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日頭已經西斜,金色的夕陽光落在屋檐上。元瑾擡頭看着金烏西沉。
在她死後,太後甍逝,父親因貪墨被斬首。曾經西北候家的權勢滔天,也不過是現在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而被她救回來的,自小養大的朱詢,卻在這場浩劫之後成為了太子。發生了什麽事昭然若揭。
他背叛了他和太後,換得如今的榮耀。
甚至說不定,她便是被他親手殺的。
他們都活得好好的,唯一改變的是她和太後,以及西北候家罷了。
如今他們是人上人,享受名利權貴的一切。而她現在不過是個低微的庶房小嫡女罷了。
想要報仇,還要掂量掂量自己如今的身份。
雖然她也決不會就這麽放棄。
身後半大的小丫頭杏兒低聲提醒:“四娘子,咱們該回去了,再晚些,太太該說您了。”
元瑾嗯了一聲。提起小竹籃走在了前面。
元瑾如今所在的薛家,是太原府一個普通的官宦家庭,家裏最大的官也不過是個正五品,是長房的大老爺。而她父親薛青山是庶出,謀了個地方苑馬寺寺丞的官職,沒有實權。
薛元瑾現在的母親崔氏,是并州一個鄉紳的女兒,沒讀過什麽書,亦是個普通的的婦人。
元瑾剛踏進西廂房房門,就看到崔氏迎面走來。
崔氏穿了件丁香色十樣錦褙子,三十出頭。明明是初夏的天氣,她卻拿着把團扇扇風,看來火氣很盛,一見着元瑾就瞪眼:“你怎麽這時候才回來!”
元瑾把小竹籃放下,才說:“今天教針線的嬷嬷來得晚。”
Advertisement
崔氏拿起了她竹籃裏繡的牡丹花樣看,忍不住說:“你繡得這樣歪歪扭扭的,誰敢拿來用?你如今也十三了,好好給為娘省點心,将女紅練好些,以後談婚論嫁,媒人也有個說頭。”
元瑾只是喝着水。崔氏見她這樣不聽,一手抓住她的耳朵:“為娘說的你可聽到了?”
元瑾的表情繃不住了,被揪得耳朵疼,立刻說:“我聽着呢!”
崔氏放開後,她才揉着自己泛疼的耳朵一陣陣氣惱,這要是放在以前,誰敢這麽對她。
虎落平陽被犬欺!
連縣主的儀态她都繃不住了,遇到崔氏總是會失态。
她做丹陽縣主的時候,就從沒有學過女紅刺繡。倒是詩詞書畫都能懂,精通兵法,對政治時局也能解一二。
但在崔氏眼裏,這些加起來都比過會做一手針線活。
“你還小,哪裏知道嫁個好夫婿的重要。當初娘便是嫁了你爹這個庶出的,現在在你嫡出的幾個伯母面前,才低了一頭。”崔氏拿自己的切身體會教育她,“你出身不如你幾個堂姐。努力把女紅針黹練好些,博個賢惠的名頭,以後才能嫁得好。”
元瑾并不想聽這個話題。
畢竟之前能和她談婚論嫁的都是京城屈指可數的世家公子,現在告訴她嫁人改變命運,實在是很難感興趣。
更何況崔氏這也太天真了,有個賢惠的名頭也并不能讓她嫁得好。若不是有出衆的家世,一切都是空談。
她如今這小姑娘的模樣也極美,小小年紀靈秀婉約,肌膚勝雪。雖還未完全長開,卻比之她前世也不差了。但若沒有家世作為支撐,待這模樣長開,卻也未必是件好事。
她問崔氏:“您找我究竟有什麽事?”
崔氏被女兒一提醒,這才想起正事,面露喜色跟她說:“娘是要同你說,明日定國公家開游園會,咱們府裏的女眷都受了邀請!”
元瑾聽到這裏思忖片刻,這定國公府她倒是知道的。
太原府只有一個國公,便是定國公。這位定國公骁勇善戰,被封為一等公,又有兵權在手,所以權勢極盛。并且這位定國公,似乎與靖王是交好的。
元瑾當初久居深宮,這些京外的權貴她雖然沒見過,卻也都知道一二。
沒想到這薛家竟然還七拐八拐的和這種豪紳家族有關系,她還以為薛家當真普通呢。
“太原府裏頭,得是有些頭臉的人家才能去。得虧咱們家還算是定國公府的旁系,才受了邀請。我給你做了身新衣裳,一會兒你試試合不合身。”崔氏叫丫頭把剛做的衣裳抱出來給元瑾。
“她配得上穿什麽新衣服!”外面傳來一個稚嫩的男聲,一個七八歲大的男孩帶着人走進來。他小小年紀,臉還肉團團的,長着一雙與元瑾相似的杏眼。
此人是元瑾的親弟弟薛錦玉。由于崔氏只得這一子,故十分嬌寵,性格驕橫目中無人。
他坐到崔氏身邊,拉着崔氏的手撒嬌說:“娘,我晚上要吃冰糖肘子!”
這親弟弟專愛和她過不去,平日時常冷嘲熱諷的。元瑾看着他肉肉的小臉,調侃他說:“都這麽胖了還吃呢。”
薛錦玉最聽不得別人說他胖,立刻就跳起來:“我哪裏胖了!昨個嬷嬷做的栗子紅燒肉,還不是你把肉吃了。”
元瑾是能吃不胖的體質,對于這樣的指責,只是轉過頭繼續喝她的水。
崔氏護子,抱過薛錦玉哄他說:“你姐姐跟你開玩笑罷了,男孩子就是要長得壯一些才好。”
崔氏好不容易又親又抱地把小祖宗勸住了,瞪了元瑾一眼。“惹你弟弟做什麽,趕緊去把你的鞋墊做好才是要緊!”
元瑾不再說話了。崔氏這麽寵男孩,只會把薛錦玉養廢。如果換做是旁人,幾頓板子就能把薛錦玉打得服服帖帖的。但崔氏太護兒子,根本不會容許別人插手,她現在也暫時沒有這個閑心。
崔氏仍然生氣,對着門口跟薛錦玉一起進來的人說:“你傻站那兒做什麽,還不快進來!”
元瑾擡頭,看到門口跟着薛錦玉一起進來的孩子。
他一直沉默地站着,肩膀極瘦,身上穿的衣袍已經舊了。臉極為瘦削精致。雖然年紀不大,但雪白膚色,眉宇隽秀。
這人是薛元瑾庶出的弟弟,薛聞玉。
崔氏本人兇悍,所以薛青山一直不怎麽敢納妾。薛聞玉是元瑾唯一庶出的弟弟。
薛聞玉的生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逝世了。崔氏對他很一般,畢竟不是從自己肚子裏出來的,派了個老媽子照顧他的日常起居,便不怎麽管了。
這個庶弟自小就有些不正常,他不愛說話,似乎是神智有些問題。
薛聞玉聽到崔氏叫他,只是目光微閃卻沒有上前。還是被身後的嬷嬷拉着,帶到桌前準備吃飯。
見人都到齊了,崔氏讓翠洗将每樣菜都挑出給薛青山留一些,便帶着三個孩子開始吃飯了。
薛家雖然不是大家族,但也是官宦之家了,夥食水平自然不差。兩碟炒肉,一碟韭菜蝦仁,還有薛錦玉要吃的冰糖豬蹄,一小菜一個素湯,只是對比元瑾之前的所吃的山珍海味自然遜色不少。
但也不知道是自己本來就口味低俗,還是越來越習慣了這些家常菜,元瑾竟然比以前吃得還多,飯後還要加一碗湯。
元瑾喝着湯,看着坐在她身側的薛聞玉。
她才發現他夾菜的手似乎有些不對,動作僵硬。她眉一皺,問薛聞玉身後的宋嬷嬷:“四少爺的手怎麽了?”
宋嬷嬷也疑惑:“奴婢也不知道……”
薛聞玉似乎沒有聽到,繼續夾菜。元瑾卻越瞧越覺得不對,站了起來,一把将他的手拉過來看。
他似乎想往回縮,但元瑾豈容他往回,打開一看才發現他的手心傷口縱橫交錯。有些地方血還沒有止住,仍然有血浸出。
薛元瑾一看這樣的情形,眉一皺又問宋嬷嬷:“這是怎麽弄的?”
宋嬷嬷猶豫了一下,才說:“下午小少爺說要和他玩,便弄成了這樣……”
元瑾面色一冷,她看向了薛錦玉:“這是你弄的?”
元瑾知道薛錦玉一直對這庶兄不好,說不好都是輕的,他簡直以欺負薛聞玉為樂。
曾經大冬天将他推進池塘,凍得高燒四五日才退。又曾将他騙到柴房關起來。如此調皮荒唐,但在崔氏眼中自然沒把庶出的聞玉當回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每次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地算了。
但在元瑾看來。薛聞玉本來就和正常人不同,無法表達自己的喜悲痛苦,欺負這樣一個庶子,這不就是恃強淩弱嗎?
她之前身份雖極高,卻最是讨厭這樣的人。有本事便去欺負厲害的,欺負個小孩算什麽本事。
更何況這樣的事要是傳了出去,人家在背後指點他們家苛待庶子,對誰的名聲都沒有好處。崔氏就是從來沒把這種事放在眼裏,心粗得可以。所以才一家子都碌碌無為,毫無上進。
薛錦玉很少看到姐姐這樣嚴厲的神情,一時竟然真的被震懾住了。
薛元瑾平時和他鬥嘴,不過只是逗他玩而已,他其實是知道的,薛元瑾從沒有真正和他計較過。但是她此刻的神情卻讓薛錦玉意識到,姐姐是和往日不一樣的,讓薛錦玉忍不住有些心虛了。“是他自己非要玩匕首,傷着了自己,跟我沒有關系……”
元瑾聲音嚴厲了一些:“你再說與你無關試試?”
薛錦玉立刻看向了崔氏:“娘……”
崔氏也很少見到女兒這樣,女兒一向随和,你說什麽就是什麽,她一般也不反駁。一旦女兒嚴厲起來了,她還真的不好駁斥她。
崔氏打着圓場:“你弟弟大概也不是故意的,我看他似乎傷得有些重,你先帶他去上藥吧,我叫丫頭把晚飯送到你屋子裏去。”
元瑾冷笑,便是崔氏不在意這種事,所以才把薛錦玉放任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