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
月的大,再想到安插在正院和兒子們院裏的丫鬟、小厮,就覺得礙眼,再看華裳院的産房時,就覺得心氣平和了。安心坐在雅姐兒準備的椅子上等着。三姨娘、四姨娘、賢姐兒也都坐着。
三姨娘想着太太剛才盯着自己肚子的眼神,覺得怪怪的,也沒看出什麽來。
末時中,一聲嬰兒響亮的哭聲從産房響起。一會兒,一個産婆抱着個大紅包裹就過來沖着太太道喜,“恭喜太太,姨娘生了個大胖小子。”
看着旁邊的卞氏,趙太太覺得這個白白胖胖的跟滿月大的哥兒也不覺得心裏堵了,“給媽媽們兩個封賞,府裏的下人都發倆月月錢,華裳院的發三月月錢。”
産婆喜得眉笑顏開。沒想到一個姨娘生孩子,這太太都這麽大方。能多得一個封賞啊。
三姨娘看着哥兒,心裏盤算着再等六個月,自己生下個哥兒的模樣。
雅姐兒看着産婆抱着的弟弟,心裏滿是歡喜。
13喜上添喜擡為二房
王老爺一從衙門回來,就聽到下人的道喜聲:二姨娘生了個小少爺。府上時隔八年後又添一丁。王老爺春風滿面,心裏也是喜氣。等到了華裳院,讓奶嬷嬷抱了小兒子,過來一看,沒有那才出生孩子的紅猴樣,白白胖胖的,聽着奶嬷嬷回報,大夫檢查過的,小兒子的身子是極好的,像這初生兒能有這麽好的體質的,那是很好見的,王老爺更是得意。看了小兒子,吩咐華裳院的丫鬟仆婦們好好照顧二姨娘和小少爺,就去書房給兒子取名字了。
王家祖上以軍功起家,現在家中任職的也以兵部為多,小兒子的身體也是好的,身為一個庶子,将來不能繼承府上的爵位,只能靠着自己打拼,想着王老爺就順手在紙上寫下一個“鵬”字,取之“遠大前程之意”,派人給太太送了過去。坐在椅子上,王老爺從小兒子新生的喜悅裏沉靜了下來,想到了過世的老太太,又想到了丁氏,終于做了一決定,起身去正院。
正院裏的趙太太看着老爺剛打發人送來的給丁氏剛生下的哥兒取的名字,“王子鵬”。林嬷嬷揣摩道,“太太,雖說是一出生就給取了名,但必定不同于脘大爺和騰二爺,當初可是太太懷的時候一确定是個哥兒,老爺就把名字準備好了,老爺給脘大爺和騰二爺取名,哪個不是從太太懷孕到生産用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老爺費了好大的心思才取好的。現在也不過從衙門回來不到一個時辰,就取了名了。”聽了林嬷嬷這一番話,趙太太心裏寬松不少。吩咐府上以後喊新出生的小少爺鵬三爺不提。
王老爺一進正院就聽到這話,臉上和緩幾分。一看王老爺來了,趙太太和丫鬟仆婦們請安問好。王老爺揮手讓丫鬟們下去,只留下林嬷嬷在外間聽候差遣,“母親過世前,留話讓把丁氏擡成二房,等子鵬滿月了,就辦了吧。等子鵬上族譜的時候,也把丁氏添上。”趙太太呆了,老太太是說過,丁氏的第一胎無論男女只要生下來就擡二房,後來自己擡上來卞氏分了丁氏的寵,雅姐兒又差點兒沒了,也就沒在意。即使丁氏又坐了胎,也以為她不敢再提這事兒了。沒成想又翻出來了。好,你敢提,就看你能不能坐穩這二房的位子,“老太太一過世,就忙着守孝了,孝期過了,就沒跟丁妹妹說過幾句話,事兒又多,看我就忘了。正好,丁妹妹為老爺生下一個胖小子,喜上加喜。擡二房的事兒,我一定給丁妹妹操辦的熱熱鬧鬧的。也好彌補一下。”王老爺滿意了,就吩咐在正院用膳,宿在了正院。
一個庶子的洗三、滿月雖不說比不上嫡子的大操大辦,但也有不少巴結、交好王家的人到場,來不了的其他金陵三大家的人,也都送了禮。
王子鵬滿月,就是二姨娘出月子的日子,王老爺一下朝就回了府裏,帶着趙太太、王子脘、王子騰、二姨娘抱着王子鵬去祠堂,祭拜先祖。王老爺認真的在自己名左下方添上納二房丁氏,生子鵬、生女雅。
丁氏也記上了族譜,以前雅姐兒和賢姐兒只是在王老爺名下生母不明的庶女,如今雅姐兒也算名正言順的正經二房之女,比那生母不明的庶女好上幾分。
丁氏看着熱熱鬧鬧的王家內部慶祝自己擡成二房的宴席,心裏高興不已,自己也終于死了也塊兒葬的地兒了,自己的哥兒和姐兒也能堂堂正正的喊自己一聲娘了,心裏的激動不是眼前的熱鬧所能慶祝的了的。只是心裏默默地想着高興。
卞氏看着老爺笑容滿面的和趙太太、丁氏說笑,心裏直憤憤不停,有什麽了不起的。董神醫說了,自己懷的可是龍鳳胎,比得雙子還稀罕,待自己生下難得一遇的龍鳳胎,上族譜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兒。
散了宴席,老爺去了華裳院,二太太丁氏也跟着回去了。
雅姐兒回到自己的石榴園,躺在床上興奮不已。自己終于可以喊二姨娘一聲娘了,在古代生活一年多,丁氏待自己那是真正的慈母之心,自己還一直為不能光明正大的一聲娘而難過,現在終于實現了。誰也不願自己的娘是個半主子,現在娘終于成了正經主子,以後誰也不能不恭敬的對待娘了。以後自己的婚事太太不能擅自做主了,娘可以名正言順的管自己的親事了。
14龍鳳大吉卞氏添丁
二姨娘自成了二太太,每日前去正院請安,就不用像丫鬟一樣伺候趙太太梳洗、打簾子了,只需請個安,就坐那兒就行。見了嫡出的少爺,也不用行半禮。反是少爺們和小姐們見了二太太得問好,叫聲“二娘”。二太太抱着鵬哥兒坐在床邊上,對着雅姐兒滿面笑容道:“兒啊,娘沒想到這輩子還有福分能聽你叫聲娘,還添個鵬哥兒。娘這輩子就指望你找門好親事,鵬哥兒有個好前程。別的娘也就不求了。”雅姐兒從二姨娘擡成二房,心裏可算松了一口氣兒。現在自己的婚事娘能做主了,就看鵬哥兒的了。
鵬哥兒滿月後,雅姐兒每次過來華裳院,都把丹藥研磨成粉兒,提前放在鵬哥兒喝的蜂蜜水裏。一開始放十分之一的丹藥粉兒,後來放五分之一,現在五個月了,能放一半了,再吃一月,就行了 。到時鵬哥兒絕對擁有能過目不忘的記憶和上佳的練武體質,憑着他出生就帶的百毒不侵,在自己及笄前再把給他專門換來的功法傳授給他。也就退可保平安富足一生,進可建功立業。等他成親後,分了家,再把娘帶出去。雅姐兒也就放心了。
“太太,三姨娘早産了。”趙太太剛和王老爺用完膳,就見落淑的一個小丫環來報。一聽是早産了,王老爺想到卞氏那比滿月還大的肚子,就吩咐拿自己的帖子去請太醫,趕緊去了落淑院,趙太太也跟着過來了。等到了落淑院,提前預備好的産婆已經進去伺候了。等吳太醫過來隔簾診脈,“王大人放心,貴府上這位姨娘身懷兩子,定是早些時候生産的,現在生産對大人孩子都好。”
王老爺一聽這話,也就讓人準備椅子坐在落淑院守着從卯時到酉時,生産也還算順利,兩個産婆一人抱着一個包裹就過來沖着王老爺道喜,“恭喜老爺,賀喜老爺,龍鳳大吉!”難得一遇的龍鳳雙生,王老爺立刻站了起來。産婆子也是機靈的,把孩子湊到王老爺跟前,“這是老大,是個小姐;這是老二,是個少爺。”王老爺一看這孩子,姐兒看着還好,可能是兩個孩子的緣故,只是有些瘦小;哥兒,一看就給人一種呼吸快沒了的樣子。趕緊請吳太醫過來給兩個孩子把脈。吳太醫看着這姐兒還好,這哥兒……也只能委婉的說了,畢竟這是得子的喜日子。“姐兒,沒事兒,只需要好好喂養,滿月的時候,就白白胖胖的了;只是這哥兒,能過了滿月,只需卧床靜養,不勞心勞力,或可長壽,否則,我也是沒法兒。”王老爺雖說見了哥兒的情況,心裏也害怕太醫說出事兒來,卻怎麽也想不到是要不夭折,要不卧床一生。心裏的滋味,難以表述。客客氣氣的送了吳太醫,畢竟是經常來王府看病的,不能怠慢了。送了吳太醫,王老爺沖着太太擺擺手,沒說話就去了書房。
“太太,下邊該怎麽辦?”龍鳳大吉,擱哪個府上都得高興死了,難得的吉兆啊!這是剛才吳太醫說的話,也太令人為難了,這事兒該怎麽給府上的下人打賞啊。“按兩個庶出少爺的例打賞全府四個月的月錢。”趙太太心裏着實松了一大口氣,前邊丁氏剛擡了二房,上了族譜。就怕卞氏生下倆兒子,也得了老爺的心,上族譜。哪成想,這卞氏能有能耐生下個龍鳳大吉。現在可好,不用出手,這姐兒也弱,哥兒還不一定能養活呢,可見這福氣啊,有些人沒命享啊。今兒老爺雖沒留下話兒來,給這難得的龍鳳胎怎麽賞。那也就不就好越例,按在難得的份兒上,庶出的姐兒也按哥兒的例。省得有個不好,落身上。
裏邊的三姨娘,醒了聽說自己生了個龍鳳大吉,心裏歡喜的,就吩咐青芽讓奶嬷嬷把孩子抱過來。青芽看着三姨娘高興的樣子,又想到小姐和少爺的身體,着急地不知道該怎麽跟三姨娘說,免得三姨娘在月子裏養不好落下病根。三姨娘一看青芽着急卻又為難的眼神,就知道不對,更是擔心倆孩子,非得見倆孩子。等奶嬷嬷抱了倆孩子過來,三姨娘一看,就抱過哥兒來哭。自己的哥兒啊,自己下半輩子的指望。旁邊的青芽在旁邊勸着,“咱府裏不缺錢,用好藥材好好養,肯定能把哥兒養得健健壯壯的。”
華裳院裏,“龍鳳大吉!”雅姐兒可是知道上輩子三姨娘只生了賢姐兒一個,怎麽這輩子又添了一兒一女。她哪知道,上輩子她得天花的事兒,吓得三姨娘不敢想法兒生,就怕自己有命坐胎,沒命生。這輩子,她穿過來了,二姨娘又有孕了,三姨娘利用以前給太太當陪嫁丫環時候的關系,查了一下,看着太太沒有出手的打算,也就想法懷上一胎。
不過沒什麽大不了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要她們不招惹到自己,自己管她們做什麽呢。雅姐兒只抱着鵬哥兒瞎樂呵。二太太守着雅姐兒和鵬哥兒,給鵬哥兒作小衣裳,上次雅姐兒天花的事兒還沒跟太太清算呢。她們要是敢對孩子出手,也別怪自己魚死網破。
15龍死鳳生卞氏落空
雅姐兒從華裳院回石榴院的路上,聽到下人們小聲偷偷議論賞銀的事兒,“你說龍鳳出生,不是吉兆嗎?怎麽太太就打賞了四個月的月錢?”一個小丫環說。“四個月的月錢還堵不住你的嘴,”一個年齡稍長的丫環訓斥道,又左右看了看,只有大小姐經過,看着離着老遠呢,也聽不到,才放下心來,“聽落淑院的丫環說,太醫說了小少爺可能養不活,即使養活了,也只能一輩子躺在床上,不能費心費力,才能活下來。你說這樣,本來龍鳳大吉的喜事,老爺又沒吩咐,太太沒按一庶出小姐和一庶出少爺例,賞咱們已經是恩典了。”雅姐兒憑着靈敏的聽覺,即使是大老遠,也聽了個全。看來這上輩子沒有的兩個弟弟和妹妹不足為慮了。雖然自己可以去法寶空間換取丹藥救下這個弟弟,但為什麽要去救他啊,上次自己得天花的事兒,可不是太太一個人下的手,三姨娘也出手了,三姨娘還額外給自己下了份絕育藥呢,原來的雅姐兒早就被她們害死了,上輩子,雅姐兒雖說活過來了,可是跟薛家大爺成婚好幾年沒懷孕,那些通房妾侍可是沒少給雅姐兒填堵,直到後來雅姐兒找了個世外大夫,才生下薛蟠,這也是雅姐兒比賢姐兒早嫁,薛蟠卻比賈珠小好幾歲的原因。所以,自己不救他已經是好的了。如果他有那福分活下來是他的能耐,自己也不攔着。反正在祖上軍功起家,現在父親又擔任軍職的王府,他那身子也不會受重視。雅姐兒也就沒在意,想到娘,就怕她,因為自己的事兒,摻和進去。看來自己明天去華裳院的時候,得叮囑一下娘。
“娘,三姨娘這回的事兒,你可別摻和。”雅姐兒叮囑道。“放心,娘現在有你和鵬哥兒就知足了。就為給你們積福,娘也不幹那害人的事兒。”二太太現在有兒有女,可算是心滿意足了。雅姐兒一看就知道了娘還不知道上次自己得天花也有三姨娘的手腳,不知道就不知道吧,娘好不容易才過上舒心的日子,三姨娘那兒自己多看着點兒,別讓她又朝鵬哥兒和娘下手就行。
落淑院可是愁雲慘淡。三姨娘還沒出月子呢,就抱着小少爺不撒手,對小少爺的一應事務都自己親手做。青芽、青苗都急了,三姨娘坐着月子呢,身子虛弱,要是小少爺和姨娘出了什麽事兒,落淑院的丫環婆子們不都得跟着吃挂落。青苗、青芽和着伺候小少爺的奶娘一起上,好說歹說,三姨娘都不聽。三姨娘知道,青芽和青苗說得對,兒子是有奶娘伺候,自己得好好坐月子。但這可是自己千辛萬苦,才生來的兒子。只要兒子活過洗三,憑着自己生下龍鳳吉兆,自己肯定能上族譜的。兒子這麽弱,交給奶娘,自己怎麽能放心呢。還是自己照顧的好。三姨娘還是兒子的大大小小的事兒自己都親手做,不讓人插手。青芽一看,不聽,和青苗商量一下,那就給姨娘好好補補呗,免得姨娘再累出個好歹來。
王老爺自從這雙兒女出生了,就一直歇在書房,白天上朝,去大營,回來後就直接去書房。直到倆孩子都過了洗三,王老爺心裏松了一口氣,就等滿月了,過了滿月,小兒子身體再不好,就是一輩子躺在床上自己也養得起。
趙太太高高興興地給龍鳳胎大辦洗三,得了一幹官夫人的稱贊賢惠。趙太太推辭道,“我們老爺的孩子,也不就是我的孩子,也喊我一聲‘母親’呢,更何況難得碰上龍鳳雙生的喜事兒,可不得好好辦哪,也正好借機會讓我們姐妹聚一聚。”更是得了滿口誇贊。但回了正院,趙太太就問林嬷嬷,“是卞氏一直照顧着呢?”林嬷嬷回道,“回太太,聽說自打三姨娘生産後睡醒了,就一直沒撒手,就是晚上睡的時候,也留在身邊。”趙太太沉靜了一會兒,“到底是三姨娘知道疼孩子。那三小姐呢,誰伺候的?伺候的可是精心?”就是這小少爺剛才抱出來時,臉色比剛出生那會兒可是有點起色了,三姨娘可是費心了。可是就洗三一過,又是不死不活的模樣了,還真是不能勞心勞力。再一想那位小姐,林嬷嬷道,“生産完了,三姨娘讓人抱着小少爺和小小姐過去看一眼,結果留下了小少爺,吩咐讓奶娘照看小小姐,就沒管。一直是奶娘伺候着小小姐呢。”“吩咐奶娘好好照料四小姐,拿幾吊錢過去賞她,三姨娘照看哥兒呢,忙不來,讓她有事兒過來正院找我。畢竟我是姐兒的嫡母呢。”這是給四小姐續上齒了。“還是太太心善!”林嬷嬷也是老人了,知道太太的,也就下去辦差了。
雖是精心照料着,小少爺還是沒能活過滿月,在滿月的前天晚上沒了。三姨娘,看着懷裏比沒有溫度了的兒子,再想到就一奶娘看着活得好好的姐兒,恨得跑過去,抱起姐兒來就掐着她的脖子,吓得青芽和青苗趕緊過去扒開姨娘的手,奶娘趁機抱着四小姐跑到正院,遠遠的還聽到三姨娘的咆哮聲,“都是她,害死了我的哥兒,要不是她先生出來,我的哥兒怎麽會身子弱,都是她,害死我的哥兒,讓她賠我的哥兒!”
正院裏,王老爺正跟趙太太說呢,“明兒,就是滿月,到底是龍鳳雙生,就按嫡出姐兒的規格辦吧 。”趙太太忙道,“老爺就放心吧,我早就按一嫡出哥兒的準備好東西了。”王老爺滿意的點點頭。話兒剛說完,就見林嬷嬷近來回報,崔嬷嬷抱着四小姐來求見太太。王老爺一皺眉,“老爺、太太,小少爺沒了。三姨娘要掐死四小姐。”王老爺怒了,吳太醫留下話了,王老爺就對小兒子的夭折有心理準備了。只是這卞氏是打算做什麽掐死小四,雖說上次卞氏對雅姐兒下藥的事兒,王老爺已經厭了卞氏,但掐死自己生的孩子,王老爺還是不信的。王老爺急忙趕到落淑院,大老遠就聽到三姨娘大聲叫喊,“是她,害死了我的哥兒,要不是她先生出來,我的哥兒怎麽會身子弱,對,是她克死了我的哥兒,她在哪兒,掐死她,讓她給我的哥兒陪葬。”王老爺是徹底厭了卞氏,對這身後跟來的趙太太,“四姐兒,就放你那兒養吧。”趙太太爽快的應了。王老爺也不往落淑院裏去了,轉身回正院。
回到正院,看着四姐兒睡得正酣,王老爺想到她那去了的同胞弟弟,對趙太太說,“就叫晴姐兒吧,天天都是晴天的好日子。”趙太太替四姐兒應了。
16妻妾相和後院安穩
小哥兒還是去了,晴姐兒,老爺吩咐養在了太太那兒的消息,像是一場風刮遍後院。“你怎麽看?”二太太看着雅姐兒問。“就看三姨娘的了。”雅姐兒抱着鵬哥兒在裏間了來回溜達。是啊,就看三姨娘的了,如果她去找老爺求求情,看在死去的小哥兒份兒上,老爺也會把晴姐兒還給三姨娘;要是三姨娘接着讓晴姐兒背着克兄弟的名聲,老爺肯定不會讓她養晴姐兒的。
到了卯時,雅姐兒還是最先到的正院,今日沐休,父親沒上朝。雅姐兒去的時候,父親和太太已經用完膳了。其他各院的主子也都在各院的小廚房裏用了飯陸陸續續的來了。三姨娘也是早早就來了,來了給老爺、太太、二太太請完安,就立在太太後邊不言不語。等二太太、四姨娘、賢姐兒也都到齊了。可能是知道王老爺今天沐休在家,昨晚又歇在了正院,請安的時間都比以往來早了幾刻鐘。這都距離小哥兒夭折快半個月了,三姨娘每天來正院請安的時候,就一次也沒提過晴姐兒在太太這兒怎麽樣,一句關于晴姐兒的話也不提。平時也就罷了。但今兒趕上老爺沐休,太太中間的時候還吩咐林嬷嬷去晴姐兒那兒看看晴姐兒醒了沒,奶娘為了奶了沒。要是晴姐兒醒了,叫奶娘把晴姐兒抱過來,來老爺瞧瞧。林嬷嬷就去了。挨着太太坐在左邊的王老爺嘴角流漏出一絲滿意。等到崔嬷嬷抱着晴姐兒過來,老爺和太太為着晴姐兒直高興,再看到晴姐兒逗趣地伸伸小胳膊,老爺和太太都被逗樂了,老爺、太太和晴姐兒倒像溫馨的一家三口。王老爺看看身邊的嬌妻和幼女,再看看從生了晴姐兒就沒關心過晴姐兒,這會兒在這兒站着也不看晴姐兒一眼的三姨娘。再想到三姨娘把小哥兒的死怪到晴姐兒身上,別人不知道,自己可是讓金栓查了的。給三姨娘調養身子的董庸神醫手裏所謂的得子方子,可不是好的。那方子雖然人易受孕得子,但孩子生下來的,哥兒容易夭折,姐兒體弱,大了也不容易受孕,即使有孕了,也容易難産,生下來的孩子也是體弱多病的。這一切還不是怪卞氏貪心不足,結果弄成這樣,現在卞氏還想讓晴姐兒背上克兄弟的名聲嗎,看來她就沒把晴姐兒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王老爺掃了掃在場的妻妾,二太太就算了,她那兒還養着鵬哥兒呢;劉氏這兒,無子無女,倒是合适,只是知道她是優伶出身的府上不少,晴姐兒記在她名下,就成了優伶所出了,還不如一般的庶女呢,将來也找不到好的親事。更何況就晴姐兒那身體只能當正室,當正室無出,到時候多擡幾房姨娘妾侍,抱養一個在名下,既得了賢名,又有兒子養老,當姨娘,沒有兒子,将來又不能抱養,自己又不好生養,将來可不就無人奉養了嗎。為難的看了看太太,看來還是記在太太名下,由太太教養,将來也好尋門好的婚事。打定主意,王老爺,就掃了一眼妻妾,最後看着三姨娘開口道,“我看小哥兒去了,你也沒心思養晴姐兒。那今兒,老爺就做主:晴姐兒記在太太名下,以後由太太教養。晴姐兒的一概大小事,你都不許插手。另外,別再讓我再聽見晴姐兒克死同胞弟弟的事兒,你也別喊着掐死晴姐兒。以後你就呆在落淑院裏,除了過年的時候就都不用出來了。”一句話,就關了三姨娘的緊閉,除了過年的時候出來應應景,就得一輩子老死在落淑院了。王老爺說完,又轉過頭來,對着趙太太,“以後晴姐兒就勞太太照顧了。”趙太太忙道,“看老爺說的,老爺的孩子不就是妾身的孩子嘛,更何況晴姐兒記在我名下,我還要感謝老爺給了我一個可人疼的姐兒呢。”王老爺拍拍趙太太的手,就起身去了書房。趙太太一看老爺走了,也就吩咐散了。
“太太,晴姐兒怎麽能放在太太名下呢,這也太擡舉三姨娘了。”林嬷嬷看着趙太太抱着晴姐兒直樂呵勸道。“這怎麽是擡舉三姨娘呢,你沒看老爺都直接把那位都關了緊閉了,這輩子也就每年過年那會兒有機會出來一次。再說,後院裏頭,除了放我名下,放誰名下也不合适,華裳院的都有了一子一女了,再放她名下,就比我還多一個呢;燕辭院的,就她那出身也不夠啊。一個姐兒,頂多也就多出點兒嫁妝。更何況教養好了,找門好的親事,也是脘哥兒和騰哥兒的助力。”林嬷嬷猶豫的看了趙太太一眼,“太太,晴姐兒可是背着克兄弟的名兒呢,以前是那個小哥兒,現在放在太太名下,晴姐兒可就算脘哥兒和騰哥兒的同胞妹妹了。”趙太太皺皺眉,吩咐道,“那以後脘哥兒和騰哥兒過來親幹的時候,別讓晴姐兒過來,平時也別讓他們碰上,等待幾年,脘哥兒和騰哥兒也到了娶親的時候了。到時候晴姐兒也大了,到了注意男女之防的時候了。”林嬷嬷一聽倒是這個理兒。剛來半個月的晴姐兒到底比不上從小看到大的太太和兩個哥兒親。
三姨娘關了緊閉,二太太忙着照顧鵬哥兒,雅姐兒忙着修練,四姨娘通過三姨娘的事兒倒是看開了,也不指望要孩子了。二太太和四姨娘對趙太太恭敬有加。趙太太也忙着給兩個大了的兒子開始想看媳婦,也就放松了對二太太和四姨娘的壓制。一時間,王府後院妻妾相和,安穩不少。也讓不少來王府走動的人家對王府的印象好上幾分。枕頭風的影響,使得一些官員尤其是禦史對王老爺的印象更是滿意,治家有方。
17升官得子時光流逝
自從三姨娘關了在了落淑院,王府的後院空前和睦安穩起來。從而王老爺給了禦史治家有方的好印象。引得禦史在上朝的時候向聖上好好誇獎了一番。聖上詢問一番難道王老爺的府上确如禦史所奏,又想起王老爺這些年為官時的表現,特升任王老爺為內閣大學士,封其妻趙氏為一品诰命夫人。聖旨頒發到王府,滿府主子下人前往正門跪接,得知王老爺升官,太太也封了诰命,滿府喜氣洋洋。趙夫人滿面笑容吩咐金栓好好招待頒旨的太監,又送了些打點的銀票,趙夫人就回了正院。
瞅了丁氏一眼,就是升了二房,平日裏在府上能稱一聲“二太太”又怎樣,現在老爺升官,自己就能封诰命夫人。你就頂多在府裏稱一聲“二太太”。将來你的兒子當官,封賞的時候,封的還是自己這個做嫡母的。只要自己這個嫡母活着,就沒你的份兒。趙夫人算是從丁氏擡為二房的打擊裏找到了安慰。讓丁氏、劉氏、雅姐兒和賢姐兒散了。趙夫人終于能對着林嬷嬷放心的說了一回心裏的得意。“太太不愧是大家出身,就是懂得多。丁氏,就是一丫環出身的,她哪懂得這其中的規矩,估計還在為成了二房得意呢。哪曉得這其中的規矩。就是生了哥兒和姐兒也是為太太生的。将來鵬哥兒要是聽話,有了封賞自然是太太的;要是不聽話,脘哥兒将來可是要襲爵的,一句話的事兒,不就叫他老實了。雅姐兒将來的嫁妝可是掌握在太太手裏,她還不得好好讨好太太。更何況将來要想在夫家站穩還不得看娘家。咱府上做主的還不是太太你啊!”林嬷嬷的一番話雖是糙,但就是這麽個理兒,更是說到了趙夫人心裏去。趙夫人更是得意。
喜上加喜,晚上王老爺和趙夫人在正院用完膳,趙夫人端着魚湯,就想嘔吐。不想在喜慶的日子壞了老爺心情,極力忍着,強壓下嘔吐感。但放下湯碗,到底沒忍住,在林嬷嬷遞過來的痰盂裏吐了。王老爺一看妻子吐得很是厲害,臉色都有些發白,額頭上微微有汗,雖覺得有些掃興,但到底還是關愛妻子的。忙吩咐人拿了自己的帖子去請相熟的太醫。吳太醫很快就到了,診脈畢,“給王爵爺賀喜了,夫人這是有喜了。剛滿一個月。”老爺大喜,妻子是自生了騰兒十幾年未曾有孕了。今番自己剛升了官,妻子又封了诰命,這個小家夥就來報道了,可見是是個精乖的。自是對這個未出生的嫡子或嫡女重視非凡。由是,一月之中大半月歇在了正院,偶有幾日去華裳院。趙夫人得知自己有喜,可是喜出望外。再一看老爺對未出生的孩子這番重視,連帶的少去了妾侍那裏,更是歡喜,也對肚裏的孩子偏寵幾分。
雅姐兒從二姨娘擡為了太太。自己的親事二太太做主了之後,心裏放松,也就平和了。每日不過,卯時到正院請安。完後,到華裳院跟二太太說會兒話,再順便逗逗鵬哥兒說話,給鵬哥兒傳授一下功法。午時陪着二太太和鵬哥兒用完午膳,就會石榴院看看書,修煉一下功法。即使是得知趙夫人有孕,也是不動神色,只是心道這胎就是王子勝了吧。而二太太現今最關注的就是女兒的親事和小兒子,別的再也引不起她的半分注意。
雅姐兒的悠閑日子,看得同樣是庶女的賢姐兒嫉妒不已。同樣的處境,怎麽就她能每天給太太請請安,請完安,就跟自己親娘和弟弟湊一塊兒母慈子孝。而自己,姨娘失寵了。又無同胞兄弟,每日只能讨好夫人。心裏哪能不妒。
趙夫人這胎懷得很是辛苦,從懷孕滿一個月,吃什麽吐什麽。只能每日靠着就水吃下一些飯食。直到懷胎四月才好些。看的王老爺直說,肯定是一個淘小子。吳太醫過來診脈時一看,還就是一個淘氣的哥兒。
從吳太醫珍出是個哥兒來,趙夫人也不年輕了,加上距離夫人上次有孕也有十來年了,可能這胎哥兒就是自己最小的嫡兒子了,王老爺更是重視不已。嫡子,到底與庶子不同。王老爺一回府就拿起書來,精心為小兒子挑選名字。猶猶豫豫,拖到了趙夫人生産的時候。趙夫人到底不年輕了,生産費了些時辰。王老爺在産房外,還為小兒子的名字煩心。看了看身邊的脘哥兒和騰哥兒,就聽到産婆抱着個包裹,過來報喜,“恭喜老爺,喜得貴子!”王老爺抱着小兒子,招呼着脘哥兒和騰哥兒,“過來看看你們的小弟弟,勝哥兒。”
王子脘不記得二弟小時候什麽樣了,今兒有機會瞧瞧弟弟小時候什麽樣了。王子騰卻是掃了小弟弟一眼,沒多大興趣。
時間流逝,王子脘中了士,王子騰考上了武舉人。
18嫉妒暗生賢姐出招
賢姐兒吩咐撤了桌上的殘羹冷炙,揮退了丫環嬷嬷。自從姨娘被關在落淑院到今已經四年了,四年了,就自己孤孤單單一個人,除了過年的時候能見上姨娘一面,其他時候,自己也不能去落淑院看姨娘,說上幾句話。而三妹妹也被太太養的跟自己不親近,平日裏見了自己,也是一副嫡出小姐的高貴樣子。平日裏,連個說說心裏話的人都沒有。自己都快十三了,雖然自己這幾年很是讨好太太,太太到現在也還沒提自己的婚事,要是姨娘沒被關起來,讓姨娘跟父親說說,自己早就定了一門好的親事了,哪像現在這樣還需要自己操心。想着賢姐兒就坐不住了。叫來金玉,出了錦棉院。囑咐道,“一會兒,我去看看姨娘。你給我看好了落淑院,別漏出信兒去。”金玉雖然不知道三姨娘都被關起來四年了,今兒小姐怎麽想起來去看三姨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