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誰的婵娟,誰的月(二)
早晨,瓦藍瓦藍的天上稀稀拉拉浮着三兩朵軟綿綿的白雲,慢悠悠吹着小風閑散游蕩,順便俯瞰一下上京城新一天的生活。
靠近皇城根的西便道上,各樣的青油黑漆大車一溜排着長隊。所有的馬兒都征集劃一地戴上了籠頭,套住馬嘴,防止它們發出聲響,一車車排隊安靜地往神武門駛去,不甚寬敞的西便道只餘下馬蹄噠噠聲和車轍碾壓地面的響聲。
到了神武門,負責迎賓的內侍們唱着帖子,請各府的家眷下車一路道順貞門等候傳召觐見。
順貞門外站滿了人,命婦們都按照品級排了隊,各家的姑娘都是精心打扮了一番,珠環玉翠,環佩叮當,雖是中秋時分,這廣場上卻是嬌花滿眼,姹紫嫣紅。
青絮跟在老夫人身邊站在中間靠右的位置,人群裏還有熟人,像趙玉華、周丹娘都來了,趙玉華倒還點頭示意了一下,周丹娘卻一掃而過,只裝作沒看見。
站了一會兒,王老夫人、王夫人和亭嘉來了。從她們身邊路過時,王老夫人看見上官老夫人點點頭,礙着人多沒多說話。青絮看見老夫人身後的亭嘉,今日畫了淡妝,身上穿了件杏色的八團花卉紋水滌緞襯子,倒顯得比往日更加富貴莊重。她跟着朝青絮擠了擠眼睛,然後随王老夫人往前走了。
不多時,祁珍也來了,內侍引着祁夫人她們在離青絮左前方站下了。祁珍梳了個雙環髻,別了對金鑲寶海棠蝴蝶掩鬓,身上穿了件一水牡丹紅暗花緞鑲平針繡山水仕女邊飾短襟,邊飾內側還鑲了圈藍紫色花縧,頗為亮眼。她一看了青絮擠眉弄眼地笑了笑,結果被祁夫人發現了,低聲教訓了兩句才收斂了許多。
人到了差不多了,內侍官喊了一聲,依次按品級一波波帶人進去。
青絮她們排在後面,等了半個時辰才進了順貞門,一路随內侍往皇後住的坤寧宮谒見。
從下車道進來折騰了一個多時辰,青絮一路上低眉斂目,乖乖跟着老夫人寸步不離。走了老長的路到了坤寧宮,一堆人烏泱泱地進去,然後跪地磕頭山呼萬歲,皇後娘娘在上面喚了平身,又說了些場面上的話雲雲,然後又有宮女帶了一衆人出來道永華宮用膳聽戲。
青絮估摸着前期侯見等了快兩個時辰,進去一刻鐘就嘩啦啦出來了,比擺大神還累,真是費勁啊!
大朝見晚了,衆人到了永華宮。永華宮旁邊角門通往悅音閣,開宴前衆人都被安置在此處看戲。皇後來做了做樣子點了戲,又着人讓身旁兩位一品夫人點了兩折,便讓人開戲了。戲一開鑼,皇後看了一刻就退到了永華宮偏殿休息,不一會兒,青絮就瞄見有命婦和貴女被單獨召到隔壁去了。
好在宴後大神走了,人稍稍可以放松一下。
青絮她們的位置靠角落,她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端起手旁的茶瓯呷了口茶,長長籲了口氣。老夫人撫了撫她的頭發,低聲問道:“宮裏規矩多,是不是累了啊?”
青絮點點頭,“站太久了腿酸。朱嬷嬷剛還叮囑我,進宮後水也不能多喝,真是受罪的活兒。”老夫人掩面輕笑,“你個小鬼頭,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往這宮裏來,你偏偏是個沒見識的,還嫌累。”
青絮鼓着腮幫子郁悶地嘟着嘴說道:“那些宮殿長得都一個樣,瞧不出哪個比哪個好來。規矩還大,不讓擡頭不讓說話,随便見一個沒穿同一衣裳的都是娘娘,還得磕頭行禮,那些想進來的純屬自己找罪受。”“噗”,身側朱紅柱旁傳來一聲輕笑,聲音不大,可青絮離得近卻聽得分明,轉頭一瞧,有個影子閃身到了柱子後,露出的半幅槟青色的衣角酣溜一下也跟着拉到了後面再也看不見了。青絮餘光瞥見旁邊伺候的小太監。
Advertisement
回頭看了自家祖母,好像是沒聽到。青絮想着這是宮裏,又怕出了岔子,忙摸了摸身上的荷包,然後從椅子起來,指着身後不足三步遠的沿廊道:“祖母,我剛才過來時掉了個珠子,剛看見在那邊柱子旁,我現下過去一拿馬上就回來。”今日進宮裏來的人多,所以随侍的丫鬟仆婦都在順貞門外等着,沒有跟進內宮裏來,每一家進來後都分派了一名宮女跟着伺候。不過那宮女剛被領頭的女官喚走了,青絮這般說,老夫人瞄了一眼身後不遠處的柱子便點頭同意了,“別亂跑,拿了東西就回來。”
青絮應諾去了,轉到柱子後面發現後面真站着個太監,瞧那身形不像是個年紀大的。青絮還沒來得及瞧清楚臉,那太監已經發現有人走近,飛速背過身臉對着柱子低下頭立在柱子另一邊。青絮走近時,他的臉被柱子擋住只留半個身子在外面,是他笑我?
“這位大人,剛才我在那邊說話時發現簪子上的珍珠掉了一粒,好像是掉在這裏了,不知您有沒有瞧見?”
那太監不好意思再藏在柱子後面,下巴緊緊貼着前襟,搖了搖頭,“沒有。”聲音很低,低的青絮都快聽不到了。
青絮納悶,這麽害羞的人貌似沒那麽大膽子吧?剛才興許自己聽差了,未必有人聽見她和祖母說的話。
青絮朝那太監福福身,“多謝!”那小太監的頭低得更低了。
青絮轉身欲走,又止住了腳步,尋思了一下,宮裏這些個都是人精,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剛剛就您一人在此?”
太監點頭不說話。青絮覺得還是應該做得穩妥些好,從荷包掏出了三個銀锞子,掂了掂分量,回身塞進那太監的手裏,“大人今日辛苦了,這點拿去吃酒吧。”那太監接了銀子沒應聲,青絮便轉身往座位走去。
青絮走後,那太監看着手裏的銀子愣了半晌,然後低下頭轉身飛快地朝角門方向跑去,出了西角門,就被人攔住了,“你哪個宮裏的?怎麽在這裏亂跑?”那小太監理都不理,一甩手将那守門的小太監撂倒在地上,“混賬東西,做你的事去,沒事杵在這裏多管什麽閑事,仔細你脖子上那顆搬了家!”說完,一甩袖,留下那跌坐在地上的太監驚得目瞪口呆,“你,你”。沖出來的小太監橫了他一眼,“管好你的嘴!”那太監立時噤了聲。小太監滿意地點點頭,然後頭也不回地往北面禦花園跑去。
小太監尋了條小路繞到假山後面,穿過後牆根角門,有個着深綠衣裳的內侍官在那守着,看見出來的人後,趕忙把後牆根樹叢裏藏着的包裹拿出來拍拍,取了裏面的衣裳,“我的王爺喲,您可算回來了,趕緊先把衣裳換了!”
“小太監”把手裏的銀锞子遞給那內侍,邊脫身上的外衫邊笑着說:“收好了,這可是王爺我得的第一份賞錢。”
那內侍官愣了一下,捏着那三個銀锞子都不知該往哪裏放好了。
“其他人呢?”
內侍官把銀锞子放在了懷裏,上去幫忙卸了內侍帽子,邊整理了衣領邊說:“都在太蒼宮那邊等着您的信兒呢。”“小太監”換了衣裳,內侍官把包裹裏的金絲魚袋和祥雲龍佩挂在他的腰間,上下看看确認都穿戴好了,“王爺,可以了!”
“小太監”點點頭,“走吧!”兩人一前一後匆匆穿過了甬道,順着朱紅的宮牆往東邊太蒼宮去了。
入了殿門轉到左手邊的內室,裏面坐着五個少年,最大的頂多十七八歲,小的也就八九歲,一見“小太監”走了進來,放下手中的茶盞,齊齊望向他。
那最小的索性從椅子上跳下來,蹦到他身邊,“小皇叔,看見了皇嬸了嗎?”
“小太監”指着剩下坐着的四個人,“喂喂,誰讓你們把這小家夥給帶進來的?”南面靠窗坐着的藏青團花錦袍少年撇嘴道:“這小子自己摸過來的。我說,你看見那"上京雙嬌"了沒有?”
“小太監”唇角一勾,拍着胸脯說:“本王出馬,自然是成了。”穿藏青袍子的少年坐起身子,急切地問道:“說說,長得什麽模樣?”窗邊另外一個穿楮石暗花錦袍的少年随聲附和道:“是不是跟傳言裏說的一樣?”“那趙玉華長得不如周丹娘,不過那通身的氣派倒是比周丹娘強,我看着不比宮裏的那些嫂嫂們差。”
“小太監”一說,兩人相視一笑,轉頭望向北面榻上歪着的绛紫蟒袍的男子“誠宣,你倒是有福了。”
被喚作誠宣的男子伸了個懶腰,坐起身,眯着眼打量着“小太監”,“小十七,你不會就這副打扮直接走進永華宮的吧?”
“小太監”臉色微有些尴尬,“自然不是!”
男子摩挲這下巴,上下打量着“小太監”,“那你怎麽進去的?等等,讓我猜猜,咱們忠王殿下不會是借了小福子的衣服進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