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序,背景介紹必看
首先要大大地感謝阿然同學對我孜孜不倦的教導和不辭勞苦的幫助,使我這本破小說終于結尾可以與各位看官相見……此處自動省略兩千字,最後請允許我謹代表我個人再度對阿然同學送上誠摯的謝意。
接下來說說此文。這篇文章是在我之前寫的《回首暮雲低》的基礎上加以大刀闊斧的改動寫成的。所以人物還是這幾個、歷史背景也沒變,但是劇情已大大地改變了,特別是曹彰、曹丕的人物性格。這一點,各位看官大人看下去就知道了。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此文已經完結,所以絕對不坑,大夥兒可以放心大膽的看,預計每日一更3000字左右。
然後是背景介紹。
此文從建安十二年的荊州開始寫起,也就是赤壁之戰前一年。此時的荊州牧還是劉表。劉備剛從許昌逃命出來投奔劉表,官職是漢獻帝親封的徒有其名的偏将軍,實際上在荊州只做了個個小小的新野令。荊州下轄九個郡(據說當時只有八個郡,江夏郡是其中之一),郡下有縣(新野就是一個縣),縣下有鄉,鄉下有亭。一州長官為州牧,一郡長官為太守,至于縣的長官要看人口,人口達到多少以上(具體數字我給忘了)的稱某某令(如新野令),不到的則稱某某長(如朝歌長)。
當時荊州有兩大頂級士族就是蔡氏和蒯氏,分別以蔡瑁和蒯越為兩家的标志性人物。劉表能在荊州立足很大程度上依賴這兩家的輔佐。再有就是各郡的望族,如江夏黃氏。
江夏黃氏本為普通士族,後因出了被漢章帝稱為“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黃香(就是《三字經》裏面‘香九齡能溫席’的那個)官拜尚書令、東郡太守,黃氏一門開始尊顯。黃香之子黃瓊官歷司徒、太尉、大司農、司空,位列三公,封邟鄉侯。黃瓊之孫黃琬官歷青州刺史、豫州牧,因政績封關內侯,董卓秉政後以琬名臣,征為司徒,遷太尉,更封陽泉鄉侯,後拜光祿大夫,及徙西都,轉司隸校尉。因與司徒王允謀誅董卓而死。江夏黃氏自此文明天下,跻身一流士族。直至孫權攻破江夏斬殺江夏太守黃祖,江夏黃氏開始走下坡路。
劉表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琦,次子劉琮。實際上劉琮是不是蔡氏所生無法考證,我為了寫小說方便就把他寫成是蔡氏的兒子。反正歷史上蔡氏的确是幫着劉琮奪取荊州少主之位的。
再介紹曹操那一方面的人物。
曹丕,曹操次子,字子桓。曹彰,老曹三子,字子文。曹植,老曹四子,字子鍵。都是卞夫人所生。(曹操長子曹昂已經戰死了。)
夏侯衡,字伯權,夏侯淵長子。
荀彧,字文若,尚書令。荀攸,字公達,此時的官職為中軍師,他是荀彧的侄子。至于其他人大家看下去也應該了解了。
關于官職和稱呼:其實“奴婢,奴才”之類的稱呼應該是滿洲入關後才有的,之前起碼在明朝以前都沒有這樣的稱呼,所以本文中不會出現類似稱呼。至于“大人”的稱呼應該也是在明清時期才有的,至少在兩漢及魏晉時期是不會出現的。當時應該是以官職稱呼對方,如丞相、太尉等,而像尚書令、太史令等則尊稱對方為令君,外放官員一般稱使君,侯爵人員稱君侯,“君”這個稱呼在當時是十分體面的。當然軍職人員裏,封為将軍、中郎将的都統一稱呼為将軍。
本文中除了女主是虛構的,其餘都為歷史人物,而且尊重歷史絕不瞎掰。
好了,廢話少說,請允許我賤賤地奉上新書。寫的不好,各位看官大人可要筆下留情啊!
最後的最後,再次特別鳴謝阿然同學對我的巨大幫助!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