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滿心為國,一心為他
這小崽子還會心情不好呢,他不就睡過頭了麽。
“你讓我進去,我是真有要事要見陛下。”
明江也很無奈,他雖知謝相迎是個和善人,但淩琅下的令不得不遵守,遂勸道:“若你在此地吵嚷起來,給旁人知道,微臣的這官可就沒了,實在是對不住了,公子,今兒您指定不能進去。”
“我……”
謝相迎看着高高的朱牆,只恨自己沒有翅膀不能飛過去。他總要見到淩琅,許多事只要見到,就不會,可是他又如何才能見到淩琅。
正一籌莫展之際,只見孫良玉遠遠走來。
“孫總管!”謝相迎喊了兩聲。
孫良玉原打算裝沒看到,見謝相迎實在锲而不舍,怕他驚動了人,只能先走過來。
“謝太傅。”孫良玉行了禮。
謝相迎臉上帶笑,問他道:“陛下親自造訪竹籬,可有什麽要緊事?”
孫良玉搖了搖頭,道:“并無十分緊要之事,只是看看姜姬傷勢如何,今日陛下未傳喚太傅,太傅請回去吧。”
“陛下怎麽不見我?”謝相迎又問他。
孫良玉只見淩琅發脾氣,卻并不知所謂何事,這位謝公子雖沒什麽大本事,哄陛下高興還是有一手人。淩琅不應該會生謝相迎的氣。
孫良玉思量片刻對謝相迎道:“今兒怕是不行了,過些時候陛下接見東陵太子,太傅提前帶着姜姬進宮候着便是。”
“這麽久。”
這一句話,給他打發到好幾天之後了,這怎麽能行。
Advertisement
孫良玉見謝相迎還要言語,也不再陪着,告了句別,轉身欲走。
謝相迎一下拉住孫良玉的胳膊。
孫良玉看着謝相迎,謝相迎從袖中取出一封信,央求道:“麻煩總管把這個給陛下,陛下不見我,我總要把該說的說了。”
“這……”
孫良玉雖不願接這差事,但看謝相迎這胡攪蠻纏的樣子,只能先答應下來,打發人走。
謝相迎的書信放在通幽殿的案上。
淩琅到案上多出來的東西,随口問了一句,聽孫良玉說是謝相迎的,忍不住問他道:“帝師來找過我?”
孫良玉點頭:“被攔在西門,太傅大人把這個交給奴才,讓陛下一定要看。”
“誰要看他的東西。”
淩琅一把拿起來,正欲撕爛,孫良玉忙道:“太傅大人想是為了國事,陛下還是看一看為妙。”
淩琅聞言,這才不情不願的打開那信。
人嘴上說不願意,眼睛卻看的認真。信上的字跡極醜,謝相迎把自己接下姜姬為其療傷的事說了一遍。還特意叮囑,要細細追查東陵太子遇刺一事。
謝相迎這信裏滿心為國,一心為他。
淩琅心中的氣,消了大半。他把把信小心翼翼裝回那紙封裏,對孫良玉道:“告訴太傅,下次把字寫清楚些,不必為了掩人耳目,寫成這龍飛鳳舞的樣子,朕都快看……不懂了。”
“是。”
東陵太子進京了。
卓螢在街上見車隊,一溜小跑回了攝政王府。
“拖拖拉拉兩月有餘,這人總算是來了。”謝相迎放下手裏的東西,吩咐道,“找人把姜姬帶過去,我随後就到。”
謝相迎吩咐完,去裏屋把自己這一身玄色的錦衣脫了,照舊換成謝家公子的衣裳。
人北門入,來通幽殿見過孫良玉之後,便去待客的慶元殿尋姜姬。
姜姬今日仍舊一身紅衣,淡妝微施,整個人嬌豔欲滴。
她斜斜依在七香車上,妩媚的眸子鎖在走進偏殿的謝相迎身上。
“前輩。”
“我記得要說什麽,公子不必擔心。”紅唇帶着淺淺的笑意,眼眸落在謝相迎滿是擔憂的臉上。
這是第一個為她擔憂的人,謝相迎在竹籬小院對她□□多日,此事關乎身家性命,為了自己姜姬也會做好。
耳畔絲竹之聲漸起,謝相迎看了看殿門,對姜姬行過禮,往殿外去。
舞姬陸續上殿,謝相迎趁亂溜進去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攝政王的位子空着,卓螢立在旁邊。今日一早,卓螢便以攝政王身子不适告了假。
東陵太子右側的位子上,正舉杯對淩琅說着話。
謝相迎擡眼去看那東陵王子,聽人說這東陵太子極為俊美,乃是東陵第一美男子。今日一見總覺得平平無奇,倒也不是不好看,只是北齊這樣清秀的人太多,便是年紀稍長些的國舅爺,也比那太子要更能稱得上“俊才”二字。
反倒是這人身邊跟着的幾個下人,還有些看頭。
謝相迎的眸子落在旁人身上,主位上,淩琅的目光剛剛從謝相迎身上挪開。
“這東陵太子,原來就長這樣……”
“我看還不如謝公子長的好看。”
“那是,咱們北齊水土養人,比那邊塞不知好多少。”
宮女竊竊私語之聲入耳畔,淩琅的目光再次落在謝相迎身上,謝相迎的樣貌絕佳,雖未及弱冠,卻像是深藏已久的雛鳳,惹得不少官家小姐傾心。去年還有不少人登門說親,怪不得連第一美人姜姬,都願意侍奉他。
淩琅思及此處,心下不由得沉起來。他不喜歡姜姬,那雙妩媚的眸子,讓他生氣,更剛讓害怕。
“陛下,東陵太子跟您說話呢。”
身側孫良玉低聲提醒了一句,淩琅這才回過神來。
他看着東陵太子黎昀,面上帶笑道:“太子在洛林郡遇刺一事,朕已派人追查,若找到幕後之人必定嚴懲不貸。”
黎昀聽到此事,并未生氣,只擺了擺手道:“即無大礙,也不必如此興師動衆。我一路走來,聽不少百姓說過那烏徕國聖女之事,不知今日可有幸能一睹那聖女的風采。”
姜姬之名早已遍布各國,黎勻題提起這人,也在意料之中。
“恭候已久。”淩琅看了謝相迎一眼。
謝相迎起身道:“早聽聞太子美名,姜姬恭候太子多時。”
他拍了拍手,門外車輪轉動的聲音傳入殿中。
謝相迎為姜姬改了七香車,把原本笨重的木頭車,做成了更為精致的樣式,另有寶石玉器裝飾,四下挂起帷幔,令第一美人更顯神秘。
殿內衆人第一次見這東西,不由得啧啧稱奇。
黎昀看着面前飄舞的帷幔,嘆道:“果然是第一美人,當真與那俗物不同。不知小王可否一睹真容。”
帷幔應聲拉起,香車之上,紅衣絕豔,烏發微堕,鳳穿牡丹的步搖在燭光下熠熠生輝。
滿座寂寂,一時無人言語。
姜姬其人,果然名不虛傳。
“不虧是天下第一美人。”黎昀嘆了一句,墨色的眸子一時竟無法從姜姬身上轉開。
姜姬見黎昀,輕啓朱唇道:“早聞東陵太子盛名,姜姬傾慕已久,今日妾有一寶物獻與太子,還望太子莫嫌。”
姜姬話音剛落,殿外有人舉着一直精致的錦盒進來。
四下裏的目光都落在那錦盒之上,姜姬一聲吩咐,錦盒應聲而開。
黎昀原本十分期待,見到那椟中之物,忽地笑了起來:“美人所獻之物,就是一把精致的調羹嗎?”
他大笑着,像是看到這這世上最可笑之事。
高堂之上,沈太後的臉色已然大變。
姜姬神色依舊,她指着那錦盒道:“煩勞太子殿下起身,轉動口中的調羹。”
這要求聽上去頗為荒誕,但君子不駁美人之請。黎勻還是起了身,上前幾步,宮女把錦盒中的東西放在黎勻的桌上,衆人也才看清,那東西居然是一個放在光滑方盤之上的勺子。
黎昀擡手随意撥動了調羹。
只見那勺子徐徐轉動幾下,像最開始那般停了下來。
“本王轉了。”
“不若再轉幾下。”姜姬提議,這話放在旁人口中,黎昀早惱了,但從姜姬口中說出來,卻如三月春水,撩人心脾。
黎昀笑着又轉了幾下,轉着轉着,原本帶臉上帶着的笑意緩緩消失。
“母親,那調羹怎麽總指着一個地方。”長公主身側的周晏問了一句。
玄婳聞言,看了對面面帶笑意的卓螢一眼,沒有說話。
衆人面面相觑。
謝相迎心中選着的石頭頃刻間落了下來,他猜的沒錯,這個有皇帝出現的年代,僅僅是政治先行一步,本質上還停留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條件。辨別方向看的是太陽,是日晷,是樹木長勢。一但到了茫茫江海,必然手足無措。
今日這件東西,足矣讓有野心的帝王為之動心。
“此物名為名為司南,無論太子殿下怎樣轉動,這東西始終指向南方。”姜姬的話音落下,滿殿再無人說話。
黎昀沉默許久,笑嘆道:“早聞烏徕國聖舉世無雙,不曾想竟然天工造物,對這奇門異甲如此精通,受教了。”
姜姬不卑不亢,略略點頭算是行禮。
見黎昀對這姜姬如此佩服,沈太後臉上又回複了淡淡的笑意。
禮物由黎勻身側的人收下,姜姬被請到了黎勻身側坐下。
歌舞複行,美人美酒,滿殿聲色讓人沉醉。
謝相迎為了掩人耳目,與沈為川碰了幾盅。殊不知滿殿絲竹之中已有一雙眼睛盯上了自己。
作者有話要說:
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