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饅頭
??在過來找祁樂之前,段羽安被曹敏拉着去找了一趟方曉琪。
??“方醫生,你看看A皇這幾天的身體數據,如何?”
??曹敏将段羽安手腕上的心率表取下,遞給方曉琪。
??方曉琪把表裏面的數據考入電腦,粗略看了下,頗感意外:“A皇最近這幾天……心率都很平緩,夜晚深睡狀态持續的時間也很長……”
??“狀況正在好轉。”
??段羽安攤開手,看着曹敏:“看吧,我都說我沒騙你了。”
??曹敏朝天翻了個白眼。
??方曉琪笑着問:“怎麽了老曹,你應該高興才對啊。”
??曹敏哼哼唧唧,把段羽安要跑去和別人“同居”的事說了出來。他對着方醫生抱怨:
??“我總覺得這祁醫生不靠譜,哪有幾袋米就能把病治好的。這厭食症又不是真的胃口不好。我讓A皇調查清楚再決定,他就是不聽。”
??段羽安不以為然笑道:“怎麽不靠譜了,我的确吃得下東西了啊。”
??“數據擺在這,你總不能不認吧?”
??曹敏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方醫生,你是醫生,你來評評理。”
??方曉琪也來了興趣,“說來聽聽,那祁醫生是怎麽給你治病的?”
??段羽安把自己去祁樂家的事情簡單重複了一遍,當然,除了合同的內容,他故意沒提。
??提了估計曹敏得跳起來。
??在聽完段羽安的描述之後,方曉琪抵着下巴大概猜測,祁樂應該是在茶水裏加了什麽能促進食欲的藥物。
??“否則一碗簡單的白粥,怎麽可能會有如此效果。一定是那茶水有問題。”——這是方醫生的原話。
??段羽安心裏雖不太贊同,但也覺得這是最具有說服力的解釋,祁樂或許并沒有什麽超能力,他給他的食物裏,大概率混有可以治厭食症的藥。
??要不然同樣是白粥鹹菜,為什麽祁樂給的,他就吃得下呢?
??曹敏得了方醫生的話,才不情不願将人放走。
??“你搬過去之後,給我随時注意形象,別又讓記者拍到你摔吉他的照片。”
??段羽安無奈笑道:“別老是抓着我的一次錯誤不放,那真的是場意外。”
??曹敏拿眼睛瞪他:“一次就夠嗆了好嗎?反正你時刻記着你歌手的身份!別再整出什麽幺蛾子了。”
??“我年紀大,經不起折騰。”
??段羽安眯起眼,用手指點了點眉尾,笑着說:“遵命。”
??***
??這是段羽安第二次進廚房,不過和上次的不知所措不同,這次他的心境發生了改變。
??他在隐隐期待,祁樂今晚會讓他做什麽。
??或者說,他想知道方醫生的推斷到底正不正确。
??祁樂同上次一樣,從櫃裏翻出個麻袋,只不過這次裏面不再是白花花的大米,而是金燦燦的小麥。
??他裝了一大鐵盆的小麥,讓段羽安拿着。然後将剛才推進來的那臺機器插上電,打開開關。
??吵雜的蜂鳴聲從機器馬達傳出。
??祁樂勾了勾手,調高說話的音量,指揮段羽安:“把小麥倒到這裏面來。”
??段羽安照做:“這是在做什麽?”
??祁樂:“面粉。”
??金色的麥子從機器入口灌入,不過幾分鐘,另一邊就滾出了磨好的面粉,像純白的雪花,幹淨柔和,還帶着小麥特有的綿香。
??祁樂清空操作臺,把新鮮磨出來的面粉倒在上面,堆成一個小雪山,問:“你喜歡吃什麽口感的饅頭?”
??“軟的?還是有嚼勁的?”
??段羽安順着他的問題,帶着不好的預感答:“……有嚼勁的。”
??祁樂點了點頭,果然讓開位置,說:“那你過來,我教你揉面。”
??“有嚼勁的面挺難揉的,不過也不會太難。”
??“來……先往面粉裏加水。”
??“………………”
??段羽安難得的在心裏爆了句粗。
??剛磨出來的面粉濕度很大,揉起來相當粘手,祁樂全程在旁邊看着,只動嘴不動手:
??“面團太濕了,加點面粉,用力揉。”
??“再用力點,用掌心的力,全身壓下去。”
??揉面是個枯燥且乏味的過程,段羽安揉到懷疑人生,他擡起酸脹的胳膊,想問祁樂要揉到什麽程度才算可以,卻發現對方又和上次一樣,正出神的望着窗外,像是在想什麽事情。
??昏暗的光影投在祁樂的側臉,寂寥而清淨,眼神依舊黯淡無光。
??這一次,段羽安沒出聲打擾他,低頭繼續和面團作鬥争。
??……
??段羽安辛苦揉面的樣子,讓祁樂想起了第一次和外公學做菜時的自己。
??當時外公也是給他一盆面粉,教他如何使力,如何判斷面團程度。
??外公告訴他:“要用心去感受面團在你手下的變化。”
??“每樣食物,都有自己的特性。你要做的,就是去了解這個特性,把它完整呈現出來。”
??方曉琪猜測祁樂在食物中加了藥物,以達到治病的目的,其實是猜錯了。
??實際上,祁樂并沒有在食物裏添加任何東西,甚至他給段羽安的每樣食物,從大米到小麥,都是新鮮且無添加的,半絲雜質都沒有。
??那為何段羽安在他這就不排斥食物了呢?
??答案很簡單,是期待感。
??從祁樂問段羽安“餓不餓”的那一刻起,他就有意識的在降低病人對食物的期待感。
??問一個厭食症患者“想吃什麽”或者“吃不吃某某某”,是絕對被禁止的。
??因為患者會通過這些問題,聯想起食物的樣子或味道,進而引起強烈的應激反應。
??最溫和的方式是只對病人本身的感覺提問:餓,還是不餓。
??不餓,就暫時不吃。
??餓,那就進入到下一步治療——回歸本質。
??所謂回歸本質,就是讓病人去接觸未經過任何加工的原食材。
??從食物的本質出發,透過病人的嗅覺,視覺和口感想象三個方面,去接受食物最原始的樣子,重置他們對食物的認識。
??說通俗點,就是用心去感受每一樣食材。
??等到初級接觸完成,病人對食材不排斥之後,便才是最後的重頭戲:延遲反饋。
??上次的煮粥如此,這次的揉面也是如此。
??祁樂刻意讓饑餓狀态下的段羽安,去全程參與整個烹饪過程,既消耗體力,也在增加他對食物的渴望。
??這種近在眼前,卻又求而不得的煎熬等待,會将病人進食的欲望無限放大。
??對食物的期待感被降低,進食的反饋又被延遲,直到最後,大腦裏只剩下一個本能的念頭:吃。
??這一套治療方法是祁樂的外公潛心研發出來的。
??祁樂回到石尾鎮,跟着外公住了一年多,見識過他用這種方式,治好了無數個被厭食困擾的病人。
??起初,祁樂對外公如何幫人治病的事并不關心,他只當自己是一個過客,百般聊賴地看着每天有不同的人,在這間屋子裏進進出出。
??外公見孫子總把自己關在家裏,怕他把自己給悶壞了。于是在閑下來的時候,就會帶着孫子在石尾鎮到處瞎逛,跟他聊這個小鎮的過去,聊自己年輕時,當醫生時的各種趣事。
??大部分時間祁樂都是默不作聲的跟在外公後面,聽他老人家唠唠叨叨一整天。
??後來,外公的身體越來越差,卧床不起的時間越來越多,就連出門散步都變成了種奢侈。
??上門求醫的病人也漸漸少了。
??可老人家依舊有顆閑不下來的心,非要拉着祁樂在家後院搗騰出了一塊菜地,每日淋淋花草,翻翻土。
??然後跟他聊各種食材的特殊之處。
??時間久了,耳濡目染之下。
??祁樂也漸漸愛上了這種歸隐田園的生活。
??人總有個毛病,一旦回憶起過去,就會沒完沒了。等祁樂終于從往事中回神的時候,段羽安已經把面粉揉成了一個光滑的面團。
??“怎麽樣?這樣可以了嗎?”
??他咧嘴笑問,表情和語氣都像在邀功。
??祁樂看着那個面團,眼光微閃,點頭說:“可以了,剛好合适。”
??因為室溫過低,揉好的面團要放進烤箱裏發酵,在等待的過程中,段羽安問了祁樂一個問題:
??“為什麽我在你這裏,聞到食物的氣味,就不難受了?”
??祁樂看了他一眼,沒直接回答:“等下再告訴你。”
??經過兩次漫長的發酵,晚上十點,大饅頭終于出鍋了。
??蒸籠的蓋子掀開,熱氣突突地往外冒,蒸架上擠着幾個白大胖子,面皮光滑,香氣撲鼻,很有食欲的樣子。
??祁樂拿出一個,指尖碰到饅頭的地方瞬間就凹了個洞,掰開兩半,饅頭內部充滿了細膩的氣孔,絲絲相連,勁道十足。光是看着,就很有嚼勁。
??段羽安咬着舌尖,百思不得其解。
??這饅頭是他自己親手做的,從磨面到揉面,沒落下任何一個步驟。他可以确信,祁樂并沒有往裏面加任何【藥物】。
??而且,他今天來的時候,也沒有喝到玄米茶。
??所以,為什麽他會對着一個普通的饅頭,瘋狂分泌唾液??
??“嘗嘗。”
??祁樂将其中半個饅頭遞過來,說:“你自己做的饅頭。”
??段羽安接過饅頭的那一瞬間,突然想明白了,剛才他那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麽。
??是參與感。
??面對自己付出努力和汗水才得到的食物,沒人會嫌棄。
??因為早在一開始,身體就已經接受了它。
??這才是祁醫生的治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