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十一月末,大展的最終評審終于結束了,連着一周坐卧不安的沈為先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
十三個畫種評出了五個金獎,牧安平的作品代表版畫一舉奪金。
鄭重感謝了好友的通知後,沈為先想要給牧安平打電話,告訴他這個好消息。
只是,他的手有些顫抖,眼睛也有些模糊,獨自忙活了半分鐘也沒有在聯系人裏找到牧安平的名字。
還好他在家裏,身邊就是他的妻子,房間外還有兒子兒媳和眼明手快的大孫子。
沈為先借着妻子的幫忙,撥通了牧安平的電話。電話那頭的牧安平剛說了一聲“喂”,這邊的沈為先就落了淚。
妻子受不了他這個樣子,幫他關好門,留他一個人在房間裏慢慢說。
牧安平已經猜到了沈為先激動的原因,算時間,結果就是這兩天出來,他也一直在數着日子期待着。
他參照着沈為先激動的水平,猜測自己的作品大概率是得了金獎。
他直接問:“師父,金的?”
沈為先捂住嘴,擋住了喉嚨裏的嗚咽。他連連點頭,想着牧安平看不到,又“嗯”了幾聲。
電話那頭接連傳來開朗的笑聲、噼裏啪啦的腳步聲、重重的關門聲、還有牧安平的大呼小叫聲:“曉鈞,金的,我得了個金的……”
沈為先估摸着,這小子應該是去找住在同樓層的邊曉鈞顯擺了。他有心想要囑咐他慢點跑,別摔着,誰知道剛要說話時,那邊已經傳來了電話挂斷的“嘟嘟”聲。
沈為先暗罵了一聲“臭小子”,眼淚都被他氣回去了。
他又撥通了黎文石的電話。
黎老顯然也在關注着這件事,他得到消息不比沈為先晚,接通電話後,聲音聽上去有些顫抖。沈為先自己的心情還沒有完全平複,又忙忙勸着黎老要保重身體。
Advertisement
新聞發布會和頒獎禮都在十二月中旬,以黎老的年齡和身體狀況若是想要坐飛機趕來,必須要有醫生開的健康證明。
如果身體情況不好,不适合坐飛機而改坐火車的話,遠隔千裏、路途迢迢會十分辛苦。
黎老接受了建議,聲音裏依舊有掩飾不住的歡喜。
“小沈啊,該聯系的人你那邊也該聯系起來了。我給你的那幾個電話,你都打一遍,聲勢一定要造起來。”
“您老就放心吧,等獲獎作品展結束後,我一定讓您看到一個熱熱鬧鬧的聯合畫展。對了,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您。”
“哦?什麽好消息?”
“之前我說過的,我在德國的那幾個好友也會帶着作品過來。和他們一起過來的,還有幾家歐洲的媒體。”
“好哇!小沈,這件事做的好哇!借着金獎這股風,越熱鬧越好!”
黎老的聲音變大了不少,沈為先聽見電話那頭有人在勸他不能太激動。
“黎老,您的身體?”
黎老沒當一回事,“沒事,我好着呢,你和安平就在京城等着我好了。”
他接着說:“小沈啊,安平能有今天,你的功勞不小。要不是把心思都放在了他的身上,以你的水平也能在大展上得個不錯的名次。”
沈為先笑了笑,說:“黎老,我都這個歲數了,名利什麽的都不在乎了。我在這個國內最好的美院裏教書,每年都要看着一批批優秀的年輕人選了油畫、選了雕塑,最後沒有辦法的人才會來版畫。黎老,我心裏難受啊。
“當年安平以第一名的成績進了學校,我聽說他很喜歡版畫,高中時就自學了木刻,我真是高興。黎老您不知道,選系之前有不少人盯着這小子,我真怕他和別人一樣為了日後好發展、為了前途,抛下了初心。”
黎老說:“他沒有忘,從他的作品裏我可以看出來,他愛版畫。”
“是,他有熱愛,有才華,也肯努力,能安的下心去創作。他的腦子也活,想出了不少新點子。黎老,安平是這幾年裏最好的苗子,他肯定能給咱們的振興闖出一條出路。所以,為他花多少心思我都願意、都值得。”
電話那頭的黎老似乎被這段心裏話震撼到了,過了足有十幾秒,他才語氣感慨地說:“小沈,以後的人提起牧安平這個名字時,也一定不會忘了你。不管你和安平能不能闖出一條路來,版畫人都該記得你們。”
因為黎老的身體原因,與他的通話時間不長,只有不到五分鐘。挂斷電話後,沈為先的心情不但沒有平靜下來,反而更加激蕩。
他把手機扔在床上,雙手捂着臉,嗚嗚咽咽地哭出聲來。
他正在客廳裏看電視的妻子和兒媳都聽見了哭聲,他的兒媳詢問地看向他的妻子,示意要不要去勸勸,他的妻子擺擺手,把電視的聲音調大了些。
她不是漠不關心,而是深知這些年裏壓在丈夫身上的擔子有多重。如果哭可以釋放一些壓力,那就讓他哭個痛快吧。
又過了大半個月,在獲獎作品展開幕的前一天,新聞發布會先一步召開了。會上,組委會對一些重點獲獎作品進行了介紹和點評,牧安平的銅版作品正在其中。
前來的媒體早有準備,他們本就對年輕帥氣又才華橫溢的牧安平格外關注,組委會此舉正中下懷。
待到答記者問環節,除了一些各省市記者問了幾個與本省市藝術家相關的問題,另有一些記者問了幾個關于知名藝術家的問題,其餘的提問都與牧安平有關。
沈為先不在場,卻有美院院長坐在上面。
他先是提了牧安平的年輕有為,像是無意地點出了牧安平乃是以應屆第一的成績入學。
這一點有些媒體知道,也有些不知道。都說英雄莫問出處,但若是英雄有個好出身,那定是會加不少分。
院長又提到了牧安平的刻苦努力,還有他歷年來所獲得的重要獎項。
四年的本科加上一年的研究生,獲獎的欣喜均勻地融入在漫長的時光裏,讓人慢慢習以為常,想象不到這些獎項集中羅列在一起,是多麽的震撼。
院長收到秘書整理出來的總結時已經被震撼了一次,此時再提,依舊覺得不可思議。
原來在不知不覺間,那個像潑猴一樣的小夥子已經取得了這麽多光彩奪目的耀人成績。各種期中期末作品評選、大大小小的展,只要有牧安平參加的,全都拿了獎。
臺下的人看不到,臺上挨着院長坐的人卻看得到,一張紙上羅列着一行行所獲的榮譽,其中近一半都被鉛筆劃掉了。
畢竟得獎的人不少,版畫要出頭,卻也不能太出頭,有一個度在裏面需要好好把握。
那張紙上劃去的一半榮譽,如果放在其他年輕人身上,也是不錯的成績了。再往下看,竟然還有校園歌唱比賽和運動會跳遠冠軍。
那人一邊抽搐着嘴角一邊想,這個牧安平該是多有精力的一個人,才能做到如此的全面,如此的多點開花,真想見一見啊。
新聞發布會的第二天,獲獎提名作品展在國內最大的美術館隆重開幕。
開幕式上,牧安平拿着獲獎證書和獎牌與其他四名金獎獲得者站在一起,笑得格外燦爛。
他穿着一件駝色的短大衣,內裏是黑色的高領羊絨衫,一掃平日的邋遢随性,看上去朝氣蓬勃,又多了些穩重的貴氣。
這是谷心美為了慶祝他得獎送的禮物,牧安平看見臺下的鏡頭幾乎都是以他為焦點,“喀嚓”聲不絕于耳,估摸着效果很是不錯。
開幕式結束後,牧安平又被拉到他的作品前拍照。跟着他的記者最多,有幾個另有任務的記者完成了本職工作後,也找過來跟在了他的身後。
與正式的記者會或者開幕式不同,此時,這些記者問出的問題可謂是五花八門,頗有些八卦精神在裏面。
他們似乎十分喜愛挖掘牧安平的童年趣事,恰巧牧安平的确有不少素材可以提供給他們。他是個自來熟,人又活潑開朗,向來愛說愛笑,不大會兒功夫就籠絡了一衆記者的心。
他對男記者叫哥,對女記者叫姐,等記者漸漸散去,他的手機裏已經多了不少哥哥姐姐的聯系方式。
沈為先很滿意,簡直不能再滿意了。在他的後續計劃裏,與記者拉好關系是重要的一環。初想這個問題時他還覺得有些難,現在看來實在是簡單的很。
接下來的日子裏,牧安平的名字頻繁地出現在了報紙上、網絡上,甚至連國內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也兩次念到了他的名字。
沈為先做的前期工作開始顯現成效,一些老藝術家受邀接受采訪,提起大展和獲獎作者時,無一例外地重點提到了牧安平。
幾個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社交平臺和視頻網站上,也有人發布了幾則牧安平的小視頻。
這些視頻裏有牧安平參加運動會跳遠奪冠的場景,也有他在各種舞臺上的歌唱表演。最多的,還是他在工作室裏進行創作時的樣子。
視頻裏,牧安平哼唱着好聽的歌,自帶BGM,手下的刻刀被他使得幹淨利落,極具美感。
有人評論:“有才有貌,這不比那些網紅小哥哥強?”
有人回複:“強,強得太多,我又可以了。”
在大批正規媒體的報道和網友們自發的熱議中,牧安平三個字,成為國內這個冬季裏最最閃亮的名字。