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決定考科舉
“先生,我真的可以嗎”,丁修明被榮安說的有些發懵。
“你憑什麽不可以?你要相信你自己,也要相信先生”,榮安眼神堅定。
科舉入仕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的,畢竟以他們父親的地位他們可以很輕松進入官場。
而丁修明也從來沒有想過要考科舉,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廢物,什麽也做不好。
“你們才十幾歲,青春年少,正是考科舉的好時光,努力讀書,你們肯定可以的”,榮安就近拍了拍景紹元的肩膀。
丁修明腦子裏一直想着榮安說的話,“考科舉,做官,保護母親,還可以讓母親和離”,這些一幕幕在他腦子裏轉悠。
“先生,我要考科舉,我一定好好學,我要自己變得強大起來”,丁修明激動的看着榮安。
“好,先生相信你,将來一定會比丁禦史走的更遠,你也要努力”,榮安臉上也帶着微笑說。
“先生,我們呢,我們也需要考科舉嗎”,景紹元問道。
榮安抿了抿唇,“嗯…這些要看你們是不是想要科舉入仕,你們如果靠父輩不用走科舉這條路,但是這種有弊端”。
“先生,什麽弊端,不會有什麽弊端吧”,譚奕問道。
畢竟将來依靠父親,他肯定是在他父親的眼皮子底下,沒人敢對他做什麽小動作的。他實在是想不明白會有什麽弊端。
榮安笑了笑,看來他只想着好處了,道:“你們靠蔭封做官,這樣的話你們的官途入仕起點就是終點。你們無論有多大的能力都将會是那一個小小的八品或者七品的官兒,而你們甘願當那麽一個小小的京官兒嗎。每天按時上朝,不出意外的話這輩子就是這樣渾渾噩噩的度過了。
你們想這樣嗎,你們願意這樣嗎。如果願意的話,這樣的一條路其實說起來也是挺不錯的。有很多人可能窮盡一生也沒法入京城,他們可能一輩子也到達不了你們的高度,但是你們願意和那些不如你們的人相比較嗎。
你們甘願以後都屈居人下嗎,你們願意一直靠着父輩功績過日子嗎”。
“不願意,先生,你說的我好像都要現在拿起書去讀了”,譚奕一臉搞怪道。
Advertisement
“哈哈哈,你們吶,怎麽選都不重要,不管考不考科舉你們以後都會是做官的。雖然會和你們寫的三年後有出入,但是不能否認,你們将來會一同出現在官場。
我只希望你們不管身居何位,身處何方,都要做個好官,做個為百姓着想的好官”。
榮安看着五個人臉上若有所思的表情,又道:“也許你們現在還不明白,等到将來或許就會明白了嗎”。
“行了行了,都別想了,以後都先給我好好讀書,明白了嗎”,榮安撸着布偶的貓說道。
“先生,你放心,我們以後肯定好好讀書”,景紹元說道。
經過丁修明這件事情,他們都決定要好好讀書了,不能拖明哥兒後腿。
門外的李氏不知已經聽了多久了,她是來告訴他們來吃飯的,結果就在門外聽到榮安的這一番話。
和離,是她從來不敢想的,但是如果她的明哥兒将來真的有出息了,她真的想和離。她不在意別人的目光,她只想她的孩子好好活着。
李氏很感謝他們來看明哥兒,尤其是明哥兒先生要讓他考科舉,是誰說的她兒子是纨绔的。不可能,這是她養大的孩子,品行她最清楚了。
李氏擦幹了眼淚,整理了整理衣服,帶着奶嬷嬷進去了。
“幾位哥兒,都來外邊用膳吧,謝謝你們來看明哥兒”,李氏進來招呼人擺菜。
“夫人,把桌子擡進裏間吧,我們在裏間用膳”,榮安對李氏善意的笑了笑。
“好好好,你們邊吃邊聊”,李氏又讓人把桌子擡進去。
裏間的明哥兒低着頭不想讓他母親看到他哭紅的眼睛。
李氏做完這一切就出去了,把屋子單獨留給他們。
“今天本來先生是要下廚請你們吃飯的,先生廚藝可好了,等你好起來的時候,我再請你們,咱六個一起”,榮安炫耀似的開口。
“好,先生,我都迫不及待的想嘗嘗你手藝了”,丁修明說道。
接下來都是景紹元他們四人再說,榮安和丁修明再聽。
雞毛蒜皮天南海北的随意亂侃,這樣的時光舒服又短暫。
幾人再不離開就要在丁家用晚膳了。分別的時候,榮安給丁修明布置了一些作業,讓他傷口好一點兒的時候多看看書,等傷口都好了再去國子學,不着急。
這次天還沒有暗下來,榮安就搭乘景紹元繞路繞成的順風車回家。
“布偶,有沒有古齊國的史書,我需要看看”,榮安又站在了桌子前開始了一天的練字時間。
“有,等着,崽崽,我去給你找出來”,布偶說完桌子上就多吃幾本書來。
“《古齊志》、《古齊游記》、《古齊紀》、《古齊書》,真的是簡單粗暴”,榮安念着這些書名說道。
“書是有了,這些都是前朝往事,布偶,你知不知道現在的朝堂布局,知道了給我講講,我需要接觸官場那些事兒了”,榮安感嘆道。
她沒想過自己還要去接觸官場,畢竟她再國子學內距離那些暴風中心還很遠。
可是現在她必須好好了解了解了,她最需要了解的就是丁修明他們五人的家世,深入的家世。并不知是一個嫡次子這樣的表面。
榮安邊練字邊聽布偶将他們五人的父親,這丁禦史除了人品不行,對妻子兒子不好以外,做官還是有很大實力的。
另外那四位父親,都是在內宅上拎得清的,沒什麽大問題。都是一代大人物,他們的官途傳奇榮安聽的津津有味,這幾人真是不容易。
四人。哦,不,勉勉強強算上丁禦史。
這五人都是科舉入仕,其中景家、譚家和岑家是百年大家族,丁家和祝家是寒門。
不管是大家族的少爺還是寒門的農家子,都是靠着自己一步一步科考上來的,真的很讓人敬佩。丁禦史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