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 下崗 人性
李小弟的真實情況是什麽樣的, 李朝陽或多或少能猜到一些,但是別人真的不清楚,見他穿的一表人才, 又拿着一大堆東西回來, 真以為是發了財了,因此一家人都很樂呵。
中午很少下廚的李父主動下了廚房, 做了滿滿一大桌子菜, 一家人賓主盡歡,等到酒足飯飽,李母才小心翼翼的說道:“春兒啊,這錢也掙了,你的工作我和你爸給你辦了停薪留職,要不你繼續回廠裏吧,在外面到底是辛苦,看看這人都瘦了一圈了。”
李母是真的心疼自家兒子, 連半年都不到, 已經瘦了一圈了,就跟換了一個人一般,嬰兒肥都沒了,看着就跟竹竿一般, 以前是沒辦法,現在兒子賺錢了, 也就可以了。想想小兒子塞給他的一千塊錢,李母覺得有這個也能把婚事辦的體體面面的了。
至于房子, 可以跟廠裏申請,實在不行,有這個錢租房也行啊。
只是李小弟剛嘗到了賺錢的甜頭, 如果不是過年還舍不得回來呢,怎麽可能聽李母的話,當場含糊了過去,過了初五把手裏的貨賣完之後,直接就坐火車走了,賺他的大錢去了。徒留滿心歡喜又開始給他張羅相親的李母。
這一年注定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先是已經連續三年沒發放工資的造紙廠宣告破産,廠裏的工人全部下崗,之後就像是開了頭一樣,大批的工廠都關門了,而一直生活在圍城裏的工人們也才意識到是真的要下崗了。
曾經以為再怎麽艱難也不會被抛棄的工人們憤怒了,崩潰了,有些老員工,已經在廠裏幹了三十多年,馬上就要退休,還有些幹了二十來年,正是四十多歲上有老下有小,全家都張着嘴等着吃飯的時候,下崗了,沒工資了,那麽一家人去喝西北風嘛?
因此這一段時間真的是要鬧翻了天一般,政府門口時刻有靜坐的,又要個說法的,總之什麽手段都有,甚至還有要死要活的,就連李朝陽他們廠也是人人自危,雖然他們廠沒有要全員下崗,但是卻貼出了告示要和其他另外兩個廠合并,合并意味着什麽,也就是意味着有三分之二的工人要下崗了。
這讓大家如何不恐懼,平時熱鬧的不行的筒子樓,現在格外的安靜,就連調皮搗蛋的孩子們也不敢再打鬧,安安靜靜的,這就像是暴風雨錢的寧靜,只等一個時機,就要爆發了。
這個時機來的并不晚,反而是很快。沒有任何預兆的,廠裏貼出了要下崗的人員名單,也不知道是幸運或者不幸,要下崗的人裏沒有鄭煜城,但是有李朝陽,鄭煜城這将近一年的時間都在辦停薪留職,如果不是時機不允許,恐怕他早已經辭職了,至于李朝陽,其實早已經有了準備,就他們那個衛生所,十天半月也不見一個病人,她下崗是很正常的事。
因此夫妻兩哥十分平靜的接受了這個事實,鄭煜城還跟李朝陽商量着,還不如趁此幾乎辭職算了。相對于兩人的平靜,別人真的是炸開了鍋,李朝陽就算是在家裏都能聽見外面哭天搶地的聲音。
李朝陽的同事來家裏叫她一起去找廠長要個說法,也不能說辭就辭了,讓他們怎麽活,一群哭天抹淚的女人,一群愁眉緊鎖的男人,李朝陽和鄭煜城如果說不去,恐怕很快很惹了衆怒,因此就順勢去了廠長辦公室,既然下崗已經成了既定事實,多争取一些權益還是好的。
其實廠長的辦公室根本擠不進去,早已經被人群堵滿了,其實廠裏的幾個領導都不在,通知一下來就去上面開會了,到現在還沒回來,只留下了一群炸了鍋的人群。
李朝陽在這兒還碰見了李大嫂,一向性格強勢的李大嫂面對着小姑子有些語無倫次,“怎麽辦,這可怎麽辦,我和你大哥都在名單裏面。”
李大嫂是真的害怕,雙手一直抖個不停,嘴唇都是白的,看得出來她已經六神無主了,李父李母早幾年已經退休了,李大哥趕上了招工,作為子弟直接進的廠,李朝陽和李小弟一個接的李父的班兒,一個接的李母的班兒,一家三個孩子算是都安排下了工作,還在一個廠裏,跟別家比起來不是一點兒半點兒的幸運,但是這次,李家的三個孩子包括李大搜這個兒媳婦兒,全軍覆沒,全都下崗了。
這麽一大家子生活,孩子上學,老人養老,沒了工作這可怎麽活兒,雖然年前李小弟回來的時候貌似賺了點兒錢,但是這一眨眼又一點兒音訊都沒了,誰知道現在怎麽樣,再說了一個沒結婚的小叔子,也幫不了他們家太多。
Advertisement
因此李大嫂怕呀,當着自己小姑子手都是抖的。但是就算是再怕也沒用,廠裏的領導整整過了三天,才終于開完會回來了,廠長在大喇叭裏廣播,他已經盡力了,但是維持原樣不變,也就是說廠裏将近三分之二的人下崗已經成了既定事實,而這三分之二的人裏面,還包括跟上級領導拍了桌子摔了門子卻沒什麽用的廠長,只不過他是辭職的。
和衆多人家一樣,李家一樣過得愁雲慘淡,雪上加霜的是買斷工齡的那點兒錢,勉勉強強也就只夠支付自家房子的費用。畢竟下了崗買斷工齡了,你也就不是廠子裏的員工了,那麽廠子裏分給你的住房也是要交回來的,只不過廠裏也不是全然不人性化,允許你自己再買回去。這樣一來,買了房子剩下的錢,幾乎沒多少了。
雖然怨聲載道,但是這事情也逐漸開始進行下去,李朝陽便在心裏開始琢磨換房子的事兒,他們的房子實在是太小了,現在又沒有商品房,房子幾乎都是家屬樓,正好趁着這個機會換一處大一些的房子,哪怕是個一室一廳呢,也比這一個單間,吃喝拉撒全在裏面好多了。
只是還沒等商量好具體怎麽做,李家人上門了,來的人很齊全,李父李母,李大哥和李大嫂,還包括兩個孩子,不過一進門李大嫂就給了自己姑娘一塊錢,讓她帶着兩個弟弟出去買吃的。把孩子打發出去,這一看就是有話說啊。
只是坐了起碼有十幾分鐘,也沒有人說話,四人只是沉默着,最後還是李大嫂說了,“小妹,家裏的情況你是知道的,孩子小,你小弟還沒有成家,爸媽歲數又大了,真的是不能沒有工作。當年你可是接的媽的班,妹夫這裏現在也是常年不在廠裏,你看是不是,”
饒是李大嫂臉皮足夠厚,也豁得出,後面的話也沒說出來,畢竟他們想要的不是自家小妹的工作,因為她也下崗了,如果是李朝陽的,根本不用這麽多人,直接李母一個人就把這事兒說了,他們想要的卻是鄭煜城的,雖然李朝陽接了李母的班兒,但是鄭煜城卻是招工招來的。
他自己也不是沒親人,鄭家那些兄弟姐妹哪個日子都過得不怎麽樣,就算是鄭煜城真的不想要這份兒工作了,也不會想給了李家,應該是給了鄭家才是。
雖然是沒有說完的話,但是所有人都明白了這是什麽意思,李朝陽下意識的看了李父李母一眼,把兩位老人看的低下了頭,根本不敢看女兒的眼睛。他們也知道這樣不地道,但是家裏實在是沒辦法了,兒媳婦兒想出了這麽一個招,整天在家要死要活,李父不過說了一句這怎麽可以,李大嫂就直接蹦了起來,喊道:“怎麽不可以,朝陽當初可是接的婆婆的班兒,現在也不過是還回來,再說他們兩口子現在也不一定稀罕這個工作。”
到底老兩口還是偏心兒子的,特意選在這個女婿不在家的日子,來了,就是想先說服李朝陽,然後讓鄭煜城跟鄭煜城說。
“他姑,爸媽這些年可沒少幫襯你,我這個當大嫂的也自問對得起你了,這也是實在沒辦法,家裏現在連兩個孩子的學費都要拿不出來了。”說完便嗚嗚的哭了起來。李大哥欲言又止,但是始終沒說出話來,只能拍了拍媳婦兒的後背。
其實李朝陽和鄭煜城并不在乎這份兒工作,鄭煜城現在正到了關鍵時期,恨不得長在果園裏,也不知他從哪裏弄來一批果苗,春天的時候嫁接好,現在很多已經開花,如果照顧的好沒準兒有一部分今年就能挂果。這時候他怎麽可能分心回來工作,因此就算是給他留了職位遲早也會留不住的,當然他也沒想着留。兩人也商量了這個工作的問題
只是還沒等兩人商量出個什麽結果來,李家人就這麽上門了,雖然鄭煜城也提過把工作給了李家,但是這樣被至親堵上門來攜恩求報,李朝陽還是覺得心裏有些發涼。
她避開了四個人殷切的視線,低着頭說道:“這個我跟煜城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