他好像悟到些什麽了。
如果不是他們幾人不好好讀書,如果不是上課不好好聽先生講課,如果不是…
景紹元想了好多個如果,歸根結底在于他們的不努力讀書。恐怕不知道曹丞相是誰的也就只有他們幾人了吧。
倘若有禦史知道他這個首輔的兒子連功臣曹相的事跡甚至是名字都沒有聽過,這對他們景家來說,絕對是重重的一本。
千裏之堤,潰于蟻穴。
這個道理景紹元懂得,他只是不喜歡書上刻板的知識,不喜歡那些裝模作樣的酸腐書生。但是不代表他不懂人情世故。
丁修明的內心也是百轉千回。他說好的要努力讀書,科舉入仕。但是卻連古齊史書都未曾讀過,他還有什麽顏面說要做官。
丁修明雙拳緊握,一半羞愧一半氣憤。
除了這兩人,榮安的話還對一人影響特別大,他就是岑寧。
岑家世代武将,是替皇帝鎮守邊關的。岑寧滿腔的俠義心腸,對于曹相的事跡是震撼、是滿心的恭敬尊重。
岑寧認為,曹相的愛國之舉完完全全就是岑家将的表率。可是他卻連聽過都沒有聽過。他還想要當武将,做個他父親那樣的大英雄。現在看來完全像是笑話一場。
對于祝允常和譚奕這兩個公子哥兒,心裏自然是對曹相很是敬佩。但是産生的影響也僅僅止步于佩服,要産生實際行動上的影響目前還沒有看出來。
作為唯一一個沒有任何負擔的貓咪布偶,它很能理解它家崽崽的心情。給了榮安一個愛的大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