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9)
意。”二夫人丁氏聽了這才放心收下了。陳靜儀又把雅姐兒和蟠哥兒的事兒詳細的說給了丁氏,想着女兒和外孫的樣子,丁氏高興得合不攏嘴。
待到用了晚膳,薛指夫妻就告別回府了。
拜訪了王家,薛指夫妻就閉門謝客,薛指在家備考,陳靜儀在家理事。
待到過了年,到了會試的時候,陳靜儀早早的就按安雅說的給薛指準備好東西,又請了一個大夫在家候着。等會試完了,薛指一到家,陳靜儀就連忙讓大夫給薛指把脈看過,聽了,這是有些疲憊,好好休息一下就行了,才放下心來。
等到了殿試的時候,薛指早早的就起身,坐着馬車去了。皇上看着眼前的卷子,念道:“薛指,難不成這就是三年前随着薛擇進京來獻家産的孩子?”吩咐向前回話,“可是紫薇舍人之後?”薛指忙低頭回道:“回禀皇上,學生正是。”皇上一聽,這就對上了,可不就是三年前的孩子嗎!聽着君臣的話,殿上的大臣更是感恩聖上仁德,這紫薇舍人一屆皇商去了好幾年了,聖上還記着呢,那些功臣之後,心裏更是自得,自家祖上可比紫薇舍人強多了,聖上對自家肯定更是榮寵。
皇上看着這薛指學問雖比上他哥哥薛擇,但也可名列二甲進士,也就提前賜了個戶部郎中的職位,正五品。又想到奉天府府尹申請致仕的折子,想着薛擇到奉天後的措施,又升薛擇為奉天府府尹。薛指忙跪謝。
聖旨下來,薛指喜憂參半。喜的是,自己能蒙聖上欽點為正五品的京官,憂的是本以為自己大哥能來京或回江南任職呢,沒想到皇上聽了自己哥哥的政績,竟然把哥哥雖升了一級,還是留在了奉天。
等薛擇收到聖旨,又接到薛指的信後,安雅接過來看過,道:“指弟,真是瞎想。”看着薛擇疑問的眼神,安雅解釋道:“煥生在外,可憑着政績升官,看在奉天艱苦和政績上,朝廷的大臣不說什麽;但要是在京城和跟薛家關系深厚的江南,即使聖上升煥生做個從三品的官,朝廷上的大臣也少不了說些什麽。還不如就像現在這樣,雖然在奉天比不了京城或江南,但到底在這兒,從現在開始,就是老爺最大了,最自在。再說朝廷上雖立有太子,但沒到最後,也做不得準。将來少不了有些風波。在奉天避開,也是好的,正好也讓煥生攢攢政績,将來聖上再加恩,也讓其他大臣沒話說。”一席話,算是把薛擇說醒了。畢竟歷朝歷代也有立太子的,但能由太子順利登基的,可是少之又少。忙去信給薛指,把安雅的話寫上,囑咐薛指平日少跟太子和其他皇子們湊近乎。只管忠心為聖上辦差。
薛指收到信後,忙跟陳靜儀說了一聲,平時從衙門回來,就呆在家裏,很少出去人玩樂。看着薛指的這副老實樣,拉攏的人,也以為薛指是個書呆子,想着自己拉攏不來,其他人也沒法,也就罷手了,畢竟薛家現在既沒財,就是人,也就一個三品的外官和五品的京官,放在京城,也是個不顯眼的。皇上看了薛指的行事更是滿意,想着薛擇也是差不多,對這薛家的印象更是在能幹忠心
44賈府姨娘周氏有喜
且說榮國府賈家。賈代善夫人史氏正為自己的寶貝兒子政哥兒發愁呢,老大媳婦雖然沒了一個哥兒,但到底能生,這現在這不又有了。但老二媳婦可是成親三年了,還沒懷上呢。她那比她大半年嫁到薛家的姐姐,早就生下一個哥兒了,聽說都兩歲多了。以前,也就算了,但現在王氏不能生,自己政哥兒也得有個兒子啊。如果為着嫡出,由着王氏耽誤了自己政哥兒。将來自己政哥兒膝下無兒無女,可怎麽得了。想着,史夫人就驚得不行,連忙吩咐賴嬷嬷:“去把二太太叫過來!”賴嬷嬷忙去了。
“嬷嬷,可知道夫人找我來有什麽事兒?”王氏一進門就不怎麽得史夫人的喜,但想着自己整治那兩個姨娘時,也沒見自己婆婆說話也就放下心了。又一向是大嫂管家,那這會兒婆婆叫自己來,就是自己二房的事兒了。邊往正院走,問着。
二太太雖不比大太太讨夫人的喜。但擋不住政二老爺是夫人的心頭肉啊,就是看在政二老爺的份兒上,雖說不上愛屋及烏,但将來也少不了二太太的好處。更何況比起大太太是老國公夫人定下來的,二太太可是夫人自己選的。就是夫人現在把管家權給了大太太,心裏也指不定更向着二房呢。因此,賴嬷嬷雖然忠于夫人,但也透漏出些話來:“回禀二太太,夫人是想着大太太有喜了。夫人就吩咐老婆子來請二太太了。”
王氏聽了這話,心裏一喜。自己進門時,夫人已經把管家權給了章氏了,現在章氏有孕,那管家權是不是就讓出來了?想到這兒,王氏的步子邁得就更輕快了。
“媳婦給母親請安!母親吉祥!”王氏行禮道。“起來吧。”史夫人一看王氏這高興樣兒,就知道賴家的沒私自把自己的意思漏出去。吩咐王氏坐下,史夫人道:“老二家的你進門也有三年了吧。”王氏聽了這話,沒提管家的事兒,心裏就知道史夫人叫自己來,不是自己想的那麽會兒事兒,老實回道:“啓禀母親,還有三個月滿三年。”史夫人道:“以前,想着咱們這大家裏邊不興庶子生在嫡子前邊,我也沒管。但現在你進門都快三年了,那些姨娘那兒,也就松松手吧。将來她們生下個哥兒姐兒的,你若是樂意就抱在自己身邊養着。等你生下嫡子來,他們再是生在前邊也是無礙的。在我這兒還是看重你生的,你生個姐兒也比她們生出來的哥兒貴重。”王氏聽了史夫人這話,就知道史夫人這是對自己不滿了,但也沒法兒了,只能老老實實的應了,盼着自己能在那兩個姨娘前頭生下個哥兒來。
回了勤耕院,王氏想了一下,是哪兒不對了,記得自己是給雅姐兒下了藥的,自己好好的,怎麽自己就還沒有喜呢,雅姐兒倒是生下一個哥兒來了。但到底還是想不通,為了要孩子,自己已經把解藥給二老爺服了,是二老爺的問題也說不定,自己的身體反正好好的。等自己給那兩個姨娘停了藥,還沒人有喜,老太太可就不能把事兒怪在自己身上。到時候反而為了二老爺的名聲,也能往二房放人,自己的壓力也就沒了,二房還不就在自己手裏了。盤算好了,王氏就吩咐丫環把兩個姨娘叫來。
“妾身周氏(陳氏)給太太請安!太太吉祥!”一會兒,周姨娘和陳姨娘就過來了。二太太叫起,道:“今兒老太太吩咐把你們的避子湯給停了。你們誰先生下個孩子,就是個姐兒,也是咱們二房第一個孩子。”周姨娘聽了這話,心裏歡喜不盡,老太太吩咐停了避子湯,那老太太也是急了。那就是自己有了,老太太也會護着的。要是自己能生個哥兒,将來太太要是還沒生下個哥兒,那二房還不是得看自己的了。周姨娘歡喜的去了。陳姨娘就沒那麽高興了。早先老太太把自己和瑞晴給二老爺的時候,自己是最得寵的,等二太太進了門,自己惹了二太太的眼,慢慢的也就跟瑞晴一樣下來了,哪想到瑞晴打着關心自己的牌子,在二老爺這兒賣好,本來二老爺來自己這兒歇息的日子,卻在自己不注意的時候,跟瑞晴去了瑞晴那兒歇息。現在兩年了,二老爺也沒去自己那兒了。自己是沒指望了,只希望能看在自己無寵的份兒上,二太太能讓自己在榮國府活到老。
等停了避子湯,二老爺更是大半個月呆在周姨娘房裏,就連周姨娘勸着二老爺去二太太房裏,算上初一、十五,二老爺呆在二太太那兒的時間也不過四五天。等過了一個多月,周姨娘看着自己的月事,沒按着日子來,就知道自己是有了。等大夫診過了,确是有喜了。老太太高興得賞下來許多補品、布匹,更是吩咐大廚房不準怠慢了周姨娘的吃食。
“周氏有了?”二太太王氏着急的問道。周嬷嬷道:“大夫已經診過了,老太太也賞下來些藥材補品。要不奴婢去找個大夫好好給太太瞧瞧。”周姨娘有了,那就說明二老爺沒問題,畢竟府裏的規矩森嚴,外男也是進不了內院的。
王氏這會兒也懵了。二老爺沒問題,那是自己有問題?
45賈氏元春王氏成佛
“周氏這胎是個姐兒?”二太太王氏喝口藥問道。周嬷嬷道:“老奴親自找那大夫問過的,周姨娘這胎是個姐兒。”“就算是個姐兒,又能怎麽樣,憑着老爺去她院的次數,早晚也能生下個哥兒來。”二太太王氏現在吃着藥,耳朵邊不停響着那大夫的聲音“夫人的身體沒有問題,做胎還得看緣份了。實在着急的話,就先吃些調養身子的藥。”大夫給二太太王氏診脈的時候,周嬷嬷也在的,勸慰道:“老太太也是說過的,就是庶出的哥兒也比不過從太太肚裏爬出的姐兒。管她們生下個什麽,太太先放寬心,調養好身子再說。”二太太王氏聽了也是無法,畢竟民間大夫和太醫都是看過的,都沒看出問題,只能先吃着藥了。
“給母親請安!母親吉祥!”二太太王氏行禮道。老太太史氏道:“坐下吧。你大嫂子現在懷孕了,精力也不比以前了,這管家的事兒,你先幫忙管着。”王氏很是驚喜,本想着管家權無望了,畢竟上次章氏懷着瑚哥兒的時候,也沒放了管家權的,這次按說是第二胎了有經驗,應該更順利了,這次怎麽舍得松手讓自己管家了。
回到勤耕院,王氏吩咐道:“去打聽打聽,大房出了什麽事兒了,怎麽大太太舍得放了這管家權了?”小丫環聽了,就去大房的夢塵院裏找相好的小姐妹們話去了。呆了一個時辰左右,進來回話:“大房裏的段姨娘有喜了,只是段姨娘是第一胎,今兒個給大太太請安的時候,有些不舒服,大老爺着急了跟大太太拌了幾句嘴,現在大太太還在屋裏躺着呢,太醫看過說胎有些不穩,得卧床養着才能生下個健康的哥兒來。大太太聽了,就讓大房的顧嬷嬷去跟老太太告罪又并辭了這管家權。”二太太王氏聽了,道:“大老爺沒攔着?”小丫環道:“大老爺等太醫給大太太看過後,就把太醫請到東廂房給段姨娘看了,等大老爺回來知道了,也只說讓大太太好好休息,就去庫房拿補品給段姨娘補身子了。”二太太王氏聽了,也不羨慕大嫂子又有孕了。自己前腳剛懷着身子,自己房裏的姨娘後腳也跟着有了,自己丈夫還不重視自己肚裏嫡出的,眼巴巴地盯着姨娘的肚子,擱誰誰都得氣着了。“還是二老爺好。”周嬷嬷感嘆道。王氏聽着心裏也大為嘆是,畢竟二老爺再喜歡周姨娘,初一、十五的時候也都到自己房裏歇着,就是現在周氏有了身孕,也沒見二老爺讓她越過自己。十月懷胎,終于結果。“給太太請安!太太吉祥!”二老爺去祠堂剛走,就見一個婆子急急忙忙的近來回禀,“周姨娘要生了。”二太太王氏聽了,心裏直煩。大年上正忙得時候,怎麽趕上這時候了,一邊趕緊過去,一邊問着:“不是還不到日子嗎?周姨娘怎麽就要生了?”那婆子也就是個粗使婆子,哪知道周姨娘房裏的事兒,回道:“奴婢也不知道,一大早周姨娘就嚷着肚子疼,周姨娘房裏的雙喜就派奴婢過來給太太回話了。”王氏聽了,更是加快了步子,到了東廂房。那周姨娘頭上已經疼得直冒汗了,雙喜、雙童分在左右扶着。見着二太太王氏來了,周姨娘更是叫喚,口中不住的告罪:“妾身……不能……啊……給太太……請安………了啊………”,二太太王氏聽了心裏雖是萬分痛恨,看着周姨娘高高隆起的肚子,也只能咬牙好言安慰:“周姨娘放心吧,我也是知道的,不怪你。周嬷嬷,趕緊把為姨娘生産預備的産婆子叫過來。再去老太太說一聲,周姨娘要生了,我在這兒守着,等生下個健壯的哥兒來,我親自去給老太太道喜。”周嬷嬷應了,轉身就吩咐一個二等丫環去喚産婆子,自己去了正院。
“周姨娘這孩子還真是孝順,專挑着這大年初一的好日子,就急巴巴的來給老太太抱喜!”賴嬷嬷聽了周嬷嬷的道。老太太史氏聽了,心裏不住地樂開花,道:“就你這個老婆子不知羞,我就看你這張巧嘴兒應不應了。”周嬷嬷在底下聽了,只為二太太着急,還沒出生呢,這孩子就得了老太太的這般青眼,還好大夫說了不是哥兒,要是個哥兒,哪還有自己太太的地兒啊。因着老太太沒吩咐讓自己下去啊,周嬷嬷也只能在這兒站着幹着急,只盼着那大夫說了真話,周姨娘生下個姐兒來。
呆了四個時辰,二太太過來了,“媳婦給母親道喜了。周姨娘生了個白白胖胖的姐兒。”老太太史氏聽了,臉上漏出了笑意,趕緊讓奶媽子抱過來讓我瞧瞧。別人雖有些奇怪老太太的态度,但還是讓奶嬷嬷把姐兒抱到老太太史氏跟前。老太太史氏抱過來姐兒,雖是剛出生的但也看得出寬額大眼的模樣了,賴嬷嬷看着老太太感興趣的樣兒,湊趣道:“姐兒雖小,但也看得出幾分太太的模樣了。将來肯定跟着敏姐兒一樣孝順老太太。”說的老太太心裏更是高興,仔細一看還真是這姐兒長得還真是像自己,比自己親生的敏兒還像自己幾分呢。再想到老爺現在吃的藥漸漸得也多了,再想到自己的兩個兒子,老大還有個爵位呢,老二可是什麽也沒有,将來老爺沒了,老二也只能分三成,這不是挖自己的心嗎,這姐兒來的這好,大年初一的生辰,可不是個有造化的嘛,外邊人家裏重這嫡庶,在皇室後宮,可不重這個,哪裏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自己好好□一番,将來在裏邊也好拉扯她父親兄弟一把。老太太把這意思跟兒媳婦王氏說了。就吩咐人把自己院裏的東廂房收拾出來,讓這姐兒住下了。因着生辰,老太太為姐兒取名為元春,吩咐下人稱這姐兒為元姐兒。
王氏雖知道老太太的打算是為自己丈夫好,也為自己好,畢竟将來冊封诰命什麽的,還不是自己得了,但那些下人哪知這其中道理,只知道老太太擡舉這元姐兒,一出生就抱在自己身邊養着。因着元姐兒是二房唯一的孩子,下人們更是在元姐兒生母周姨娘這兒賣巧讨好。王氏看了,又不能發作,畢竟周姨娘還在月子裏呢,老太太也剛把元姐兒抱走,要是老太太誤會了自己還當自己不滿呢,可是得不償失,因此,吩咐周嬷嬷拿出佛經來為老太爺和老太太祈福。老太太聽了更是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